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入突触论文_王屹洋,张瑛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入突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突触,受体,耳蜗,神经元,传入神经,兴奋性,毛细。

传入突触论文文献综述

王屹洋,张瑛[1](2019)在《躯体感觉传入系统存在GABA_A受体依赖和NMDA受体依赖两种不同的突触前抑制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侧向抑制"是指相邻神经元彼此之间相互抑制的一种现象,对于提高感觉的灵敏度和精细度有着重要意义。侧向抑制现象在视觉系统最为显着,在躯体感觉系统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比如,当我们电刺激某一脊髓节段的背根时,其相邻节段的背根可以被逆向激活,产生去极化的电位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初级传入纤维去极化(primary afferent depolarization,PAD)。由(本文来源于《生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贾宁,刘子赫,贾瑞华,李瑞,张正平[2](2019)在《兴奋性突触传入对皮层神经元形态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中的AMPA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ate receptor, AMPA受体)和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以及兴奋性神经元的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通过药物干预AMPA受体和/或NMDA受体的方法阻断神经元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并采用GAD67-GFP鼠的绿色荧光来显示混合细胞群中抑制性神经元、CaMKII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兴奋性神经元。结果:当阻断AMPA和/或NMDA受体时,光镜下显示神经元网络的密度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神经元网络的变化更明显。对于GFP阳性的抑制性神经元,当阻断AMPA受体时,神经元突起分支数降低至对照组的约65%(低浓度)和55%(高浓度),突起长度缩短至对照组的大约43%(低浓度)和36%(高浓度);当阻断NMDA受体时,分支数降低至约70%(低浓度)和45%(高浓度),长度缩短至约43%(低浓度)和31%(高浓度);联合用药时,分支数和长度分别为对照的约42%和38%。对于CaMKII阳性的兴奋性神经元,尽管变化程度稍弱,但其形态也出现类似变化。当阻断AMPA受体时,神经元的分支数降低至对照组的64%(高浓度),突起长度变化不大;当阻断NMDA受体时,分支数降低至约50%(高浓度),长度缩短至约77%(低浓度)和71%(高浓度);联合用药时,分支数和长度分别为对照的约69%和62%。结论:在神经元发育的过程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入可影响抑制性神经元和兴奋性神经元的形态发育,最终对神经环路的形成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7期)

彭斯聪[3](2018)在《HCN通道对脊髓背角胶状质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入的调控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HCN)通道是一种病理性疼痛相关的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其中包括脊髓背角II层,即脊髓背角胶状质(Substantia gelatinosa,SG)区。SG区是整合外周伤害性刺激的初级中枢,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病过程中,SG神经元的兴奋性谷氨酸能突触传入增强,造成痛觉敏感,即中枢敏化,这是自发痛和触诱发痛等症状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本实验研究了幼年动物中HCN通道在SG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前末梢的表达情况,以及此通道对兴奋性突触传入的调控机制,以期为儿童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采用幼年雄性SD大鼠,运用免疫组化技术,选用HCN通道四种亚型的特异性标记物Anti-HCN1-4和兴奋性轴突末梢标记物AntiVGLUT2,观察HCN1-4亚型在SG区兴奋性轴突末梢的表达情况。然后,制作SD大鼠离体脊髓横切片(厚400-500mm),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G神经元的自发性(spontaneous)或微小(miniature)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观察HCN通道阻断剂ZD7288、CsCl以及激动剂forskolin(FSK)等药物对以上电流的频率和幅度的作用。最后,采用GAD67-GFP转基因小鼠(C57/BL6),分别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阳性标记的GABA能神经元和GFP阴性标记的谷氨酸能神经元中,观察上述HCN通道调节药物对不同靶细胞的sEPSCs的作用。在本实验中,共采用了40只SD大鼠和20只GAD67-GFP转基因小鼠,为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每组实验至少使用了3只大鼠或小鼠。结果:免疫组化实验发现,HCN1-4在SG区均有表达,其中HCN4亚型在兴奋性轴突末梢表达最多(23±3%),其次为HCN1(15±2%)和HCN2(14±2%),而HCN3主要分布于胞质内,在轴突末梢几乎无表达。对SD大鼠的电生理研究发现,在约53%的SG神经元中,HCN通道阻断剂ZD7288(10mM)可分别降低sEPSCs和mEPSCs的频率至用药前的63±4%和67±4%,表明其抑制了兴奋性的突触传入。相反,此通道的激动剂FSK(50mM)可显着增加mEPSCs的频率至325±34%,且该作用可被ZD7288部分阻断。随后,我们在对幼年GAD67-GFP小鼠的研究中发现,ZD7288和FSK对sEPSCs的调控作用在GFP阴性的谷氨酸能兴奋性神经元中有类似的作用,而在GFP阳性的GABA能抑制性神经元中却无明显作用。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HCN通道介导的脊髓背角SG区痛觉回路兴奋性调控的细胞学机制,即突触前HCN通道(尤其是HCN4亚型)可调控SG神经元突触前末梢释放谷氨酸,且这些神经末梢的相对应的突触后靶点为兴奋性,而非抑制性SG神经元。(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1)

