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间氧化带边界类型划分与铀成矿潜力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谭雨蕾[1](2021)在《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文中认为铀矿资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型资源,是我国军工/军事、国防工业、能源开发及国民经济有序增长的重大需求之一。砂岩型铀矿是目前所有铀矿类型中最具开采潜力的铀矿床,表生铀元素伴随着岩石的剥蚀、水解及风化,铀元素迁移及富集成矿均需要较为特殊的盆地沉积条件及盆地构造背景,使得砂岩型铀矿在成矿过程呈现一定的空间选择性分布规律,在垂向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层性、分带性等特征。因此,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展布特点和分带特征对其成矿规律与资源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床这一典型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物理钻孔测井定量数据及地层年代信息等定性数据,对铀矿化、铀异常及铀元素在垂向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及变异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给出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二维分带特征与三维可视化,完成含铀层识别的二维含铀层异常区段分带和三维异常区域圈定,为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垂向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成矿特点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本论文提出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属于砂岩型铀矿空间复杂环境中的非线性模型研究,具有大样本,变量多,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融合等特点,属于典型砂岩型铀矿地质数据分析范畴,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下的砂岩型铀矿数据进行非线性方法研究的一种探索与尝试。论文中提出的三种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及含铀层识别研究概述如下:(1)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以盆地构造特征、地质背景及沉积环境为依据,根据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功率谱密度思想建立空间谱度量,运用钻孔测井数据中的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曲线数据进行试算研究,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进行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完成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含铀层异常区段识别和圈定工作。(2)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标度分析对多种测井数据(包括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定量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孔径(mm)、自然电位(mv)、视电阻率(Ω·m)、密度(g/cm3)等)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空间谱度量思想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空间谱度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将影响铀成矿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弥补单一伽玛照射率曲线在实际砂岩型铀矿探测中的不足。(3)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运用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对多条测井曲线定量数据进行约束性分析,融合广义相关分析及空间谱度量对上述两类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含铀层识别提取结果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将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应用到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中,同已知矿化信息相比较,可以更加精确的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砂岩型铀矿属于比较特殊的矿产资源,需在特殊的地质背景下才能富集成矿。本论文综合考虑影响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各类因素,分别基于不同类型数据(钻孔测井数据和地层年代信息)提出一系列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从而进行含铀层精确识别。进而为砂岩型含铀盆地空间垂向分带体系建立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
戴明建[2](2021)在《东胜神山沟—孙家梁地区古砂岩型铀矿床次生氧化改造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勘查和开发基地。孙家梁古砂岩型铀矿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发育有古氧化蚀变和次生氧化蚀变等不同氧化蚀变类型,存在不同期次氧化流体和多期铀成矿作用,是研究流体期次、成矿环境变化和铀矿体改造、定位非常理想又难得的地区。该铀矿床红色古氧化带几乎被后期还原改造殆尽而表现为绿色古氧化带,仅以残留形式存在。铀矿体受新生代构造影响抬升至地表,并遭受剥蚀。次生氧化含氧含铀水进入古砂岩型铀矿床内,致使原矿体再次活化迁移,在新的氧化—还原转换面附近重新沉淀富集成矿。因此,孙家梁古砂岩型铀矿床具有国内独特的古氧化和次生氧化同时控矿的特征。本文以神山沟—孙家梁地区古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反演不同期次成矿流体演化过程,恢复成矿环境变化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了次生氧化作用对古砂岩型铀矿床的改造机理,综合建立了次生氧化识别标志,揭示了铀成矿—再改造作用的4个阶段,构建了次生氧化改造铀成矿模式,建立了历经次生氧化改造作用的古砂岩型铀矿找矿应遵循的预测准则。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将古砂岩型铀矿床按是否在后期出露地表遭受次生氧化改造而进一步分为原生古砂岩型铀矿床和次生古砂岩型铀矿床。原生古砂岩型铀矿床特指铀矿床形成后矿床一直完全隐伏于还原岩石地球化学环境中,从未暴露地表遭受新的次生氧化改造的古砂岩型铀矿床。次生古砂岩型铀矿床则特指后期受构造抬升影响暴露地表,并遭受新的次生氧化改造的古砂岩型铀矿床。将研究区氧化作用蚀变类型按时间分为古氧化蚀变和次生氧化蚀变两类,并总结了不同氧化蚀变分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空间配置关系。次生氧化带本文特指新近纪以来的氧化带。2)重建了孙家梁古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指出其受上新世东部新构造运动抬升影响出露地表。研究区古砂岩型铀矿床在中侏罗世直罗组沉积期发生铀矿预富集之后,其演化可进一步细分为中侏罗世至晚白垩世北部抬升沉积成矿阶段、古新世至渐新世北西-南东向拉张阶段和中新世至今东部抬升成矿改造阶段。研究区于上新世后快速向西掀斜,东胜梁至此定型,造成孙家梁古砂岩型铀矿床出露地表。此时,铀储层古水流方向与主成矿期北西南东向的地下水流场方向近垂直,以及持续干旱的古气候条件,造成了孙家梁古砂岩型铀矿遭受新的次生氧化改造,在神山沟—准格尔召地区地表形成大量铀矿化点。3)综合建立了次生氧化改造作用标志。古氧化带以赤铁矿、针铁矿和锐钛矿含铁矿物组合为主,次生氧化以褐铁矿为主,还原带黄铁矿较为发育。古氧化带粘土矿物具高岭石含量高、蒙皂石含量低特征,同时存在绿泥石。次生氧化带以高蒙皂石和低高岭石为主要特征,不仅存在空间上的分带还存在时间上的转变和演化。由氧化带向还原带有机碳、全硫、低价硫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均具逐渐升高的特征,同时,Fe3+/Fe2+具逐渐降低的特点。次生氧化砂岩是对古氧化砂岩的再氧化产物,具高Si O2低Mn O、Ca O的特点,低Na2O、Mg O的特点。