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的研究进展

母婴床旁护理的研究进展

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产科234000

【摘要】阐述了母婴床旁护理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服务理念、内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母婴床旁护理要求进行阐述,使产科传统的护理模式向“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所转变,让母婴床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得以推广。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家庭

随着当今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在稳步提升,逐步与世界接轨,我国对妇女儿童保健关注度极高,尤其是孕产妇和婴儿的护理质量,要求极为严格。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产科护理与保健,良好的母婴关系是建立健康医患关系的基础,受到了家属和产妇的高度重视[1]。产科护理从传统的“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变成“母婴关系-健康促进为中心”模式。目前母婴床旁护理作为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其核心内容和服务理念主要是“以产妇和婴儿为主,以家庭为中心”,与现代的护理模式相符[2]。

1.母婴床旁护理的理念及方法

1.1母婴床旁护理的理念

“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是母婴床旁护理的一直秉持与奉行的[3]。“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就是认为产妇分娩是一个及其正常的生理行为,而不应该看作是一种疾病,父母应该参与到婴儿的照护中,有利于尽快适应家庭关系的转换及产妇的产后恢复[4]。随着产科护理服务的不断发展,美国产科专家CelesteRPhillips曾针对FCMC服务的原则,提出了产妇作为婴儿的第一监护人,产妇初为人母,需要护理人员在一旁耐心地指导和教授,最好在产妇住院期间安排同一人员进行护理,尽量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5]。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将围产期的产妇和婴儿放置一室,是一项极有利的妇女儿童保健举措;分娩过程是每一个家庭和母亲所独有的,因此意义重大,向母亲、婴儿及整个家庭提供个体化的临床照护;支持母婴不可分离和母乳喂养;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从而提升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围产期的母婴保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使得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一套现代模式的产科护理模式应运而生[6]。

1.2母婴床旁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就是有关于婴儿的一切活动都在产妇的床旁进行,使产妇和其家属能参与婴儿的沐浴、游泳、皮肤护理、预防接种、听力筛查、疾病筛查、喂养、基础护理指导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使得产妇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护理人员还应就产后一般护理、婴儿护理的健康指导、会阴护理等向产妇本人及家属详细讲解,以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7-10]。

2.产科护理的发展现状

2.1国外产科护理发展现状

2.1.1国外发展情况

妇幼保健意识相对薄弱,直到20世纪初产妇的分娩才由家中转移到城市,但这也只是在一些大城市中,而农村的分娩条件依然很差,医院分娩在管理上却将新生儿放置在婴儿房中统一管理[11]。50年代时,面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加,以及自然分娩运动的影响,当时的产科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产后家庭的介入,首度提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2]。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到70年代时得到相关国际组织的认可和倡导[13]。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才在西方欧美国家的一部分医疗机构和组织得以推广,虽然已认定此护理模式为最佳的产科护理[14]。90年代末,国外许多国家产科都开始使用FCMC模式,以澳大利亚产科应用FCMC模式比重最大[17]。而“待产-分娩-恢复-产后房间(Labor-delivery-recovery-Postpa-rtum-rooms,LDRPs)”就是FCMC的产物,使得产妇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分娩环境如同在家一样。

LDRPs的设计思想是将待产、分娩、恢复及产后集中在一起[15]。

2.2国内产科护理发展现状

2.2.1国内发展情况

因我国医疗条件的限制,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住院分娩才开始在城市流行,70年代中期住院分娩成为普遍现象。进入21世纪后,我国政府开始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使得孕产妇住院分娩几乎覆盖全国[16]。我国产科护理模式发生巨变是在1992年引进并推行了“24h母婴同室”。伴随着美籍护理专家吴袁剑云博士讲学,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引开始在我国护理领域生根发芽。产科护理中遵循着“儿童优先,母亲安全”宗旨,不论是在产前、产中还是产后,“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已成为产科护理的重点,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率,为增进母婴关系提供了保证[17-18]。据调研,21世纪初在我国一线大城市多地的医院试运行家庭化病房、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等产科服务项目,产科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带来了良性的效果,即医患关系不再紧张,且产妇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增高,关键还使产妇缩短了产程和住院天数,降低了剖宫产率[19-20]。

3.母婴床旁产科护理人员的要求

3.1母婴床旁护理概念的更新

母婴床旁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产科护理人员勇于冲破思想的束缚,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打造出整体化的、人性化的产科护理新模式,适应当代产科护理需求。

3.2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由于母婴床旁护理的整体化护理全程都在产妇和家属的视线下进行,需要产科人员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熟练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动作轻柔,密切注意产妇和婴儿的表情变化。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健康指导和宣教过程中,语气温柔,态度端正,耐心且详尽地向产妇及家属讲解育儿经验和知识,有利于医护关系的融洽,减少了产妇焦虑情绪[21]。

4.小结

我国现阶段受到病房环境设施及硬件条件的限制、专业人员不足等方面的制约,都无法使母婴床旁护理更好的开展与施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服务理念冲破了传统护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整体化、个性化的护理,注重母子亲情及家庭支持,让产妇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但我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这些问题都会迎难而解,“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孟凡秀.妇产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渗透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9):143-144.

[2]吴丽娜.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07):1206-1208.

[3]DURNEACM,O’REILLYBA,KHASHANAS,eta1.S协tusofmepelvicfloorinyoungprimiparouswomen[J]ULTRasoulld0bstetGYNecOL2015,46(3):356-362.

[4]徐静,莫鹤凤,何雅萍,邹惠平,谢重阳.家庭产科监护模式下母婴床旁护理对母乳喂养及康复知识掌握度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1):70-71.

[5]谈亚红,刘秋侠.围产期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7):187-188.

[6]潘宝伟,索磊,黄庆红.等.孕期综合心理干预对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田实用医药.2017.12(24):166—167.

[7]安桂玲.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实践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1):184-185.

[8]关淏.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内母婴床旁护理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5):922-923.

[9]李明艳,高萍.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9):270-271.

[10]江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182-183.

[11]黄彩玲,陈瑞珍,朱琳女.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其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8):2783-2784.

[12]吴沛,刘玉婵.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6):10-11.

[13]毛雅迪.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01.

[14]许荣华.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2):209-211.

[15]高超,封秀玉,莫丽霞.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临床实践的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6):40-42+46

[16]胡素雷,韩均红.手术室安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风险、术后疼痛及母婴安全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1):115-116.

[17]薛亚洁.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21):172-173.

[18]王琳琳,刘茉莉,丁玲,等.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5):4043+4031.

[19]余红云,张妮.“以人为本”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8(17).

[20]LuigiMemo,GermanalLongo,PatriziaSoriani.Careproceduresforhealthytermnewborninmaternityward:The“open”nursery[J].EarlyHumanDevelopment,2011,87(S1):S87-S88.

[21]张奕坚,张迎辉,刘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用于产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265-266.

标签:;  ;  ;  

母婴床旁护理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