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互层岩体论文_马瑞成,程鹏,乔海平,李方,陈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软硬互层岩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软硬,力学,层状,岩石,生长,巴东,数值。

软硬互层岩体论文文献综述

马瑞成,程鹏,乔海平,李方,陈浩[1](2019)在《提升软硬互层岩体松动爆破综合效能的精准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精准爆破设计和精细化爆破作业过程对露天煤矿岩体松动爆破效果的影响,通过对爆区岩性分布、工程地质条件等基本要素和爆区环境信息等数据的细致采集处理,针对黑岱沟煤矿软硬互层、近水平岩层迭置,台阶平台平整度不均和炮孔含水情况,提出了用空气间隔装药和大密集系数爆破技术、控制堵塞高度和装药高度、空气与水介质耦合处理浅水孔的松动爆破精细设计优化方案,现场试验表明该方案不仅改善爆破效果,同时可大幅度降低松动爆破成本。(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亢金涛,吴琼,唐辉明,胡新丽,范亮亮[2](2019)在《岩石/结构面劣化导致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劣化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结构面劣化导致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劣化的作用机制是揭示叁峡库区库岸消落带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渐进劣化机理和评价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关键问题.以叁峡库区典型"易滑岩组"巴东组第二段红色系列的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岩组为研究对象,考虑干湿循环条件下岩石/结构面参数劣化,开展了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数值试验,分析了软岩/硬岩/层面劣化对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劣化的贡献度及其与岩层倾角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层倾角条件下,软岩/硬岩/层面劣化对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劣化的影响有明显区别,以软岩/硬岩/层面劣化对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劣化的贡献度为依据,将岩层倾角全范围划分为软岩控制区、软岩-硬岩-层面共同控制区、沿层面滑移失稳破坏区和硬岩控制区,揭示了岩石/结构面劣化导致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劣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受岩层倾角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库岸消落带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渐进劣化机理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昂,邵国建,苏静波,刘君成,孙阳[3](2018)在《软硬互层状岩体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及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锦屏软硬互层状岩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试验分析单轴应力状态下岩样的3种破坏模式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探讨层面倾角、软弱夹层数量、分布及所占体积比等因素对互层状岩体变形特性、强度特征及破坏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锦屏互层状岩体的破坏总体遵循单轴压缩破坏的多裂纹劈裂模式,且在缓层面倾角范围内岩体的破坏以岩质材料自身属性为控制,而在较大倾角水平上则以层理弱面的影响为主导因素;软弱夹层数量对于层状岩体的U形强度规律影响不显着,但随着软弱夹层数量的增加,破坏荷载极小值有向层面倾角较小方向前移的趋势;随着软弱夹层所占体积比的增加,破坏荷载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当软弱夹层所占体积比接近时,软弱夹层数量的增加对岩样破坏荷载下降的影响与岩层倾角大小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当岩层水平时,对强度基本不发生影响。(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李昂,邵国建,孙阳,师后盖,苏静波[4](2017)在《软硬互层状岩体局部区域的细观非均匀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锦屏工程地下厂房区典型软硬互层状岩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生长算法的图像分割技术表征岩体局部区域的细观结构特征,探讨获取区域生长算法中生长参数的方法;采用FLAC~(3D)差分程序,以比例关系映射方法建立与软硬互层状岩体岩样相对应的细观尺度均匀化网格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组分基元力学参数满足Weibull分布的细观概率模型。并以程序内嵌的fish语言,实现考虑岩体局部细观结构及组分材料非均匀性时基元的弹–脆–塑性本构关系,建立互层状岩体局部区域细观数值模型,进而以多种数值模拟方案考察细观非均匀性对岩体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互层状岩体的细观非均匀特性对其变形特性、强度特征、声发射规律及累计损伤过程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S2期)

