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论文和设计-邓德贵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加热保温机构,所述固定架的中间安装有暂存罐,且暂存罐的异常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外侧安装有接头,所述暂存罐的上方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正面安装有温度计,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缓冲罐,且缓冲罐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连接有循环过滤机构,且循环过滤机构的下方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下方连接有输油管,所述加热保温机构的内侧设置有热交换机构,且加热保温机构位于外壳的内侧。该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具有过滤机构防止堵塞,而且利用间接加热结构,安全性较高,便于控制温度,同时设置有保温结构,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减少热能浪费,降低能耗。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包括固定架(1)和加热保温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中间安装有暂存罐(2),且暂存罐(2)的一侧连接有出油管(3),所述出油管(3)的外侧安装有接头(4),所述暂存罐(2)的上方设置有外壳(5),且外壳(5)的正面安装有温度计(6),所述外壳(5)的上方设置有缓冲罐(7),且缓冲罐(7)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外侧连接有循环过滤机构(9),且循环过滤机构(9)的下方安装有循环泵(10),所述循环泵(10)的下方连接有输油管(11),所述加热保温机构(12)的内侧设置有热交换机构(13),且加热保温机构(12)位于外壳(5)的内侧。

设计方案

1.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包括固定架(1)和加热保温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中间安装有暂存罐(2),且暂存罐(2)的一侧连接有出油管(3),所述出油管(3)的外侧安装有接头(4),所述暂存罐(2)的上方设置有外壳(5),且外壳(5)的正面安装有温度计(6),所述外壳(5)的上方设置有缓冲罐(7),且缓冲罐(7)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外侧连接有循环过滤机构(9),且循环过滤机构(9)的下方安装有循环泵(10),所述循环泵(10)的下方连接有输油管(11),所述加热保温机构(12)的内侧设置有热交换机构(13),且加热保温机构(12)位于外壳(5)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过滤机构(9)包括过滤筒(901)、过滤网(902)和过滤棉(903),且过滤筒(901)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902),所述过滤网(902)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棉(9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901)的竖直中心线与过滤棉(903)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过滤筒(901)与过滤棉(903)之间尺寸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机构(12)包括真空保温层(1201)、外加热层(1202)、高温电阻层(1203)、碳化硅导热层(1204)和内加热层(1205),且真空保温层(1201)的内侧设置有外加热层(1202),所述外加热层(1202)的中间设置有高温电阻层(1203),且高温电阻层(1203)的内侧设置有碳化硅导热层(1204),所述外加热层(1202)的内侧设置有内加热层(1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热层(1202)的竖直中心线与外壳(5)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外加热层(1202)的竖直中心线与内加热层(1205)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机构(13)包括加热筒(1301)、加热仓(1302)、热交换铜管(1303)和吸热鳍片(1304),且加热筒(1301)的内侧设置有加热仓(1302),所述加热仓(1302)的中间设置有热交换铜管(1303),且热交换铜管(1303)的外侧设置有吸热鳍片(13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铜管(1303)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且吸热鳍片(1304)沿热交换铜管(1303)的竖直方向均匀布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剂加热循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油剂加热循环装置是指将导热油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的一个加热循环系统,由于其封闭性好,相对于其他工业上常用的加热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节能作用,在很多导热油加热领域得到应用,一般一个完整的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一个稳定的供热源,比较传统的是采用煤气、锅炉,现在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看,电能加热已经渐渐占据主导的地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已经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工艺,是一种利于生态环保和高效节能的方法。