柳柯,杨仕明[4](2014)在《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病变和遗传性听功能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cochlear ribbon synapse)在听觉系统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介绍了OTOF,SLC17A8,Diaphanous homolog 3(DIAPH3)和SMAD4等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几个基因缺陷所导致的遗传性听功能障碍得分子病理机制。上述基因缺陷导致耳聋的一个共同机制是基因缺陷首先破坏了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在表型上,这些基因缺陷动物共同表型出了听神经病的临床特征: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ABR)不能引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acoustic emission,DPOAE)和耳蜗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正常或基本正常。形态学研究证明了功能检测的结构及动物耳蜗毛细胞和突触后听神经的形态结构都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对这些基因缺陷致聋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对今后开展针对上述基因缺陷耳聋儿童的人工耳蜗植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解柔刚[5](2014)在《伤害性初级传入的突触前及突触后NMDA受体介导慢性痛敏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慢性痛的机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量的受体、通道、激酶系统在慢性痛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炎症或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第一级突触的谷氨酸能突触的功能性变化在慢性痛的发展和维持中起关键作用[1]。在慢性疼痛中枢敏化的过程中,NMDA受体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NMDA受体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神经元上,同时大量的研究表明,NMDA受体也同时表达在突触前终末以及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神经元上[2-5]。DRG位于外周神经系统,位于其内的中、小型神经元,包括其胞体及中枢突和外周突的A和C纤维,主要负责感受和传递痛觉信息,因此又被称为痛感受器或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由于这些受体可被痛感受器自身释放的谷氨酸所激活,所以又被称为痛感受器的自身受体或自受体(autoreceptor)。脊髓背角突触前终末释放谷氨酸可被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激活I类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6]、P2X3受体会导致突触前末梢释放谷氨酸增加,而激活μ-阿片受体[7]、α2肾上腺素能受体[8]、CB1大麻素受体[9]、GABAB受体[10]以及II类和III类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1]都可以导致突触前谷氨酸释放的降低。谷氨酸能突触的功能主要能被叁个因素影响:①突触前谷氨酸能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量;②进入突触间隙中谷氨酸转运体摄取谷氨酸的比率;③突触后膜上功能性谷氨酸受体的数量[12]。在其他神经系统的研究表明,突触前NMDA受体可以调节海马、小脑等部位的突触递质释放[13-18]。Bardoniet等[3]在正常动物的脊髓薄片标本上的研究表明,激活外周传入末梢的突触前NMDA受体,可以抑制脊髓背角eEPSC的幅值,延长eEPSC的潜伏期;进一步表明突触前NMDA受体的激活可以抑制脊髓背角Lamina II神经元的突触传递[3],这一结果提示突触前的NMDA自身受体可能对痛觉信息的传入产生负反馈调节作用。因此,突触前末梢释放的谷氨酸可直接作用于突触前的NMDA受体,产生复杂多样的作用。传统观念认为其最主要功能是作为负反馈抑制突触前递质的释放,从而防止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过高。前期研究表明,激活吗啡耐受大鼠的突触前NMDA受体可以增强突触前末梢谷氨酸的释放[5]。在癫痫动物模型上,激活前脑突触前NMDA受体也可以导致突触前末梢谷氨酸的释放增加[19,20]。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实验结果发现在损伤或炎症诱发的慢性痛状态下,痛感受器NMDA自身受体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4,21-23]。功能学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痛状态下痛感受器NMDA自身受体的功能活动呈现明显增强,例如,实验性结肠炎诱发痛感受器NMDA自身受体的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NMDA诱发的内向电流幅度和细胞内钙浓度明显上升[4]。这些研究结果均提示慢性痛状态下,痛感受器NMDA自身受体的功能状态显着增强。鞘内注射NMDA激活突触前NMDA受体可以导致外周终末释放P物质[24]。Yan等[25]发现,在外周损伤的情况下,突触前NMDA受体活动的增强则可以提高突触前谷氨酸的释放。在病理状态下,已有的行为学研究显示,局部注入NMDA受体拮抗剂对炎症或损伤诱致的痛过敏和神经元放电增强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非增强作用[26-28]。这些结果提示在炎症或损伤的情况下,突触前NMDA受体可能发生了活动依赖性改变,即在脊髓浅层由生理状态转为炎症病理状态时,突触前NMDA受体对突触传递的抑制效应转变成兴奋效应。