导读:本文包含了船用涡轮增压柴油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柴油机,船用,增压器,涡轮增压,氧化氮,中速,涡轮增压器。
船用涡轮增压柴油机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张文平,曹贻鹏,张新玉,刘扬[1](2019)在《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消声器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进行船用低速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进气噪声控制,以现有自行设计的径向进气消声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性能预测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消声器对压气机性能影响较大,压气机性能计算时应将其考虑在内;采用管道声模态法计算了消声器传递损失,主要降噪频段及降噪量结果与试验测量值一致,消声器可以有效抑制高频段的增压器进气噪声,离散单音噪声峰值明显降低.在增压器高转速时,消声器对中、低频段的多重单音噪声峰值抑制能力有限,在原有消声器结构中加入声衬,可以使消声器低频和高频声学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丽娜,黄永红,刘涵茜[2](2018)在《基于FOA优化GRNN的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排除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的故障,文中采用果蝇优化算法(FOA)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分布密度SPREAD进行优化选取,提出了一种果蝇优化算法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新方法;收集某型号船用柴油机的样本集,采用相同的训练样本分别对FOA优化GRNN和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用相同的测试样本对以上两种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RBF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相比,FOA优化GRNN对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故障模式的识别准确率更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8年11期)
马帅,吴亚飞,邓健星[3](2016)在《低速船用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玉柴船舶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Win GD 5RT-flex50-D低速船用柴油机与ABB增压器的匹配试验,研究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良好配合,以使柴油机获得预期的增压效果并使增压器能在各种负荷下高效稳定地运转。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低速船用柴油机与增压器匹配的主要因素有柴油机扫气压力值、增压器效率和柴油机喘振裕度值。同时试验说明,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试验是一个综合平衡整机各项性能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来源于《广东造船》期刊2016年02期)
黄粉莲,纪威,周炜,张禄[4](2014)在《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加速工况瞬态特性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加速工况的瞬态响应及氮氧化物(NO)排放特性,基于充-排法建立柴油机及其附件系统工作过程模型,初次考虑瞬发NO机理对瞬态工况下NO排放的影响,根据曲轴转矩平衡方程推导发动机瞬时角加速度与车辆状态参数的关系,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集成柴油机系统加速瞬态过程仿真模型。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柴油机稳态及加速瞬态工况仿真结果均与实际情况相符,模型设计合理准确;稳态工况下瞬发NO机理对总NO排放的贡献为5.26%~11.36%;瞬态工况下,涡轮迟滞时间约为0.14 s,柴油机加速开始阶段油气混合不匀导致燃烧品质下降,热NO及瞬发NO生成均明显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发动机瞬态性能及NO排放的预测与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邱园园,张战团[5](2013)在《对叉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技术要求及其降温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1.技术要求(1)中等转速时增压效率最高叉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使用工况多为中等转速,经增压器增压后,柴油机产生的最大扭矩应位于中速段,以利于叉车在大负荷下迅速起步和提速。当柴油机达到额定转速的60%时,增压器应达到增压效率最高值。(本文来源于《工程机械与维修》期刊2013年06期)
何清林,王贺春,王银燕,李先南[6](2013)在《船用V型柴油机大小涡轮增压器相继增压切换过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TBD234V12柴油机采用大小涡轮增压器相继增压系统按螺旋桨推进特性进行了稳态试验,根据燃油消耗率最佳原则确定了大小涡轮增压器叁阶段相继增压的切换转速。为了提高柴油机切换过程的稳定性,对柴油机在2个切换点进行了不同延迟时间的切换试验。通过分析切换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确定了柴油机最佳的切换延迟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切换过程中,切换时间不当会引起增压器不稳定现象,延迟时间过短,受控增压器会发生倒流现象,延迟时间太长,受控增压器会发生喘振。而合理的切换延迟时间可以避免柴油机在切换过程中由于切换延迟不当引起的增压器喘振和倒流现象。(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2013年02期)
黄加亮,乔英志,王丹,杨国豪[7](2012)在《船用柴油机与涡轮增压系统匹配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VL BOOST软件建立了4190ZLC-2型船用中速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仿真模型,利用BOOST模型进行柴油机推进特性和负荷特性工况的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利用BOOST软件对4190ZLC-2型船用中速柴油机与现有增压器联合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得到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匹配特性。结果表明,4190ZLC-2型柴油机与压气机联合运行性能很好符合增压器匹配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航海》期刊2012年04期)
王德山,刘博[8](2012)在《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发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应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近年来船用柴油机的涡轮增压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除了继续提升压比、增大效率、拓宽流量范围、提高可靠性以及改善部分工况等技术措施之外,可调技术、余热回收技术以及两级增压技术都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机电设备》期刊2012年06期)
王光荣,陈新,王国峰[9](2012)在《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振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涡轮增压器是船舶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涡轮增压器故障的征兆,对于保证船舶柴油机的总体性能,提高船舶航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十分必要;文章提出一种通过振动检测,对涡轮增压器故障进行在线诊断的系统设计方法,利用ARM9、DSP芯片和服务器组成的网络环境作为硬件环境支撑,提取增压器的时域和频域故障特征,采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实时判断增压器故障,此方法经实际船舶机舱监测系统的验证,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2年07期)
魏安,吕代臣[10](2012)在《船用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运行配合的模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船用废气涡轮增压器与船用柴油机运行中的配合关系,利用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出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各状态点的运行参数。通过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际运行相比较,证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为轮机人员管理船用增压柴油机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苏船舶》期刊2012年02期)
船用涡轮增压柴油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排除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的故障,文中采用果蝇优化算法(FOA)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分布密度SPREAD进行优化选取,提出了一种果蝇优化算法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新方法;收集某型号船用柴油机的样本集,采用相同的训练样本分别对FOA优化GRNN和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用相同的测试样本对以上两种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RBF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相比,FOA优化GRNN对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故障模式的识别准确率更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船用涡轮增压柴油机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晨,张文平,曹贻鹏,张新玉,刘扬.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进气消声器性能分析[J].内燃机学报.2019
[2].孙丽娜,黄永红,刘涵茜.基于FOA优化GRNN的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故障诊断[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
[3].马帅,吴亚飞,邓健星.低速船用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J].广东造船.2016
[4].黄粉莲,纪威,周炜,张禄.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加速工况瞬态特性仿真[J].农业工程学报.2014
[5].邱园园,张战团.对叉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技术要求及其降温措施[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3
[6].何清林,王贺春,王银燕,李先南.船用V型柴油机大小涡轮增压器相继增压切换过程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3
[7].黄加亮,乔英志,王丹,杨国豪.船用柴油机与涡轮增压系统匹配及性能研究[J].中国航海.2012
[8].王德山,刘博.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发展综述[J].机电设备.2012
[9].王光荣,陈新,王国峰.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振动检测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
[10].魏安,吕代臣.船用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运行配合的模拟计算[J].江苏船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