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新: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阐释和当代价值论文

刘国新: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阐释和当代价值论文

[摘 要]人文关怀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始终贯穿于马克思理论之中。在批判异化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的人学自由观,构成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主体内容。从马克思自由观思想延伸出来的,是关注人的存在、发展人的自由和实现人的价值这三个层面,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要内涵。在人们面临各种人文关怀问题的当代社会,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内涵实质和当代意义

从人学视野来看,马克思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的学说,人文关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人的本质、人的异化、异化的扬弃、人的实现等问题作了哲学阐释,在异化劳动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的自由观。马克思自由观在人的实现向度的展开,包含着“关注人的存在、发展人的自由、实现人的价值”三个层面,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的问题上的展开,它强调物质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指出物质生产实践是实现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并且强调人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人是目的,外在于人的一切都只是实现人的手段,因此人最终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思想对于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和价值启示。

一、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产生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对人的关注和探讨,几乎是哲学家们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经院哲学,把人的理性视为论证上帝存在的工具,使得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由此开启了长达千年黑暗的中世纪。文艺复兴,人的自我开始重新挺立,历经启蒙运动和欧洲革命的思想洗礼,人的理性和自由得以重新张扬,“向神学讨要现世幸福”的人文学逐渐取代了神学,人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开始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识,人的自由和价值被肯定,人的幸福感和需求受到倡导和尊重。在此人文思潮下,人文关怀成为许多启蒙思想家冲破教会等级和封建制度的思想先导。因此,在近代西方的价值传统里,人文关怀是指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由、保障人的权利、对人的物质、精神等需要给予满足的一种社会精神。

6种甘草酸盐乳膏中甘草酸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比较…………………………………………………… 涂碎萍等(9):1205

马克思秉承了古希腊的理性主义和近代西方人文思想的价值传统,在建构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对近代西方的人文思想进行了扬弃。可以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和探求,是马克思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人学思想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一生的理论创建,马克思理论无不体现为一种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一以贯之于马克思理论著作的始终,散发着浓郁的人文韵味,是马克思理论呈现出来的一种总体特质。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是马克思的历史观和自由观在人的问题上的整体显现,是马克思理论著作中对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人的实现等关于人的学说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劳动实践的角度来定义人的本质、关注人的存在、发展人的自由、实现人的价值,并致力于无产阶级自身解放的现实追求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探求的理论体系。

在建立一个解决方案过程中,蚂蚁每选中一个节点vij,即应用式(8)的局部更新规则对所选择的节点进行信息素更新。

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人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现实的反思,因此,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在现代人面临种种困境和危机的当下,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蕴含的关注人、发展人和实现人的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笔者有理由认为,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内涵特质主要体现在:一是它标明了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特性,把人的自由作为人的本质的定在;二是它站在了人的高度,强调了人是目的,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人当作是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三是它把人的自由提升到最高的价值尺度,把自由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因此,要实现自由,就要发展实现人的自由的一切需要;四是它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实现人的价值的最高境界,把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

