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宏伟河北省武安市第十中学
摘要: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我们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的培养,忽视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一个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不会运用,将很难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上。
关键词:高中数学加强应用意识培养
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我们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的培养,忽视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一个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不会运用,将很难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
一、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后,提出问题:“我们班的有些桌椅松动了,谁能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想一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怎样使桌椅稳定呢?同学们豁然开朗,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不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我马上拿出工具让一位同学动手修理,还要求其他学生在课后自己动手修理松动的桌椅。
二、课堂教学应该联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以生活为原型,教学内容应体现学生的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教师走出课本,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
1、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数学概念。数学是大量概念的集合,而概念又是具体形象事物地抽象与概括。如:教平行线内容时,让学生领会笔直的两条铁轨、黑板相对的两边这种具体的例子,并且让学生举例,他们就会举出,开运动会时画的跑道、高空架着的高压线等等的许多例子,通过学生大量寻找生活中的事物,“两条线不相交”现象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并能解决“平行线”的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建立概念,使课堂教学接近现实生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应用题教学离不开现实生活,由于受生活范围,阅历等方面的局限,学生对生产、科技等领域较为陌生,理解这些内容所编的应用题及抽象的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教学中可以对应用题的具体情节作一些过渡和铺垫,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延续。
三、开展应用数学活动
通过近几年的应用数学活动的开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在中学阶段开展应用数学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1、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高中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总是通过对课本知识的精讲细读教导学生,而学生又总是围绕着课本进行学习,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这就使得学生对于课本以外的知识缺乏了解,学生学习数学几乎就是反复地练习和巩固。学生越学越觉得数学的枯燥乏味,学习的主动性越来越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往往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应用数学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有机会去了解课本以外的新知识,让学生从学数学、做题目到用数学,解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喜欢数学,乐于学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背景、实质以及复杂多变的因素等,都要进行细致地分析讨论。问题越是复杂,对学生的要求就越高,也就越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灵活求变能力。
应用数学的本质就是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用,所以我们一直要求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不同情况对理论进行修改创新,使之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2000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指导的学生的《电脑厂商生产与销售的问题》获得了二等奖。在论文中,学生利用图论中的最小费用最大流理论,并对理论进行适当修改,通过添加库存量解决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平衡问题。
四、对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建议
1、在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和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中,应重视介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一般情况下,数学知识的产生不外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大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都有具体直接的应用,如高二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计算最值,线性规划,高三的概率统计等。应该让学生充分实践和体验这些知识是如何使用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中出现的数学现象
数学语言可以清楚、简洁、准确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养成乐意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既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需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开阔的视野,了解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应用价值。在知识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教师应主动地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的广泛应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处处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