古氧化铀成矿年龄与原生古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年龄一致,次生氧化改造铀成矿年龄主要为新近纪成矿年龄,以及现代地表氧化改造成矿年龄。孙家梁古砂岩型铀矿床卷头部位富铀矿石明显具有偏铀特点,并在垂向上具有偏铀与偏镭重复发育的现象,反应次生氧化改造作用对原有矿体重新改造和富集的多期性。平面上,总体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更偏铀,往北东方向更偏镭,表明受次生氧化改造作用明显。4)研究区存在独特的铀矿富集作用,主要包括化学还原富集作用和机械吸附富集作用。还原富集作用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一是与铀储层中的固态还原介质有关;二是与后期还原气体渗入作用有关。吸附作用包括有机质吸附作用和粘土矿物对铀的吸附作用。并构建了次生氧化改造古砂岩型铀矿模式:氧化—还原转换面铀成矿模式。其铀成矿作用基本上可分为沉积—成岩预富集阶段、古氧化—还原转换面成矿阶段、还原作用保矿阶段和次生氧化—还原转换面成矿阶段共4个阶段。5)拟定了历经次生氧化改造作用的古砂岩型铀矿找矿应遵循的预测准则:一是正确识别古氧化控矿成因类型;二是准确利用地表铀异常信息;三是精确定位氧化—还原转换面空间展布。其中在利用地表铀异常信息进行准确深部找矿预测时需注意几个方面:(1)判断其是否为古砂岩型铀矿体受次生氧化改造再富集成因;(2)判断其赋矿层位;(3)查证深部铀矿化延伸情况;(4)圈定地表铀异常规模;(5)判断铀异常的来源。总结了空间定位氧化—还原转换面的方法:(1)颜色定位法;(2)岩石矿物学定位法;(3)地球化学定位法;(4)沉积成因相定位法。当然,为提高定位氧化—还原转换面空间展布准确度,以上方法最好是套合使用。上述成果和认识揭示了次生氧化作用对古砂岩型铀矿床的改造机理,构建了次生氧化改造铀成矿模式,并建立了历经次生氧化改造作用后的古砂岩型铀矿找矿应遵循的预测准则。此项研究将为在具有相似次生氧化—还原转换面控矿的新生代地层中进行铀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意义。本文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综合建立了次生氧化改造作用识别标志,揭示了孙家梁古砂岩型铀矿床次生氧化改造富集机理,构建了研究区次生氧化改造古砂岩型铀成矿模式,并完善了东胜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2)建立了历经次生氧化改造作用后的古砂岩型铀矿找矿应遵循的预测准则。
王桔[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随机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砂岩型铀成矿系统的研究一直是全世界铀矿开采、勘探的热点问题,亦成为数字地质科学研究的重点。解决数字地质科学的复杂性问题,需要创建模型将问题定量化、标准化,同时将地质过程(时间与空间)程度刻画更为精确。因此,应用地质过程随机模型来表达地学意义,更具有适应性和学术价值。本文从砂岩型铀矿成矿系统复杂性分析入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尝试的一种探索性研究。砂岩型铀矿是在表生地质作用下,由周缘不同含铀母岩蚀源区提供的铀及相关元素历经风化、剥离、水解、迁移、沉积、聚集等一系列深时演化过程,在地表土壤及水系中形成了分散晕或水系沉积物,代表元素迁移痕迹,这种地球化学数据具有多元多期次叠加过程,建立网格采样所形成的离散样本空间也具有叠加性。由于盆地周缘与盆地之间地形地貌上的差异性原因,含矿流体迁移方向总体上由高地形向低地形释放能量。因此,体现在地球化学元素离子网格数据特征上,可抽象为物质质点的定向移动(有限制的布朗运动),由于移动过程的定向性,可认为空间质点性质与其源头相邻上方质点有关,也就是说按照流体运行方向,空间质点的性状仅与其上游邻点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而与上游间隔点或下游间隔点无关或弱相关,这种空间运行状态启发我们,元素质点运动呈现极强的无记忆性,也即遵守马尔可夫性。鉴于取样网格离散性质,可以认为元素离子迁移质点构成马尔可夫链;盆地沉积地层分布在空间秩序上呈现无后效性,也即地层当前层只与它紧邻下覆层分布有关,与其它地层层序号无关,因此可将盆地沉积地层视为具有马尔可夫性。这正是本文运用马尔可夫链来度量和解释铀及相关地球化学元素表征迁移演化及铀矿盆地地层建造空间分布的原因。可将整个成矿过程划分为:以测井数据马尔可夫链模型和以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过程马尔可夫链模型,两大随机模型组合为标志的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空间分布的研究。从而佐证砂岩型铀矿表生成矿系统马尔可夫链模型,在砂岩型铀矿资源定量评价中的地位与支撑作用。论文内容属于国家973计划《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项目中第5课题《基于大数据的铀资源潜力评价》(课题编号:2015CB453005)的组成部分。以鄂尔多斯盆地钻孔测井数据及地球化学元素作为数据支撑,创建钻孔测井数据马尔可夫链模型和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过程马尔可夫链模型两大随机模型,并根据结果度量盆地内部沉积相结构及含矿地层特征分析,并解释盆地外围铀及相关元素表征迁移演化过程,最终为陆相盆地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能力分析及成矿过程估算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成果如下:1.以钻孔测井数据为案例的地层状态空间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1)利用钻孔测井数据,建立铀矿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并通过地层转移概率计算确定各地层岩性状态的转移大小;(2)应用钻孔测井数据,建立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熵,揭示地层岩性转移概率随机性发生的规律;(3)对钻孔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砂岩型铀矿地层钻孔测井数据贝叶斯模型,推断盆地砂泥结构;(4)根据钻孔测井曲线图的曲线形状,判断目标区的岩性状态和砂体内部结构以及沉积相对砂岩铀矿化控制;2.基于铀及相关地球化学元素离散取样数据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1)对地球化学元素进行预处理并剔除“奇异值”,通过地球化学元素关联性分析,以硼(B)、铀(U)、钒(V)三个关联性较高元素为例,建立元素迁移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模型,绘制含量二维图及转移概率三维图;(2)通过地球化学元素迁移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绘制以硼(B)、铀(U)、钒(V)三个元素为例的元素转移路径图,并应用聚类分析,将三元素转移路径聚类为三条主要线束路径并叠加。
张宾[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巴音乌素地区J2z1沉积体系及其与铀成矿关系》文中认为本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西侧的巴音乌素地区为研究区,以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沉积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结合野外典型沉积构造特征、测井曲线特征、镜下微观特征、粒度特征、重矿物类型及其组合特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研究区内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期的沉积背景、沉积体系类型及空间展布特征等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内已发现的铀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从古气候、地层、砂体、岩性等方面建立沉积体系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深化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研究区内直罗组下段沉积期以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为主,下亚段沉积期至上亚段沉积期逐渐由温暖湿润向炎热干旱的古气候环境转变;在古气候逐渐向炎热干旱转变的背景下,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沉积期的古水流盐度较上亚段沉积期低;下亚段泥岩Fe3+/Fe2+的平均值为0.37,上亚段泥岩Fe3+/Fe2+的平均值为1.24,表明下亚段沉积时期以还原水体为主,上亚段沉积时期以弱氧化水体为主,即上亚段沉积期的古水介质氧化能力较下亚段沉积期强;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直罗组下段碎屑物质的母岩为来源于大洋岛弧和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下的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变质岩和中新元古代-古生代的岩浆岩。