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MA在大学生下肢功能不良中的应用与运动干预研究

SFMA在大学生下肢功能不良中的应用与运动干预研究

论文摘要

SFMA(择性功能动作评估)是测试下肢功能性问题的一种手段,它简单实用,且能确定功能不良的具体部位。运动干预是解决功能性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将二者结合,力图探究SFMA在普通大学生下肢功能不良中的应用并提供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案。首先选取400名普通大学生,通过SFMA对其进行下肢功能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出大学生存在的某种或某些功能不良及其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其次,从所测人群中选取30名下肢功能不良的受试者,通过拉伸、激活、功能锻炼等物理手段对受试者进行运动干预,干预矫正后再次运用SFMA等测评手段进行评估。最后,比较实验前后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SFMA在大学生下肢功能性姿势不良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干预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下肢功能不良的动作主要包括:四点支撑对角线测试(功能不良者占63.38%)、窄基础半跪(功能不良者占41.63%)、下蹲功能不良(占37.31%)、髋关节外展功能不良(占25%)。(2)男女数据对比分析可得,四点支撑对角线测试、被动跖屈、踝内翻、坐姿被动髋部内旋等动作男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部分动作单侧差异明显。(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除窄基础站立、站立伸髋与辅助深蹲外,其余31各动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如下:(1)下肢功能不良广泛存在于大学生中,较为突出的几个为:核心部位稳定性功能不良或动作控制功能不良、独立稳定性功能不良与髋关节灵活性受限。(2)四点支撑对角线测试、被动跖屈、踝内翻、坐姿被动髋部内旋等动作存在性别差异且一般男生功能优于女生。(3)运动干预后下肢功能不良的情况除窄基础站立、站立伸髋与辅助深蹲外均有所改善,所采用的运动干预手段对纠正下肢功能不良效果显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大学生下肢功能不良的现象及成因
  •     1.1.2 近年来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
  •     1.1.3 下肢功能不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1.1.4 SFMA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   1.2 选择受试对象的原因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下肢功能不良
  •     3.1.2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
  •     3.1.3 下肢功能不良与SFMA的关系
  •     3.1.4 身体姿势
  •   3.2 研究现状
  •     3.2.1 选择性功能运动评估(SFMA)的研究现状
  •     3.2.2 大学生下肢功能不良的研究现状
  •   3.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测试法
  •     4.2.3 实验法
  •       4.2.3.1 实验方案
  •       4.2.3.2 实验流程
  •       4.2.3.3 设计原理
  •       4.2.3.4 实验的具体实施
  •     4.2.4 数理统计法
  • 5 研究结果和分析
  •   5.1 SFMA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1 测试结果整体分析
  •     5.1.2 男女生测试结果差异分析
  •   5.2 运动干预结果及分析
  •     5.2.1 实验组实验前左右差异及统计分析
  •     5.2.2 实验后左右差异及统计分析
  •     5.2.3 实验前后测试对比分析
  • 6 讨论
  •   6.1 下肢功能不良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   6.2 下肢功能不良的形成机制
  •   6.3 下肢功能不良的纠正训练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闵珊珊

    导师: 袁慎强

    关键词: 下肢功能不良,大学生,运动干预

    来源: 聊城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生物学,体育

    单位: 聊城大学

    分类号: G804.2

    DOI: 10.27214/d.cnki.glcsu.2019.000257

    总页数: 53

    文件大小: 1637K

    下载量: 95

    相关论文文献

    • [1].卧床用下肢功能锻炼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 护理与康复 2020(04)
    • [2].浅析下颌骨修复重建后下肢功能评价及护理[J]. 双足与保健 2019(11)
    • [3].精神分裂症合并双下肢功能退缩患者的治疗护理[J]. 双足与保健 2019(18)
    • [4].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功能锻炼的康复效果[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8(06)
    • [5].精神分裂症合并双下肢功能退缩患者的治疗护理[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3)
    • [6].品管圈运用于骨科患者下肢功能锻炼的心得体会[J]. 健康之路 2016(08)
    • [7].强制运动结合音乐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 人人健康 2016(20)
    • [8].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在偏瘫下肢康复中的应用[J]. 人人健康 2017(14)
    • [9].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11)
    • [10].超前镇痛在使用下肢功能锻炼器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06)
    • [11].信息—动机—行为模型持续干预对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心理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5)
    • [12].玻璃酸钠配合下肢功能锻炼器锻炼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康复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17)
    • [13].新型个性化可调式下肢功能锻炼器的研制与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 2020(21)
    • [14].动力髁螺钉结合持续冷敷及下肢功能锻炼仪治疗股骨髁间骨折36例疗效分析[J]. 海南医学 2010(20)
    • [15].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后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 护理与康复 2020(02)
    • [16].绳带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异常步态和下肢功能改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20)
    • [17].三维动态标记下髋关节活动度与下肢功能权重[J]. 法医学杂志 2017(06)
    • [18].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床尾式下肢功能锻炼仪的研制[J]. 护理学报 2017(08)
    • [19].早期下肢功能康复联合冰敷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09)
    • [20].下肢机器人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0(08)
    • [21].牵伸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06)
    • [22].偏瘫早期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对患者下肢功能影响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10)
    • [23].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使用膝关节被动训练屈伸仪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7)
    • [24].靳三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07)
    • [25].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踏车训练对卒中急性期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 中国卒中杂志 2017(09)
    • [26].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下肢-骨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 中外医疗 2020(29)
    • [27].智能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J]. 康复学报 2019(05)
    • [28].悬吊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功能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18)
    • [29].中国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检查及膝关节损伤特征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4)
    • [30].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29)

    标签:;  ;  ;  

    SFMA在大学生下肢功能不良中的应用与运动干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