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子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子星,引力,超新星,天体,伴星,白矮星,脉冲。
中子星论文文献综述
刘霞[1](2019)在《中子星并合产生重元素锶首次被确认》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刘霞)2017年,科学家首次探测到两颗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引发科学界一片狂欢,但故事并没有结束!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对这次并合产生的数据进行重新分析,首次确认重元素锶来自于这场并合。证实宇宙中较重(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0-28)
冯维维[2](2019)在《“大到不可能”的中子星》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子星,这是一颗距离地球约4600光年的快速旋转的脉冲星。这个破纪录的天体正在“生死边缘”徘徊,它接近中子星理论上可能的最大质量。中子星(大质量恒星变为超新星后的压缩残骸)是宇宙中已知密度最大的“常规”天体。从技术上讲(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9-24)
刘霞[3](2019)在《迄今最重中子星质量超2个太阳》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在16日出版的《自然·天文学》杂志撰文称,他们发现了迄今最重的中子星J0740+6620,其距地球约4600光年,直径约25公里,质量约为2.17倍太阳质量,接近其被自身引力压成黑洞的质量极限——3.2倍太阳(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9-18)
高朋林,郑皓,孙光爱[4](2019)在《中子星对自旋相关轴矢量新相互作用的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众多粒子物理超标准模型中都预言了自旋有关的新相互作用存在.极化的核子间通过交换自旋为1的轴矢量玻色子可以产生额外的吸引力进而改变无穷大核物质状态方程性质.本文在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的框架下加入额外的轴矢量玻色子后计算发现,当相互作用强度与玻色子质量之比达到g_A~2/m_(Z′)~2~O(10 GeV~(-2))时,低密处无穷大核物质的稳定性和对应的相变行为将发生显着的改变;而当g_A~2/m_(Z′)~2> 130 GeV~(-2)时核物质将在发生相变前率先到达零压点.对中子星而言这意味着其内核物质将在保持稳定的状态下形成表面而不会发生相变形成壳层结构,这与普遍存在于中子星天文观测中的星震现象矛盾,因此反过来对新相互作用的强度提出了额外的限制.通过与已有的地面实验结果对比,本文发现对于力程为微米到厘米间的新相互作用,中子星对其强度的约束最高可有8个量级的提升.(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蒙盈,林隽[5](2019)在《磁中子星巨耀发的观测和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γ重复暴(soft gamma-ray repeater, SGR)被认为产生于磁中子星。发生在SGR上的巨耀发在短时标内释放出大于10~(39)J的巨大能量,被认为是宇宙中已知最强的能量释放过程之一,其剧烈程度仅次于超新星爆发和γ暴。详细介绍了几种磁球层理论模型,并重点介绍了以太阳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灾变理论为基础建立的磁中子星巨耀发的磁流体力学的半解析模型。在模型中,板块的转动或错位造成磁球层内磁场的扭缠,从而导致磁通量绳的形成和磁能缓慢的积累。当积累的能量超过阈值,系统就会失去平衡,然后产生爆发并释放能量。用该模型计算的SGR 1806-20, SGR 0526-66和SGR 1900+14这3次巨耀发的光变曲线都与观测基本相符。此外,有关磁中子星巨耀发的磁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工作也得到了全面的展开,通过求解各种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的磁流体力学方程组,计算机的数值模拟可以得到磁中子星巨耀发过程中的磁场形态演化和内部精细结构。(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周恩平[6](2019)在《数值相对论与双中子星并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双中子星并合过程的引力波信号GW170817已经成功被LIGO直接探测,并合过程中的电磁对应体:短伽马射线暴GRB170817A以及光学、红外、紫外波段的千新星AT2017gfo也被多个天文台一同探测到,这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时代的开始。而数值相对论,即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双星并合的过程,在引力波探测、理解引力波源性质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数值相对论模拟的结果,也是我们理解千新星观测现象的重要工具。文章将回顾数值相对论建立、发展的历史,并介绍其在引力波探测、理解观测现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2019年09期)
