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多腔导管、注射枪、注射器、微导管、微导管接口端、微导管固定装置、红光发射器、多腔导管接口端、光纤接口端、光纤、光纤固定装置;注射枪与注射器连接;注射器与微导管接口端连接;微导管接口端与微导管固定装置连接;微导管通过微导管固定装置与微导管接口端连接;红光发射器与光纤接口端连接;光纤接口端与光纤固定装置连接;光纤通过光纤固定装置与光纤接口端连接;多腔导管接口端与多腔导管连接;微导管、光纤分别通过多腔导管接口端在多腔导管内导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精准定位,定量、均匀注射黏合剂、阻止黏合剂的异位栓塞和促进血管壁的黏合等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腔导管、注射枪、注射器、微导管、微导管接口端、微导管固定装置、红光发射器、多腔导管接口端、光纤接口端、光纤、光纤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注射枪与注射器连接;所述注射器与微导管接口端连接;所述微导管接口端与微导管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微导管通过微导管固定装置与微导管接口端连接;所述红光发射器与光纤接口端连接;所述光纤接口端与光纤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光纤通过光纤固定装置与光纤接口端连接;所述多腔导管接口端与多腔导管连接;所述微导管、光纤分别通过多腔导管接口端在多腔导管内导通。

设计方案

1.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腔导管、注射枪、注射器、微导管、微导管接口端、微导管固定装置、红光发射器、多腔导管接口端、光纤接口端、光纤、光纤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注射枪与注射器连接;所述注射器与微导管接口端连接;所述微导管接口端与微导管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微导管通过微导管固定装置与微导管接口端连接;所述红光发射器与光纤接口端连接;所述光纤接口端与光纤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光纤通过光纤固定装置与光纤接口端连接;所述多腔导管接口端与多腔导管连接;所述微导管、光纤分别通过多腔导管接口端在多腔导管内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导管包括第一腔管、第二腔管;所述多腔导管接口端包括第一腔管接口端、第二腔管接口端;所述第一腔管接口端与第一腔管连接;所述第二腔管接口端与第二腔管连接;所述微导管通过第一腔管接口端在第一腔管内导通;所述光纤通过第二腔管接口端在第二腔管内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管的内径宽度比第二腔管的内径宽度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导管的外壁、第一腔管的内壁、第二腔管的内壁均设有亲水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固定装置为微导管接口锁帽;所述微导管接口锁帽与微导管接口端卡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器锁帽、硅胶圈、固定器主体、固定器接头;所述固定器锁帽与固定器主体的一端螺旋连接;所述硅胶圈内置在固定器主体内;所述固定器主体的另一端与固定器接头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发射器包括发射器本体、红光发射器开关、红光发射器接口端;所述发射器本体表面上设置红光发射器开关;所述发射器本体与红光发射器接口端连接;所述红光发射器接口端与光纤接口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枪包括外壳后盖、外壳前盖、推杆、棘条、推杆棘爪、制动棘爪、推杆弹簧、制动棘爪弹簧;所述外壳后盖、外壳前盖卡扣连接;所述推杆、棘条、推杆棘爪、制动棘爪、推杆弹簧、制动棘爪弹簧分别卡扣在外壳后盖、外壳前盖之间;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推杆弹簧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推杆棘爪连接;所述推杆棘爪的上端与推杆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制动棘爪弹簧;所述推杆棘爪的下端与棘条的上端连接;所述推杆棘爪的下端设有单向棘齿;所述棘条对应推杆棘爪的上端设有单向棘齿;所述棘条的下端与制动棘爪的上端连接;所述棘条对应制动棘爪的下端设有双向棘齿;所述制动棘爪的上端设有双向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棘齿、双向棘齿的间距均为等距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为螺口注射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可达到30%。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非手术疗法效果较差,且易复发。传统手术是高位结扎和抽剥术,这种方法治疗彻底,已广为采用,但手术损伤大,疤痕多,影响美观,且复发率较高。泡沫硬化剂治疗治疗不彻底,尤其对于粗大的曲张静脉疗效较差,复发率高,常继发血栓性静脉炎。腔内激光治疗、射频治疗等热处理技术要求特殊设备,需要麻醉,且常发生皮肤、隐神经的热损伤,对较细的曲张静脉或屈曲成团的曲张静脉无法处理。生物胶或组织胶,开始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粘合治疗,可以达到闭合曲张静脉的效果。