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网络欺负是一种在网络人际沟通和交往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表现了不同于传统欺负的特点。网络欺负中存在社会比较的现象,比较中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优于常人与差于常人效应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会产生影响。采取合理选择社会比较方式、树立良好的网络比较榜样和调节网络比较诱发的心理压力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欺负;社会比较
当今网络平台已成为青少年社交的重要场域,有调查结果显示,92%的青少年每天都会使用网络,这就为青少年群体发生网络欺负(cyberbullying) 埋下隐患。相关报告显示,网络欺负是一个普遍性的行为问题,中国和英国有近1/5的青少年卷入欺负与受欺负中,美国更为普遍,它几乎影响到了一半的青少年[1]。网络欺负是一种消极的人际互动形式,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思维及自我评价等。黎亚辉调查显示,青少年受网络欺负甚至有自杀意念、自杀尝试的发生[2],危害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另外,网络欺负也会扰乱及破坏个体的躯体功能及人际交往能力,给个体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增大了个体出现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安全造成一定的破坏。可以说,网络欺负的普遍性、严重性、破坏性给青少年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
网络欺负是一种在网络人际沟通和交往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当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面临不确定性因素时会出现社会比较的心态,社会比较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已根深蒂固。可以说,社会比较影响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人际交往,还涉及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学业成绩等方面。青少年习惯利用他人做比较,选用的比较参照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与行为决策。有研究者发现,社会比较的不平衡性是引发攻击行为的动机之一[3]。欺负行为是攻击行为的一种,网络欺负是传统欺负的一种在线延伸,是攻击行为的子集。可见,社会比较和网络欺负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探讨青少年网络欺负中社会比较机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首先是不确定性。BIMCO近期指出,贸易战给航运业带来了痛苦的不确定性,因为它扭曲了货物的自由流动,改变了贸易通道,使航运企业难以在市场上有效定位船舶。中国某货代企业总经理表示,近期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一些大型班轮公司已经宣布关停部分太平洋航线。预计在未来数月,对于主营美国市场的进出口企业会受到较大影响,进出口企业将会更多地从加拿大、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寻求替代产品,从而导致此类航线的货运量将有可能增大。
1青少年网络欺负的概述
1.1网络欺负的发展现状
网络欺负是个人或者群体使用信息传播技术有意、重复地实施伤害他人的恶意攻击行为,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青少年当中新的欺负类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一种代表性的不良行为[4]。随着电子通信设备不断丰富,实施网络欺负的形式有多种,如电话、QQ、微信、微博、电子邮件、个人网站等,这些具有社交功能的虚拟场所都是发生网络欺负的载体,体现出网络欺负的现状是普遍存在的。Nafsik和Selma等研究者指出,传统欺负与网络欺负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性与共发性,线下的欺负行为容易迁移到线上,两者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如力量不平衡性和重复性。但两者又有很大的差异,如网络欺负不是面对面的欺负,而是一种匿名且间接的欺负行为;网络欺负者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带给受欺负者的不良影响,因而减少了对受欺负者遭遇痛苦的同理心;网络欺负与网络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网络欺负不受时空限制且传播速度比传统欺负快[5-7];网络欺负是传统欺负在电子通信平台上的一种延伸。