直罗组下段沉积期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以三角洲相为主。下亚段沉积期发育小面积河流相,上亚段沉积期仅发育三角洲相,煤层以及典型的生物成因构造指示研究区在直罗组下段沉积期位于三角洲平原亚相中,根据岩性组合以及测井曲线特征识别出分流河道、决口扇、泥沼和沼泽微相。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沉积时期发育四条主分流河道,分别来自研究区的北西部、北东部和西部,北东部分流河道上游发育小范围河流相,呈北东-南西走向,往南西方向河道频繁分岔,演变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即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北东部为河流相向三角洲相过渡的相变部位。直罗组下段上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内不发育河流相,仅发育三条主分流河道,分别来自于研究区的北西部、北东部和西部。分流河道边部发育决口扇微相,分流河道间发育泥沼和沼泽微相,以细粒泥质沉积为主,为分流河道砂体提供了稳定的顶底板隔水层。对比直罗组下段上、下亚段砂岩岩石学特征和砂体特征发现,下亚段砂岩粒度较上亚段粗、成熟度较上亚段低,砂体规模和厚度较上亚段大,含砂率较上亚段高,指示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沉积期水动力条件强,碎屑物质搬运距离较小,物源供给充足,表明由直罗组下段下亚段沉积期至上亚段沉积期为河退湖进、源区后退的过程。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岩以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极好,砂岩中含有大量的炭质碎屑和黄铁矿,是铀沉淀富集有利的还原剂;横向上分流河道砂体连通性好,单层砂体厚度适中,垂向上“泥-砂-泥”结构发育,为层间氧化带发育提供理想的流体单元;平面上沉积微相频繁变化,地层非均质性特征明显,渗透性差的泥岩的物理阻隔作用增加了流体与岩石的反应时间,有利于铀的还原沉淀。目前已发现的铀矿体主要分布在砂体厚度和含砂率变化以及不同沉积微相之间的过渡部位,沉积微相改变的部位最有利于矿体的赋存。结合砂体平面展布图、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和氧化还原分带平面展布图,在直罗组下段下亚段圈定出两个有利成矿地段,在直罗组下段上亚段圈定出三个有利成矿地段,其中下亚段有利成矿地段位于研究区的北西部和东部,上亚段有利成矿地段位于研究区的南西、南东和东部地区,以上地区可作为下一步铀矿勘查的重点区域。
章展铭[5](2020)在《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松辽盆地是我国北方主要的产铀盆地之一,盆地西南部的通辽地区现已探明钱家店、宝龙山等大型铀矿床。近年来,通辽地区经铀矿勘查新发现了大林、海力锦等矿床,表明区内仍有很大的成矿前景。然而,对于区内流体作用与铀成矿的研究相对薄弱。论文以松辽盆地西南部通辽地区宝龙山、大林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以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砂岩型铀成矿理论为指导,研究了铀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目的层姚家组砂岩的后生蚀变特征、成矿流体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研究认为目的层姚家组砂岩中与铀矿化相关的蚀变主要有高岭石化、黄铁矿化及碳酸盐化。高岭石常常吸附铀,充填在砂岩孔隙,以杂基的形式存在。黄铁矿一方面表现为草莓状黄铁矿交代有机质且与铀矿物共生,另一方面以胶状黄铁矿与铁白云石、铀矿物共生的形式存在。含铀碳酸盐以铁白云石为主,常以自形-半自形产出,铀矿物赋存在其表面。(2)根据蚀变矿物的产出形式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不同蚀变矿物的成因。其中,高岭石成因复杂,既可以是大气降水淋滤或成岩有机酸流体的产物,也可以是在辉绿岩脱气产生的富CO2热流体充注作用下形成;黄铁矿根据其形态可分为草莓状黄铁矿与包裹草莓状黄铁矿的胶状黄铁矿,前者为具有强亏损δ34S特征的生物成因,后者因富集δ34S系热流体活动的产物;碳酸盐化存在三期,依次是沉积成岩阶段形成的原生亮晶方解石、辉绿岩脱气作用产生的富CO2流体充注姚家组砂岩形成的方解石脉与片钠铝石、热流体与地下水混合形成的铁白云石。(3)结合宏观砂岩特征与微观的镜下观察,认为研究区存在地下水、辉绿岩脱气产生的富CO2热流体以及油气还原性流体。地下水的活动贯穿姚家组形成至铀富集成矿的整个阶段;富CO2的热流体形成于嫩江期末强烈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时期,是基性岩浆活动脱气作用的产物;油气还原性流体除了由原生炭屑有机质控制的有机酸外,还由深部油气组成,伴随着持续性的构造抬升活动,能沿着断裂运移至姚家组,提升还原容量。(4)运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手段,研究认为区内铀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盐度低及多种流体叠加的特征。姚家组于构造反转期受到辉绿岩脱气产生富CO2热流体的改造,具有较高温(198~223℃)、低盐度(0.71~4.34 wt%Na Cleq)的特征。随着含铀含氧地下水的逐步混入,成矿流体演化为中等温度(155~232℃)、较高盐度(4.18~9.98 wt%Na Cleq)的特征。最终,由于热流体活动的间歇,成矿流体以地下水占主导地位,表现为低温(83~145℃)、低盐度(0.88~6.45 wt%Na Cleq)的特征。(5)认为宝龙山-大林铀矿带含矿目的层砂岩主要经历沉积成岩阶段、富CO2流体充注阶段以及成矿阶段,地球化学环境的演化过程依次为弱碱→弱酸→碱性-过碱性→弱碱性→弱酸性-中性过渡,此过程对蚀变矿物的形成与铀的迁移富集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蚀变矿物组合及流体作用,将铀成矿过程划分为沉积预富集、构造反转及热流体改造、层间氧化成矿等三个阶段。
胡俊华[6](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双龙—彬县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铀矿目前主要用于全球核电站核反应堆的燃料,在所有铀矿类型中砂岩型铀矿是其中开采成本最低、最经济的一种。目前,中国核燃料所需的大部分铀矿需要从海外进口。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核能等清洁能源,铀资源自给自足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扩大我国铀资源储备、研究我国低成本铀矿床的相关成矿理论和成矿条件,对指导铀矿勘探和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目前已经发现大量的能源矿产,并已成为我国优质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盆地北部的鄂尔多斯地区发现了世界级大型砂岩型铀矿床,而同时期进行的各项勘探与研究工作表明,盆地南部的一些地区与北部在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各方面具有成矿时代相同,含矿目的层一致,地层、构造条件、水动力条件类似等特征,但由于历史总体勘查投入工作有限,目前在南部地区尚未发现大型优质砂岩型铀矿。且目前地勘系统对于盆地南部地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的系统性研究较缺乏。本文从整个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在分析阐述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构造分区后,描述了整个盆地的基底地层和盖层地质特征,在区域上说明了整个盆地的铀成矿具有相同的成矿背景。继而聚焦到盆地南部的双龙-焦坪-彬县一带,通过分析这一地区的构造条件和地层特征得出研究区具有铀成矿的稳定的构造环境和适合铀富集成矿的赋存空间地层,进而通过分析区内古水文气象条件和后生氧化蚀变和后生还原蚀变以及铀的来源对于铀的运移和沉积成矿所产生的影响,筛选出研究区内成矿条件优异的双龙地区。直接证明了目前双龙地区有发现大规模砂岩型铀矿床的潜力。在总结了区内各地区成矿条件优劣性之后,本文对整个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重心和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认为双龙地区应该在目前取得成果基础上,向西向南扩大成果,并提升已发现资源量级别。
