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栓论文-吴泊,邵幼姿,薛莉丽,潘雯斓

溶血栓论文-吴泊,邵幼姿,薛莉丽,潘雯斓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血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芽孢杆菌,发酵炮制,中药红花,增强

溶血栓论文文献综述

吴泊,邵幼姿,薛莉丽,潘雯斓[1](2018)在《芽孢杆菌发酵炮制中药红花增强溶血栓药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芽孢杆菌发酵炮制中药红花增强溶血栓药效。方法:采用系统数值化和数值系统调控技术对发酵炮制条件进行合理适量优化,用角叉菜胶法对小鼠尾部进行了血栓实验,检测了大鼠纤溶和凝血指标。结果:在相同剂量下(1000 U/m L)A红发组(红花与C2-13共发酵组)比其余各组有明显缩短血栓长度(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被延长,明显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的作用(P<0.05)。结论:红花通过C2-13菌种发酵炮制后可有效提升纤溶活性、抗凝作用,增大溶血栓的药效。(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8年07期)

万野[2](2017)在《超声波辐照联合微泡助溶血栓的体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模拟体外流动模型,观察超声波辐照联合微泡在血栓溶解中的作用,评估超声波辐照增强血栓溶解效果。2.在体外实验中对比自制脂质微泡(microbubbles,MBs)与Sono Vue的血栓溶解差异,观察不同类型微泡对血栓溶解的影响。3.在体外实验中对比观测37℃与41℃不同环境温度的血栓溶解差异,了解温度对体外血栓溶解的影响。4.在体外实验中对比新鲜血栓与回缩血凝块的血栓溶解差异,了解超声波辐照联合微泡在不同栓龄血栓中的溶解作用。方法:1.脂质微泡的制备: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胺(DSPE-PEG)、甘油、全氟丙烷,通过机械震荡法制备脂质微泡。2.血栓制备:1新鲜血栓:用枸橼酸真空采血管抽取健康志愿者全血,氯化钙溶液促进血液凝固,放入37℃温浴箱温浴3h后,将血栓放入4℃冰箱储存3h。2回缩血凝块:用枸橼酸真空采血管抽取健康志愿者全血,氯化钙溶液促进血液凝固,37℃温浴箱温浴3h后,在4℃冰箱储存7d,7d后取出试管,将半透明的血清从血凝块中分离,以获得稳定的回缩血凝块。3.体外循环装置:由密闭模拟血管管道、恒温水浴箱、微量蠕动泵、药物注入通道组成。整个实验过程密闭管道置于恒温水浴中,循环管道流速控制在4.5ml/s,超声波辐照探头置于血栓垂直正上方5cm处固定。4.实验分组:按超声波辐照、微泡、尿激酶、环境温度以及血栓栓龄的不同组合,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6个实验组,每组10个样本,超声波辐照参数统一设定为频率1MHz,强度2w/cm2,占空比50%。A组:超声波假辐照20min,生理盐水2ml,水浴温度37℃,新鲜血栓。B组:超声波辐照20min,MBs 1ml,生理盐水1ml,水浴温度37℃,新鲜血栓。C组:超声波辐照20min,尿激酶1ml,生理盐水1ml,水浴温度37℃,新鲜血栓。D组:超声波辐照20min,MBs 1ml,尿激酶1ml,水浴温度37℃,新鲜血栓。E组:超声波辐照20min,Sono Vue 1ml,尿激酶1ml,水浴温度37℃,新鲜血栓。F组:超声波辐照20min,MBs 1ml,尿激酶1ml,水浴温度41℃,新鲜血栓。G组:超声波辐照20min,MBs 1ml,尿激酶1ml,水浴温度37℃,回缩血凝块。5.应用西门子ACUSON SC2000超声诊断仪和L9-1超声探头测量狭窄率和血栓面积。观察指标:血栓溶解前后的血栓重量损失率、血栓溶解前后体外循环管道的血栓放置部位管腔狭窄率、血栓溶解前后的血栓最大长轴切面面积减少率。6.统计学处理:七组的测量数据经正态性检验均服从正态分布(P>0.05),方差同质性检验,方差齐(P>0.05),七组的各变量均为连续性数值变量,各组变量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七组间整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七组血栓溶解效果的整体趋势及差异;两两间比较采用LSD-t分析,进行超声波辐照联合微泡、微泡类型、温度、栓龄分别对血栓溶解作用的分析。均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七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及管腔狭窄率改变,各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A组与B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重量损失率从3%增加到10%,同比增高233%,面积减少率从2%增加到7%,同比增高250%,管腔狭窄率的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3.C组与D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重量损失率从15%增加到16%,同比增高7%,面积减少率从10%增加到14%,同比增高40%,管腔狭窄率的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4.D组与E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及管腔狭窄率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重量损失率从16%增加到21%,同比增高31%,面积减少率从14%增加到25%,同比增高79%,管腔狭窄率从6%增加到12%,同比增高100%。5.D组与F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及管腔狭窄率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重量损失率从16%增加到29%,同比增高81%,面积减少率从14%增加到31%,同比增高121%,管腔狭窄率从6%增加到13%,同比增高117%。6.G组与A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及管腔狭窄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7.G组与D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及管腔狭窄率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重量损失率从2%增加到16%,同比增高700%,面积减少率从2%增加到14%,同比增高600%,管腔狭窄率从3%增加到6%,同比增高200%。结论:1.本实验初步证明,在体外模拟血管血液流动模型中,超声波辐照(f=1MHz,P=2.0w/cm2,占空比50%)联合微泡可促进血栓溶解。2.Sono Vue与自制脂质微泡均能增强血栓溶解,Sono Vue作用更为显着。3.体外血栓溶解中,温度的改变影响新鲜血栓溶解,温度升高可显着增强血栓溶解。4.微泡介导的超声增强尿激酶溶栓,受栓龄的影响明显,不能有效促进回缩血凝块溶解。(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期刊2017-05-01)