网络欺负在年龄与性别上表现出了一些差异[8]。有研究表明,手机或者网络在青少年中的使用率比儿童更高,因为他们的网络使用技术相对娴熟,所以青少年的网络欺负频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还有结果显示:初二和高二是发生欺负事件的高频率阶段;除了同龄伤害外,低年级学生相对处于受欺负人群,高年级学生处于欺负人群;网络欺负年龄的范围处于扩大的趋势。在性别差异的研究上,男生参与传统欺负的人群较多且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而在网络欺负中,研究者至今还没有得出较为统一的结论。Smith认为女生卷入网络欺负相对较多,就像女生卷入传统欺负中的关系欺负一样[9];但Mishna和Fanti的研究表明男生的攻击性一般较强,男生参与网络欺负的比例高于女生。总之,虽然网络欺负行为的年龄和性别差异还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网络欺负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1.2网络欺负中社会比较现象
RustySullivan对网络欺负行为的上升一点也不感到惊讶。相较于十年前,现在的青少年普遍喜欢在网络上进行社会交往,微信、QQ、微博、邮件和抖音等都成了青少年快捷交往的主要工具,同时,网络成为他们获知新鲜事物的重要途径。可网络毕竟是一个线上的虚拟场所,青少年处于一个成长期,不能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与正确的评价,在网络社交互动过程中,会遇到引发比较的因素,如有人在网络上吐槽某某的外貌丑,并有许多人跟随,他是否也该这么做呢?在出现不平衡或条件模糊的情况下,他们习惯将自己的行为和同伴的行为进行比较,如合理推断后会表现出良好的网络使用行为,不合理推断则易产生网络使用的偏差行为;同时,青少年的行为决策也易受网络上各种流行观点的影响,如不加辨别地接受,并将之与同伴的观点进行比较,有时也容易导致极端观点和异常行为的出现[10]。可以说,网络中出现社会比较是由于网络的便捷性、普及性、新颖性和丰富性所导致,网络中青少年选择与他人进行比较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网络欺负中的社会比较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现实中社会比较引发的欺负会延伸到网络欺负中,二是网络欺负中本身存在着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来的,指青少年在客观条件模糊的前提下,会习惯于将自己的处境、地位、能力、观点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和他人进行比较,进而获得自我评价和进行行为决策。由此可见,社会比较会影响人的自我评价和行为发展。现在更多学者用社会比较的观点来探讨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如人的行为决策、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等。如今网络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是一个全新的行为场域,网络中也有各种行为问题是由于社会比较引起的。
不久后,又有4名警察乘着两辆警车赶来。两个警察架着曾先生上了一辆警车,又分别将曾先生的父母各带上一辆警车。曾先生称,他的母亲在车上被要求保持反背双手的姿势,由于坚持不住,曾被警察打过。而曾先生的父亲是被抬上车的,在车上被警察打醒了。曾先生也向环环出示了父亲肋骨附近有瘀青的照片。不过,由于三人分别在三辆警车上,曾先生没有照片或视频可以证明瑞典警方的暴力执法。
因为青少年越来越在意自我的外表、学业成绩、家庭经济地位等,想要通过这些方面与同伴进行比较从而得知自己各方面是否更优秀。正是由于这些比较成了青少年社会比较中不平衡的生产源。杨璐通过对社会比较理论和攻击动机理论的分析,发现社会比较所引发的不平衡性是引发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3]。这些现实中的不平衡比较会导致个体产生压力与挫败感,这些相伴而生的焦虑和报复心理等可能蔓延到网络中,成为网络欺负者的主要动机。如有两位青少年在现实中的身高体重和家庭经济地位等方面相差甚远,其中强者经过社会比较后产生了优越感、自我评价获得膨胀,诱发了他盛气凌人的态度和行为,蛮横地要求较弱的青少年服从他,因较弱的一方没有唯命是从,两人便产生了冲突,弱方被强方拳打脚踢。在这次传统恃强凌弱的欺负行为中,欺负者比受欺负者占有身体强壮等生理优势而肆意妄为,弱小的受欺负者对强壮的欺负者产生了愤怒与报复心时而无能为力,只能忍气吞声无处发泄。由此加大了焦虑水平与降低安全感,自尊也受到威胁,其心理压力没得到有效疏导。为了逃避这种消极的状态,他会在网络场所中寻求心理宣泄,这时网络的虚拟性、时空性便为其提供了安逸的平台[11]。通过玩网络游戏攻打敌方来发泄,或在网络上以多重匿名身份轻而易举地对他人实施欺负行为或报复行为,这样能避免面对面欺负再次给他带来伤害,由此增大了网络欺负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现实中社会比较会延伸到网络中,网络欺负是否出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进行社会比较时的动机,受其社会比较对象选择后的个体预期结果的影响。