一般的油剂加热循环装置通过电热丝直接对油剂进行加热,虽然升温速度较快,但是温度难以控制,非常容易超过油的燃点,导致爆燃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较低,而且普通的油剂加热循环装置不具备相应的保温结构,进行加热工作时热能散发严重,能耗较高,非常的浪费,加热的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过滤机构防止堵塞,而且利用间接加热结构,安全性较高,便于控制温度,同时设置有保温结构,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减少热能浪费,降低能耗的油剂加热循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油剂加热循环装置通过电热丝直接对油剂进行加热,虽然升温速度较快,但是温度难以控制,非常容易超过油的燃点,导致爆燃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较低,而且普通的油剂加热循环装置不具备相应的保温结构,进行加热工作时热能散发严重,能耗较高,非常的浪费,加热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加热保温机构,所述固定架的中间安装有暂存罐,且暂存罐的一侧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外侧安装有接头,所述暂存罐的上方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正面安装有温度计,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缓冲罐,且缓冲罐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连接有循环过滤机构,且循环过滤机构的下方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下方连接有输油管,所述加热保温机构的内侧设置有热交换机构,且加热保温机构位于外壳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过滤网和过滤棉,且过滤筒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棉。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竖直中心线与过滤棉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过滤筒与过滤棉之间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加热保温机构包括真空保温层、外加热层、高温电阻层、碳化硅导热层和内加热层,且真空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外加热层,所述外加热层的中间设置有高温电阻层,且高温电阻层的内侧设置有碳化硅导热层,所述外加热层的内侧设置有内加热层。

优选的,所述外加热层的竖直中心线与外壳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外加热层的竖直中心线与内加热层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机构包括加热筒、加热仓、热交换铜管和吸热鳍片,且加热筒的内侧设置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的中间设置有热交换铜管,且热交换铜管的外侧设置有吸热鳍片。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铜管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且吸热鳍片沿热交换铜管的竖直方向均匀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具有过滤机构防止堵塞,而且利用间接加热结构,安全性较高,便于控制温度,同时设置有保温结构,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减少热能浪费,降低能耗,装置通过循环泵对油料进行循环输送工作,而油料进入装置之前,需要经过循环过滤机构进行过滤,循环过滤机构设置有过滤筒,而过滤筒中设置有过滤网和过滤棉,过滤网和过滤棉可以对经过的油料进行过滤除杂,防止油料堵塞装置,过滤筒与过滤棉之间尺寸相吻合,以便于保证对油料进行充分过滤;

装置通过加热保温机构对油料进行间接加热,加热保温机构设置有真空保温层,真空保温层将加热部分完全包裹,以降低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效率,防止浪费,有利于降低装置的能耗,而且加热保温机构设置外加热层和内加热层两个加热结构,外加热层和内加热层均由高温电阻层和碳化硅导热层构成,为远红外辐射加热结构,可以进行内外同时加热,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加热效率;

装置通过热交换机构对油料进行升温,热交换机构主要为加热筒和加热仓,装置通过加热保温机构对加热筒进行直接加热,而加热筒的加热仓中装有低于油料燃点的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对油料进行加热,油料不与加热结构直接接触,更加安全,同时油料通过热交换机构的热交换铜管进行升温加热,装置设置有多个热交换铜管,热交换铜管的壁薄而且直径较小,并且设置有多个吸热鳍片以提高接触面积,便于提高热交换速率,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循环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保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机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暂存罐;3、出油管;4、接头;5、外壳;6、温度计;7、缓冲罐;8、连接管;9、循环过滤机构;901、过滤筒;902、过滤网;903、过滤棉;10、循环泵;11、输油管;12、加热保温机构;1201、真空保温层;1202、外加热层;1203、高温电阻层;1204、碳化硅导热层;1205、内加热层;13、热交换机构;1301、加热筒;1302、加热仓;1303、热交换铜管;1304、吸热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包括固定架1和加热保温机构12,固定架1的中间安装有暂存罐2,且暂存罐2的一侧连接有出油管3,出油管3的外侧安装有接头4,暂存罐2的上方设置有外壳5,且外壳5的正面安装有温度计6,外壳5的上方设置有缓冲罐7,且缓冲罐7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外侧连接有循环过滤机构9,且循环过滤机构9的下方安装有循环泵10,循环过滤机构9包括过滤筒901、过滤网902和过滤棉903,且过滤筒901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902,过滤网902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棉903,过滤筒901的竖直中心线与过滤棉903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过滤筒901与过滤棉903之间尺寸相吻合,装置通过循环泵10对油料进行循环输送工作,而油料进入装置之前,需要经过循环过滤机构9进行过滤,循环过滤机构9设置有过滤筒901,而过滤筒901中设置有过滤网902和过滤棉903,过滤网902和过滤棉903可以对经过的油料进行过滤除杂,防止油料堵塞装置,过滤筒901与过滤棉903之间尺寸相吻合,以便于保证对油料进行充分过滤;

