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美国二战影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电影,美国大片,获奖影片,着名影星
美国二战影片论文文献综述
刘传[1](2015)在《日本媒体如何曲解美国二战影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渐入高潮,一系列有关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现身大银幕和电视屏幕,以轰轰烈烈之势吸引和震撼着人们的眼球和心灵。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部电影是美国大片《坚不可摧》。这部由好莱坞着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导演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5-08-27)
韩孜[2](2014)在《二战以来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初探——以好莱坞影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制片制度逐渐成熟,八大电影公司迅速崛起;随后,美国电影工业进入"经典好莱坞时期",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同时,随着二战战幕拉开,美国作战于太平洋战场。在这个复杂的时期中,大批的好莱坞影片都在反映着美国社会的变迁;同时,二战中的中美合作也一定程度上使美国对中国真实的社会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这种递进的认知过程也体现在了二战以来的美国主流电影中。本文在第一部分将以时间顺序对叁十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呈现形式及特点加以概括;于第二部分探讨美国电影中中国元素产生变化的原因;最终总结出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在美国电影中影响力的整体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李林蓉[3](2007)在《审美视野下的美国战争(二战)影片》一文中研究指出战争作为一种集体暴行,主要带给人类灾难与恐惧,因而通常被认为是丑陋而可怕的。然而就是这种战争,却在电影中被最大限度地审美化。其最大原因就在于它能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感官刺激和满足观众的某种心理需求,而又不会给人带来任何伤害。美国影视界热衷于拍摄二战题材影片的原因跟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美国整个战争史上的特殊地位有关。影片制作者运用好莱坞特殊的拍摄制作模式,调动一切可以吸引观众眼球的技巧与手法,以提升影院票房。人们热衷于观看美国二战影片的最大原因在于观看影片本身能激起我们的审美体验,能将战争的血腥、残酷转变为一种审美的对象,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种审美快感。获得审美快感是观众走进影院消费的最大目的,美国二战影片正是完美地利用了观众这点心理欲望,才制作出一部部堪称奇观的电影。本论文从四个部分展开。第一章主要分析战争本质与美国战争电影,以及战争被审美化的原因。正是由于美国二战影片被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审美艺术,因此,不管是其中的意识形态、外在形式还是类型,都不可避免地披上了一件审美的外衣。第二章首先介绍美国意识形态中的独特成分,然后对美国二战影片中隐含的审美意识形态进行剖析,分析其中被审美化的美国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第叁章分析了美国二战影片的两大外在审美形式:画面、声音,这两大形式直接面对观众,从而比其它形式更容易激起观看者的感官审美体验。第四章从崇高、悲剧、荒诞叁个方面分析了美国二战影片的审美类型。(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07-04-10)
美国二战影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制片制度逐渐成熟,八大电影公司迅速崛起;随后,美国电影工业进入"经典好莱坞时期",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同时,随着二战战幕拉开,美国作战于太平洋战场。在这个复杂的时期中,大批的好莱坞影片都在反映着美国社会的变迁;同时,二战中的中美合作也一定程度上使美国对中国真实的社会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这种递进的认知过程也体现在了二战以来的美国主流电影中。本文在第一部分将以时间顺序对叁十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呈现形式及特点加以概括;于第二部分探讨美国电影中中国元素产生变化的原因;最终总结出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在美国电影中影响力的整体变化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国二战影片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传.日本媒体如何曲解美国二战影片[N].中国文化报.2015
[2].韩孜.二战以来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初探——以好莱坞影片为例[J].艺术科技.2014
[3].李林蓉.审美视野下的美国战争(二战)影片[D].四川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