吴灿[3](2017)在《聚赖氨酸树枝状分子的制备及其负载纳豆激酶用于靶向溶血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豆激酶(NK)作为一种新型的溶栓剂,因具备直接溶栓、激活体内细胞产生尿激酶和内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优势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然而,NK作为蛋白酶类药物仍存在一些缺点,如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对温度和pH的变化较为敏感。与传统的溶栓治疗相比,利用药物载体包埋溶栓药物已经吸引了研究者们的注意。经药物载体包埋NK之后,能够更好地保护NK不失活,并提高其耐温度和pH的稳定性。聚赖氨酸树枝状分子具有可控的尺寸、可功能化的表面官能团、良好的水溶性、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因此,本学位论文使用赖氨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代数的聚赖氨酸树枝状分子,研究了其作为药物载体包埋NK在溶血栓方面的性质。为了实现靶向性溶血栓的目的,引入了磁靶向和血栓部位靶向,前者是借助外部磁场达到靶向血栓部位的目的;后者是利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与血小板GP IIb/IIIa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从而具备血栓靶向性。本学位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发散-收敛法制备了二代、叁代和四代聚赖氨酸树枝状分子(PLLD Gn),使其与溶栓药物NK复配形成纳米复合物。当NK与PLLD G4的摩尔比为1:30时,形成的NK/PLLD纳米复合物具有最高的NK酶活(高达117%)。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NK与PLLD之间的作用力为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并且NK/PLLD纳米复合物具有较好的耐温度和p H的稳定性。体外溶栓研究结果表明,在12 h内NK/PLLD纳米复合物溶栓率达到50%,与游离NK相比,NK/PLLD纳米复合物能起到缓释NK的作用。溶血实验和MTT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LLD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使用共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用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ES)修饰后,再用叁代聚赖氨酸树枝状分子(PLLD)修饰,最后用RGD修饰得到新型磁性纳米颗粒Fe_3O_4-PLLD-RGD,再通过离子吸附作用将NK固定到Fe_3O_4-PLLD-RGD表面,得到Fe_3O_4-PLLD-RGD/NK。体外靶向研究结果表明,经RGD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具有好的血栓靶向能力和磁靶向能力。体外溶栓研究结果表明,在2.5 h内,Fe_3O_4-PLLD-RGD/NK磁性纳米颗粒溶栓率达到50%;在5.5 h内,游离NK和Fe_3O_4-PLLD/NK磁性纳米颗粒的溶栓率均达到50%。以上结果表明,Fe_3O_4-PLLD-RGD/NK磁性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血栓靶向能力和快速溶栓能力。溶血实验和MTT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e_3O_4-PLLD-RGD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4-01)

田园[4](2016)在《丹参及其制剂与抗凝血药、溶血栓药联合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丹参及其制剂和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氯吡格雷、尿激酶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方面做一综述,为丹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26期)

韩岚[5](2015)在《豆豉纤溶酶的溶血栓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豆豉纤溶酶(Douchi Fibrinolytic Enzyme,DFE)是一种具有强烈纤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来源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豆豉。它能直接降解血栓中的交联纤维蛋白,具有良好的溶栓作用。本文综述了DFE的理化特性和溶栓作用,为利用其制备口服溶栓制剂指明了方向。(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5年23期)

