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论文和设计-李萍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为长方体顶端无盖的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内壳体,其内部侧壁上垂直设有外护管,内壳体的底端和外壳体的内部底端贴合,内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承载框,且承载框的顶端固定安装语音网关设备,有益效果为:本实用在语音网关设备的外侧设置有外壳体和内壳体两侧防护结构,其中内壳体可以在外壳体的内部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用于削减水平方向产生的作用力,而承载框可以在内壳体的内部沿着竖直方向滑动,用于削减竖直方向产生的作用力,整体可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降低语音网关设备的震动频率,提高语音网关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为长方体顶端无盖的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内壳体(2),其内部侧壁上垂直设有外护管(3),所述内壳体(2)的底端和外壳体(1)的内部底端贴合,内壳体(2)的内部滑动连接承载框(4),且承载框(4)的顶端固定安装语音网关设备(5),所述外护管(3)的数量有若干个,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其内侧均穿插设有内护管(6),其外侧均套接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内护管(6)的外端均贴合在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所述复位弹簧(7)的内外两端分别和内壳体(2)的外壁以及外壳体(1)的内壁贴合,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底端中央垂直设有第一支撑管(9),所述第一支撑管(9)的数量若个,且第一支撑管(9)的底端均螺栓连接在内壳体(2)上,其内部均穿插设有第二支撑管(10),所述第二支撑管(10)的底端均设有弹性柱(11),第二支撑管(10)的顶端共同连接设有定位平台(12),所述弹性柱(11)的上下两端分别和第二支撑管(10)的底端以及第一支撑管(9)的内部底端连接,所述定位平台(12)水平设置,其底侧与第二支撑管(10)连接,其顶侧均匀设置有吸盘(13),所述吸盘(13)均吸附在承载框(4)的底端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为长方体顶端无盖的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内壳体(2),其内部侧壁上垂直设有外护管(3),所述内壳体(2)的底端和外壳体(1)的内部底端贴合,内壳体(2)的内部滑动连接承载框(4),且承载框(4)的顶端固定安装语音网关设备(5),所述外护管(3)的数量有若干个,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其内侧均穿插设有内护管(6),其外侧均套接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内护管(6)的外端均贴合在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所述复位弹簧(7)的内外两端分别和内壳体(2)的外壁以及外壳体(1)的内壁贴合,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底端中央垂直设有第一支撑管(9),所述第一支撑管(9)的数量若个,且第一支撑管(9)的底端均螺栓连接在内壳体(2)上,其内部均穿插设有第二支撑管(10),所述第二支撑管(10)的底端均设有弹性柱(11),第二支撑管(10)的顶端共同连接设有定位平台(12),所述弹性柱(11)的上下两端分别和第二支撑管(10)的底端以及第一支撑管(9)的内部底端连接,所述定位平台(12)水平设置,其底侧与第二支撑管(10)连接,其顶侧均匀设置有吸盘(13),所述吸盘(13)均吸附在承载框(4)的底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4)的底端两侧均铰接设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的数量共四个,且承载框(4)的底端两侧各有两个,转动杆(14)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滚轮(15),所述滚轮(15)均贴合在外壳体(1)的内部底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两侧均设有弹力绳(16),所述弹力绳(16)的左右两端分别和位于同侧的两根转动杆(14)的中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管(3)的内部均设有弹力球(8),所述弹力球(8)的内外两侧分别和内护管(6)的底端以及外护管(3)的内部底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两侧均设有滑轨,所述承载框(4)的外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轨分别嵌入在承载框(4)外部两侧的滑槽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语音网关是一种类似于电脑交换机的设备,也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打电话的接入设备。现有的语音网关设备通常只在外部设置有一层保护壳,且保护壳多为塑料制品,其保护性能有限。尤其当语音网关设备安装在一些可移动的设备内部时(如列车、客车),由于车辆的急启急停都会产生相应的作用力,再加上设备自身的惯性,很容易导致语音网关设备产生震动,而高频率的震动不仅可能会造成语音网关设备的损坏,也不利于语音网关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网络的稳定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长方体顶端无盖的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内壳体,其内部侧壁上垂直设有外护管,所述内壳体的底端和外壳体的内部底端贴合,内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承载框,且承载框的顶端固定安装语音网关设备,所述外护管的数量有若干个,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体的内侧壁上,其内侧均穿插设有内护管,其外侧均套接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内护管的外端均贴合在内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内外两端分别和内壳体的外壁以及外壳体的内壁贴合,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底端中央垂直设有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数量若个,且第一支撑管的底端均螺栓连接在内壳体上,其内部均穿插设有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底端均设有弹性柱,第二支撑管的顶端共同连接设有定位平台,所述弹性柱的上下两端分别和第二支撑管的底端以及第一支撑管的内部底端连接,所述定位平台水平设置,其底侧与第二支撑管连接,其顶侧均匀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均吸附在承载框的底端上。

