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循环科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的技巧,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对工作中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操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在留置针操作前做好对患者的评估和指导,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等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穿刺方法,消除影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因素,提高成功率。结论做好操作前心理护理和评估,改进静脉穿刺的进针方式方法,做好操作后护理是保证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留置针穿刺成功技巧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针。其操作简单、套管质地柔软,对血管刺激小,在血管内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保留数天,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的疼痛,并能保持静脉通道的持续通畅,利于紧急抢救,同时也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在实际工作中如能保证穿刺的成功率则更能体现出留置针的这些特点,下面就和大家谈谈多年来总结的几点利于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技巧共同学习:
1.穿刺能否成功,护士在操作前调节好自己的身心状态是首要前提,护士在工作时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2.穿刺前对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从而消除陌生感及紧张情绪,积极地配合穿刺。
3.认真选择好血管,是穿刺成功的第一步,宜选用健侧肢体上粗直、有弹性、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窦、无硬化、且远离关节、活动方便、易于固定的血管。
4.依据病人病情、年龄、静脉情况、输液量多少等选择不同型号的最适合的静脉留置针是保证穿刺成功不可或缺的。
5.留置针进针方法首先,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技巧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正确扎止血带一般距穿刺点约6~10cm处,止血带的压力要适中,松紧度以插入一指为限,则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达到最佳状态;另外扎止血带时间也不能过长,以40~120s为最佳穿刺时间,在血管不充盈时,先扎第1次止血带,使周围血管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片刻后先松止血带,在松开止血带时血液就被动进入缺血的周围血管内,再次扎止血带,此时血管很快就充盈起来,利于穿刺成功。扎止血带后还可沿着血管走向上下轻轻挤压血管,局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浅静脉迅速扩张,充盈,提高穿刺成功率;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的也可用2%山莨菪碱搽拭局部皮肤,也可用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敷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可提高穿刺成功率;能活动的患者让其肢体下垂、甩动,或扎止血带后让患者反复握拳、松拳,使血液在局部支流,促进血管充盈;患者呈半坐位或坐位,上肢下垂扎止血带,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这些都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准备穿刺时,消毒皮肤范围应大于穿刺部位的1/2或2/3,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可要求患者不必握拳,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且不易滑动,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前应排尽肝素帽内的气体,转动蝴蝶形翼片,检查针芯是否不易于退出,而后旋转松动外套管,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握住针翼与皮肤成45度角从血管正上方快速穿刺进针,穿刺到位见回血或感觉血管突破感后降低角度10度左右,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3-0.5cm,接着边送软管边退针芯,在这一关键步骤中应注意速度宜慢,且操作者的右手小指将病人手背皮肤绷紧,同时拇指和食指将外套管向前移动缓慢送进血管内,直至全部送入静脉内,针芯完全拔出。这里还要提到的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血管不同状态确定进针角度和穿刺技巧。在操作过程中还有促进回血的技巧也有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方法为:按常规输液排气后夹紧调节器,将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并挤去前端液体0.2ml或0.6ml,固定好返折处,穿刺针刺入皮下后,松开返折处,按常规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穿刺易成功;再有穿刺前将调节器调到紧贴莫非滴管下端,放低输液瓶,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一旦进入血管,就很容易回血,从而保证穿刺成功。
6.妥善固定套管针,穿刺成功后,将透明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2cm处,从左向右将贴膜拉紧,并注明留置时间、日期、签名。留在外面的导管和连接输液针部位每次用肝素钠盐水封管后,将这部分用无菌绷带轻缠几圈。向病人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置管期间可适当活动,但不可剧烈活动,穿刺部位注意防水,固定的透明膜卷边或污染时要找护士及时更换等。
静脉留置操作方便,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满足多次输液,输血,营养液输入,是抢救患者及外科手术病人所采取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总结分析穿刺成功失败的原因,掌握更多更好的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小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19.
[2]耿少英,赵改婷,高荣花,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护理学杂志,2004,19(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