肖笛,耿金军,戴子高[7](2019)在《双中子星的并合及其引力波和电磁信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轰动世界的引力波事件GW170817被确认来自于双中子星的并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探测到这种极端、剧烈的天体物理事件。双中子星是两个致密天体——中子星组成的系统,由双恒星系统经历漫长演化后形成。文章将从双中子星并合前、并合过程中与并合后全面地描述这种剧烈的天文现象,走进一段神奇而迤逦的旅程。未来随着引力波观测设备的升级,有望再次看到来自宇宙深处的引力波以及伴随的丰富多彩的电磁信号。(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2019年09期)
徐东莲[8](2019)在《双中子星并合的中微子信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8月17日,LIGO/Virgo首次探测到了双中子星并合事件的引力波信号,随后多波段的跟进观测获得了GW170817事件的多波段"全息"图像并确认源头在40 Mpc外的NGC4993星系,但颇为遗憾的是(尽管与理论预期符合)当时全球运行中的中微子探测器都没有探测到与GW170817相关联的中微子。普遍认为,热中微子在双星引力潮汐撕裂绕行阶段就会产生,在并合事件后的十几毫秒内达到峰值;若并合中心产物为伽马射线暴或者稳定的磁星,还会在并合的即刻至数天内产生超高能中微子。因此,中微子信号不仅可以辅助研究并合后的产物环境,还可以在天文尺度上研究中微子的基本性质和寻找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即使只探测到一个热中微子事件,也可以获得热中微子的能谱标度信息和诊断并合后十几毫秒内星体本身和周围环境的物理参数。另外,因为引力波以光速传播,通过热中微子信号相对引力波信号的时延,可限制中微子的绝对质量。若探测到延迟的高能中微子信号,除了可以清楚地证明双中子星并合的中心产物是磁星,还可以研究并合产物附近的磁场环境和宇宙射线加速机制。(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2019年09期)
来小禹,徐仁新[9](2019)在《中子星内部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子星是宇宙中一类极端致密的天体,其平均密度超过饱和核物质密度。对这类天体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极端条件下的物理性质,特别是深化关于引力和强力的认识。文章介绍了脉冲星和中子星的概念,并重点阐述了中子星内部结构的不同模型,以及如何通过最大质量和潮汐形变量等观测来检验这些模型。未来发现更多的双中子星并合或中子星黑洞并合事件,有望最终揭开中子星内部结构之谜。(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2019年09期)
陈海亮,陈雪飞,韩占文[10](2019)在《双中子星的星族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中子星是天体物理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对于许多研究领域都有重要作用。2017年LIGO/Virgo发现第一个双中子星并合事件GW170817,开启了用引力波探测发现双中子星的序幕。文章主要介绍了双中子星的双星演化通道,以及双中子星星族合成的一些性质。此外,还介绍了双星演化中的一些不确定性以及形成GW170817双中子星的双星演化通道。(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2019年09期)
中子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子星,这是一颗距离地球约4600光年的快速旋转的脉冲星。这个破纪录的天体正在“生死边缘”徘徊,它接近中子星理论上可能的最大质量。中子星(大质量恒星变为超新星后的压缩残骸)是宇宙中已知密度最大的“常规”天体。从技术上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子星论文参考文献
[1].刘霞.中子星并合产生重元素锶首次被确认[N].科技日报.2019
[2].冯维维.“大到不可能”的中子星[N].中国科学报.2019
[3].刘霞.迄今最重中子星质量超2个太阳[N].科技日报.2019
[4].高朋林,郑皓,孙光爱.中子星对自旋相关轴矢量新相互作用的约束[J].物理学报.2019
[5].蒙盈,林隽.磁中子星巨耀发的观测和理论研究[J].天文学进展.2019
[6].周恩平.数值相对论与双中子星并合[J].物理.2019
[7].肖笛,耿金军,戴子高.双中子星的并合及其引力波和电磁信号[J].物理.2019
[8].徐东莲.双中子星并合的中微子信号[J].物理.2019
[9].来小禹,徐仁新.中子星内部结构[J].物理.2019
[10].陈海亮,陈雪飞,韩占文.双中子星的星族合成研究[J].物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