优选的,所述承载框的底端两侧均铰接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数量共四个,且承载框的底端两侧各有两个,转动杆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滚轮,所述滚轮均贴合在外壳体的内部底端上。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内部两侧均设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左右两端分别和位于同侧的两根转动杆的中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护管的内部均设有弹力球,所述弹力球的内外两侧分别和内护管的底端以及外护管的内部底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内部两侧均设有滑轨,所述承载框的外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轨分别嵌入在承载框外部两侧的滑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在语音网关设备的外侧设置有外壳体和内壳体两侧防护结构,其中内壳体可以在外壳体的内部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用于削减水平方向产生的作用力,而承载框可以在内壳体的内部沿着竖直方向滑动,用于削减竖直方向产生的作用力,整体可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降低语音网关设备的震动频率,提高语音网关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本实用中语音网关设备与缓冲机构之间通过吸盘连接,其中吸盘吸附在承载框的底侧,而承载框滑动连接在内壳体中,因此语音网关设备和缓冲机构之间拆装方便,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3外护管、4承载框、5语音网关设备、6内护管、7复位弹簧、8弹力球、9第一支撑管、10第二支撑管、11弹性柱、12定位平台、13吸盘、14转动杆、15滚轮、16弹力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为长方体顶端无盖的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内壳体2,其内部侧壁上垂直设有外护管3,内壳体2的底端和外壳体1的内部底端贴合,内壳体2的内部滑动连接承载框4,且承载框4的顶端固定安装语音网关设备5,外护管3的数量有若干个,其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其内侧均穿插设有内护管6,其外侧均套接设有复位弹簧7,内护管6的外端均贴合在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复位弹簧7的内外两端分别和内壳体2的外壁以及外壳体1的内壁贴合,其中外护管3和外壳体1连接,内护管6和内壳体2接触,而内护管6又插入在外护管3的内部,因此,内护管6可以在外护管3的内部伸缩,再加上复位弹簧7套接在外护管3的外侧,因此,内壳体2可以在外壳体1的内部水平滑动,而复位弹簧7起缓冲作用。

内壳体2的内部底端中央垂直设有第一支撑管9,第一支撑管9的数量若个,且第一支撑管9的底端均螺栓连接在内壳体2上,其内部均穿插设有第二支撑管10,第二支撑管10的底端均设有弹性柱11,第二支撑管10的顶端共同连接设有定位平台12,弹性柱11的上下两端分别和第二支撑管10的底端以及第一支撑管9的内部底端连接,定位平台12水平设置,其底侧与第二支撑管10连接,其顶侧均匀设置有吸盘13,吸盘13均吸附在承载框4的底端上,第一支撑管9和第二支撑管10的原理同外护管3以及内护管6,二者均起支撑作用,定位平台12水平设置,其底端与各第二支撑管10的连接,其顶端吸盘13同承载框4连接,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承载框4的底端两侧均铰接设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数量共四个,且承载框4的底端两侧各有两个,转动杆14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滚轮15,滚轮15均贴合在外壳体1的内部底端上,当承载框4下降时,位于同侧的两滚轮15间距增大,反之,两滚轮15间距缩小。

内壳体2的内部两侧均设有弹力绳16,弹力绳16的左右两端分别和位于同侧的两根转动杆14的中段连接,如图1所示,此时弹力绳16处于自然状态,因此无论承载框4上下移动,弹力绳16均会产生反向的作用力,迫使承载框4复位。

外护管3的内部均设有弹力球8,弹力球8的内外两侧分别和内护管6的底端以及外护管3的内部底端连接,弹力球8为弹性材料制成,其作用是提高外护管3和内护管6之间的缓冲作用力。

内壳体2的内部两侧均设有滑轨,承载框4的外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轨分别嵌入在承载框4外部两侧的滑槽内,因此当语音网关设备5上下移动时,承载框4将沿着滑轨滑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语音网关设备5固定安装在承载框4上,承载框4滑动连接在内壳体2中,内壳体2设置在外壳体1内。其中,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间隙中设置有外护管3和内护管6,而外护管6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7,外护管6的内部设置有弹力球8。当语音网关设备5获得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或惯性后,内壳体2将在外壳体1的内部水平滑动,而复位弹簧7与弹力球8将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承载框4和内壳体2的内部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管9、第二支撑管10以及转动杆14,其中第一支撑管9和第二支撑管10之间设置有弹性柱11,转动杆14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5。当语音网关设备5获得竖直方向的作用力或惯性后,承载框4将沿着滑轨在内壳体2的内部上下滑动,而弹性柱11以及相邻两个转动杆14之间的弹力绳16将被拉伸或压缩,因此,可提供反向作用力,用于削减语音网关设备5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起到缓冲减震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075413.0

申请日:2019-07-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823922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H04Q1/04

专利分类号:H04Q1/04;H04M7/00

范畴分类:申请人:武汉迈思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武汉迈思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东方红村福星惠誉青城华府第G10幢10层19号

发明人:李萍

第一发明人:李萍

当前权利人:武汉迈思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自适应动态缓冲装置论文和设计-李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