边君[7](2019)在《青海省大柴旦行委团鱼山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团鱼山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属于秦祁昆成矿域的柴北缘重要成矿带,己发现多处铀矿化点(带),资源潜力巨大。本次研究工作主要以该地区铀源点的赋存分析、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分析、矿区内构造特征演化分析、放射性异常情况等铀矿成矿条件分析、矿区岩性及岩相古地理情况分析等基础性研究为重点,同时结合团鱼山地区以往铀矿调查工作成果,作为最终评价研究区铀资源赋存特征的重要依据。研究内容基于砂岩型铀成矿理论,综合收集了团鱼山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和区域矿物矿产等资料,整理区内有关煤炭勘查、开发的地质资料,开展选区研究,根据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等确定找矿方向。通过对相关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查明研究区的沉积体系、地层结构特征和铀矿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了铀成矿的形成模式,评价了研究区铀资源的形成特征。通过对该研究区工作的成效,结合对研究区以往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的综合分析:揭露出团鱼山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铀源条件,多个钻孔均存在明显的放射性异常;明确了砂岩型铀矿找矿主攻目的层位,即中侏罗统石门沟组,地层岩性组合主要由砂泥互层组成,具有良好的“砂泥砂”地层结构,为含矿流体的稳定运移提供了有利的基础;研究区的构造演化整体上显示出成岩时期较为稳定而成矿时期的活化,这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也十分有利的;同时,研究区目的层的层间氧化带普遍发育,石门沟组发育的M2-M4之间的氧化带和M5-石门沟组底界的氧化带为研究区内成矿有利的氧化带。因此,本文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目标地层是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主要研究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具备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且结合区内钻孔发育的异常特征认为,若向南大规模追索区内发育的厚层状层间氧化带,极有可能揭露出更好的工业铀矿。综上所述,团鱼山地区具备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有利地质条件,为今后找矿的有利方向。
何忧[8](2019)在《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水文地球化学成矿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犁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之一,在盆地南缘发现了一系列大型砂岩型铀矿床,而盆地北部仅发现一些零星分布的小型铀矿床或铀矿化点,盆地演化过程中不同部位的构造活动强度不同,造就不同的地下水流场特征及演化过程可能是导致盆地不同构造部位铀成矿条件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从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的角度,综合考虑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耦合作用下含铀流体的迁移-转化规律,揭示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水文地球化学成矿机理,对加深认识伊犁盆地铀成矿规律和指导铀矿床空间定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整理伊犁盆地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开展野外露头地质调查与岩石、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采样工作,综合运用岩石放射性分析、岩石与水文地球化学分析、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对伊犁盆地铀成矿的铀源条件、水动力条件以及水文地球化学条件进行剖析,运用反应-迁移耦合模拟技术对含铀流体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行模拟,揭示铀成矿的水文地球化学机理,结合伊犁盆地构造及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分析盆地不同构造部位的铀成矿模式及成矿有利靶区,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蚀源区岩浆岩、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为盆地地下水系统提供了良好的铀源蚀源区岩石及地表水铀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伊犁盆地南、北两侧的蚀源区分布大量的花岗岩、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盆地南部和北部均具备良好的铀源条件。其中,花岗岩铀含量高,且在含氧水作用下具有较高的铀析出能力,是重要的铀源;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的铀含量中等,但铀的析出能力很强,也是良好的铀源;沉积岩及中性岩浆岩的铀含量低,铀源条件较差。2、多层次的地下水系统为铀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水动力条件中生代伊犁盆地的河湖相沉积构造的交替演化,连续沉积了数千米的含砂-含煤岩系,为该区多层结构承压含水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叠系侏罗系承压含水系统在盆缘开启,得以接受山前含铀含氧水的入渗补给,同时盆地内部深大断裂构造的发育,导通了深部承压含水层之间及其与潜水含水系统的水力联系,改善了地下水循环条件,尤其是为深部承压含水系统水循环的贯通创造了前提,形成了完整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体系,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水动力条件。3、盆地含水层中发育完整的氧化还原环境系统为铀成矿提供了必要的水化学条件伊犁盆地地下水化特征表明:伊犁盆地南北两侧发育有完整的氧化还原环境系统,具备铀成矿的基本水化学条件。从补给区(氧化带)到径流区(氧化还原过渡带),地下水化学特征由低TDS、低或中等铀含量的HCO3-Ca型水逐渐转变为中等矿化度、中等-高铀含量的HCO3·SO4-Na或SO4·Cl-Ca·Na型水,继续往深部进入径流-排泄区(还原带),则呈现为高矿化度、低-中等铀含量的SO4·Cl-Na·Ca型或Cl·SO4-Na·Ca型水。地下水系统中的这种在氧化-还原环境控制下的由“铀随水去”→“水去铀留”的地下水循环模式决定了铀在地下水系统中的析出→迁移→富集过程。4、地下水交替强度与含水介质垂向的不均匀性控制了铀成矿规模根据对伊犁盆地地下水流与含铀流体迁移转化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平面上,伊犁盆地南部地下水的水交替条件要远强于盆地北部,故南部铀成矿条件更优,尤其是盆地西南部,铀成矿的水动力条件最优。垂向上,伊犁盆地三叠侏罗系裂隙-孔隙含水介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表现为两强两弱的特征,即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强,三工河组和小泉沟群弱,这就为含矿流体在垂向上的不均匀分配奠定了基础,更多的含氧-含铀流体主要经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含水系统发生交替和循环,因此更有利于在这两个层位上富集成矿。5、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不同部位的地下水流场特征与铀成矿规模伊犁盆地南部自三叠侏罗系承压含水层开启后,构造运动强度相对较弱,地下水流场特征保持基本稳定,且发育完整的氧化还原系统,铀成矿作用得以稳定持续的进行,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条件,尤其是西南部成矿条件最稳定,东南部因受挤压形成褶皱,改变了地下水流场与铀成矿条件,导致成矿规模不如西南部。盆地北部构造运动强烈,盆缘大幅抬升并形成褶皱带,导致盆地北缘铀储层及早期形成的铀矿抬升至地表被改造破坏,仅褶皱带南部的斜坡带具备发育完整的补给-径流-排泄与氧化还原系统的铀成矿条件,但受地下水流分散、成矿流场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盆地北部铀成矿条件较盆地南部差。
