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未熟低熟烃源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分,未熟,沥青,有机质,基质,脂肪酸,矿物。
未熟低熟烃源岩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新,王书香,孙超囡,汪晓敏,朱薇[1](2012)在《歧口凹陷未熟-低熟烃源岩生烃组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未熟-低熟烃源岩中显微组分含量平均占全岩体积的4.64%,矿物沥青基质含量相对偏低。显微组分中富含腐泥组,惰质组含量很低,相对发育壳质组和镜质组,具有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与高等植物混合生源的特点。藻类体是歧口凹陷主要的生烃组分,矿物沥青基质是歧口凹陷烃源岩中值得重视的生烃组分。(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12年01期)
李素梅,庞雄奇,金之钧,马晓昌,句礼荣[2](2004)在《牛庄洼陷南斜坡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特征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牛庄洼陷及其南斜坡烃源岩孔隙度、声波时差与伊蒙矿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2 6 0 0m为成岩作用早期与晚期阶段的界限 ,在早期演化阶段南斜坡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压力 ,牛庄洼陷成岩作用晚期阶段有明显的压力异常。生物标志物演化与Ro值测定反映 ,该区有机质大量成烃起始阶段为 2 70 0m ,牛庄洼陷南斜坡带 <2 70 0m烃源岩不具备大量排烃的生烃量条件与地质证据。牛庄洼陷南斜坡八面河油田原油的混合成熟度特征与混合的均一性 ,反映原油的混合作用在初次运移阶段可能即已发生 ,推测牛庄洼陷深部烃源岩在异常压力作用下通过微裂隙等间歇式排烃的同时 ,浅层未熟 低熟烃源岩生成的少量原油经由断层、应力产生的微裂隙与层理面 ,在地层压力及深部流体过剩压力参与下与成熟油混合幕式排出。烃源岩未熟 低熟阶段的排烃效率低于成熟烃源岩。(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李贤庆,马安来,熊波,钟宁宁,王铁冠[3](2002)在《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全岩光片镜鉴和显微荧光分析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 5 0 0余块未熟 低熟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有机岩石学研究。未熟 低熟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具有显着的非均质性 ,不同地区显示出陆源组分与水生生源组分不同的“配比”关系 ,反映出其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 ,并确认藻类体、孢子体、树脂体、木栓质体、壳屑体和矿物沥青基质等组分是其最常见的生烃组分。基于对镜质组反射率Ro和孢子体荧光变化等演化指标特征的分析 ,认为未熟 低熟烃源岩有机质早期热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一般都表现为“二段式”变化 ,其变化界限大致以Ro等于 0 .5 0 %~ 0 .5 5 %为界。(本文来源于《地质地球化学》期刊2002年04期)
史继扬,向明菊,屈定创[4](2001)在《未熟-低熟烃源岩中脂肪酸的热模拟实验及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辽河拗陷低熟烃源岩开展无水热模拟实验、有水热模拟实验和抽出沥青热模拟实验, 结果表明脂肪酸随温度增高逐渐减少, 较高温度时有所增加, 减少的原因应与脂肪酸脱羧生烃有关, 其增加的现象则可能是干酪根新生脂肪酸和干酪根中的强干酪根脂肪酸解析下来转变为干酪根脂肪酸和沥青脂肪酸的结果. 抽出沥青热模拟实验中, 干酪根热解新生成的沥青含有脂肪酸, 表明干酪根中结合的脂肪酸受热可转移到沥青中. 低熟烃原岩沥青中, 主要以一元长链脂肪酸占优势, 干酪根相对含较多的二元脂肪酸, 它们均随热演化增高而由以高碳为主变为以低碳为主的分布, 根据模拟实验和低熟原油烷烃以长链为主, 推测脂肪酸对低熟油的贡献主要在低演化阶段(Ro < 0.6%). 实验还表明, 在有水参与下, 有利于新生脂肪酸和二元脂肪酸的生成, 并使脂肪酸脱羧生烃的速度相对变缓.(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1年18期)
李贤庆,王铁冠,钟宁宁,张爱云[5](2000)在《未熟—低熟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的若干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岩石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 ,目前作为常规研究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评价中。文中主要根据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工作 ,简要总结了未熟—低熟烃源岩显微组分分类与特征、显微组分组成与母质类型、有机质丰度评价、有机质热演化、生烃组分和成烃作用分析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充分显示了有机岩石学在未熟—低熟油气评价中良好的应用价值。未熟—低熟烃源岩具有显微组分组成非均质性、有机组分分期生烃和有机质“二段式”热演化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00年03期)