有人因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生活动态而引发出网络欺负的现象不少见。Englander和Mattleman提出“网络欺负行为在增多,女孩更苦”的观点,他们认为女生相比于男生更加注重同伴关系与同伴比较。如有一对原本关系要好的同伴AB,A在微博上发了几张P过的合影,图片中A把自己P得又瘦又美,可同伴B的面孔却是原图的模样。同伴B看到此条微博动态信息时内心充满了排斥、不认可的观点,一气之下把网络上呈现的图片和以前A的所有丑照图片一并发出。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他人通过上传的图片进行P前与P后的比较,开始有人恶意评论、进行嘲讽,又有人跟随甚至微博散发谣言并转发对A不利的信息等,形成了实施网络欺负的各种形式。正如Bayar&Ucanok认为,青少年网络欺负容易受同伴关系或同伴比较影响产生同龄伤害[12]。Mattleman指出女生若在网络交往中产生矛盾更容易形成同伴排斥、传播谣言等形式的欺负行为[13]。AB两人的自尊因此事遭到严重伤害,此时他们的低自尊又直接影响他们的网络攻击行为,也通过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网络欺负行为[14]。社会比较也是人际关系的比较,由此可见,网络欺负实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欺负,是在网络人际沟通和交往中出现的不良行为。
2网络欺负中比较机制分析
平行比较是费斯廷格提出的,指个体倾向于跟自己能力、态度和境遇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以获得自我的评价,“优于常人”效应与“差于常人”效应是平行比较可能导致的两种重要结果。在比较的过程中,若个体认为自身的能力、成就等高于他所猜测的比较群体的水平时,就可能出现过度自信的情况,这种自我感觉优于一般人的现象称为“优于常人”效应(Better-than-averageeffects)。如Kruger和Burrus在研究中让被试与一般人比较经历28种事件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发现,在比较一些常见的事件时(比如人际交往的能力、考试成绩及格、完成鼠标的操作等),被试报告自己经历这些事件的可能性要显著高于一般人。若个体认为自身的表现、能力等低于他所猜测的比较群体平均水平时,就会出现过度不自信的情况,这种自我感觉差于一般人的现象称为“差于常人”效应(Worse-than-averageeffects)。在比较一些罕见、任务复杂的事件时(如活过100岁、拥有自己的飞机、获得诺贝尔奖、电脑编程等复杂任务等),被试报告自己经历这些事件的可能性要显著低于一般人[22]。
2.1同化效应
同化效应是指比较者可能会达到与被比较者一样的状况[15]。上行比较的观点由Wheeler等人首次提出,是指个体与比自己能力、态度和境况较好的他人进行比较。若同化效应出现在上行比较中,则个体参照比较对象较好的行为(如上网自控力强、上网时间少且没有过网络欺负行为),个体的网络行为发展也变得更有自控力。所谓中国人崇尚榜样教育,强调向优秀人物学习,在网络行为中网络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是学习的榜样,若有人通过网络平台每日捐赠一元给需要帮助的苦难群体,这种网络亲社会行为则会增大其他使用网络的人群捐赠给困难群体的可能性。即个体面对比较信息时,行为变得和比较对象一致且提升其自我评价水平,则上行比较中的同化效应就产生了,它是促进个体成长、提高自信与自我评价的结果,不断增多良好的网络行为进而降低网络欺负行为的概率。另外,比较中不排除被比较者出现网络攻击行为,被比较者有一种害怕被人超越的感觉,在某些条件下,高社会地位青少年会排斥他人,攻击行为也较多[16]。
对比效应是指个体达不到高标准或比较的目标,与比较者的状况相背离。对比效应产生在上行比较时,个体面对的比较信息与预期的结果相反,会导致其自我评价水平降低。如青少年习惯性地将比自己优秀的同伴作为比较对象,当个体感觉到自我与比较对象在能力、地位上的差距时,他(她)的优异表现会增加个体知觉到的竞争感。朋友间的竞争通常比陌生人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个体与同伴都有可能会出现攻击行为。另外,如果个体的比较目标过高,使个体知觉到自我与标准是相异的,通常导致心理压力与自我威胁,使自我体验到受挫、低自我评价等[17]。有研究者证实,网络欺负发生的频率与心理压力和自我威胁呈正相关。Wallace等认为,上行比较中的对比效应容易引发个体较强的妒忌和消极的自我评价,妒忌会带来多种消极影响,使妒忌者的行为通常极端化,常把主要精力用于对抗被妒忌者,容易对比较的对象实施攻击,比如背后中伤和排斥竞争对手、做出攻击行为、增加反社会行为等等[18]。因此,上行比较出现对比效应,可能使个体产生竞争感、挫折感、心理压力与自我威胁,比较者变成妒忌者。这些行为结果增大了网络欺负发生的可能性。
那个男裁缝正在忙着整理一天收到的衣服,每件衣服都井然有序地写着编号。像当年在编织袋车间的时候一模一样。
2.2对比效应
