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西兰WWW.GOVT.NZ多种族、多民族统一的电子政府(论文文献综述)
贺新宇[1](2016)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我国56个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长期共存、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其经长期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尤其是多样性发展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层面,为探寻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教育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样本。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与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又对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基础上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论文试图从教育与文化两个纬度,围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的民族教育问题的综合研究,认真厘清这些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时代特色、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系统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理论体系,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理论。全文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与“教育和谐”的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充分汲取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和谐教育理论、我国古代“和合论”与当代多元一体化教育等理论的营养,比较、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借助国内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要样本,在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现状和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等各种非和谐现象及其成因,指出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文化多样性缺失、主流文化中心倾向和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文化认同迷失问题以及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客观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策略和建议。作者认为,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中观的和谐学校建设再到微观的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多个层面去整体建构。就宏观层面而言,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定、教育立法、资源配置、教师交流、监测评价、优化布局等层面,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就中观层面而言,从民族地区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基于文化理解的多元和谐的课程设计、实施到尊重差异、合作共享的课堂教学生态、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汉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拥有跨文化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和谐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再从微观层面而言,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而基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不同民族的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多元文化相应知识、拥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取舍、美人之美、和而不同之观念和消除偏见、歧视的情感、态度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价值观,获得相应的消解文化冲突的社会行为技能,从而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的普遍繁荣与和谐共处。为此,论文对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多层次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罗琳[2](2016)在《政府公文流转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全球范围内正在掀起一场迅猛的信息化浪潮,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对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各方面投入力度,电子政务及其相关系统逐渐演变成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平台和窗口。公文是政府部门传递正式信息的主要载体,在电子政务背景下,信息上传下达的正式渠道即为公文流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府部门的公文在数量、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变化,这就对公文办理过程中提高办事效率和加快流通速度提出了新要求。即通过优化公文流转系统,促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对公文流转全程的电子化管理,从而使公文流转进一步加速、协同办公进一步促进、办公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由于公文流转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传输和处理电子公文,从而确保了公文在流转过程中安全、实时和高效的进行传递和处理。本文以雨花区政府公文流转系统现状为分析范本,结合电子政务背景研究和公文流转系统的相关理论,说明当前政府公文流转存在的几大问题,即对电子公文认识不足;功能应用不充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投资时重开发,轻应用;流转标准不一致;缺乏复合型人才;电子公文法律效力难以认定等。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四大原因,即功能模块使用率不高;办文效率低下,部分公文不能及时办理;是采用电子档案还是纸质档案;公文拟制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等。进而从制度优化、技术优化和系统结构优化三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以提高公文流转效率,实现科学政府决策的准确和高效的贯彻落实,推动社会发展。
马毅飞[3](2014)在《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比较视角的理论与实例分析》文中认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作为一项保持国际领导力、经济竞争力的国家安全策略,在国家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际教育早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公共政策辩论的热门话题,日益展示了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伴随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多,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关系日益增强,两国政府对中美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互通愈加重视,一系列扩大双方教育文化交流政策的出台,对中美两国未来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从发展学的视角出发,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在宏观的国际背景下对中美国际教育政策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既关注中美教育政策的动态发展过程,又注重对其影响因素的静态分析;既遵循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时间序列,又注重中美两国在地域上的国别差异,进而通过分析和比较为我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提出完善建议。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引入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这一论题。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澄清、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的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的介绍、创新与不足的说明。分析问题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第二、三、四、五章。