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信道论文_李晓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气信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气,信道,激光,通信,湍流,可见光,效应。

大气信道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芳[1](2019)在《自由空间光通信大气信道自适应补偿及接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空间光通信以光为信息载体,以自由空间作为传输媒介进行无线通信。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结合微波和光纤通信优势,实现大通信容量和高速传输,可应用于星地、星间和地面通信,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具有重大的战略需求与应用价值,被广泛认为是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领域。而限制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最大因素为大气信道随机干扰。光信号在大气中传输时会受到湍流影响,光束质量下降,降低通信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为降低大气信道对系统的影响,改善通信质量,论文分析了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大气信道特性,并对大口径光电一体化天线、分集接收、自适应补偿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大气湍流进行了大气信道特性仿真。分析大气信道的光束传输特性。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完成了大气信道特性仿真界面设计,对影响通信的信道参数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550nm波长下,采用10cm的出光口径可以获得较好的光束传输质量。利用Optisystem软件完成QPSK相干光通信系统仿真平台及20Gbps QPSK相干光通信仿真,激光器波长1550nm,线宽100kHz,信噪比22dB时,系统误码率可达到10-6。其次,针对大气湍流引起的信号衰落等问题,进行了大口径光电一体化接收天线的设计及天线阵列分集接收研究。提出了光电一体化接收天线结构设计,在射频天线上实现了光信号接收设计,提升了系统可靠性,适用于空间通信,尤其深空通信领域。基于球面波模型和ABCD光线矩阵公式的扩展Rytov理论,推导了Kolmogorov湍流条件下球面波的信道相关系数表达式,得到了湍流条件下信道相互独立的信号相关长度近似估计和阵列接收天线布局。仿真得出,分集接收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统误码率。最后,针对大气湍流引起的波前畸变等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利用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完成了基于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的端到端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设计,提出了结合扩展选择映射的Autoencoder综合方案。仿真结果证明,论文提出的综合Autoencoder方案能够更大程度降低系统的峰均比和误码率,对信道的自适应补偿的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5)

钱璇,姚永强,尹佳,魏合理,戴聪明[2](2019)在《光通信地面网络候选站址的大气信道特性统计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通信地面站址的大气信道特性决定着设备性能的有效发挥.选择四个候选站址,西藏阿里、青海德令哈、四川稻城和河北兴隆,统计检验云量覆盖、大气透过率、天空辐射度和大气湍流等特征对激光通信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站可用度条件以阿里为最佳;叁站联合可用度以阿里-德令哈-兴隆最好,在少云条件下(云量低于60%)全年可用度85%以上;少云条件下的四站联合可用度在5~8月为91%~96%,其它月份98%以上。四个候选站址的大气光学特性均能满足激光通信传输的要求.高海拔站址的大气透过率与辐射度有明显优势,阿里、稻城的夜间大气相干长度在10 cm以上,德令哈在8~12 cm间,兴隆站在6 cm以上.在多站联合模式下应能在高海拔的少云区选择出足够高可用度的站址.(本文来源于《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郑晓桐,郭立新,程明建,李江挺[3](2018)在《基于重复编码的海上可见光通信大气信道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见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在海上舰船场景中的应用吸引了广泛的关注.海上可见光通信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浪随机起伏和大气湍流,大气湍流将导致可见光信号的强度随机波动,降低可见光通信系统在大气中的链路质量.本文基于对数正态衰减分布,建立了采用重复编码的海上可见光通信的链路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Pierson-Moskowitz海谱,分析了海上风速、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能见度、重复编码分集度以及接收器孔径对可见光通信系统平均误码率的影响.本文提出的海上大气链路评估模型可为海上可见光通信网络的搭建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21期)

梁利强[4](2018)在《室外可见光通信在大气信道中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作为一种新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频谱资源丰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无需申请频段以及架设方便等优点,被称为“最够一公里的绿色能源”迅速成为了无线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室外可见光通信(Out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OVLC)光信号在大气信道传输受大气湍流和大气衰减等因素影响,造成光强随机变化导致系统的传输性能大大减弱。本论文以室外可见光通信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将开关键控OOK和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引入到室外可见光通信系统中,通过在光OFDM信号上增加了一个直流偏置(DC)保证光信号的始终为正实数信号,本文首先给出了两种调制技术详细的系统框图。接着本文提出采用湍流强度为Gamma-Gamma大气信道模型,详细推导了OOK强度调制系统和DCO-OFDM调制系统的在Gamma-Gamma大气湍流信道下误码率数学表达式。最后通过使用Matlab工具进行数值仿真,对比分析不同调制技术、不同湍流强度下误码率性能,得出DCO-OFDM子载波为4QAM-DCO-OFDM调制系统能够更有效的抑制大气湍流对信号光强度的影响。(2)可见光通信中采用了子载波为4QAM-DCO-OFDM调制光信号有效的抑制中强度大气湍流对信号光强的影响,但是由于OFDM属于多载波调制系统,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光信号高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为了降低可见光通信DCO-OFDM光信号的PAPR,将选择映射SLM方法和正交余弦变换DCT引入到VLC中,详细推到和分析了各自降低峰均比的原理,考虑到系统复杂性和峰均比性能,采用单一的方法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为此最后提出将DCT与SLM方法相结合的方案。使用Matlab工具对上述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DCT-SLM方法能更有效地降低VLC-DCO-OFDM系统的峰均比。(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02)