尽管上述结果提示外周部位的NMDA受体可能在病理状态下具有致痛敏作用,但这些结果均来自于外周局部注入NMDA受体拮抗剂,而这些拮抗剂的特异性、作用时程以及确切的作用靶点都难以确定,因此上述结果还不能确切揭示痛感受器NMDA自身受体在病理状态下的具体作用及功能。综上所述,为了特异性地揭示痛感受器NMDA自身受体是否在慢性病理性痛中发挥着致痛敏作用,我们应用Cre-loxP技术在痛感受器上建立了条件性敲除NMDA自身受体的必需组分——功能亚单位NR1基因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即特异性地剔除痛感受器NMDA自身受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而保留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非神经系统的NMDA受体结构和功能完整。本研究在痛感受器上建立了条件性敲除NMDA自身受体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突触前NMDA受体在生理状态以及病理状态下对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第一级突触的作用,从而研究病理过程中的突触前NMDA受体的活动依赖性改变,为进一步认识NMDA受体的作用和功能奠定基础。有研究表明脊髓背角浅层的突触后神经元上的离子通道变化在慢性痛的中枢敏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突触后神经元内Ca2+浓度的动态变化可以编码突触前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时序,进而启动引起突触传递效率改变的胞内过程[29-31]。一般认为,重复在EPSP之后刺激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可以高度激活突触后NMDA受体,产生大幅度的Ca2+内流,激活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II(CaMKII)而导致LTP的产生。因此,突触后NMDA受体的功能性改变对中枢敏化的产生及发展起关键性作用。CCL2又称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s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其可以招募单核细胞到达炎症、感染、外伤、局部缺血等部位。大量实验表明CCL2与疼痛密切相关[32-35]。电生理实验发现在培养DRG神经元上充灌CCL2可以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36]。同时表现出神经病理性痛行为的动物DRG神经元在给予CCL2后可发生显着的去极化[35,37]。CCL2导致的痛感受器敏化可能是由于其激活了TRP通道以及抑制了K+电导[37-39]。Yang等的研究表明,CCL2抑制了一种电压依赖的不失活的外向流,推测可能是外向整流钾电流[40]。CCL2通过轴浆运输从DRG输送到外周神经终末,从而在皮内注射CCL2也可以直接导致机械痛敏反应的增强[41]。同时大量的研究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CCL2可能作为一种神经调制,从外周神经到脊髓背角具有活动依赖性释放的特征[34,42,43],即不同的病理条件可以通过调节CCL2的释放,进而影响病理性过程。也有研究表明,CCR2也表达在脊髓背角神经元胞体[43,44]。但是神经元胞体上的CCR2结合了CCL2后如何发挥功能尚未见报道。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发现,CCL2可以结合脊髓背角神经元上的CCR2,通过进一步激活细胞外信号相关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ERK)信号通路,从而导致脊髓背角突触后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功能的上调,进而对慢性痛发挥进行调节,而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NR2B亚单位介导的。炎症条件下,花生四烯酸可以通过Cox酶解产生前列腺素(prostglandin,PG),其中前列腺素E2(PGE2)参与炎症反应,并可以刺激外周神经末梢引起痛觉敏化,而Cox-2的表达在炎症刺激下显着升高。而抑制Cox-2即可以抑制PGE2。研究表明,在海马PGE2可以作用于突触前EP2受体从而导致突触前谷氨酸释放的增加[45]。大量研究表明,PGE2可以诱导CCL2/MCP-1的释放[46,47]。本研究结果表明,CCL2诱导的脊髓背角突触后神经元NMDA电流增强的作用不能被Cox-2阻断剂完全阻断,因此CCL2可直接作用于神经元胞体,通过ERK调节NR2B从而导致中枢敏化。第一部分痛感受器NMDA自身受体的致痛敏作用及其机制在慢性疼痛的中枢敏化过程中,NMDA受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结果提示外周部位的NMDA受体可能在病理状态下具有致痛敏作用,但是应用拮抗剂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研究结果还不能确切揭示痛感受器NMDA自身受体在病理状态下的具体作用及功能,因此我们拟用在痛感受器上条件性敲除NMDA自身受体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突触前NMDA受体在生理状态以及病理状态下对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第一级突触的作用,旨在研究病理过程中的突触前NMDA受体的活动依赖性改变,为进一步认识NMDA受体的作用和功能奠定基础。结果如下:1.建立SNS-NR1-/-小鼠我们应用Cre-loxP技术在痛感受器上建立了条件性敲除NR1亚单位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电生理实验中,灌流给予NMDA可在NR1fl/fl小鼠中IB4-Fluor488阳性标记的伤害性DRG神经元上诱致一显着的内向电流,并且对NMDA受体拮抗剂AP5敏感;而NMDA诱发的内向电流在SNS-NR1-/-小鼠中几乎被完全阻断,说明在DRG神经元上,伤害感受性神经元的NMDA受体功能被完全敲除,而其他非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上的NMDA受体功能未受影响。2.行为学表型通过行为学研究发现,NR1fl/fl小鼠与SNS-NR1-/-小鼠的正常机械性痛域和热痛域没有显着性差异。