第二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回溯”对中美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分别做出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存在诸多共性,集中表现在: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皆呈现出阶段性、与世界国际关系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互动发展、体现了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结合。同时,由于国际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内外环境的差异,导致国际教育政策的目标和品质产生不同。第三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社会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四个维度对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因素做出深入分析。社会时代因素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目标选择和重心选择;政治因素在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中影响显着,但由于两国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的差异,导致国际教育政策的显现方式也不尽相同;经济因素对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方向和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产生影响,尤其是国家财政投资左右着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内容框架;中美两国在核心文化及其变迁路径上的不同,使得文化因素在国际教育政策中的作用程度和方式不同,从而深刻影响着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和稳定程度。第四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实施的实例分析”,旨在从中美国际教育的交流合作若干实例中发现当下两国教育政策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规律。论文从中美留学教育政策、合作办学政策、孔子学院在美办学政策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四个方面入手,选取中美国际教育交流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现实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在实施中的运行效果和国别差异。第五章“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未来趋向”是在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美两国未来国际教育战略,对两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向做出分析和预测。美国国际教育战略呈现出“教育先行、标准引领、兼取众长、系统谋划”的发展趋向,借国际教育扞卫美国的国家利益,以优质标准培养公民的全球素养,凭积极的教育外交加强国际合作,以整体协调的方式推进国际教育;中国国际教育的战略地位继续上升,日益走向更深层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目标由单一指引走向多元融合,政策的应对重心也由单向引进转向双向流通。未来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呈现出诸多共性:普遍重视国际教育的战略地位、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目标日益多元、注重发挥政府在国际教育中的关键作用、走向借鉴与创新互动的国际教育发展之路。论文的第六章为解决问题部分,侧重对完善我国教育政策发展建议的探寻。我国需要进一步革新教育观念、提升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地位;明确政策目标,建构国际教育政策的目标体系;关照教育类别,出台差异化的国际教育政策;完善产业机制,加强教育服务贸易的政策应对;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国际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同时,通过加强中美互动、改进留学政策、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政策环境和强化中美教育政策研究等途径促进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
许成林[4](2013)在《族群社会工作:新概念的提出与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大陆,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重启和发展是实践先行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基于这样的背景,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走出概念的迷思,具体表现为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使用随意、混乱,缺乏学理性的系统思考和必要的辨析。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相关概念,并逐一进行了辨析,明晰了概念的逻辑预设,从而理顺了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这些概念均不适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基础概念使用。重点对目前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界采用较多的民族社会工作概念进行了学理性的辨析,分析认为:民族社会工作概念未能体现和把握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未能体现社会工作的社会性;与社会工作个别化原则不匹配;―民族"概念在中西语言中无法有效对接,对话时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分歧,不适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基础概念使用。现有概念的不适宜性,与基础概念的重要性,突显了提出一个新概念的必要性。在系统概述了族群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多元文化理论;生活世界与公民社会理论;治理理论;社会工作建制化与二律悖反命题;社会工作个别化原则等理论、命题和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分析论证认为:族群社会工作概念适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基础概念使用。本文进而界定了族群社会工作概念,阐述了族群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关注的议题,建立了六种分类标准的族群社会工作分类体系,分析了族群社会工作族群敏感、政治敏感、遵循但不拘泥于社会工作知识、反思性、差异性与统一性的基本原则。
耿亚军[5](2013)在《和谐社会视野下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研究 ——以藏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为例》文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使公民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实现自身价值,这顺应了社会和民意发展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各界的共同愿望和心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都有赖于大量高素质公民的培养和参与。因此,必须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培育现代公民,发挥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基石的重要作用,公民教育所担负的国家政治、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使命清晰可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音符。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重视民族问题,重视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最大限度提高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度。因此,对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在现时代尤其显得重要和必要。而民族院校的特殊历史地位和作用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研究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界定与构成入手,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力求以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立足中国本土与借鉴西方相结合,选择了以具有典型特征和在社会中处于特殊地位、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群体并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的藏族大学生为例,选择汉族地区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两种类型的样本,作两组国家认同度的分层抽样调查与统计,对其认同状况和存在的影响认同因素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田野调查等方法以及采用最新统计分析系统等多种统计方法、从多视角较系统地探讨了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状况以及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论文共包括五个部分。