二、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内涵实质

沿着马克思异化思想的逻辑线索,可以辨析出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逻辑内涵:首先,马克思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出发,来理解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人的异化现象,在强调物质经济的基础作用上,对人类的命运进行了学理和现实的探索。其次,马克思突出生产力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的文明和进步,并指出扬弃异化就是要扬弃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最后,马克思认为,在“政治过渡期”之后,无产阶级能在自己的联合中实现对自身的控制,而“这个联合体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强制集中,不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与个人相对立、使个人隶属于集体的那些‘冒充的集体’、‘虚构的集体’,而是真实的集体”[2]。实现这一理路的现实展开就是:一是从政治层面上看,无产阶级要担负起解放人类的历史使命,首先把自己解放成为人,然后才能消灭自己,最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二是从物质经济层面上看,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发展和物质程度极大满足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上看,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的共产主义社会。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把“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当作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作为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就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像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3],因此,毫无疑问,马克思人文关怀的对象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或是具体的人。所谓“现实中的个人”,就是指“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个人”,这显然不是指具体的个人或个体。其次,“抽象的人”只是以抽象的方式对“现实的人”的叙述,“质言之,这里‘抽象的人’是用抽象的方式所叙述的‘现实的人’”[7],因为“现实的人”中的“现实”和“人”本身就是抽象的(本质固然是抽象的)。最后,这里“现实的人”中的“现实”,指的是从事生产实践的“现实”,是通过人所处于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去认识人的本质的“现实”。在马克思哲学里的“现实”,既是马克思贞定人的本质的物质基础,又是人的异化及其扬弃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理论著作中并没有专门关于人文关怀的阐述,因此,需要回到经典文本中对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加以辨析和梳理,特别需要对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内涵实质作学理的探究。以下将从横向的逻辑范式和纵向的结构范式,对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作深入地剖析。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主要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个体关怀和类群关怀”[5]。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把这些“关怀”当作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主要内容,其实是没有站在“人的高度”,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中的“人”的概念,其结果是,对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作庸俗化的理解。事实上,马克思关注的是人的自由和价值,关怀的是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怀。因此,笔者认为,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主体构成是马克思自由观,并且“从马克思自由观思想延伸出来的,是马克思对人的生命活动从‘实然’、‘应然’到‘本然’的逻辑演绎和人学探求,关注人的存在、发展人的自由、实现人的价值,构成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三个层面”[6]。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马克思这样说到,“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3]这里的“人的最高本质”,指的就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特性,这并非出于马克思“某种浪漫的遐想,而是基于人与动物的比较对人的生命活动从‘实然’到‘本然’的辨示”[4],由此可见,自由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定在,是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人对自由的探求,一直是贯穿于马克思理论著作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其逻辑展开是:人的自由——自由的丧失——自由的实现。马克思自由观认为,“本然”与“实然”的生命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分,人的自由的丧失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自由的实现就是人的实现。因此,马克思的自由观是一种基于关注人、发展人和实现人的人学价值观,它构成了马克思人文关怀的思想主体。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所讲的“自由”,不是思辨哲学意义上的理念自由或精神自由,也远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人身自由和财富自由,而是把自由上升到人的本质的高度,当作人的根本属性和存在依据,作为建立于物质经济基础上的人的价值规定性。

然后,运用考虑环境负产出的动态EBM-MI指数来测算中国各工业行业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且期到期的动态Malmquist指数的具体表达式如下:

要探究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内涵特质,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第一,马克思人文关怀的对象是具体的个体或群体,还是抽象意义上的人或类群?第二,抽象的人中的“抽象”是如何理解?第三,马克思讲的“现实的人”中的“现实”又是如何理解?搞清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马克思人文关怀的对象——“人”的概念作逻辑和历史的分析。

在实践哲学的视野下,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内在逻辑是十分清晰的:“人性(人的本质)——人性的丧失(异化)——人性的复归(异化的扬弃)”。具体而言,就是“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在从事生产实践的活动中,形成了以生产关系为主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从而展开了人与社会相互生成的历史(逻辑起点)。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私有制和分工产生了,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条件下,人的本质出现了异化(逻辑展开)。因此要扬弃异化,就是要扬弃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程度极大满足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逻辑指向)。

从巴黎的《德法年鉴》时期到流亡伦敦岁月,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诞生到《共产党宣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宣告,从参与国际工人协会到指导巴黎公社革命,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到晚年对“人类学”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一生虽然颠沛流离,但为了实现“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的共产主义理想却矢志不渝。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的重要作品,其异化劳动批判理论,表达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人道性,以及马克思对工人现实遭遇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憎恶。《手稿》以经济学和哲学批判的手法,奠定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整体基调,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的理论致向,在《手稿》里其实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依据,《资本论》更是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研究,对《手稿》的有关异化思想的论述提供了学理上和事实上的论据,从逻辑和历史的双重维度对人的实现的必然性作了有力地论证。由此可见,虽然马克思在后期主要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研究,但他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格却始终不变,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人类理想,始终是倾注马克思毕生心血的不倦追求。

三、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步入了价值多元和传统分化的现代社会。近几十年来,随着产业革命和新技术的突飞猛进,资本逻辑开启了全球市场和世界贸易的时代进程,以核心技术为主导的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国家间综合实力较量的关键要素。然而,与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相伴而来的,是“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日益猖獗,两极分化和种族主义日趋严重,意识形态隔阂和宗教矛盾冲突难以消除,世界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破坏,所有这些,都成为摆在国际社会的一道道现实难题。