鲁超[9](2019)在《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控矿机制和成矿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多种地质指标分析二连盆地中部铀矿田沉积期和关键成矿期的铀成矿控制因素,从同沉积期构造和成矿期构造入手,分析断拗转换期特征及其构造控制砂体发育机制,分析成矿期构造反转和剥蚀作用对铀成矿的约束并分析其规律。总结铀矿带内多个矿床的成因及联系,建立构造控制下的铀成矿模式。为揭示一种新的铀成矿模式和丰富砂岩型铀矿地质理论奠定基础,对扩大寻找同类型铀矿有重要意义。1.研究认为,二连盆地中部经历了早-中侏罗世裂陷期、晚侏罗世-阿尔善组Ⅰ幕断陷期、腾格尔组-赛汉塔拉组Ⅱ幕断陷期、晚白垩裂后热沉降期和古近系-新近系裂后期四大演化阶段。赛汉塔拉组处于腾格尔-赛汉期裂陷Ⅱ幕的末期——断拗转换期,此阶段是重要构造转型阶段,具有微弱断陷、对称性沉积、低可容空间、快速充填转变为超覆沉积以及物源体系由侧向转变为纵向的特征,控制了大规模赛汉塔拉组冲积-河流、大型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铀成矿砂体的发育。二连盆地中部主要发育单断式形成的断超型和断翘型构造样式,串联式A类型的构造地貌是具备发育砂体的优势地貌条件。2.通过岩石地层学特征、区域岩石地层结构特征、生物地层学时代判别、古地磁学综合和层序地层学综合分析判别巴彦乌拉铀矿田产铀层位为赛汉塔拉组,巴彦乌拉铀矿田主要层位为赛汉塔拉组上段,认为赛汉塔拉组下段和赛汉塔拉组上段均为一个三级层序。识别出3个一级标志层与5个二级标志层。3.通过系列砂分散体系图的编制,揭示了二连盆地中部赛汉塔拉组的“带状”砂体是多个物源体系的组合;赛汉塔拉组“带状”砂体是遭受剥蚀残留下来的砂体;多个“侧向”物源实际上是“带状”砂体主要的物源方向,并非“侧向补给”物源;赛汉塔拉组多物源和剥蚀残留特点实际上反映了整个二连盆地赛汉塔拉组的特点;“侧向”物源与轴向砂体重叠的区域是成矿的重要部位。在赛汉塔拉组内部,通过岩心、测井、地震剖面等沉积成因标志的分析,赛汉塔拉组上段主要发育有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4.二连断陷盆地在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沉积之后,既有整体抬升剥蚀,又发生主干断裂的正反转,是剥蚀残留盆地。在巴彦乌拉地区赛汉塔拉组遭受了强烈剥蚀,在残留赛汉塔拉组中发育潜水-层间氧化带并发育铀矿化。巴彦乌拉地区反转断裂对铀矿化的主要贡献在于其使断裂一侧形成构造斜坡,且大规模的赛汉塔拉组上段砂体暴露地表遭受剥蚀,形成完整的铀成矿系统和铀矿化。5.巴彦乌拉地区具有工业价值的铀矿体产出于赛汉塔拉组上段低位体系域,少量发育于赛汉塔拉组下段层序。巴彦乌拉地区赛汉塔拉组上段发育三个小层序。铀矿化主要集中在小层序Ps1和Ps2内。根据砂分散体系图和砾岩厚度图反映的规律,最佳铀成矿部位为砂体变细变薄,含砂率值变化,岩性由粗变细的变异部位。巴彦乌拉矿床及外围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在其内部能识别出主要辫状分流河道、次要辫状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矿床内工业铀矿孔主要分布在主要辫状河道与次要辫状分流河道交汇部位。6.巴彦乌拉矿床与后期抬升和构造反转形成的构造斜坡和剥蚀作用导致的潜水-层间氧化带有关。晚白垩-始新世时期目的层赛汉塔拉组遭受剥蚀时间长,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强度大,造成大面积的剥蚀带和潜水-层间氧化带的形成。赛汉塔拉组内部,铀的沉淀与有机质、黄铁矿等还原介质有关,砂岩型铀矿的主要载体为砂体粒度孔隙以及有机质的吸附。工业矿孔的分布区域与赛汉塔拉组下段的煤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巴彦乌拉矿床主要干酪根类型为Ⅲ型和Ⅳ型,应为陆地生植物成因,具有较低的S含量,没有油气上溢带来有机质参与成矿的特征,因此巴彦乌拉矿床主要的还原介质应来自地层本身。砂体的非均质性以及由沉积环境相变导致的还原介质变化是形成铀矿化的最根本因素。7.巴彦乌拉地区在成矿期(K2-E1),赛汉塔拉组地层整体接受剥蚀,由于F1断裂反转造成赛汉塔拉组上段大面积的砂体出露地表,发育潜水-层间氧化带并成矿。在经历了沉积间断之后,古近系始新统伊尔丁曼哈组(E2y)泥岩沉积覆盖上去,起到保矿作用。
于雅岑[10](2019)在《二连盆地哈达图地区砂岩型铀矿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连盆地地处天山-兴蒙造山带的中东段,为海西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伸展裂陷盆地。哈达图地区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近几年在该区发现了大型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潜力优越。本文在野外露头、岩芯观察与地球物理等资料解释基础上,利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扫描电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哈达图地区的铀矿目的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后生蚀变、热流体改造、铀成矿条件(铀源、构造、古气候和还原剂)、成矿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索。重点研究了目的层碎屑颗粒特征、流体蚀变现象、成岩成矿阶段的划分,为建立研究区的成矿模式奠定了基础。镜下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哈达图铀矿床目的层赛汉组三段砂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偏低,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含量较少,碎屑颗粒磨圆度为棱角-次棱角,分选性一般。表明其沉积物物源为近源特点。根据有机质成熟度的镜质体反射率、岩石矿物学组合、古温度、流体性质等证据判定,目的层成岩作用只进行到中成岩阶段便转变进入到了表生成岩、氧化成矿阶段,后又经历了热流体叠加作用,对铀矿化进行叠加改造,再次富铀。统计显示,黏土分带与氧化还原性密切相关。氧化流体蚀变发育,氧化带见褐铁矿化,少见绿泥石化,黏土含量大约为8.5%左右,见高岭石化、蒙脱石化以及伊利石化;过渡带黏土化强烈,含量约为25%,主要为伊利石化、绢云母化、可见绿泥石化,伊/蒙混层较多,黄铁矿化以及有机质大量出现,少见碳酸盐化;还原带黏土矿物大约为10%,有机质、黄铁矿、伊/蒙混层较过渡带减少,但伊利石含量较多。根据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判断,流体性质经历了弱碱-弱酸-弱碱的交替性演化。热流体蚀变主要表现为黑云母的绿泥石化,高岭石绿泥石化、蒙脱石绿泥石化等。根据电子探针分析显示,研究区铀的赋存形式以独立铀矿物和吸附态铀为主,独立铀矿物为沥青铀矿和铀石,且与黄铁矿、炭屑等密切伴生。综合研究认为,哈达图地区铀矿床为两段成矿,即早阶段为潜水-层间氧化带成矿,形成了早期板状铀矿体;晚阶段经深部热流体叠加改造使矿化进一步富集,这种双阶段成矿模式与乌兰察布坳陷中赛汉高毕铀矿床和马尼特凹陷中巴彦乌拉铀矿床明显不同。
二、层间氧化带边界类型划分与铀成矿潜力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层间氧化带边界类型划分与铀成矿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测井地质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盆地地质特征 |
2.2.1 盆地构造背景 |
2.2.2 盆地沉积-古地理演化背景 |
2.2.3 盆地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研究区矿床构造及地层特征 |
2.3.2 目的层沉积相及岩石学特征 |
2.3.3 层间氧化带特征 |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5 论文所用数据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垂向分带特征概述 |
3.1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简介 |
3.1.1 地质空间定义 |
3.1.2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 |
3.1.3 砂岩型铀矿空间大数据 |
3.2 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分带特征 |
3.2.1 岩性垂向分带特征 |
3.2.2 测井垂向分带特征 |
3.2.3 层间氧化带分带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4.1 算法研究背景 |
4.1.1 傅里叶变换理论 |
4.1.2 功率谱密度理论 |
4.2 算法实现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空间谱度量方法 |
4.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4.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4.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5.1 算法研究背景 |
5.2 算法实现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
5.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5.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5.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6.1 算法研究背景 |