在整理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公民教育以及认同等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解析,同时研究围绕认同的维度结构及问卷编制展开,首先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完善问卷,进行四所院校的问卷调查;其次通过访谈调查对问题的原因、个人经历、感情因素作深入了解,以丰富调查。问卷分析的结果显示,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对公民教育效果作具体详细、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以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样本作教育、生产、生活、宗教、心理等社会存在因素的对比,分析出影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因素以及国家认同指标与公民教育的相关性,寻找公民教育在实现国家认同上的有效成分。通过问卷分析,研究对于藏族大学生的认同现状进行了认真梳理,得出相关结论:(1)藏族大学生整体认同状况值得肯定,对本民族和国家的双重认同存在高度的正相关。这说明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的成效是显着的。(2)藏族大学生认同的不同方面其影响因素互有差异,但学校教育、家庭状况、在内地生活时间以及不同民族成员态度等可以预测藏族大学生的认同度。(3)藏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主要运用融合、聚合、亲和的文化适应策略。(4)所编制的问卷,其信度和效度达到了社会统计学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在对结论进行分析后,对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政策、社会环境、语言、宗教、民族交流交往等逐一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公民教育对国家认同的形塑。通过因素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要确立正确的公民身份,树立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的观念。通过调研和分析,研究立足于我国民族院校发展变化的实际,借鉴和吸收国外大学培养合格公民的成功范例,进一步确立民族院校公民教育应该成为促进各民族从文化认同达到国家认同的重要的可控路径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了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双重性以及教育原则,提出了改善公民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通过基础性内容、时代性内容、主导性内容的学习使他们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强化“四个认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的实施,搭建各民族交流交往的平台,改善教育效果,提高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王永昌[6](2010)在《中美军民关系比较研究:近30年视距的考察》文中认为美国和新中国的军民关系在建国前后就已被双方政治领导人划定了原则框架,这两套框架具有明显和实质性的差别。虽然都反对君主专制和军人独裁,美国新兴资产阶级主张文人政府领军,以隐蔽方式垄断了军队的领导权;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给军队注入新的职能和伦理观,通过党的阶级代表性和以党领军把人民在军队建设与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受不同经济结构和安全观的影响,早期的美国把军队视作一种潜在的危险和经济负担,谨慎预防军队干涉政治,抑制军队规模,注重用法律规范军民关系的边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领导军队与人民建立了广泛的关系,强调军民阶级情感,军民关系的边界比较模糊,军队被视作积极和有益的力量,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民众长期以来的梦想。近30年两国军民关系主体结构的发展既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稳定性,更有与时俱进的革新。美国的南部军事传统和我国高级军官队伍来源的“老区”传统十分突出,这说明地区拥军和尚武传统对军民关系主体的地理分布有明显影响。美军与各种族和阶层的连接基本符合社会结构的形态,中等收入阶层是构成美军的中坚力量,但军官团依旧为中上阶层垄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处理与各民族的关系,在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团结和繁荣的事业中贡献了重要力量。人民解放军兵员的构成基本体现了“金字塔型”的社会收入结构,面临着社会转型期与新兴中等收入阶层建立紧密连接的挑战。在教育进步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两国军民关系体现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共同要求,以科技为核心概念的主体重心悄然成形,学历门槛之外的社会群体被迫游离在主体结构的边缘。中美两国军民关系的内容形态分别代表了“聚合”和“分立”两种模式。美国军民的互动以“分”为主,军民在国会决策、经济建设和价值观发展中保持距离,各司其职。美军自我封闭和对组织利益的维护意识十分强烈。中国军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价值观念领域的互动十分活跃,军民关系以“合”为主,重在发挥两者团结一致的合力。即使在两国拥有共同目标的军事维度,美军在军民对接中更相信自己的力量,对后备力量的歧视和蔑视始终存在;人民解放军根据战争形态演变不断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始终重视发挥民兵和预备役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军民之间的矛盾类型多样,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中美两国在兵员征募中都出现了军队效能目标引发的理性公平压力,同时也有一些非理性因素给军民关系造成了障碍。两国都出现了社会矛盾向军民关系领域的传导,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期,社会矛盾复杂交织并影响军民关系的可能性较大。军民经济权益的纠纷可以通过赔偿、协商和司法途径解决,但是非军队本质功能和行为造成的伤害会引起军民经济权益的冲突,这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政府对民生领域的重视改变着财政资源分配的格局,美国民生支出与国防支出已形成竞争关系,未来中国军民对财政资源的竞争关系将日渐明朗。在军民思想观念的冲突中,两个国家面临几乎相反的境遇。美军的军事黩武倾向与国内人民的反战意愿和和平诉求难以调和,军民价值取向的距离越来越大。人民解放军在安全问题上表现了理性和谨慎的态度,但需要防范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的干扰;同时,必须强化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抵御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和渗透。中美两国军民关系的管理机制在许多方面都有进步。中国管理机制中情感因素和行政干预的色彩弱化,法治和沟通等现代管理机制的因素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就组织分工而言,美国政府和各类民间组织在军民互动中基本形成互补格局。中国政党、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分工在社会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驱动下发生了许多变化。中国共产党仍是统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政府的地位更加突出,但是民间组织的活力有待培育和开发。在军民关系的法制建设中,美国仍然坚持“预防第一”的立法取向,同时努力促进军民之间的合作。中国的法制建设始终以加强军民合作和团结为导向,预防矛盾和纠纷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通过专项立法和融入国家法制化全局,中国原有的法律真空正逐步得到填补。军队与媒体的合作对信息化条件下军民关系的管理至关重要。美军改进了面向民众的宣传工作,积累了与地方媒体合作的丰富经验。人民解放军与地方媒体的合作刚刚起步,仍需突破许多制度和观念因素的限制。中美两国的军民关系分别适应了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维护资产阶级政府统治的政治需要,服务于积极防御和全球扩张的国家军事战略。美军强调自己的功能要求和组织特征,人民解放军注意平衡政治需要与功能要求。总的来看,美国“分立”式军民关系模式的核心是军民二分,互不干涉。美军在军民互动中表现了高度的自主性,主要通过军队内部的调整推动军民关系发展。“分立”模式中军民连接高效,但反映疲弱。中国的“聚合”模式重在军民一致,团结互助。人民解放军通过组织内部的调整和组织外部的活动,促进军民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过去30年里,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把军民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国未来军民关系的发展需要平衡目标导向中的政治需要和军队功能要求;发展军队与各阶层全面而有侧重的关系;维护军队政策的效率取向,抵御民间各种干扰;强化政府在管理军民关系中的作用,拓展军队与地方媒体的合作。