吴渤,吴立,罗金泽,贾善坡[5](2015)在《软硬互层岩体模型单轴压缩破损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正确认识软硬互层岩体力学特征、分析其变形和强度规律,是大型岩体工程设计和施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软硬互层岩体的力学特征,探讨了互层的存在以及倾角变化对岩体变形破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岩层倾角由0°增加至90°时,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存在明显差异,抗压强度随岩层倾角的增大呈U型分布;试样的破损特征随倾角变化和分层变化呈不同破坏形态,破裂面主要沿软硬分层薄弱面发育,层间破坏主要由软弱分层的破坏引起;软硬分层薄弱面处切应力明显增大,相邻软硬夹层的应力分布有明显间断。(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陈凯,邹俊[6](2014)在《软硬互层岩体的加筋作用及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软硬互层岩体受力分析及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从宏观方面分析了硬岩的"加筋"作用及其力学机制,并通过大量的单轴压缩数值模拟分析了加筋作用对硬岩弹模、泊松比、强度以及分层数量、层厚比和层间摩擦等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硬岩对软硬互层岩体的加筋作用主要是通过承受拉应力来发挥作用。加筋作用对分层数和层厚比的敏感度较高,对弹模的敏感度先减小再增加,对强度的敏感度则相反,对层间摩擦的敏感度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李昂,邵国建,范华林,杜培荣,朱义欢[7](2014)在《基于细观层次的软硬互层状复合岩体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锦屏一级水利工程地下厂房区软硬互层状复合岩体为研究对象,引入基于区域生长算法的图像分割技术,获取材料内部细观非均匀性信息,建立能体现岩体真实细观结构的计算网格。采用叁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以弹–脆–塑性本构为基础,考虑不同层面倾角的影响,对单轴压缩应力状态下岩样破裂过程进行了细观层次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层面倾角的改变,应力分布规律与岩体中岩质材料的细观分布密切相关;岩样的渐进破坏过程均是以拉应力破坏为起点,并终止于主剪切带的形成。此外,主软弱层面出现了沿层面"长轴向"及"短轴向"的2种贯通性破坏形式,并与岩样室内试验结果有相似的破裂现象。(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S1期)

刘云鹏,邓辉,黄润秋,宋金龙,袁进科[8](2012)在《反倾软硬互层岩体边坡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倾软硬岩体互层边坡是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类边坡,在不利条件下有失稳破坏的可能,特别是在坡脚受到扰动、降雨、地震等作用时。以"5.12"地震期间都汶公路(都江堰—汶川)上一处边坡的地震响应为例,采用离散元UDEC软件对其进行模拟,系统研究了其地震响应的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软弱岩层挤压变形强烈,有向外剪出的趋势。同时,在地震波反复拉张作用下,软弱岩层位置容易开裂,成为坡体变形破坏的优势拉裂区域。地震波加速度、速度随高程变化放大显着,在坡体表部位移量随高程增高而逐渐增大。就整体而言,岩体内部的节理裂隙进一步张开,并产生了一些新的裂隙,弯曲倾倒有加剧的趋势;而坡表覆盖层普遍具有表部拉张开裂和掉块现象,特别是在地形几何形态突变处,破坏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2年03期)