黏合剂粘合不需要麻醉,非热损失,可以达到与腔内激光治疗、射频治疗的同等疗效。但黏合剂是流体,容易异位栓塞导致肺栓塞,且难以均匀注射于静脉腔内,大多需要DSA下定位或超声定位,且不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开展,不利于普及。欧美开发的组织胶粘合系统用于治疗静脉曲张,价格比较昂贵,而且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治疗,不适合在国内开展,尤其不适合在国内基层医院的开展。现阶段需要一款价廉、实用、简单、有效的器械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无创、非热损伤型的进入曲张静脉后可以在红光指引下精准定位,于静脉腔内定量、均匀注射黏合剂,便于导管近段按压静脉,有利于阻止黏合剂的异位栓塞和促进血管壁黏合的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包括多腔导管、注射枪、注射器、微导管、微导管接口端、微导管固定装置、红光发射器、多腔导管接口端、光纤接口端、光纤、光纤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注射枪与注射器连接;所述注射器与微导管接口端连接;所述微导管接口端与微导管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微导管通过微导管固定装置与微导管接口端连接;所述红光发射器与光纤接口端连接;所述光纤接口端与光纤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光纤通过光纤固定装置与光纤接口端连接;所述多腔导管接口端与多腔导管连接;所述微导管、光纤分别通过多腔导管接口端在多腔导管内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为,所述多腔导管包括第一腔管、第二腔管;所述多腔导管接口端包括第一腔管接口端、第二腔管接口端;所述第一腔管接口端与第一腔管连接;所述第二腔管接口端与第二腔管连接;所述微导管通过第一腔管接口端在第一腔管内导通;所述光纤通过第二腔管接口端在第二腔管内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腔管的内径宽度比第二腔管的内径宽度宽。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为,所述多腔导管的外壁、第一腔管的内壁、第二腔管的内壁均设有亲水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为,所述微导管固定装置为微导管接口锁帽;所述微导管接口锁帽与微导管接口端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为,所述光纤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器锁帽、硅胶圈、固定器主体、固定器接头;所述固定器锁帽与固定器主体的一端螺旋连接;所述硅胶圈内置在固定器主体内;所述固定器主体的另一端与固定器接头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为,所述红光发射器包括发射器本体、红光发射器开关、红光发射器接口端;所述发射器本体表面上设置红光发射器开关;所述发射器本体与红光发射器接口端连接;所述红光发射器接口端与光纤接口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为,所述注射枪包括外壳后盖、外壳前盖、推杆、棘条、推杆棘爪、制动棘爪、推杆弹簧、制动棘爪弹簧;所述外壳后盖、外壳前盖卡扣连接;所述推杆、棘条、推杆棘爪、制动棘爪、推杆弹簧、制动棘爪弹簧分别卡扣在外壳后盖、外壳前盖之间;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推杆弹簧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推杆棘爪连接;所述推杆棘爪的上端与推杆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制动棘爪弹簧;所述推杆棘爪的下端与棘条的上端连接;所述推杆棘爪的下端设有单向棘齿;所述棘条对应推杆棘爪的上端设有单向棘齿;所述棘条的下端与制动棘爪的上端连接;所述棘条对应制动棘爪的下端设有双向棘齿;所述制动棘爪的上端设有双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为,所述单向棘齿、双向棘齿的间距均为等距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为,所述注射器为螺口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手段,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导管进入曲张静脉后可以在红光指引下精准定位,于静脉腔内定量、均匀注射黏合剂,便于导管近段按压静脉,有利于阻止黏合剂的异位栓塞和促进血管壁的黏合。

附图说明

图1为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双腔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双腔导管的剖面图;

图4为导丝示意图;

图5为注射枪的结构图;

图6为注射枪的推杆推进剖面图;

图7为注射枪的推杆松开时剖面图;

图8为注射枪推杆后撤时剖面图;

图9为红光发射器和光纤示意图;

图10为光纤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微导管与微导管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双腔导管的导管头端实施示意图;

图13为双腔导管进入曲张静脉腔内的示意图;