在后肢足底皮下注射Capsaicin诱致的急性自发痛反应过程中,NR1fl/fl小鼠与SNS-NR1-/-小鼠在反应时间上也没有显着差异。Formalin诱致的第二相持续性自发痛反应程度在SNS-NR1-/-小鼠中显着低于野生型小鼠,而后肢足底注射CFA诱致的机械性痛域和热痛域则明显弱于野生型小鼠。3.机制探讨在DRG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神经元,用串刺激使神经元释放谷氨酸,在串放电之后可以见到明显的内向电流,并且这个内向电流可以被NMDA受体阻断剂AP5所阻断。说明DRG释放的谷氨酸可以作用于周围神经元或者自身NMDA受体并发挥功能。NR1fl/fl小鼠与SNS-NR1-/-小鼠的IB4-Fluor488阳性标记的伤害性DRG神经元静息膜电位、基强度以及阈值都没有显着差异。在CFA足底注射24h后,NR1fl/fl动物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基强度以及阈值显着降低,而SNS-NR1-/-动物的IB4-Fluor488阳性标记的伤害性DRG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阈值显着降低,但是基强度无变化。而在对照组中,NR1fl/fl小鼠及SNS-NR1-/-小鼠中DRG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基强度以及阈值无显着变化。研究发现,在NR1fl/fl小鼠,IB4-Fluor488阳性标记的伤害性DRG神经元在采用不同斜率的斜波注入电流引起的神经元放电的个数在CFA注射24h后显着升高,而在SNS-NR1-/-小鼠IB4-Fluor488阳性标记的伤害性DRG神经元,CFA足底注射24h后并无显着变化。通过电生理实验给予背根2Hz低频条件刺激,在NR1fl/fl小鼠向PAG投射的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上可诱导长时程增强现象(LTP)。而在特异性敲除突触前NMDA受体的SNS-NR1-/-小鼠上,向PAG投射的脊髓背角I层神经元上的LTP被显着抑制。第二部分CCL2对脊髓背角Lamina II突触后神经元NMDA受体的直接作用本文拟对脊髓背角Lamina II神经元NMDA受体进行检测,观察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对脊髓背角Lamina II神经元NMDA受体的作用,进一步阐释炎性致痛敏过程中,激活小胶质细胞以及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不仅仅可以通过作用于小胶质细胞本身增强突触后神经元的反应性,也可以通过趋化因子直接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胞体,从而通过直接调控突触后胞体上NMDA受体的表达来调控神经元的反应特性,突触后NMDA受体的活动依赖性改变可以进一步引起中枢敏化,造成炎性损伤。结果如下:1. CCL2诱致动物痛行为反应增强对11只8w C57BL/6动物进行行为学检测发现CCL2可以诱导痛行为增强。给予C57BL/6小鼠单次鞘内注射100μl的CCL2可以诱发炎症痛敏反应,导致缩足反射的潜伏期缩短。应用CCL2的天然受体CCR2的拮抗剂RS504393,可以抑制CCL2诱发的炎性痛敏反应。CFA注射1d后,C57BL/6表现出持续的机械痛敏及热痛敏行为学表型。而腹腔注射RS504393后,CFA导致的机械痛敏及热痛敏被显着地抑制。CFA注射1d后,C57BL/6表现出的持续机械痛敏及热痛敏可以被NR2B的抑制剂Ifenprodil所阻断。2.炎症损伤后CCL2和CCR2表达上调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显示脊髓的CCR2mRNA的表达在CFA导致的炎性痛中明显上调。通过Western blot研究发现CCL2可以显着增强NR2B的蛋白水平,而腹腔注射RS504393可以减弱这种表达增强。3. CCL2致痛敏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通过在神经元上进行全细胞膜片钳实验以及单细胞PCR发现,5例Lamina II神经元上中的4例神经元可以诱导出NMDA电流,并且其中的两例CCL2可增强NMDA诱发电流,提示NMDA受体与CCR2可共表达;单细胞PCR实验发现可以诱发NMDA电流的神经元同时也表达囊泡谷氨酸转运体2;表达囊泡抑制性氨基酸转运体的抑制性神经元并不能诱发NMDA电流,提示NMDA受体可能不表达在抑制性神经元上。Westen blot实验发现,CCL2可以直接增强神经元pERK的水平,同时这种增强作用可以被细胞内加入pERK的阻断剂PD98059所阻断,同时也可被细胞外加入CCR2抑制剂RS504393所阻断。电生理学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表面灌流CCL2(100ng/ml)可以导致NMDA电流的显着增加,而这种增加可以被CCR2的拮抗剂RS504393所阻断。同时发现CCL2可以增强CFA致炎性痛敏动物Lamina II神经元的NMDA电流。突触的电生理学实验表明,表面灌流CCL2/MCP-12min并不能增强AMPAR介导的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voke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eEPSC),但是显着增强了NMDAR介导的eEPSC。表明CCL2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突触后NMDA受体从而引发突触后作用。在CFA注射24h后炎性痛敏动物脊髓背角Lamina II神经元表面灌流CCR2拮抗剂RS504393可以在短时间内(<2min)显着降低NMDA诱发电流。应用NR2B的特异性阻断剂Ifenprodil,可以部分阻断脊髓背角Lamina II神经元上的NMDA电流,同时也可以阻断CCL2对NMDA电流的增强作用。应用在体电生理实验技术,在麻醉动物脊髓背角记录场电位EPSP(fEPSP)给予强直条件刺激后,可以在脊髓背角诱发fEPSP的增强,这种增强可以持续数小时。研究发现,在体脊髓诱发的LTP可以被RS504393翻转。结论:1.在生理状态下,脊髓背角第一级突触的突触前NMDA受体,对伤害性信号的突触传递主要发挥抑制性调控作用。2.在慢性炎症病理状态下,脊髓背角第一级突触的突触前NMDA受体发生活动依赖性改变,对伤害性信号的突触传递发挥增强效应,加剧中枢痛敏的形成。3. CCL2/MCP-1直接作用于脊髓背角突触后神经元胞体CCR2受体。4. CCR2的激活可以导致ERK磷酸化增加,并进一步通过NR2B导致突触后NMDA受体活动性增强。(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4-05-01)