蒋昱州,朱杰兵,王瑞红[9](2012)在《软硬互层岩体卸荷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岩石全自动叁轴蠕变仪对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交通洞典型灰白色细晶大理岩与绿片岩软硬互层岩样开展卸荷蠕变试验,得到岩样轴向、侧向典型的蠕变全程曲线。蠕变试验结果表明:围压较高时,试样的轴向与侧向变形随时间的推移变化不大,蠕变现象不明显;随着围压逐渐减小,试样的蠕变变形越来越显着,在最后一级出现了典型的蠕变3个阶段并发生了非线性加速蠕变现象直至试样破坏。软硬互层岩样叁轴卸荷蠕变破裂形式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局部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张拉破坏,主裂纹与水平面大致呈45°角,剪切破裂面较为单一平整,且破坏面基本是沿着强度较低的绿片岩层理内部并平行于层理面产生和扩展贯通而形成的。在加速蠕变阶段之前,其侧向蠕变变形比轴向蠕变变形小,但试样处于加速蠕变阶段时,侧向蠕变变形量与蠕变速率均要高于轴向蠕变;这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和围压的降低,岩样的侧向蠕变比轴向蠕变更为灵敏,而且体积扩容效应显着。卸荷条件下,蠕变力学参数表现出较为显着的非定常性规律,当外荷载小于岩样长期强度时,岩石卸荷蠕变力学参数与卸荷量有关,随着卸荷量的增大逐渐弱化;当外荷载大于岩样长期强度时,岩石卸荷蠕变力学参数不仅与卸荷量有关,而且还与蠕变时间有关。(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卢黎,张四平,张永兴,林蔚勋[10](2010)在《软硬互层岩体中压力分散型锚索结构布置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软硬互层岩体中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各承载单元能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建立成层岩体和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叁维数值模型。通过调整锚索各承载单元上的钢绞线数量,得出各种梯级结构布置的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优化计算分析。通过对比多组方案下的砂浆体与岩体的应力、变形和锚固单元荷载位移曲线,判别出能够适应岩性不均,发挥出最大锚固效应的方案,进而获得优化的压力分散型锚索结构布置方案。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的压力均分型布置可能使软岩中的锚固单元首先进入破坏状态,而优化方案下的软岩和硬岩均能协调一致,发挥出极限承载能力。最后,在岩体加固时,为适应岩层不均的状况,归纳总结出可供参考的压力分散型锚索梯级结构布置优化思路。(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S2期)

软硬互层岩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岩石/结构面劣化导致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劣化的作用机制是揭示叁峡库区库岸消落带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渐进劣化机理和评价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关键问题.以叁峡库区典型"易滑岩组"巴东组第二段红色系列的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岩组为研究对象,考虑干湿循环条件下岩石/结构面参数劣化,开展了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数值试验,分析了软岩/硬岩/层面劣化对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劣化的贡献度及其与岩层倾角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层倾角条件下,软岩/硬岩/层面劣化对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劣化的影响有明显区别,以软岩/硬岩/层面劣化对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劣化的贡献度为依据,将岩层倾角全范围划分为软岩控制区、软岩-硬岩-层面共同控制区、沿层面滑移失稳破坏区和硬岩控制区,揭示了岩石/结构面劣化导致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劣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受岩层倾角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库岸消落带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渐进劣化机理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硬互层岩体论文参考文献

[1].马瑞成,程鹏,乔海平,李方,陈浩.提升软硬互层岩体松动爆破综合效能的精准设计[J].煤炭工程.2019

[2].亢金涛,吴琼,唐辉明,胡新丽,范亮亮.岩石/结构面劣化导致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劣化的作用机制[J].地球科学.2019

[3].李昂,邵国建,苏静波,刘君成,孙阳.软硬互层状岩体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及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李昂,邵国建,孙阳,师后盖,苏静波.软硬互层状岩体局部区域的细观非均匀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

[5].吴渤,吴立,罗金泽,贾善坡.软硬互层岩体模型单轴压缩破损规律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5

[6].陈凯,邹俊.软硬互层岩体的加筋作用及敏感性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李昂,邵国建,范华林,杜培荣,朱义欢.基于细观层次的软硬互层状复合岩体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

[8].刘云鹏,邓辉,黄润秋,宋金龙,袁进科.反倾软硬互层岩体边坡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

[9].蒋昱州,朱杰兵,王瑞红.软硬互层岩体卸荷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

[10].卢黎,张四平,张永兴,林蔚勋.软硬互层岩体中压力分散型锚索结构布置优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

论文知识图

单轴压缩条件下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条件下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不同岩层倾角条件下软岩/硬岩/层面劣化...单轴压缩条件下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软硬互层岩体中的应力波传播过...典型数值计算模型(β=45°)Fig.2Typi...

标签:;  ;  ;  ;  ;  ;  ;  

软硬互层岩体论文_马瑞成,程鹏,乔海平,李方,陈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