6.2 算法实现 |
6.2.1 数据预处理 |
6.2.2 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
6.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6.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6.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三种空间垂向分带方法的对比 |
7.3 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在含铀层识别与资源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
7.4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设想 |
7.4.1 存在的问题 |
7.4.2 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东胜神山沟—孙家梁地区古砂岩型铀矿床次生氧化改造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构造分区特征 |
2.1.2 断裂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基底地层特征 |
2.2.2 沉积盖层特征 |
2.3 区域氧化带发育与铀矿化特征 |
第三章 古砂岩型铀矿床形成与演化 |
3.1 古砂岩型铀矿床构造演化 |
3.1.1 中侏罗世至晚白垩世北部抬升沉积成矿阶段 |
3.1.2 古新世至渐新世北西-南东向拉张阶段 |
3.1.3 中新世东部至今东部抬升成矿改造阶段 |
3.2 次生与原生古砂岩型铀矿床对比分析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蚀变作用类型与空间分布规律 |
4.1 氧化作用蚀变类型与特征 |
4.1.1 古氧化蚀变 |
4.1.2 次生氧化蚀变 |
4.1.3 矿化带 |
4.2 氧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垂向分带特征 |
4.2.2 水平分带特征 |
4.3 不同蚀变分带与铀矿化的空间配置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次生氧化改造作用识别标志 |
5.1 岩石矿物学标志 |
5.1.1 含铁矿物 |
5.1.2 粘土矿物 |
5.2 环境地球化学标志 |
5.2.1 有机碳 |
5.2.2 全硫、低价硫 |
5.2.3 二价铁、三价铁 |
5.2.4 氧化还原电位 |
5.3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标志 |
5.3.1 不同蚀变带内常量元素含量 |
5.3.2 常量元素活动性特征 |
5.4 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 |
5.5 流体地球化学标志 |
5.6 铀镭平衡系数标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次生氧化作用改造模式与找矿预测 |
6.1 铀矿富集作用分析 |
6.1.1 化学还原富集作用 |
6.1.2 机械吸附富集作用 |
6.2 氧化—还原转换面铀成矿模式 |
6.2.1 沉积—成岩铀预富集阶段 |
6.2.2 古氧化—还原转换面成矿阶段 |
6.2.3 还原作用保矿阶段 |
6.2.4 次生氧化—还原转换面成矿阶段 |
6.3 找矿启示与找矿预测 |
6.3.1 找矿启示 |
6.3.2 找矿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随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论文选题的科学意义 |
1.3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科学问题 |
1.4 论文的项目支撑与数据支撑 |
1.5 论文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8 小结 |
第2章 地质学随机模型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2.1 随机过程表达原理概述 |
2.2 随机模型的分类 |
2.2.1 正态分布模型 |
2.2.2 高斯分布模型 |
2.2.3 泊松分布模型 |
2.2.4 自相关与互相关条件下的白噪声与有色噪声模型 |
2.2.5 马尔可夫过程/马尔可链模型 |
2.2.6 一维随机游走 |
2.3 地质时间/空间的随机过程表达原理概述 |
2.4 地质随机模型应用分类及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2.5 马尔可夫链在地学中的研究现状 |
2.6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法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
2.6.1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模拟 |
2.6.2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
2.7 小结 |
第3章 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区域构造特征 |
3.3 盆地基底及盖层特征 |
3.3.1 盆地基底特征 |
3.3.2 盆地盖层特征 |
3.4 砂岩型铀矿成矿及勘探研究现状 |
3.5 盆地砂岩成铀条件与成矿系统 |
3.6 盆地沉积相与铀矿赋存的空间关系 |
3.6.1 盆地铀成矿沉积相 |
3.6.2 盆地铀成矿沉积环境 |
3.7 小结 |
第4章 砂岩型铀矿盆地钻孔测井数据的随机模型研究 |
4.1 钻孔测井数据伽玛值与放射性元素品位的相关性 |
4.1.1 伽玛值(GR)与铀元素(U)品位的关系 |
4.1.2 伽玛值(GR)与镭元素(Ra)品位的关系 |
4.1.3 伽玛值(GR)与钍元素(Th)品位的关系 |
4.2 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链模型表达 |
4.2.1 实例计算 |
4.2.2 结果分析 |
4.3 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的马尔可夫熵分析 |
4.3.1 熵的概念 |
4.3.2 结果分析 |
4.4 砂岩型铀矿地层钻孔测井数据贝叶斯模型分析 |
4.4.1 贝叶斯原理分析 |
4.4.2 砂岩型铀矿地层钻孔测井数据的伽玛值标准化处理 |
4.4.3 结果分析 |
4.5 盆地最佳砂泥比分析 |
4.6 盆地沉积相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砂岩型铀矿盆地地球化学元素随机模型研究 |
5.1 地球化学元素马尔可夫过程模型原理 |
5.2 研究区地理环境 |
5.3 研究区地质特征 |
5.4 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过程的马尔可夫链转移概率模型 |
5.4.1 数据组成 |
5.4.2 数据预处理 |
5.4.3 地球化学元素关联性分析 |
5.4.4 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地球化学元素迁移实例计算 |
5.5 结果分析 |
5.5.1 B、U、V三元素含量分析 |
5.5.2 马尔可夫链转移路径结果分析 |
5.6 转移路径线束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
5.6.1 计算方法 |
5.6.2 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鄂尔多斯盆地地球化学数据随机模型的地质解释 |
6.1 马尔可夫过程的地学依据与地质认识 |
6.2 泊松分布模型验证地球化学元素迁移及地质意义 |
6.3 马尔可夫链C—K方程转移概率模型分析及成铀地质解释 |
6.4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球化学随机模型分析的误差估计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存在问题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鄂尔多斯盆地巴音乌素地区J2z1沉积体系及其与铀成矿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1.3.1 理论意义 |
1.1.3.2 实际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 |
1.2.1.1 国外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 |
1.2.1.2 国内砂岩型铀矿研究进展 |
1.2.2 沉积体系与铀成矿关系研究现状 |
1.2.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沉积特征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3.1 盆地北部沉积特征研究现状 |
1.2.3.2 盆地北部沉积特征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 |
2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盆地演化过程 |