循环泵10的下方连接有输油管11,加热保温机构12的内侧设置有热交换机构13,且加热保温机构12位于外壳5的内侧,加热保温机构12包括真空保温层1201、外加热层1202、高温电阻层1203、碳化硅导热层1204和内加热层1205,且真空保温层1201的内侧设置有外加热层1202,外加热层1202的中间设置有高温电阻层1203,且高温电阻层1203的内侧设置有碳化硅导热层1204,外加热层1202的内侧设置有内加热层1205,外加热层1202的竖直中心线与外壳5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外加热层1202的竖直中心线与内加热层1205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装置通过加热保温机构12对油料进行间接加热,加热保温机构12设置有真空保温层1201,真空保温层1201将加热部分完全包裹,以降低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效率,防止浪费,有利于降低装置的能耗,而且加热保温机构12设置外加热层1202和内加热层1205两个加热结构,外加热层1202和内加热层1205均由高温电阻层1203和碳化硅导热层1204构成,为远红外辐射加热结构,可以进行内外同时加热,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加热效率;

热交换机构13包括加热筒1301、加热仓1302、热交换铜管1303和吸热鳍片1304,且加热筒1301的内侧设置有加热仓1302,加热仓1302的中间设置有热交换铜管1303,且热交换铜管1303的外侧设置有吸热鳍片1304,热交换铜管1303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且吸热鳍片1304沿热交换铜管1303的竖直方向均匀布置,装置通过热交换机构13对油料进行升温,热交换机构13主要为加热筒1301和加热仓1302,装置通过加热保温机构12对加热筒1301进行直接加热,而加热筒1301的加热仓1302中装有低于油料燃点的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对油料进行加热,油料不与加热结构直接接触,更加安全,同时油料通过热交换机构13的热交换铜管1303进行升温加热,装置设置有多个热交换铜管1303,热交换铜管1303的壁薄而且直径较小,并且设置有多个吸热鳍片1304以提高接触面积,便于提高热交换速率,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加热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这类的油剂加热循环装置,首先将装置的管路进行连接,完成连接后便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油料通过输油管11进入装置,并通过循环泵10(型号为TS-71)进行循环输送,而油料进入装置主体之前,需要经过循环过滤机构9进行过滤,循环过滤机构9设置有过滤筒901,而过滤筒901中设置有过滤网902和过滤棉903,过滤网902和过滤棉903可以对经过的油料进行过滤除杂,防止油料堵塞装置,经过过滤除杂的油料通过连接管8进入缓冲罐7中,然后分流进入热交换铜管1303,装置通过加热保温机构12对油料进行间接加热,加热保温机构12设置有真空保温层1201,真空保温层1201将加热部分完全包裹,以降低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效率,而且加热保温机构12设置外加热层1202和内加热层1205两个加热结构,外加热层1202和内加热层1205均由高温电阻层1203和碳化硅导热层1204构成,为远红外辐射加热结构,远红外加热原理是由电能转化为热能,再由热能转化为红外辐射的过程,装置的高温电阻层1203通电产生热能,再通过导热系数、机械强度高的碳化硅导热层1204,作绝缘载热体将热量快速传递,碳化硅元件同时能将热能转化为较强的远红外线光谱辐射,可以进行内外同时加热,对加热筒1301进行直接加热,而加热筒1301的加热仓1302中装有低于油料燃点的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对油料进行加热,油料不与加热结构直接接触,更加安全,油料通过热交换机构13的热交换铜管1303进行升温加热,装置设置有多个热交换铜管1303,热交换铜管1303的壁薄而且直径较小,并且设置有多个吸热鳍片1304以提高接触面积,便于提高热交换速率,同时通过温度计6(型号为wss-411)可以监测装置的温度,经过加热升温的油料汇流进暂存罐2中,并通过出油管3汇出装置,就这样完成整个油剂加热循环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3117.X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45594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F24H 7/00

专利分类号:F24H7/00;F24H9/00;F24H9/18;B01D36/02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南通恒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通恒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镇达尔文路260号

发明人:邓德贵;杨慧

第一发明人:邓德贵

当前权利人:南通恒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油剂加热循环装置论文和设计-邓德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