图中,1-双腔导管;2-双腔导管内腔主腔接口;3-双腔导管内腔副腔接口;4-双腔导管主腔;5-双腔导管副腔;6-导丝;7-注射枪外壳后盖;8-注射枪外壳前盖;9-推杆;10-棘条;11-推杆弹簧;12-推杆棘爪;13-制动棘爪;14-制动棘爪弹簧;15-注射枪;16-红光发射器;17-红光发射器开关;18-红光发射器接口;19-光纤;20-光纤接口;21-光纤固定器;22-固定器锁帽;23-硅胶圈;24-固定器主体;25-固定器接头;26-微导管;27-微导管接口锁帽;28-微导管接口;29-注射器;30-大隐静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包括多腔导管、注射枪15、注射器29、微导管26、微导管接口28、微导管固定装置、红光发射器16、多腔导管接口端、光纤接口20、光纤19、光纤固定装置;其中,注射枪15与注射器29连接;注射器29与微导管接口28连接;微导管接口28与微导管固定装置连接;微导管26通过微导管固定装置与微导管接口28连接;红光发射器16与光纤接口20连接;光纤接口20与光纤固定装置连接;光纤19通过光纤固定装置与光纤接口20连接;多腔导管接口端与多腔导管连接;微导管26、光纤19分别通过多腔导管接口端在多腔导管内导通。

如图2和图3所示,多腔导管为双腔导管1;双腔导管1包括双腔导管主腔4、双腔导管副腔5;双腔导管1的外径可以为4-6F,优选6F,导管内含双腔,包括双腔导管主腔4、双腔导管副腔5。其中,双腔导管主腔4与双腔导管内腔主腔接口2相连,双腔导管副腔5与双腔导管内腔副腔接口3相连。双腔导管副腔5在双腔导管主腔4一边半包饶。导管外壁与内腔均有亲水涂层。双腔导管主腔4头端比双腔导管副腔5头端平齐。双腔导管主腔4内径1.1-0.5mm,优选1.0mm,可以通过0.038-0.018英寸导丝,优选0.035英寸导丝,可以通过3F微导管26。双腔导管副腔5的内径如图3的虚线所示,设计为0.7-0.2mm,优选0.35mm,可以通过0.2mm光纤。导管主体(不包括接头部分)长度为150-60cm,优选90cm。

如图4所示,为导丝6,外径0.038-0.018英寸,优选0.035英寸,可以通过6F导管1.0mm内径的主腔。导丝优选亲水安全导丝,有利于安全进入静脉腔内。

如图5是注射枪15的结构示意图:后盖7与前盖8内含有推杆9、棘条10、制动棘爪13、推杆弹簧11、制动棘爪弹簧14的相应内槽,当后盖7与前盖8合拢时,各部件会相应固定于槽内。推杆棘爪12由活动轴安装与推杆9的棘爪槽内,槽内有棘爪弹簧。

如图6所示,当推进推杆9时,棘爪10在弹簧的作用下卡住棘齿,可推进一个棘齿,注射器29为2ml标准螺口注射器。相应的注射器29会推进0.1ml刻度,即推注0.1ml液体(黏合剂),同时下方的制动棘爪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固定住棘条。当松开推杆9或半退推杆9时,如图7所示,推杆弹簧11会将推杆9部分回撤,此时推杆棘爪12会弹簧的作用下卡住下一个棘齿,等待再次推进,同时下方的制动棘爪13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固定住棘条10。当完全后撤推杆时,如图8所示,注射枪盖位于推杆和棘条间的挡板会抬起推杆棘爪12,此时,可以用力将棘条10后撤到需要的位置,以便放置注射器29。制动棘爪13有双向斜面,棘条10对应制动棘爪13的一面也是双向斜面的棘齿,在一定的作用力下,棘条10可以双向移动。棘条10对应推杆棘爪12的一面是单向棘齿,在推杆棘爪12未能抬起时只能向前单向移动。

如图9所示,红光发射器采用经济适用的红光笔(光纤检测仪),波长650+10nm,5-30毫瓦,1-2节5号电池。红光发射器有开关17和接头18。光纤19的光纤接口20可以与红光发射器接头18连接。光纤19长2-3m,优选2.6m,直径0.2-0.4mm,优选0.2mm,可以通过5F双腔导管副腔(内径0.35mm)。如图10所示,光纤固定器由固定器锁帽22、硅胶圈23、固定器主体24、固定器接头25组成,硅胶圈23放置与固定器锁帽22的锁头与固定器主体24之间,当拧紧固定器锁帽22时,硅胶圈23受挤压内径缩小,可以固定住光纤19。固定器接头25用于和导管接头3相连。