2.3 盆地地层概况 |
2.3.1 基底特征 |
2.3.2 盖层特征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2.1 构造特征 |
3.2.2 地层特征 |
3.2.3 铀矿地质特征 |
3.2.4 岩浆活动 |
4 沉积背景及沉积相标志 |
4.1 沉积背景 |
4.1.1 古气候特征 |
4.1.2 古水介质特征 |
4.1.2.1 古水流盐度特征 |
4.1.2.2 古水流氧化-还原特征 |
4.1.3 沉积物源及物源区构造背景 |
4.1.3.1 母岩类型 |
4.1.3.2 物源区构造背景 |
4.2 相标志及沉积相类型 |
4.2.1 岩石学特征 |
4.2.2 沉积构造 |
4.2.3 粒度特征 |
4.2.4 测井曲线特征及其意义 |
4.2.5 其他相标志 |
4.2.6 沉积相类型 |
5 沉积特征及演化 |
5.1 单井沉积相特征 |
5.2 连井沉积相特征 |
5.3 平面沉积特征 |
5.3.1 砂体厚度平面分布特征 |
5.3.2 含砂率平面分布特征 |
5.4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5.5 沉积体系演化特征 |
6 沉积体系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 |
6.1 砂岩岩石学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6.2 砂体发育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6.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7 成矿有利区段的遴选 |
7.1 构造演化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7.2 古气候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7.3 古水文地质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7.4 有利成矿地段 |
8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研究区范围 |
1.2.2 自然地理条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3.2 成矿流体与铀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盆地结构和构造特征 |
2.2.1 基底特征 |
2.2.2 盖层特征 |
2.2.3 断裂构造特征 |
2.3 岩浆活动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4.1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
2.4.2 古水文地质旋回特征 |
3 铀矿床地质特征 |
3.1 铀矿化类型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铀源 |
3.2.2 含矿建造特征 |
3.2.3 氧化带发育特征 |
3.2.4 矿体形态 |
3.2.5 水文地质特征 |
3.2.6 铀存在形式 |
4 流体类型及其特征 |
4.1 流体类型 |
4.1.1 地下水 |
4.1.2 热流体 |
4.1.3 还原性流体 |
4.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2.1 岩相学特征 |
4.2.2 均一温度与盐度特征 |
4.2.3 流体包裹体成分 |
4.3 流体特征 |
4.4 流体组分及来源 |
5 流体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
5.1 地下水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5.2 热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5.3 还原性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5.4 蚀变矿物组合序列与铀成矿阶段 |
6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双龙—彬县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思路 |
1.4 研究现状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盆地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盆地基底和盖层特征 |
2.2.1 盆地基底特征 |
2.2.2 盆地盖层特征 |
2.3 盆地构造特征 |
2.3.1 盆地构造分区 |
2.3.2 盆地构造演化 |
2.4 盆地水文地质特征 |
2.4.1 水文地质概况 |
2.4.2 中新生代地下水的形成演化特征 |
第三章 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3.1 构造条件 |
3.2 地层条件 |
3.2.1 中侏罗统延安组 |
3.2.2 中侏罗统直罗组 |
3.2.3 白垩系 |
3.2.4 新近系 |
3.2.5 第四系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4 后生蚀变条件 |
3.4.1 潜水氧化带发育特征 |
3.4.2 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 |
3.4.3 含矿、含水砂体特征 |
3.5 铀源条件 |
3.6 研究区典型矿床研究-双龙铀矿床 |
3.6.1 铀富集规律及控矿因素分析 |
3.6.2 矿床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 |
第四章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4.1 结论 |
4.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青海省大柴旦行委团鱼山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砂岩型铀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以往地质工作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地球物理特征 |
2.5.1 重力异常特征 |
2.5.2 柴达木盆地航磁特征 |
2.5.3 区域放射性异常特征 |
3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特征 |
3.2 构造特征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岩浆岩 |
3.4 含矿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
4 铀矿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4.1 铀矿点特征 |
4.1.1 矿体特征 |
4.1.2 矿石质量特征 |
4.2 良好的铀矿化信息 |
4.3 铀源 |
4.4 沉积—构造演化过程 |
4.5 岩性—岩相条件 |
4.5.1 含矿砂体特征 |
4.5.2 含矿砂体含水层顶底板特征 |
4.5.3 沉积环境垂向变化特征 |
4.5.4 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相展布特征 |
4.6 水文地质条件 |
4.6.1 研究区气象、水文 |
4.6.2 地表水及地下水 |
4.6.3 含、隔水层划分 |
4.6.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
4.7 后生改造条件 |
4.8 气候条件 |
5 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 |
5.1 成矿模式 |
5.2 成矿预测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水文地球化学成矿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 |
1.2.2 铀成矿地球化学分带 |
1.2.3 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伊犁盆地的地质背景与铀源条件 |
2.1 地质背景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层岩性 |
2.1.3 构造特征 |
2.2 蚀源区岩石铀含量特征 |
2.3 蚀源区地表水化学特征及铀源条件分析 |
2.3.1 水样的采集与测试 |
2.3.2 湖水化学组成特征及铀源条件分析 |
2.3.3 河流水化学组分及铀源条件分析 |
第三章 地下水流场与铀成矿条件 |
3.1 伊犁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基本特征 |
3.1.1 含水岩组类型及特征 |
3.1.2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特征 |
3.1.3 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 |
3.2 盆地地下水系统结构及渗透性空间展布 |
3.2.1 盆地地下水系统结构及空间展布特征 |
3.2.2 含水层渗透性及空间展布 |