张布和[7](2007)在《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重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并通过完善教育评价促进教育质量的实现。尽管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后简称“民族教育”)进展显着,但需要从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全面提升,以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由于民族教育的后发性,在实践上,对民族教育的评价基本上沿用内地的评价模式;在理论上,对民族教育评价的研究总体极为薄弱,尤其是深入的专门探讨几乎是空白。本文以促进民族教育质量为出发点,基于和谐文化理念,从文化多样性这民族教育显着特点的视角,试图对民族教育评价进行专门的探索。显然,这种研究不仅具有独特的学术意义,而且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可望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总体方法上,本研究针对民族教育发展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运用跨学科研究策略,尤其是文化人类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个案调查分析,以深入系统探讨建构文化适切性民族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结构有四个部分构成,一是理论篇,二是实践篇,三是理论建构与应用篇,四是结论与思考。共六章内容,各章要点如下:绪论,主要阐述选题原由和研究构思。在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当中,分析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质量状况,提出了评价是民族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建构民族教育质量评价观和评价体系是民族教育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阐明论文的研究设计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界定论文中涉及的“民族教育”、“文化”、“教育评价”、“教育质量评价”等与论文内容相关的主体性概念,为论文后面的论述和个案分析打好基础。第二章必要性分析主要围绕从评价入手来研究民族教育质量提升,重点探讨目前我国民族教育质量提高与评价之间的必然关系。论文认为,当前我国民族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民族教育质量需要更进一步提高。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经验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我国民族教育的质量发展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第三章论文提出我国民族教育的显着特点是文化多样性,并且从多学科的视角充分分析和论述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根据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和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相互关系,提出在这样的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多元一体”国家里,民族教育质量发展应该体现文化多样性的观点。第四章对当前民族教育评价形势有一简单概括和梳理,通过个案分析对民族学校教育评价(评估)与民族学校教育质量建设工作作出系统的解释。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当前民族教育评价的缺陷。第五章在前四章的概念界定、理论阐述和在对西方经典教育评价理论的分析、多元文化教育观的辨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体”格局学说和“文化自觉”学说建构了文化适切的民族教育评价理念。本文认为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文化多样性视角。第六章为文化适切的民族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本章对先前在我国运行比较权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模块”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模块指标分类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他们的缺陷和不足,根据文化适切理念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出民族教育质量评价模块指标体系。第七章为论文的总结和概括。综上所述,本文坚持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贡献:其一,研究主题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即针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民族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一个发展策略,这就是,需要革新评价模式,从而实现从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特色的突出。其二,理论观点的创新性,即基于人类学提出的内生性发展理念,较为充分论述了民族教育质量提升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从而提出了文化适切性民族教育评价理念。其三,研究视角的本土化,即根据我国民族关系不同于西方的特点与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不仅论述了西方经典教育评价范式的弊端,而且指出了目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中所盛行的西方多元文化教育观的局限,并进一步展示了如何运用我国学者提出的理论,尤其是费孝通先生等人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文化自觉理论,以分析我国民族教育评价何以为建设和谐文化作出贡献。其四,学科建设的促进性,即本研究首次较为系统地专门论述了民族教育评价课题,可望促进民族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完善。
二、新西兰WWW.GOVT.NZ多种族、多民族统一的电子政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西兰WWW.GOVT.NZ多种族、多民族统一的电子政府(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
(一)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发展的现实背景 |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 |
(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民族教育失谐发展的现实矛盾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文献的总体分布 |
(二)国内相关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三)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四、主要概念及其关系界定 |
(一)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 |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 |
(三)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目标 |
第一部分 现实考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
(二)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概析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宏观现实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成因分析 |
(四)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负面效应 |
三、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一)宏观课程设计中多元民族文化的相对缺失 |
(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以教科书为代表—教学内容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四)民族语言在教学中运用的问题及分析 |
四、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
(一)凉山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的理念与技能问题 |
(三)民族地区缺乏民汉双语教师问题 |
(四)民族地区代课教师的现状与分析 |
五、学业失败与认同迷失:民族儿童和谐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 |
(二)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六、反学校文化:民族地区和谐学校构建中的不和谐音 |
(一)“反学校文化”的涵义与类型 |
(二)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成因分析 |
(三)反学校文化对民族儿童和谐发展的影响 |
(四)研究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教育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依据: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到国际比较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二)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到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
(四)从和合论到和谐教育思想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文化与教育层面的解读 |
(二)我国现行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法律和法规 |
(三)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三、国外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实践与比较分析 |
(一)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冲突与融合:法国的多元文化和谐之旅及其现实困境 |
(三)变革与发展中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和谐教育 |
(四)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 |
(五)印度的多层次种族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六)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政策、实践之比较分析 |
