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森林生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兴安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根际土壤,根际效应
动态森林生长论文文献综述
丁令智,满秀玲,肖瑞晗,蔡体久[1](2019)在《寒温带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生长季内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寒温带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为揭示森林土壤碳氮养分利用机制和碳氮循环提供参考,为研究区森林保护与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寒温带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主要组成树种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和山杨,采用抖落法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动态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富集程度、差异性和生长季变化以及其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结果】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月际变化差异显着,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波动范围为114.14~451.05 mg·kg~(-1),氮含量波动范围为40.38~185.00 mg·kg~(-1)。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富集率依次为樟子松(87.99%)>白桦(78.22%)>兴安落叶松(73.14%)>山杨(56.96%),微生物量氮富集率依次为山杨(81.50%)>白桦(77.63%)>樟子松(76.42%)>兴安落叶松(51.40%)。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为1.42~5.24,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山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生长季变幅分别为1.42~5.24、1.57~3.79、1.67~4.55、1.55~2.59和1.79~3.53,其均值分别为2.64、2.63、2.81、2.11和2.36。根际微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率为0.83%~0.95%,微生物量氮对土壤有机氮库的贡献率为3.63%~5.08%。【结论】寒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生长季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着高于非根际,根际效应显着;在生长季末期,针叶树种根际效应相比阔叶树种更为强烈;针叶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对土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高于阔叶树种。(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常颖,范文义,温一博[2](2016)在《帽儿山地区森林叶面积指数生长季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是描述叶片生长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探讨我国帽儿山地区落叶阔叶林长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利用LAI-2200对帽儿山林场老爷岭试验站12块样地生长季叶面积指数进行测量,使用生长方程对离散LAI值进行拟合,计算不同时间的叶面积指数生长速率和生长季累积叶面积指数,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叶面积指数生长情况,对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生长季4月到8月,12块落叶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均随时间呈单峰变化。以杨树有优势树种的样地用Mitscherlich生长方程拟合其LAI效果最优,以色木和白桦为优势树种的样地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效果最优,其它样地Gompertz生长方程拟合最优,各样地生长方程拟合R2均高于0.962。杨树林叶面积指数增速最快,胡桃楸林增速缓慢,6月初到8月中下旬为冠层LAI生长速度趋于平稳。空间位置相近的阴阳坡样地叶面积指数生长规律差别较大,最高累计叶面积指数相差17.6%。此研究结果为帽儿山地区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提供数据基础,为该地区林冠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造成影响,以及提升日步长碳循环、水循环生态机理模型精度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常颖[3](2016)在《帽儿山地区森林叶面积指数生长季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是描述叶片疏密、树木生长过程的重要参数,是森林碳水循环机理模型的重要输入因子,其生长过程的研究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意义重大。目前国际上用于估算森林碳储量、碳通量的模型中均需要长时间序列的日步长LAI数据,故LAI日步长数据的获取极为重要。而LAI的测量方法分为直接发和间接法,二者均不能便捷的对LAI进行实时测定。因此,需要对森林冠层LAI进行模型模拟,以此获取长时间序列的连续LAI数据。本文探讨了我国帽儿山落叶阔叶林长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利用LAI-2000对2014年生长季帽儿山林场老爷岭试验站12块样地叶面积指数进行了10次测定,使用不同生长模型对离散LAI值进行拟合,得到最优的拟合生长方程,绘制出日步长生长曲线。利用生长方程性质,计算每块样地的曲线拐点,得到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生长速率,通过生长速率划分出叶片生长的四个过程:萌芽期、快速生长期、平稳期以及衰落期。计算生长季累积叶面积指数,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叶面积指数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2块落叶阔叶林样地叶面积指数随时间推移呈“S型”曲线变化变化。以杨树为优势树种组成的样地其叶面积指数使用Mitscherlich生长模型拟合效果最佳,而阳坡杨树样地Richard生长方程拟合精度最优;以色木和白桦为优势树种的样地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效果最佳;其它样地Gompertz生长方程拟合效果好,各样地生长方程拟合R2均高于0.962。其中杨树林叶面积指数上升期最短,胡桃楸林上升期最长,6月初到8月中下旬为冠层生长的稳定期。空间位置相近的阴阳坡样地叶面积指数生长规律差别较大,最高累计叶面积指数相差17.6%。此研究结果为帽儿山地区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提供数据基础,为该地区林冠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造成影响,以及进一步提升日步长碳循环、水循环等生态机理模型精度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李嘉珊,李忠孝[4](2015)在《利用可变密度森林生长动态模型计算乌尔旗汗林业局森林生长量与枯损量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生长量调查是森林经理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调查方法多种多样。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学模型的推广应用,使森林生长量调查进入了新的时代。可变密度动态生长模型使人们对森林生长量的掌握,不仅免除现地标准地调查,而且落实到了每一小班和具体的林分中,使小班经营预测有了更可靠的依据。文章将利用可变密度森林生长模型,计算森林生长量在乌尔旗汗林业局的推广试验。(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2015年02期)