下行比较主要由Hakmiller和Wills两者系统地提出,是指个体与比自己能力、态度和境况较差的他人进行比较。同化效应出现在下行比较信息时,比较者如长期安于现状,预期自己将来会跟下行比较目标状态相似,那么会降低自我评价,对个体产生心理威胁,容易对外界产生攻击行为。如某位青少年在生活上遭受挫折时,在校园贴吧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可回帖中却充斥着“你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啊”“你这个可怜的家伙”等不友善的评论,有的甚至进行人肉搜索,当面嘲笑这位求助的青少年,导致求助者最终患有抑郁症状并有强烈自杀的念头。若个体认为自己遭受挫折事件,将可能与上述者相同,不会得到帮助,反而会遭受更多网络欺负时,那下行比较的同化效应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就产生了。另外,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个体也可能出现认同较差的观点,一些早期研究也发现,这样会使个体产生消极的认知和攻击行为,同样难免会对他人无意间产生欺负,从而增多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依据多导睡眠监测报告结果,将321例入组者分为OSAHS组208例,对照组113例(非OSAHS)。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的鼾龄、颈围、腹围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的身体质量指数、血压、高血压患病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年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若对比效应出现在下行比较中,则个体感觉到自己以后将不会与比较目标一样,此时就能提升个体的自我评价。比较者通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缓解当前的不良状况,保持一个好的自尊水平,认为自己不会与被比较者遭受同样的结果[19]。与比自己处境困难的人比较之后产生的积极情绪会溢出到其他包括亲社会行为或保护受欺负者在内的正性行为上[20]。如某位青少年身体感冒了,在网上给家人发信息,怪罪家人不够关心他,导致心情低落不愿去上课。恰巧他在网上看到有贴描述,一位中学生身患重病,无法上学,更没有钱治病,想要寻求好心人帮忙转帖并自愿给予捐款金额。青少年看完此条求助贴吧信息后,意识到自身只是小感冒并无大碍,对于这位身遇困境的中学生表示出怜爱与关怀,心中便溢出了浓浓的同情,不久身患感冒的青少年反而帮助这位身患疾病的中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捐赠了出去,还在网上为他呼吁大家帮忙,自己感冒的事情却已经遗忘。最后,这位身患疾病的中学生通过网络的力量得到了帮助。Taylor和Brown指出,当青少年知觉自己的情况要好于别人时,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挫折,特别是处在压力和沮丧的情境下,暂时选择进行下行比较的对比结果是缓解压力的重要策略,也是他们寻求心理平衡的有效手段,下行比较中对比效应所产生的同理心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21-22]。
通常国际市场价格是公认的合理价格,而国内的批发价格竟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除了税收因素,已不能从正常的原油及加工成本去解释。以此作为市场价,必然导致市场的混乱和迷茫。
2.3 “优于常人”效应与“差于常人”效应
当今互联网成了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网络中出现比较也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比较网络技术的高低、网络助人的次数、网络欺凌等。积极的网络比较可以使行为结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如网络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消极的网络比较则可以导致行为结果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如网络欺负行为、攻击行为。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在形式或对象的选择上都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一般来说,社会比较方式有上行比较、下行比较、平行比较,每种比较对人的行为影响并不是单一的,不同比较中会出现不同的效应与行为结果。