图11是微导管26、微导管接口28及微导管接口锁帽27,微导管26是3F导管,长度比双腔导管及其接口的总长长2cm,当微导管插入主腔4,并连接微导管接口锁帽27和主腔接口2时,微导管26会伸出2cm头端。在拧动微导管接口锁帽27时,不会导致微导管26扭动。微导管接口28可以与2ml标准螺口注射器29螺口连接。微导管固定装置为微导管接口锁帽27;微导管接口锁帽27与微导管接口28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按其他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消毒铺巾。于下肢曲张静脉、如大隐静脉的远端穿刺,置入导丝6,用或不用血管鞘,导丝超选达到大隐静脉的近端。将光纤19通过固定器21,再插入导管1的副腔5中,连接固定器接头25与导管的接口3,光纤头端与副腔5头端平齐,拧紧固定器锁帽22,以固定光纤,再将固定器接头25从导管接口3处松开,从导管副腔5内抽出光纤备用。将导丝6尾端插入双腔导管1的主腔4中,经导丝6将导管1引入大隐静脉30的腔内,导管头端大约达到大隐静脉的近心端。固定导管1,再次经副腔5插入光纤19,连接固定器接头25与导管接口3,将光纤接头20交于助手,与手术台外的红光发射器16的接头18连接。打开红光发射器的开关17,可以从皮下看到导管1头端的红光,根据红光将导管1定位于大隐静脉腔内适当位置。选择2ml标准螺口注射器29,抽取预计用量的黏合剂(组织胶或生物胶)。将注射枪15的推杆9完全回撤到位,向后方拉动棘条10到达预计位置,放置注射器29于注射枪15的注射器槽内。微导管接口28与2ml标准螺口注射器29螺口连接固定。将注射枪15拿起,注射器29的头端向上,向前连续推动推杆9以推动注射器29的手柄,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黏合剂注满微导管,但不溢出头端。从导管1取出导丝6,插入微导管,将注射器26的头端螺口与导管1的接口2拧紧。连接微导管接口锁帽27和主腔接口2并固定。

导管1头端位于大隐静脉30近端的腔内,微导管26用于注射黏合剂,副腔5通过光纤19,利用红光透过皮肤指引。

在操作前,抬高下肢排空大隐静脉血液。如图12所示,操作者手指于红光近端4cm处按压大隐静脉30,以阻断大隐静脉的血流,防止注射时黏合剂异位栓塞。估计每段大隐静脉的黏合剂需求量,设定每段大隐静脉的推注次数和回撤导管的速度和距离。根据设定,间歇推动推杆9,即间歇推注0.1ml的黏合剂,同时匀速回撤双腔导管1。如图13所示,按压大隐静脉的手指随回撤的双腔导管1同向、同步移动,以利于黏合剂充分粘合大隐静脉腔,直至闭合完整的大隐静脉,撤出双腔导管1。松开微导管接口锁帽27和主腔接口2,取下微导管26、连同注射器29与注射枪15。对于较粗大的大隐静脉曲张分支,可以再次穿刺、置入导丝6,经主腔4引入双腔导管1。到达合适位置后,取出导丝6,插入微导管26,连接微导管接口锁帽27和主腔接口2。根据大隐静脉分支的黏合剂需求量,设定每段曲张静脉的推注次数和回撤导管的速度和距离。根据设定,间歇推动推杆9,即间歇推注0.1ml的黏合剂,同时匀速回撤双腔导管1。手指同向、同步按压曲张静脉,以利于黏合剂充分粘合曲张静脉腔,直至闭合完整的分支曲张静脉,撤出双腔导管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5551.3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08485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A61B17/34

专利分类号:A61B17/34;A61B17/00;A61B90/13

范畴分类:申请人:江苏伊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伊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紫琅路30号(狼山工业园6号楼2楼)

发明人:王华;韩志刚;秦晓鹏;魏先锋

第一发明人:王华

当前权利人:江苏伊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