陈幸,殷跃红[6](2013)在《肌梭传入神经主动突触后反应的动力系统-Markov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神经元是骨骼肌运行的控制单元,而肌梭等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对运动神经元的动态变频反馈是其闭环调控的物理基础.以肌梭的传入神经突触为对象,建立了从突触前刺激到突触后反应的动力系统-Markov模型,并通过将理论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描述树突膜的主动传递特性,本文摒弃了传统的被动电缆理论(passive cable theory),采用动力系统方法,并明确了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而对于突触后电流的动态行为,则引入了简化的Markov模型,从而给出了突触后受体开放动力学的解析解.本文的模型可对胞膜通道密度的实际不均匀性进行模拟,适用于针对神经元的复杂有限元分析,进而为运动神经元变频反馈与调控机制的探索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3年09期)

孙建华[7](2013)在《电离辐射及庆大霉素听力损伤模型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变化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哺乳动物能够感受和分辨不同频率及强度的声音信息。这是由于耳蜗内的毛细胞具有机械敏感性,能够将声波引起的淋巴液振动转换为电信号。外毛细胞对声音有放大作用,使耳蜗对声音频率的有高度敏感性和选择性。内毛细胞则是将声音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的感受细胞。内毛细胞感受声波的振动,通过位于其底部的突触结构释放神经递质,刺激与内毛细胞形成突触联系的螺旋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将声波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再由螺旋神经元等结构投射到中枢神经系统。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是听觉传导通路上的第一个传入性突触结构,其在声音的编码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内毛细胞带状突触位于内毛细胞基底外侧部,每个内毛细胞拥有10-30个带状突触,对应相等数量的螺旋神经元,感受其所在耳蜗位置上的特定声音频率。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典型的耳蜗内毛细胞的带状突触为球形或椭圆形的电子密度体,因其呈带状排列,所以被称为带状突触。带状突触有清晰的核心部分,直径为100-200nm,囊泡集中在核心周围20nm长的范围内,这些突触囊泡直径约为35nm。大量研究表明,其数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会导致感音神经性聋。有研究发现,小鼠听阈增加后,带状突触的数量减少并且体积增大。本研究通过构建电离辐射及耳毒性药物导致听力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两种模型研究内毛细胞带状突触在听力损伤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110只,5周龄,体重18~25克。造模前ABR听阈检测正常。将小鼠随机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为电离辐射损伤组,共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未给予放射损伤),10Gy一次性头部放射后7天组,10Gy一次性头部放射后14天组,10Gy一次性头部放射后21天组,20Gy一次性头部放射后7天组,20Gy一次性头部放射后14天组,20Gy一次性头部放射后21天组。第二部分为庆大霉素损伤组,共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剩余3组使用庆大霉素(100mg/kg/d)进行腹腔注射,分别为注射7天(7d组),注射14天(14d组)、注射14天后停药观察14天(28d组)。于相应时间点首先进行ABR听阈检测,之后处死小鼠留取耳蜗标本,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耳蜗中轴切片HE染色观察Corti氏器、神经丝及螺旋神经节变化;②耳蜗基底膜剥离,对CaV1.3/CtBP2、VGLUT3、MyosinⅦa、Prestin进行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③耳蜗中轴切片对NF(neurofilament)、MyosinⅦa进行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④庆大霉素损伤组耳蜗标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内外毛细胞纤毛形态。数据采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One-waysANOVA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BR听阈变化。10Gy辐射后ABR听阈变化。放射后ABR阈值逐渐升高。各时间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7天、14天及21天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0Gy辐射后ABR听阈变化。放射后ABR阈值逐渐升高。各时间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7天、14天分别与21天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7天与14天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10Gy及20Gy两种剂量放射后在相同的时间点两组ABR阈值比较7天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天及21天两个时间点两种剂量放射后ABR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20Gy放射后14天阈值高于10Gy放射后21天,两组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20Gy放射后7天与10Gy放射后14天ABR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庆大霉素作用时间的增加,各组小鼠的听阈增加。14天组听阈增加最明显,28天时听阈较14天组时下降。各时间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7天组、28天组分别与14天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7天组与14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aV1.3/CtBP2免疫荧光标记变化。电离辐射后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CaV1.3/CtBP2表达数量逐渐减少,在21天时表达数量最少。10Gy剂量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7天与14天、21天相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14天与2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Gy剂量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1天与7天、14天相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7天与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Gy及20Gy两种剂量放射后在相同的时间点内毛细胞内CaV1.3/CtBP2数量比较,20Gy组CaV1.3/CtBP2数量组少于10Gy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7天、21天两个时间点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14天时两种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庆大霉素组CaV1.3/CtBP2表达数量在第7天时略有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4天时其表达数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天与14天时比较CaV1.3/CtBP2表达数量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天、14天及28天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VGLUT3免疫荧光标记变化:电离辐射后VGLUT3表达减弱,20Gy组与10Gy组比较,减弱更明显;庆大霉素损伤组无明显变化。4、MyosinⅦa免疫荧光标记变化:电离辐射后MyosinⅦa表达减弱;庆大霉素组无明显变化。5、神经丝(neurofilament)免疫荧光标记变化:电离辐射后神经丝表达减弱,放射剂量剂量增大后更明显;庆大霉素损伤组无明显改变。6、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变化:电离辐射后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各放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Gy与10Gy相比,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更明显,14天及21天时两种放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庆大霉素损伤各组与对照组比较螺旋神经节细胞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ABR听阈进行性升高,辐射剂量增大后听阈提高更明显。2、电离辐射损伤后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性减弱。3、电离辐射损伤后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辐射剂量增大后减少更明显。4、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可能对耳毒性药物更加敏感。5、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变化与听阈变化相关。(本文来源于《辽宁医学院》期刊2013-03-01)