另外,在网络欺负现象中,除了欺负者、受欺负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是旁观者,绝大多数旁观者对所发生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在该过程中,社会比较会影响旁观者对突发事件处理的态度,是表现出对受欺负者的亲社会行为反应,还是对欺负者的助纣为虐的行为?下行比较中的对比效应可以增强旁观者对他人处境的同理心,比较之后产生的正义感就会表现到助人行为上。如一位青少年看到有些人在网络上对一位女生进行言语上的辱骂,他作为旁观者对受欺负的女生有了同情心,选择在网络上举报欺负者的不良行为,从而使受欺负者得到保护。研究者表明,因每个人都有一种模仿他人行为而行事的倾向,所以旁观者中的保护角色值得关注,他们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会提高个体的自信和自尊,有利于减少网络欺负行为,增多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优于常人”效应可能使人产生优越感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也可能导致个体自傲自满产生攻击行为,如Isen在实验中发现,那些认为自己的表现高于平均水平的被试在接下来的助人情境中更乐于帮助他人,并且更愿意捐款给慈善机构;Vandebosh和Vancleemput发现,认为自身网络使用技能高于一般人的青少年,更可能参与不正常的网络活动,更容易出现网络欺负行为[23]。另外,“差于常人”效应可能使人更努力,也可能导致自卑、缺乏自信心而产生心理压力,如有青少年认识到自身的学习能力差于一般人,就明白要更加努力才能降低与他人存在的差距,又有些人会认为自身的处境“差于”一般人,便产生了心理压力,当其在网络中受到欺负时,会引发其报复行为和对其他人的欺负行为,导致欺负-受欺负-欺负的恶性循环的产生。
3教育建议
社会比较方式中产生的相关效应对青少年的行为决策具有双重影响,可能带来积极的影响,如增加网络亲社会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如造成个体低自尊、人际压力倍增等等导致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因此,在针对网络欺负的预防和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中P是充分大的正常数。由极值原理可知,(-Δ+p)-1是一个紧线性正映射,Ft全连续且Fre′chet可导,则F1的正不动点就是系统(3)的共存解,记F1为F。假设(0,0), (θa,0), (0,θd)均为F的孤立不动点,则indexw(F,(0,0)), indexw(F,(θa,0)), indexw(F,(0,θd))均有定义。F在点(u,v)的导算子为
3.1合理选择社会比较方式
首先,适当的上行比较。个体通过努力将会跟比较目标状态相似,这样是有利于达到自我完善,更加自信的。但切记不要盲目地选择与最优秀的人物比较,如果个体与上行比较的对象差距过大,产生对比效应,就达不到积极的影响,反而可能导致个体出现低自尊、自卑、心理压力、自我威胁与嫉妒心等,这些后果会增加个体的攻击行为与网络欺负行为。其次,若自己的目标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暂时调节自身心态,使内心舒畅一些。但个体不能长久的与比自己各方面能力差的人进行比较,避免与下行比较出现同化结果,导致人安于现状或一连贯的不良反应出现,对人的发展没有太大的益处。最后,避免青少年在群体的比较中出现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的现象,减少因与比较群体之间能力差距悬殊而达不到目标产生不良的后果,要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降低攻击行为的出现。
3.2树立良好的网络比较榜样
通过加强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教育,在网络平台给需要帮助的求助者树立良好的比较参照,提供精神安慰或心理支持,如许多在现实生活中境况困难、身患疾病的人或遭受挫折的失意者在网上求助,得知消息后若有人给予帮助或心理支持,可以增加他人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个体的网络行为复杂多样,虽有攻击伤害他人的网络欺负行为,但同样也有关爱、帮助他人的网络亲社会行为。有计划地引导上网的青少年多做网络亲社会行为的事,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做有利的导向,并促进青少年良好的人际互动和心理健康成长。同时,网络亲社会行为可以很好地改善网络道德环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在网络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有效地减少和打击网络攻击、欺负等反社会行为。
3.3调节网络比较诱发的心理压力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的情况较多,若因网络中的社会比较不当导致青少年出现不良的情绪、心理压力和行为偏差,青少年要学会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来调节压力。比如通过竞技、冒险、体育比赛等来取代攻击、网络欺负的释放途径。在心理健康的游戏活动中提供多种发泄场面,有利于青少年把平常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其次,当个体的自我概念在网络比较中受到威胁时,可以通过关注自己现实中的优势领域来应对威胁,从而调节自身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如果他人明显比自己优秀,个体可以减少或降低在表现不好方面的比较次数,要学会对比较的内容做出正确取舍,懂得自我调节。
参考文献:
[1] 高中建,杨月.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历史回放及现实预防[J].青年发展论坛,2017(2):60-71.
