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菌小种毒素论文_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崔四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玉米小斑病菌小种毒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菌,玉米,毒素,滤液,苯丙氨酸,化物酶,细胞质。

玉米小斑病菌小种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崔四平[1](2010)在《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诱导玉米离体根冠细胞凋亡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玉米同核异质体不育细胞质CB37及其正常保持系NB37的离体根冠细胞分为4组,其中3组分别用质量浓度50μg/mL、100μg/mL和150μg/mL的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毒素诱导,1组用pH6.5PBS诱导作为对照,诱导时间分别为1h、4h和7h。然后采用中性红与伊文思蓝染色、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复染和Hoechst33258染色3种方法检测玉米根冠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表明:HMC毒素诱导玉米根冠细胞发生凋亡,并出现凋亡小体与染色体边集形态特征。中性红与伊文思蓝染色,只能检测出活细胞和死细胞,且在3种毒素浓度、3种处理时间下,CB37的根冠细胞死亡率均高于NB37;采用AO与EB复染方法,用150μg/mLHMC毒素处理7h时,CB37细胞凋亡率达到最高值70.2%,而NB37仅为36.7%;经Hoechst33258染色后,CB37用150μg/mLHMC毒素处理7h时达到最大凋亡率为74.5%,而NB37为30.7%。专效性HMC毒素对C细胞质敏感,在毒素伤害细胞致死过程中,C细胞质的细胞死亡率远高于N细胞质;在诱导细胞凋亡程序中,C细胞质的细胞凋亡率也远高于N细胞质,且其凋亡率随诱导质量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AO、EB复染与Hoechst33258染色两者相比,细胞凋亡率接近,准确度均高,图像清晰,且费用相当,但前者可以区分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而后者不能区分。(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马春红,翟彩霞,郑秋玲,董文琦,李运朝[2](2010)在《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诱导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Hel minthospolium maydis T小种毒素(HMT毒素)和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中的提取蛋白及菌丝细胞壁的提取液,预处理不同玉米品种3叶期叶片后再接种高浓度HMT毒素,在无菌条件下培养5 d后测量叶片病斑大小,并测定玉米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只有纯化的低浓度HMT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系统性广谱抗性,但不同玉米品种所需的最适合浓度有差异;TC103以质量浓度0.025μg/mL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PAL活性最高;TB37和TMo17 2个自交系,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25μg/mL和0.050μg/mL的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马春红,翟彩霞,商闯,贾银锁[3](2008)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C103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 T 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和 C 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基因型为 C103的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以提高玉米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 T 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 TC103的处理中,1:50的处理效果为最好。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 C 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 CC103的处理中,1:60处理效果为最好, POD 酶活性最高。结果说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呈正相关,低浓度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获得抗性,故低浓度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07-01)

商闯,马春红,贾银锁,翟彩霞,李运朝[4](2008)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诱导寄主抗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抗病性。以一对同核异质玉米B37自交系为试材,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检测适宜诱导抗性的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抗病性的适宜诱导浓度,测定与抗病性相关酶的变化。经用1∶50和1∶60的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预处理植株,再接种高浓度(1∶10)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的病斑面积分别为(0.30±0.14)和(0.36±0.17)mm2,而对照为(2.70±0.24)mm2,是处理的7.5~9倍,差异极显着。经0~72 h的动态检测,以1∶60预处理效果为最佳,与对照相比,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平均提高了23.4%,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平均提高了65.9%,有害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平均降低了28.2%。叶片内部所产生的生化反应与叶片表面的抗性病理反应相吻合,证实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滤液本身能够成功地作为激发子来诱导寄主-玉米获得抗性。(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钟群有,谢艳华,郑卓辉[5](2008)在《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致病机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88年魏建昆首次宣布自然界存在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以来,科学家对其的研究已达20年。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毒素致病机制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取得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其存在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商闯,马春红,李运朝,翟彩霞,董文琦[6](2007)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两种基因型(C103和B37)的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以提高玉米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说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呈正相关,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获得抗性,故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适性。对CB37和CC103的处理中,1∶60处理组效果均表现为较好,POD酶活性最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期刊2007年S1期)