徐义策,王雪峰,柳柯,施磊,杨仕明[8](2012)在《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对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暴露下小鼠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和小鼠听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周大小的C57BL/6J小鼠,每天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次,药物浓度为100mg/kg,连续给药14d,分别在第7天、第14天时检测受试小鼠的ABR(Click&Tone burst),并以未进行腹腔注射给药的小鼠(0d)作为对照组。使用抗GluR2/3抗体对小鼠基底膜铺片标本进行染色标记,以观察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GluR2/3)的表达情况。结果 注射庆大霉素小鼠在第7天、10天、14天时听力损失明显,听力阈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庆大霉素后第7天和14天,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GluR2/3)的表达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显着增高,听力损失最为严重,提示GluR2/3在突触后的过高表达和耳聋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论 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持续暴露可以造成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间隙内谷氨酸递质过表达,与耳聋程度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2012年05期)

吴小波[9](2012)在《吗啡戒断对伏隔核中型棘突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催眠和镇痛药物,但反复使用容易导致药物成瘾和滥用,尤其是吗啡和其衍生物海洛因。近年来,大量证据都表明,中脑皮质边缘多巴胺系统神经环路的适应性变化是奖赏效应和药物成瘾产生的关键。这种由经历或药物导致的神经适应性改变在细胞和分子机制上几乎都涉及兴奋性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变化,即涉及相关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或是长时程抑制(LTD)。伏隔核(NAc)是该系统中参与控制奖赏效应以及药物成瘾相关的动机和情感活动表达的中继站。其中,90~95%的神经元都是GABA能的中型棘突神经元(MSN),它主要接受来自于前额叶皮层,杏仁核,海马等前脑的兴奋性谷氨酸能传入,以及来自于腹侧被盖区(VTA)的多巴胺能传入。NAc区MSN兴奋性谷氨酸能突触传入适应性的变化,对药物成瘾相关行为的形成、维持及表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成瘾药物引起NAc兴奋性突触功能改变具体的细胞分子机制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尽管已经发现许多成瘾药物可以诱发NAc区神经突触可塑性的改变,但吗啡反复注射及停药后戒断是否可以诱导NAc兴奋性谷氨酸能突触传入可塑性的改变并未获得过直接的电生理证据。在不同的戒断时间点上,其可塑性特征及可能涉及的分子细胞机制也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场电位记录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吗啡反复使用(每天2次,持续5天)后,急性戒断(停药12小时)和慢性戒断(停药10天)后对大鼠NAc壳区MSN兴奋性谷氨酸能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目的是获得吗啡戒断,NAc壳区MSN谷氨酸能突触传入可塑性变化的特征以及可能的细胞分子机制,为吗啡戒断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首次观察到:吗啡慢性戒断后,NAc壳区MSN兴奋性谷氨酸能突触传递增强,而吗啡急性戒断对MSN谷氨酸能突触传递强度却无明显影响,并且吗啡慢性戒断损害了离体脑片上刺激诱导的LTP/LTD。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吗啡作用后是通过下调突触前Ⅱ类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2/3)的功能来引起慢性戒断后NAc壳区MSN突触传递增强的。具体结果如下:1.吗啡急性、慢性戒断分别对NAc壳区MSN兴奋性谷氨酸能突触传入强度的影响与盐水注射组相比,吗啡慢性戒断后NAc壳区MSN谷氨酸能突触传入明显增强,而急性戒断后突触传递无明显改变。