杨正浩,周晓红,朱俊铭[6](2015)在《溶血栓药物的发展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溶血栓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包括尿激酶(urokinase,UK)、链激酶(streptokinase,S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葡激酶(straphylokinase,Sa K)、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内的历代溶血栓药物的发展历程、基本性质、优缺点、溶血栓机制及发展方向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霍伟敏,段文丽,柳军,尚靖[7](2013)在《β-榄香烯抗凝血溶血栓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β-榄香烯体外抗凝血与溶血栓活性以及体内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为探讨β-榄香烯活血化瘀药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新西兰兔体外抗凝血法、血浆复钙时间实验及体外血栓法、全血块法研究β-榄香烯的体外抗凝血、溶血栓作用;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刺激复制大鼠急性寒凝血瘀证模型,通过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研究β-榄香烯口服制剂对血瘀大鼠体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β-榄香烯各剂量组均能延长新西兰兔血浆复钙时间(P<0.05),加快体外血栓及全血凝块的溶解(P<0.05);β-榄香烯口服制剂高剂量组延长寒凝血瘀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P<0.05),β-榄香烯口服制剂各剂量组延长寒凝血瘀大鼠的凝血酶时间(TT)(P<0.01),且对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β-榄香烯具有抗凝血和溶血栓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3年08期)

高阳[8](2012)在《科学治疗心脑病 先治神经 再溶血栓——十佳读者郑剑峰续列报道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十佳读者郑剑峰在本刊第二、叁、四期连续报道以来,郑医生每天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读者除了咨询上述报道疾病外,同时还咨询了各类疑难杂怪疾病。郑医生均给读者朋友做了详尽满意的回答,还有很多朋友咨询了很多妇科及心脑血管疾病,下面统(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期刊2012年05期)

张爱琴[9](2011)在《临床抗血栓及溶血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项目合理性选择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抗血栓及溶血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项目合理性。方法根据不同疾病、不同药物以及各项血液监测的临床意义,对于7660张监测申请单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本组7660张申请监测单,经和临床医师沟通后认定,监测项目合理6980张,占91.12%;不合理监测共计680张,占8.88%,其中监测项目过多420张,监测项目过少260张。结论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治疗血栓等疾病时,合理选择实验室监测项目,可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甚至更改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前沿》期刊2011年02期)

李木子[10](2011)在《纳豆不等于纳豆激酶 说纳豆溶血栓是张冠李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来,随着媒体不断曝光国内部分纳豆产品进行虚假宣传,“纳豆身份之谜”再次引发公众关注。纳豆到底是药还是食品?纳豆产品在中国真的“没有合格产品”吗?  日前,日本纳豆激酶协会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并邀请中国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本文来源于《粮油市场报》期刊2011-01-13)