翟彩霞,马春红,王立安,陈霞,郭秀林[7](2004)在《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玉米叶片以提高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呈正相关,从而说明低浓度T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陈颖[8](2003)在《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致病特性及HMC毒素对细胞骨架微丝分布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小斑病(Southern blight of corn)是当前国内外玉米生产区普遍流行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致病过程中能产生对其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活性的代谢产物,即致病毒素。本研究首先从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致病力的恢复、HMC毒素的产生与培养条件的关系、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致病过程与钙信号系统的关系、HMC毒素对同核异质玉米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影响四个方面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致病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可采用PDA培养基与寄主叶片连续共培养的方法提高产孢量和致病力;黑暗、静止培养有利于毒素的产生;毒素的提取过程中,洗脱液的改进提高了毒素的纯度,相应地提高了毒素的致病力;钙信号途径抑制剂EGTA、Verapamil、KN-93对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过程具有抑制作用,说明钙信号途径参与了小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过程,且这种参与表现在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过程的早期;HMC毒素对C细胞质玉米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具有破坏作用,可使原生质体破裂、瓦解,而对N细胞质玉米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破坏作用不明显,说明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对C细胞质玉米的原生质体具专化破坏作用。 微丝是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从细胞水平来说,许多生物学过程,需要有细胞骨架的参与。本研究还利用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HMC毒素对同核异质体玉米根冠细胞微丝骨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HMC毒素可破坏C细胞质玉米根冠细胞微丝的分布,80μg/ml的HMC毒素使微丝的分布受到严重破坏,但同浓度的HMC毒素对N细胞质玉米根冠细胞的微丝分布的影响不明显,说明HMC毒素对C细胞质玉米根冠细胞微丝分布的影响具有专化性。HMC毒素对细胞骨架微丝分布的影响和细胞松弛素B的作用相似,但两者的机制可能不同。(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张利辉[9](2001)在《玉米大斑病菌2号小种毒素的分离与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它的病原物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能够产生一种寄主选择性毒素(HT-毒素),在玉米的叶片上产生典型的大斑病症状。作者通过对玉米大斑病菌2号小种毒素的提取纯化以及组分分析的研究,明确了以下问题:(1)玉米大斑病菌在改良Fries培养液可以产生毒素,培养21天后的滤液经低温冷冻、加甲醇去沉淀后对玉米的毒性没有降低。(2)将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滤液用乙酸乙酯、氯仿、乙醚叁种有机溶剂进行分步萃取和分别萃取,各萃取物经HPLC(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所分离出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形状基本相同,可见HT-毒素可以溶于上述叁种有机溶剂;用根冠细胞法和离体叶片针刺法进行生物活性跟踪测定,发现HT-毒素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最大。(3)将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的乙酸乙酯粗提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紫外吸收波长扫描,发现该粗提物在206、215、227和257nm处有吸收,经比较发现在257nm处噪音信号较小,吸收范围较宽。(4)试验用不同比例的甲醇和乙腈作为流动相对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了HPLC分析,发现流动相中溶剂的组成和比例对HT-毒素的分离效果影响很大,在最佳洗脱条件下,HT-毒素可以分离出8个主要的组分。(5)用C_18制备柱对所分离出的几个组分分别进行了制备,经生物测定发现其中的组分7和组分10对玉米有明显的毒性。(6)在同一分离条件下,将标准毒素(组分Ⅰ:5-羟甲基-2-呋喃甲醛)进行HPLC分析,并将其保留时间与本试验所得制备图谱进行比较,发现组分Ⅰ的保留时间最小,可以推断,本试验所得各组分纯品的分子量可能大于标准毒素。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门)将制备所得组分分别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并比较其吸收光谱,发现两个毒性组分的红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吸收峰形状也基本相同,只是其波数稍有变动,其它非毒性组分与其有所差别,其中组分4与6也属于同一类物质。(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1-06-01)

张利辉,邢继红,董金皋[10](2001)在《玉米大斑病菌2号小种毒素的生物测定与组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用 3种有机溶剂按极性大小的顺序对玉米大斑病菌 2号小种毒素进行了萃取 ,并对各萃取物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乙酸乙酯相和水相对玉米叶片及根冠细胞的毒性最大。故推测特异性组分的极性很大 ,介于乙酸乙酯和水之间 ,且该组分在乙酸乙酯和水中溶解度最大。进而将培养滤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并对粗提物进行组分分析 ,得到了含有 5种组分的HPLC谱图。(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玉米小斑病菌小种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别采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Hel minthospolium maydis T小种毒素(HMT毒素)和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中的提取蛋白及菌丝细胞壁的提取液,预处理不同玉米品种3叶期叶片后再接种高浓度HMT毒素,在无菌条件下培养5 d后测量叶片病斑大小,并测定玉米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只有纯化的低浓度HMT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系统性广谱抗性,但不同玉米品种所需的最适合浓度有差异;TC103以质量浓度0.025μg/mL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PAL活性最高;TB37和TMo17 2个自交系,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25μg/mL和0.050μg/mL的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米小斑病菌小种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1].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崔四平.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诱导玉米离体根冠细胞凋亡的检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

[2].马春红,翟彩霞,郑秋玲,董文琦,李运朝.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诱导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

[3].马春红,翟彩霞,商闯,贾银锁.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C103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4].商闯,马春红,贾银锁,翟彩霞,李运朝.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诱导寄主抗性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

[5].钟群有,谢艳华,郑卓辉.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8

[6].商闯,马春红,李运朝,翟彩霞,董文琦.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7

[7].翟彩霞,马春红,王立安,陈霞,郭秀林.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

[8].陈颖.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致病特性及HMC毒素对细胞骨架微丝分布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

[9].张利辉.玉米大斑病菌2号小种毒素的分离与纯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

[10].张利辉,邢继红,董金皋.玉米大斑病菌2号小种毒素的生物测定与组分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

论文知识图

HT-毒素对不带Ht基因玉米叶片LOX酶活...毒素对N细胞质玉米叶肉细胞原生质体...B37Ht1叶片受毒素胁迫针刺伤口后形成...毒素活性检测(根冠细胞法)(l.红色为...组分Ⅱ21、Ⅱ22、Ⅱ23的紫外2可见光谱...C毒素处理NC103玉米叶片后POD活性变化

标签:;  ;  ;  ;  ;  ;  ;  

玉米小斑病菌小种毒素论文_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崔四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