黄华,易现峰,彭东杰,薛建辉[5](2014)在《周山森林公园不同林木生长对土壤氮的动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河南洛阳周山森林公园,2009年不同时期对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t)和塔柏(Sabina chinensis)不同立地林地土壤全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紫叶李林地土壤中全氮的含量高于塔柏林地含量,无论平地坡地皆是如此。在不同月份或季节,前者全氮的含量高于后者,且波动幅度较后者大。同时土壤中全氮含量也受地形的影响,平地的全氮含量高于坡地。不同深度,0~10cm土层,平地和坡地的差距最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差距逐渐缩小,20~30cm土层,已无明显差异。总体来看,紫叶李平地和坡地土壤氮元素的含量变化要比塔柏平地和坡地土壤氮元素含量变化显着。(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王君女[6](2014)在《利用森林生长动态模型计算疏林散生木生长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叙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疏林散生木资源,森林生长动态模型求算森林生长率公式及求算结果,为资源预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2014年01期)
刘平,王玉涛,杨帆[7](2011)在《基于单木生长模型的森林动态模拟系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木生长模型能准确预测林分的生长状况,对森林经营管理的科学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从单木生长模型系统设计的理论假设、与距离相关和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生长模型系统、单木生长模型的方程设计类型、单木生长模型自变量因子的选择等方面对基于单木生长模型的森林动态模拟系统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单木生长模型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应加强单木生长模型随机效应和单木生长模型向林分尺度扩展的研究,以期为今后构建高度集约、精确模拟、使用便宜的单木生长模型系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林业研究》期刊2011年05期)
白士城,赵永强[8](2010)在《大兴安岭森林生长动态模型研制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呼伦贝尔5月25日电 笔者5月24日获悉,森林生长动态模型项目5月在大兴安岭林管局通过鉴定。 森林生长动态模型可以预测不同间隔期的森林蓄积、断面积、平均胸径、树高、株数等35个动态数据。该项目改进了林区森林资源档案更新、森林资源监测、森林(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日报(汉)》期刊2010-05-26)
范菁,董天阳,孙思昂[9](2008)在《支持森林场景动态生成的树木生长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传统L文法中树木建模困难和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支持森林场景动态生成的树木生长模拟方法.该方法基于分形元建立树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大规模树木实体实例化的简化算法进行研究,将基于视点的多分辨率简化模型融入树木建模方法之中,并选择典型树种进行生长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真实地模拟树木的生长过程,并实现在虚拟森林场景中的实时漫游.(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范菁,孙思昂,董天阳[10](2008)在《面向森林动态生长过程的场景系统设计和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的模拟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在提高植物建模的精细度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针对大规模植物场景建模的体系结构设计问题,尤其是支持动态生长变化的场景体系结构设计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见。针对森林动态生长过程场景系统的仿真应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森林场景架构设计方案,采用了模块化与层次化相结合的思想构建森林场景系统。该系统不仅支持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用户动态交互(修改场景实体、漫游)的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8年09期)
动态森林生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是描述叶片生长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探讨我国帽儿山地区落叶阔叶林长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利用LAI-2200对帽儿山林场老爷岭试验站12块样地生长季叶面积指数进行测量,使用生长方程对离散LAI值进行拟合,计算不同时间的叶面积指数生长速率和生长季累积叶面积指数,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叶面积指数生长情况,对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生长季4月到8月,12块落叶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均随时间呈单峰变化。以杨树有优势树种的样地用Mitscherlich生长方程拟合其LAI效果最优,以色木和白桦为优势树种的样地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效果最优,其它样地Gompertz生长方程拟合最优,各样地生长方程拟合R2均高于0.962。杨树林叶面积指数增速最快,胡桃楸林增速缓慢,6月初到8月中下旬为冠层LAI生长速度趋于平稳。空间位置相近的阴阳坡样地叶面积指数生长规律差别较大,最高累计叶面积指数相差17.6%。此研究结果为帽儿山地区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提供数据基础,为该地区林冠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造成影响,以及提升日步长碳循环、水循环生态机理模型精度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森林生长论文参考文献
[1].丁令智,满秀玲,肖瑞晗,蔡体久.寒温带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生长季内动态变化[J].林业科学.2019
[2].常颖,范文义,温一博.帽儿山地区森林叶面积指数生长季动态研究[J].森林工程.2016
[3].常颖.帽儿山地区森林叶面积指数生长季动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4].李嘉珊,李忠孝.利用可变密度森林生长动态模型计算乌尔旗汗林业局森林生长量与枯损量的初探[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
[5].黄华,易现峰,彭东杰,薛建辉.周山森林公园不同林木生长对土壤氮的动态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14
[6].王君女.利用森林生长动态模型计算疏林散生木生长率[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
[7].刘平,王玉涛,杨帆.基于单木生长模型的森林动态模拟系统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1
[8].白士城,赵永强.大兴安岭森林生长动态模型研制成功[N].内蒙古日报(汉).2010
[9].范菁,董天阳,孙思昂.支持森林场景动态生成的树木生长模拟[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
[10].范菁,孙思昂,董天阳.面向森林动态生长过程的场景系统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