溶血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1.模拟体外流动模型,观察超声波辐照联合微泡在血栓溶解中的作用,评估超声波辐照增强血栓溶解效果。2.在体外实验中对比自制脂质微泡(microbubbles,MBs)与Sono Vue的血栓溶解差异,观察不同类型微泡对血栓溶解的影响。3.在体外实验中对比观测37℃与41℃不同环境温度的血栓溶解差异,了解温度对体外血栓溶解的影响。4.在体外实验中对比新鲜血栓与回缩血凝块的血栓溶解差异,了解超声波辐照联合微泡在不同栓龄血栓中的溶解作用。方法:1.脂质微泡的制备: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胺(DSPE-PEG)、甘油、全氟丙烷,通过机械震荡法制备脂质微泡。2.血栓制备:1新鲜血栓:用枸橼酸真空采血管抽取健康志愿者全血,氯化钙溶液促进血液凝固,放入37℃温浴箱温浴3h后,将血栓放入4℃冰箱储存3h。2回缩血凝块:用枸橼酸真空采血管抽取健康志愿者全血,氯化钙溶液促进血液凝固,37℃温浴箱温浴3h后,在4℃冰箱储存7d,7d后取出试管,将半透明的血清从血凝块中分离,以获得稳定的回缩血凝块。3.体外循环装置:由密闭模拟血管管道、恒温水浴箱、微量蠕动泵、药物注入通道组成。整个实验过程密闭管道置于恒温水浴中,循环管道流速控制在4.5ml/s,超声波辐照探头置于血栓垂直正上方5cm处固定。4.实验分组:按超声波辐照、微泡、尿激酶、环境温度以及血栓栓龄的不同组合,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6个实验组,每组10个样本,超声波辐照参数统一设定为频率1MHz,强度2w/cm2,占空比50%。A组:超声波假辐照20min,生理盐水2ml,水浴温度37℃,新鲜血栓。B组:超声波辐照20min,MBs 1ml,生理盐水1ml,水浴温度37℃,新鲜血栓。C组:超声波辐照20min,尿激酶1ml,生理盐水1ml,水浴温度37℃,新鲜血栓。D组:超声波辐照20min,MBs 1ml,尿激酶1ml,水浴温度37℃,新鲜血栓。E组:超声波辐照20min,Sono Vue 1ml,尿激酶1ml,水浴温度37℃,新鲜血栓。F组:超声波辐照20min,MBs 1ml,尿激酶1ml,水浴温度41℃,新鲜血栓。G组:超声波辐照20min,MBs 1ml,尿激酶1ml,水浴温度37℃,回缩血凝块。5.应用西门子ACUSON SC2000超声诊断仪和L9-1超声探头测量狭窄率和血栓面积。观察指标:血栓溶解前后的血栓重量损失率、血栓溶解前后体外循环管道的血栓放置部位管腔狭窄率、血栓溶解前后的血栓最大长轴切面面积减少率。6.统计学处理:七组的测量数据经正态性检验均服从正态分布(P>0.05),方差同质性检验,方差齐(P>0.05),七组的各变量均为连续性数值变量,各组变量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七组间整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七组血栓溶解效果的整体趋势及差异;两两间比较采用LSD-t分析,进行超声波辐照联合微泡、微泡类型、温度、栓龄分别对血栓溶解作用的分析。均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七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及管腔狭窄率改变,各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A组与B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重量损失率从3%增加到10%,同比增高233%,面积减少率从2%增加到7%,同比增高250%,管腔狭窄率的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3.C组与D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重量损失率从15%增加到16%,同比增高7%,面积减少率从10%增加到14%,同比增高40%,管腔狭窄率的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4.D组与E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及管腔狭窄率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重量损失率从16%增加到21%,同比增高31%,面积减少率从14%增加到25%,同比增高79%,管腔狭窄率从6%增加到12%,同比增高100%。5.D组与F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及管腔狭窄率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重量损失率从16%增加到29%,同比增高81%,面积减少率从14%增加到31%,同比增高121%,管腔狭窄率从6%增加到13%,同比增高117%。6.G组与A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及管腔狭窄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7.G组与D组:血栓溶解前后重量损失率、面积减少率及管腔狭窄率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重量损失率从2%增加到16%,同比增高700%,面积减少率从2%增加到14%,同比增高600%,管腔狭窄率从3%增加到6%,同比增高200%。结论:1.本实验初步证明,在体外模拟血管血液流动模型中,超声波辐照(f=1MHz,P=2.0w/cm2,占空比50%)联合微泡可促进血栓溶解。2.Sono Vue与自制脂质微泡均能增强血栓溶解,Sono Vue作用更为显着。3.体外血栓溶解中,温度的改变影响新鲜血栓溶解,温度升高可显着增强血栓溶解。4.微泡介导的超声增强尿激酶溶栓,受栓龄的影响明显,不能有效促进回缩血凝块溶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血栓论文参考文献

[1].吴泊,邵幼姿,薛莉丽,潘雯斓.芽孢杆菌发酵炮制中药红花增强溶血栓药效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8

[2].万野.超声波辐照联合微泡助溶血栓的体外实验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7

[3].吴灿.聚赖氨酸树枝状分子的制备及其负载纳豆激酶用于靶向溶血栓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7

[4].田园.丹参及其制剂与抗凝血药、溶血栓药联合应用研究进展[J].科技视界.2016

[5].韩岚.豆豉纤溶酶的溶血栓作用研究[J].现代食品.2015

[6].杨正浩,周晓红,朱俊铭.溶血栓药物的发展概况[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

[7].霍伟敏,段文丽,柳军,尚靖.β-榄香烯抗凝血溶血栓活性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

[8].高阳.科学治疗心脑病先治神经再溶血栓——十佳读者郑剑峰续列报道之二[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2

[9].张爱琴.临床抗血栓及溶血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项目合理性选择与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

[10].李木子.纳豆不等于纳豆激酶说纳豆溶血栓是张冠李戴[N].粮油市场报.2011

标签:;  ;  ;  ;  

溶血栓论文-吴泊,邵幼姿,薛莉丽,潘雯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