在此时代背景下,人的存在状态和生活境遇更是令人堪忧:在社会生活层面,全球贫富差距日趋严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平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设施建设相当落后,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导致的“地区贫困”现象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难民潮”“失业潮”等社会问题更是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难题;在精神生活层面,价值虚无、信仰迷失、认同危机等几乎成了现代人的典型精神现象。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教育水平落后,导致文化素质不高,道德水平低下,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淡薄。由于文化产业落后,导致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匮乏,精神生活贫乏,甚至一些地方的原始崇拜和宗教迷信依然盛行,科学和理性的观念缺乏培育的土壤。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因精神生活空虚和社会心理失态而导致的犯罪吸毒、枪支泛滥、色情暴力等社会现象比比皆是。因此,这就需要回到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在科学定义“人”,关注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基础上,真正地关注人、发展人和实现人。

纵观马克思一生的学术生涯和革命事业,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人类理想,这一理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中学毕业作文《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里,马克思写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当年少的马克思说出这些话时,他其实是为他将来的人类事业作了充分的预想。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里,马克思批判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由观,抒发了“原子偏斜”是打破“命运的束缚”的人文意致,表达了原子的偏斜就是“自由意志”的彰显的自由观。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里,马克思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揭露了新的书报检查令的本质,揭开了普鲁士封建专制的伪善面目。在《莱茵报》主编期间,马克思揭露了普鲁士议会的反动本质,表达了鲜明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由于触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莱茵报》被政府当局封杀,从此,马克思不得不过着长期流亡的生活。

(2)职责:承担公共基础课——数学的教学.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是关注人,即要关注人的自由和价值。就是把人的自由和价值上升到人的存在和本质的高度,把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实现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基础作用,科学把握物质经济的基础作用与人的自由和价值实现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并不是用抽象思辨的方法来回答人的问题,也不是用具体的理论去解释“抽象的人”,而是通过逻辑和历史的辩证展开,在现实的物质基础上关注“现实的人”。其次是发展人,就是要发展人所需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依据,发展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必然结果。人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具有能动和受动的主体特性,在人的对象化实践中,必然要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使得人类不得不通过生产实践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由此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最后是实现人,就是要实现“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人的完全恢复”[3],而且在共产主义下,这种“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3]。可见,实现人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本质的复归,实现人的手段是共产主义,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终极目标。

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既秉承了传统又立足于现实,它切中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关注着人类未来的前景。马克思以普罗米修斯的精神眷注于人类的命运,他关注当下多数人的幸福,并为人类构建了未来美好的图景,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所展示出来的人文意韵,永远散发着思想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辉。

考虑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密度等均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别,若直接应用国外经验公式来分析我国溃坝生命损失,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国外的资料只能作为参考,我们应当通过详细调查已溃水库的历史资料,充分发掘出溃坝事件中生命损失的实际情况,诸如发生时间、数量、人数分布、居住条件、死亡原因等,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经验公式。结合工程实际应用,与国外经验公式计算对比分析,本文所提出的调整公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希望能抛砖引玉。

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对于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关注人的自由和价值是文明社会的永恒主题。历史和事实无数次证明,没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不是建立在发展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基础上,而对人性的践踏和摧残无不是一个黑暗没落时代的预表。在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以来的几百年间,人类积累的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但却无不是以自由的丧失和价值的贬损为代价。因此,我们在坐享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深刻反思关于人的当下问题,深入思考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价值作为万物的尺度,把人的自由和价值始终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第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建立在自由和价值基础上的人类幸福,要把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在人身上,做到“一切发展为了人,发展是为了人的一切”。作为一种有生命的肉体存在,人的幸福诚然不是束搁于虚无缥缈之中,而是建立在物质的磐石之上,共产主义也不是乌托邦的理想,而是物质生产的现实运动。同样,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实现需要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充实,纵观现代人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大多是源于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空虚。因此,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既要发展物质文明,又要发展精神文明,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幸福的一切需要。第三,现实的人总有多方面的需求,只有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健全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实现人”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类高度文明的基础上。然而,现代社会人的实现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阻碍,贫困、疾病、饥饿和战争等因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遇到的最大挑战,这里有自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因此,这就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8]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共建共享、包容互惠的基础上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精神文明、生态美好的人类共同文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4.

[2]周为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8-78.

[4]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89.

[5]王习胜.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层面性与当前中国思想关怀的着力点[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04):17-23.

[6]吴子凡.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7:89.

[7]王昌英.辩证地认识“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9,(02):17-23.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2.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341(2019)04-0038-05

[收稿日期]2019-05-31

[作者简介]刘国新(1980-),福建连江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哲学、政治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席书涛〕

标签:;  ;  ;  ;  ;  ;  ;  ;  ;  ;  ;  ;  ;  ;  

刘国新: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阐释和当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