刘小虎,邢静[5](2018)在《恶劣环境下大气信道激光通信传输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气激光通信在复杂环境下的衰减比较严重,已有的大气衰减模型存在计算误差大的问题,研究了激光大气传输效应,分析大气通信信道特性。根据雨雾共存环境特性,修正已有的大气衰减模型,给出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大气衰减计算模型。利用大气衰减模型,仿真分析无线光通信系统的链路余量。结果表明,计算链路余量时,采用已有的计算模型误差较大,采用修正的计算模型误差较小。(本文来源于《机械与电子》期刊2018年03期)

李洋,李伟,孔祥基,杨林[6](2017)在《不同大气信道对大气激光通信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该项技术目前所存在的关键问题一自由空间衰减效应做了重点研究,为实现不同天气条件下语音信号的传输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7年05期)

李绍辉,孙学金,颜万祥,张日伟,张传亮[7](2016)在《双基地激光通信大气信道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传统的非视距单散射模型,结合大气的不均匀特性,提出了大气信道光学参数模型,仿真了不均匀条件下大气散射、消光廓线,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的加权相函数。在该模型下,对不同距离的双基地激光通信脉冲响应和接收能量进行分析,并与均匀大气中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不均匀大气中,散射、消光系数随着海拔的增大而减小;近地面总相函数与Mie散射相函数重合,海拔高度增大,总相函数逼近Rayleigh相函数;双基地激光通信存在的最佳发射接收仰角,此仰角下链路损耗最小。(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6年09期)

李静[8](2016)在《大气信道对激光传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衰减效应与大气湍流效应在无线光通信中在大气中进行,无线光通信会受到大气衰减与大气湍流效应的因素影响~([1]),无线激光通信的传输距离受大气衰减效应的影响,无线光通信的传输质量受大气湍流效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同行》期刊2016年08期)

姚凯男,王建立,刘欣悦,林旭东,王亮[9](2015)在《全息自适应光学技术用于光通信大气信道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息自适应光学指一类基于全息波前传感器的新型自适应光学系统,有着系统带宽高,对光强闪烁不敏感的特点。本文提出将全息自适应光学技术应用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克服传统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强湍流,强闪烁大气环境下难以应用的问题,从而实现自适应光学技术在远距离地地激光通信以及大斜距星地激光通信系统中的有效应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1-15)

蒋大钢,朱彬,邓科,黄健,杨元杰[10](2015)在《基于背投成像的激光通信大气信道测试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度认知大气信道及其对激光通信的影响是激光通信实用化发展的必要途径。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构建了一种基于背投成像的激光通信信道测试系统。在该系统上完善了大气闪烁、光束漂移、大气消光系数测试方法。提出了两种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和消光系数的同步测试方法:固定孔径法和可变孔径法。上述研究有助于综合分析多种大气效应对激光通信系统性能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1-15)

大气信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激光通信地面站址的大气信道特性决定着设备性能的有效发挥.选择四个候选站址,西藏阿里、青海德令哈、四川稻城和河北兴隆,统计检验云量覆盖、大气透过率、天空辐射度和大气湍流等特征对激光通信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站可用度条件以阿里为最佳;叁站联合可用度以阿里-德令哈-兴隆最好,在少云条件下(云量低于60%)全年可用度85%以上;少云条件下的四站联合可用度在5~8月为91%~96%,其它月份98%以上。四个候选站址的大气光学特性均能满足激光通信传输的要求.高海拔站址的大气透过率与辐射度有明显优势,阿里、稻城的夜间大气相干长度在10 cm以上,德令哈在8~12 cm间,兴隆站在6 cm以上.在多站联合模式下应能在高海拔的少云区选择出足够高可用度的站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气信道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芳.自由空间光通信大气信道自适应补偿及接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钱璇,姚永强,尹佳,魏合理,戴聪明.光通信地面网络候选站址的大气信道特性统计检验[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9

[3].郑晓桐,郭立新,程明建,李江挺.基于重复编码的海上可见光通信大气信道建模[J].物理学报.2018

[4].梁利强.室外可见光通信在大气信道中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8

[5].刘小虎,邢静.恶劣环境下大气信道激光通信传输特性研究[J].机械与电子.2018

[6].李洋,李伟,孔祥基,杨林.不同大气信道对大气激光通信的影响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7

[7].李绍辉,孙学金,颜万祥,张日伟,张传亮.双基地激光通信大气信道参数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6

[8].李静.大气信道对激光传输的影响[J].同行.2016

[9].姚凯男,王建立,刘欣悦,林旭东,王亮.全息自适应光学技术用于光通信大气信道补偿[C].第二届全国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5

[10].蒋大钢,朱彬,邓科,黄健,杨元杰.基于背投成像的激光通信大气信道测试方法研究进展[C].第二届全国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5

论文知识图

简单的IM/DD光通信示意图产生随机光强信号检测算法测试序列的...经大气信道与未经大气信道频率下的经大气信道的发...激光信号在大气信道中的传输在大气信道中部分相干光源和相...

标签:;  ;  ;  ;  ;  ;  ;  

大气信道论文_李晓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