史继扬,向明菊[6](2000)在《未熟和低熟烃源岩中脂肪酸的赋存形式与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未熟、低熟烃源岩中的脂肪酸赋存于抽提沥青和干酪根中, 沥青脂肪酸主要以酯键结合于沥青的非烃组分内, 干酪根脂肪酸以酯醚键结合于干酪根网络结构中, 有一部分是与干酪根网络结构结合更紧密的强干酪根脂肪酸. 辽河盆地与济阳拗陷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沥青脂肪酸含量在0.010 0%~0.073 9%, 干酪根脂肪酸为0.005 0%~0.045 5%, 强干酪根脂肪酸为0.000 5%~0.010 5%, 其中一元脂肪酸占70%~100%, 二元脂肪酸占0~30%, 羟基酸<10%. 沥青中赋存的脂肪酸主要是一元脂肪酸, 碳数分布较宽, 碳链较长, 二元脂肪酸和羟基酸很少, 干酪根中含有较多二元脂肪酸和少量羟基酸, 碳数分布较窄, 碳链较短. 未熟、低熟烃源岩中的脂肪酸生烃作用, 主要依靠沥青一元脂肪酸.(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0年16期)
郝黎明,郝石生[7](2000)在《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朝 (朝阳沟 )长 (长春岭 )地区白垩系和外围汤元地区第叁系低熟源岩的排烃过程 ,样品分别在 15 0℃、2 0 0℃、2 5 0℃、3 0 0℃ 4个温度点各作一次实验。结果表明 ,低熟源岩的排烃过程具有“地质色层效应”,主要表现在排出烃与残留烃的族组成、气相色谱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指标的差异上。本文计算并校正了模拟实验各温度点的排烃量和排烃效率 ,得出了朝长地区低熟源岩排烃效率与演化程度的经验公式。研究认为 ,低熟源岩排烃主要受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成熟度及地下水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本区低熟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能力和排烃潜力 ,故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00年01期)
霍秋立,冯子辉,付丽[8](1998)在《松辽盆地未熟-低熟烃源岩中显微组分组成与生烃组分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通过对松辽盆地青一段以上未熟低熟烃源岩进行显微组分组成分析,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指出,壳质组+藻类体影响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矿物沥青基质在青一段和嫩一段早期成烃中有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1998年05期)
未熟低熟烃源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牛庄洼陷及其南斜坡烃源岩孔隙度、声波时差与伊蒙矿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2 6 0 0m为成岩作用早期与晚期阶段的界限 ,在早期演化阶段南斜坡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压力 ,牛庄洼陷成岩作用晚期阶段有明显的压力异常。生物标志物演化与Ro值测定反映 ,该区有机质大量成烃起始阶段为 2 70 0m ,牛庄洼陷南斜坡带 <2 70 0m烃源岩不具备大量排烃的生烃量条件与地质证据。牛庄洼陷南斜坡八面河油田原油的混合成熟度特征与混合的均一性 ,反映原油的混合作用在初次运移阶段可能即已发生 ,推测牛庄洼陷深部烃源岩在异常压力作用下通过微裂隙等间歇式排烃的同时 ,浅层未熟 低熟烃源岩生成的少量原油经由断层、应力产生的微裂隙与层理面 ,在地层压力及深部流体过剩压力参与下与成熟油混合幕式排出。烃源岩未熟 低熟阶段的排烃效率低于成熟烃源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未熟低熟烃源岩论文参考文献
[1].刘庆新,王书香,孙超囡,汪晓敏,朱薇.歧口凹陷未熟-低熟烃源岩生烃组分研究[J].矿物岩石.2012
[2].李素梅,庞雄奇,金之钧,马晓昌,句礼荣.牛庄洼陷南斜坡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特征探讨[J].沉积学报.2004
[3].李贤庆,马安来,熊波,钟宁宁,王铁冠.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J].地质地球化学.2002
[4].史继扬,向明菊,屈定创.未熟-低熟烃源岩中脂肪酸的热模拟实验及演化[J].科学通报.2001
[5].李贤庆,王铁冠,钟宁宁,张爱云.未熟—低熟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的若干进展[J].地学前缘.2000
[6].史继扬,向明菊.未熟和低熟烃源岩中脂肪酸的赋存形式与分布特征[J].科学通报.2000
[7].郝黎明,郝石生.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0
[8].霍秋立,冯子辉,付丽.松辽盆地未熟-低熟烃源岩中显微组分组成与生烃组分剖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