突触传递的增强表现为成对双脉冲刺激诱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比率(PPR)减小,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的频率显着增高,并且AMPAR/NMDAR电流比率也明显增大。然而,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吗啡急性戒断后的PPR, AMPAR/NMDAR电流比率,mEPSCs的频率和幅度都无显着性改变。2.吗啡慢性戒断损害了MSN谷氨酸能突触LTP/LTD的诱导生理盐水组高频刺激(HFS)和低频刺激(LFS)可以分别诱导NAc脑片兴奋性谷氨酸能传入突触LTP和LTD的产生。吗啡慢性戒断后,阻止了LTP的诱导,并且LTD的诱导也受到了明显的抑制。3.吗啡慢性戒断诱导的MSN突触传递增强需要NMDAR的参与在体NMDAR阻断剂MK-801预注射可以阻止吗啡慢性戒断诱导的AMPAR/NMDAR电流比率的增强。并且吗啡慢性戒断导致突触后含NR2B亚单位的NMDAR功能出现上调,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表现为,吗啡慢性戒断后NMDAR电流衰减时间明显延长,并且NR2B/NR2A电流比率增大。4.吗啡通过下调:mGluR2/3的功能诱导了NAc壳区MSN突触传入的增强在离体NAc脑片上灌流mGluR2/3的激动剂LY-379268可以诱导MSN谷氨酸能传入突触产生LTD,而吗啡慢性戒断后LY-379268诱导MSN突触产生LTD的能力明显下降。在体mGluR2/3的激动剂预处理可以阻止吗啡慢性戒断导致的突触传递增强,表现为mEPSCs频率和AMPAR/NMDAR电流比率都恢复到对照水平。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吗啡慢性戒断后NAc壳区MSN兴奋性谷氨酸能突触传递增强,而急性戒断对MSN突触传递强度无明显影响,并且吗啡慢性戒断会损害离体脑片上电刺激诱导的LTP/LTD的产生。其可能的通路是吗啡慢性戒断后可以通过下调突触前mGluR2/3的功能,引起突触前递质释放增多;同时增强突触后反应,并且该过程需要增强突触后含NR2B亚单位的NMDAR的功能。(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徐义策[10](2012)在《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毒性刺激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腹腔注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后C57BL/6J小鼠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并进一步研究这种变化和听力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出生后5周大小的C57BL/6J小鼠,雌雄不限,每组由6只小鼠组成,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药物浓度为100mg/kg,连续给药14d,然后停药后饲养至第28d.分别选取第4d、第7d、第10d、第14d和第28d的小鼠进行ABR(Click&Tone burst)和DPOAE检测,未进行腹腔注射给药的小鼠(0d)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动物每天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动物处死后耳蜗取材,然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进行基底膜铺片染色和蛋白检测,以观察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前特异性蛋白RIBEYE/CtBP2和突触后神经递质GluR2/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应用庆大霉素以后,实验组小鼠从第4d开始出现听力损失,在第7d时听力损失似乎达到最明显的水平,而第10d,14d,28d听力阈值较第7d时有所降低,但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小鼠在第10d,14d,28d的听力阈值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应用庆大霉素后的第4d,7d,10d,14d和28d, RIBEYE/CtBP2和GluR2/3在基底膜上的表达水平和部位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和小鼠听阈的改变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结论一定剂量的庆大霉素所造成的听力损害可能和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形态及功能改变有关,而且该突触形态上的恢复可能有助于小鼠听力的改善。(本文来源于《辽宁医学院》期刊2012-04-01)