3.3 地下水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
3.3.1 地下水流运动数值模型 |
3.3.2 地下水流场反演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地下水化学特征与铀成矿条件 |
4.1 铀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
4.2 地下水化学特征 |
4.2.1 水样的采集与测试 |
4.2.2 浅循环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4.2.3 深循环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4.3 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模式与成矿条件分析 |
4.3.1 盆地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模式 |
4.3.2 典型地段砂岩型铀矿的成矿位置分析 |
第五章 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1 含铀流体的反应-迁移模型 |
5.1.1 铀成矿的水文地球化学基本原理 |
5.1.2 剖面二维流中铀的反应-迁移模型 |
5.2 模型含水层结构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5.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模拟工况 |
5.2.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 典型剖面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3.1 盆地南部的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3.2 盆地北部的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第六章 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分析 |
6.1 层间氧化带的特征及氧化砂体分布规律 |
6.1.1 铀储层氧化-还原分带特征 |
6.1.2 氧化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 |
6.2 成矿模式与成矿有利区段分析 |
6.2.1 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分析 |
6.2.2 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有利区段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控矿机制和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问题 |
1.2.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构造特征 |
§2.1 二连盆地构造背景 |
2.1.1 二连盆地发育的板块构造特征 |
2.1.2 二连盆地构造特征 |
§2.2 多幕裂陷作用特点 |
2.2.1 二连盆地多幕裂陷作用识别标志 |
2.2.2 马尼特坳陷多幕裂陷阶段划分 |
2.2.3 幕式沉降和沉积充填响应 |
§2.3 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特征 |
第三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层序地层研究 |
§3.1 二连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盖层 |
§3.2 赛汉塔拉组岩石地层与生物地层 |
3.2.1 岩石地层特征 |
3.2.2 生物地层学时代判别 |
§3.3 巴彦乌拉铀矿田赛汉塔拉组层序地层划分 |
3.3.1 主要界面 |
3.3.2 赛汉塔拉组地层对比标志层 |
3.3.3 层序地层单元全新划分与对比 |
3.3.4 赛汉塔拉组层序地层格架 |
§3.4 巴彦乌拉地区赛汉塔拉组空间展布规律 |
第四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砂分散体系和沉积体系分析 |
§4.1 砂体空间形态 |
4.1.1 砂体厚度空间展布特征 |
4.1.2 含砂率空间展布特征 |
4.1.3 古物源体系 |
§4.2 砂体成因解释 |
4.2.1 含铀层系成因标志及典型沉积体系 |
4.2.2 赛汉塔拉组上段沉积体系域重建 |
§4.3 沉积体系垂向发育特征 |
第五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铀成矿作用的构造驱动机制 |
§5.1 构造演化控制了目标层砂体的发育 |
5.1.1 断拗转换期背景 |
5.1.2 二连盆地断拗转换期构造地貌恢复 |
5.1.3 断拗转换期构造地貌对砂体发育控制作用讨论 |
§5.2 构造反转与铀成矿关系 |
5.2.1 构造反转及剥蚀作用 |
5.2.2 构造反转识别 |
5.2.3 构造反转为铀成矿提供有利条件 |
5.2.4 构造反转对地层的改造 |
§5.3 构造反转对成矿流体的控制作用 |
5.3.1 氧化作用期次和铀成矿年龄 |
5.3.2 氧化带发育样式与反转构造及剥蚀作用关系 |
5.3.3 流体驱动成矿机制 |
第六章 巴彦乌拉铀矿田铀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
§6.1 铀迁移的动力——区域构造事件 |
§6.2 铀成矿作用的地层约束 |
§6.3 层间氧化带控矿 |
§6.4 砂体非均质性与铀矿化 |
6.4.1 垂向非均质性与铀矿化 |
6.4.2 砂体平面非均质性与铀成矿关系 |
6.4.3 砂体非均质性与铀矿化关系模型探讨 |
§6.5 铀成矿年龄 |
§6.6 铀沉淀机制 |
§6.7 铀成矿模式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二连盆地哈达图地区砂岩型铀矿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构造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构造单元 |
2.2.3 构造演化 |
2.3 地层 |
2.3.1 盆地基底特征 |
2.3.2 沉积盖层 |
2.4 岩浆岩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构造特征 |
3.2 目的层与砂体 |
3.2.1 赛汉组分段 |
3.2.2 赛汉组砂体 |
3.3 氧化带特征 |
4 成岩作用特征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碎屑成分 |
4.1.2 填隙物 |
4.1.3 后生蚀变 |
4.2 成岩作用 |
4.2.1 压实作用 |
4.2.2 溶蚀作用 |
4.2.3 胶结作用与交代作用 |
4.2.4 热流体改造作用 |
4.3 成岩演化阶段划分 |
5 铀矿化特征 |
5.1 矿石 |
5.2 铀矿物种类及赋存形式 |
5.3 沥青铀矿特征 |
5.4 黄铁矿 |
6 铀成矿机制 |
6.1 铀成矿条件 |
6.1.1 构造条件 |
6.1.2 铀源条件 |
6.1.3 古气候 |
6.1.4 还原剂 |
6.2 成岩作用与铀成矿 |
6.3 成矿模式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层间氧化带边界类型划分与铀成矿潜力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D]. 谭雨蕾. 吉林大学, 2021
- [2]东胜神山沟—孙家梁地区古砂岩型铀矿床次生氧化改造作用研究[D]. 戴明建.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随机模型研究[D]. 王桔. 吉林大学, 2020(03)
- [4]鄂尔多斯盆地巴音乌素地区J2z1沉积体系及其与铀成矿关系[D]. 张宾.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20
- [5]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D]. 章展铭.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20(02)
-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双龙—彬县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D]. 胡俊华. 长安大学, 2019(07)
- [7]青海省大柴旦行委团鱼山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与研究[D]. 边君.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水文地球化学成矿机理[D]. 何忧.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田构造控矿机制和成矿模式[D]. 鲁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10]二连盆地哈达图地区砂岩型铀矿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D]. 于雅岑.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