[2] 黎亚军.青少年受欺负与自杀:抑郁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282-286.
[3] 杨璐.社会比较与侵犯行为关系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
[4] 刘志军,梁楠.青少年网络欺负干预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2018(2):87-92.
[5]TuralHS,ErcanF.Traditionalandcyberbullyingco-occurrenceanditsrelationshiptopsychiatricsymptoms[J].PediatricsInternational, 2016(1):16-22.
[6]NafsikaAntoniadou,ConstantinosMKokkinos,AngelosMarkos.Possiblecommoncorrelatesbetweenbullyingandcyber-bullyingamongadolescents[J].PsicologíaEducativa,2016(22):27-38.
[7] 雷雳,李征.青少年线下攻击与网络欺负的关系:交叉滞后检验[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92-101.
[8] 李娟,高雪梅,施桂娟.青少年的网络欺负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1):43-48.
[9]PeterKSmith.Thenatureofcyberbullyingandwhatwecandoaboutit[J].JournalofResearchinSpecialEducationalNeeds,2015(15):176-184.
[10] 周晓禹.初一学生中同伴间的社会比较对信任的影响[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6.
[11] 王玉娥,代金平.青少年网络行为导向探析——基于网络空间的社会性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8-72.
[12]BayarY,UcanokZ.Schoolsocialclimateandgeneralizedpeerperceptionintraditionalandcyberbullyingstatus[J].Edu-cationalSciences:TheoryandPractice,2012(4):2352-2358.
[13] 王兴超,雷雳.网络欺负行为在增多,女孩更苦[EB/OL].(2018-01-09)[2018-09-01].http://www.sohu.com/a/215679288_769657.
[14] 施春华,王一茜,张静,等.初中生自尊和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5):704-709.
[15] 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6(6):944-949.
[16] 侯珂,邹泓,刘艳,等.同伴团体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一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259-267.
[17] 韩晓燕,迟毓凯.自发社会比较中的威胁效应及自我平衡策略[J].心理学报,2012(12):1628-1640.
[18] 刘得格,黄晓治,陈文晶,等.被妒忌:一种矛盾体验[J].心理科学进展,2018(1):118-133.
[19] 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5(1):78-84.
[20] 郑晓莹,彭泗清,彭璐珞.“达”则兼济天下?社会比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15(2):243-250.
[21]TaylorSE,BrownJD.IllusionandWell-Being:ASocialPsychologicalPerspectiveonMentalHealth[J].PsychologicalBulletin, 1988(2):193-210.
[22] 周爱保,赵鑫.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探析:“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J].心理学探新,2008(1):72-76.
[23]VandeboschH,VanCleemputK.Definingcyberbullying:aqualitativeresearchintotheperceptionsofyoungsters[J].CyberpsycholBehav, 2008(4):499-503.
StudyonSocialComparisoninCyberbullyingforTeenagers
LIU Zhijuna,b,LI Zilana
(a. School of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Institute of Network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for Teenagers, Xiangtan, 411201, China)
Abstract: Cyberbullying for teenagers is a kind of bad behavior in the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bullying. There are social comparison phenomena in cyberbullying in which assimilation effect and contrast effect, and “Better-than-average” effect and “Worse-than-average” effect have impacts on the behavior of teenagers’ cyberbullying. Therefore, it is effective to prevent teenagers from cyberbullying by choosing proper social comparison, setting good examples of network comparison, adjusting mental pressure caused by network comparison and so forth.
Keywords: teenagers; cyberbullying; social 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9)02-0009-06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9.02.002
收稿日期:2018090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XJK17AXL001);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7YBA159)
作者简介:刘志军(1971-),男,湖南南县人,教授,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研究。
(责任校对 朱正余)
标签:网络论文; 社会论文; 青少年论文; 个体论文; 效应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期论文;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XJK17AXL001)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7YBA159)论文;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论文; 湖南科技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