传入突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中的AMPA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ate receptor, AMPA受体)和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以及兴奋性神经元的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通过药物干预AMPA受体和/或NMDA受体的方法阻断神经元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并采用GAD67-GFP鼠的绿色荧光来显示混合细胞群中抑制性神经元、CaMKII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兴奋性神经元。结果:当阻断AMPA和/或NMDA受体时,光镜下显示神经元网络的密度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神经元网络的变化更明显。对于GFP阳性的抑制性神经元,当阻断AMPA受体时,神经元突起分支数降低至对照组的约65%(低浓度)和55%(高浓度),突起长度缩短至对照组的大约43%(低浓度)和36%(高浓度);当阻断NMDA受体时,分支数降低至约70%(低浓度)和45%(高浓度),长度缩短至约43%(低浓度)和31%(高浓度);联合用药时,分支数和长度分别为对照的约42%和38%。对于CaMKII阳性的兴奋性神经元,尽管变化程度稍弱,但其形态也出现类似变化。当阻断AMPA受体时,神经元的分支数降低至对照组的64%(高浓度),突起长度变化不大;当阻断NMDA受体时,分支数降低至约50%(高浓度),长度缩短至约77%(低浓度)和71%(高浓度);联合用药时,分支数和长度分别为对照的约69%和62%。结论:在神经元发育的过程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入可影响抑制性神经元和兴奋性神经元的形态发育,最终对神经环路的形成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入突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屹洋,张瑛.躯体感觉传入系统存在GABA_A受体依赖和NMDA受体依赖两种不同的突触前抑制形式[J].生理科学进展.2019

[2].贾宁,刘子赫,贾瑞华,李瑞,张正平.兴奋性突触传入对皮层神经元形态发育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3].彭斯聪.HCN通道对脊髓背角胶状质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入的调控机制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8

[4].柳柯,杨仕明.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病变和遗传性听功能障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4

[5].解柔刚.伤害性初级传入的突触前及突触后NMDA受体介导慢性痛敏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

[6].陈幸,殷跃红.肌梭传入神经主动突触后反应的动力系统-Markov模型[J].科学通报.2013

[7].孙建华.电离辐射及庆大霉素听力损伤模型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变化特点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3

[8].徐义策,王雪峰,柳柯,施磊,杨仕明.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对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的影响[J].解剖科学进展.2012

[9].吴小波.吗啡戒断对伏隔核中型棘突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入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

[10].徐义策.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毒性刺激的反应[D].辽宁医学院.2012

论文知识图

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自发放电情况以及...不同强度噪音损伤后的不同时间耳蜗超微...生理盐水组透射电镜结果典型Neutral细胞的膜电位与自发放电...生理盐水+噪声组透射电镜结果组大鼠噪声暴露前后发生的DPOAE的幅值...

标签:;  ;  ;  ;  ;  ;  ;  

传入突触论文_王屹洋,张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