第三部分 均衡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和谐的宏观构建 |
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
(一)公平、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 |
(二)教育公平的历史与现实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教育公平的现实追求 |
二、均衡发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环境建构 |
(一)教育公平与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
(二)均衡发展是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与和谐的宏观前提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三、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路径解析 |
(一)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政策建构 |
(二)着眼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推动民族教育立法 |
(三)促进教师良性流动,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区域内师资配置失衡问题 |
(四)构建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和谐共享 |
(五)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搭建民族地区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重要平台 |
第四部分 和而不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和谐建构 |
一、和谐取向的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 |
(一)学校教育与学校文化 |
(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特征分析 |
(三)于多元中求和谐: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与民汉双语教学 |
(一)语言文字与文化传承 |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现象概析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少数民族和谐双语教学 |
(四)双语教学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
(五)提高民汉双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和谐课程建构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民族学校课程文化与民族儿童和谐发展 |
(三)民族学校多元和谐课程的建构策略 |
四、课堂教学中的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 |
(一)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
(二)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建构策略 |
五、引领和谐: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
(二)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的专业化标准 |
(三)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跨文化教师培养策略 |
第五部分 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之鹄的 |
一、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
(一)文化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
(二)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道德教育 |
(三)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
(四)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和谐人格养成(个性发展) |
(五)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 |
二、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 |
(一)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同质性 |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实 |
(四)从民族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学生多层次文化认同的建构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念 |
(一)多元一体 |
(二)辩证扬弃 |
(三)美人之美 |
(四)和而不同 |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个体层面) |
(一)认知(知识)目标 |
(二)技能目标 |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
(四)价值观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
(2)政府公文流转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情况简评 |
1.3 研究基本思路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政府公文流转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 政府公文流转的内涵与特点 |
2.2 政府公文流转系统的内涵与特点 |
2.3 政府公文流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3.1 安全原则 |
2.3.2 可控原则 |
2.3.3 应用原则 |
2.4 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公文流转的影响 |
2.5 优化政府公文流转系统的意义 |
第3章 政府公文流转系统的现状分析——以长沙市雨花区为例 |
3.1 政府公文流转的基本流程 |
3.2 雨花区政府公文流转的基本程序 |
3.2.1 收文处理流程 |
3.2.2 发文处理流程 |
3.2.3 公文传递流程 |
3.2.4 公文送审程序 |
3.3 雨花区政府公文流转系统取得的进展 |
3.4 雨花区政府公文流转系统存在的问题 |
3.5 雨花区政府公文流转系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6 雨花区政府公文流转系统的启示 |
第4章 优化政府公文流转系统的对策 |
4.1 完善政府公文流转系统建设的制度 |
4.2 加强政府公文流转系统的技术改进 |
4.3 调查系统结构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比较视角的理论与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国际教育 |
二、 国际教育政策 |
三、 关于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回溯 |
第一节 美国国际教育政策发展沿革 |
一、 国际教育萌芽及其政策的初生:1636-1945 |
二、 国际教育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巩固:1946-1966 |
三、 国际教育政策曲折中发展:1967-2000 |
四、 国际教育的政策转型:2001— |
第二节 中国国际教育政策发展沿革 |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国际教育政策 |
二、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国际教育政策 |
三、 改革开放之后国际教育的恢复与政策完善时期 |
四、 21世纪国际教育政策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
第三节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 |
一、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共性特征 |
二、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国别差异 |
第三章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社会时代因素 |
一、 社会时代因素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 |
二、 社会时代因素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目标选择 |
三、 社会时代因素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重心选择 |
第二节 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政治因素 |
一、 政治因素对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影响 |
二、 政治因素对中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影响 |
三、 政治因素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经济因素 |
一、 经济因素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方向 |
二、 经济因素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 |
三、 国家财政投资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内容框架 |
第四节 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文化因素 |
一、 美国文化及其对国际教育政策的影响 |
二、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国际教育政策的影响 |
三、 文化因素影响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实施的实例分析 |
第一节 中美留学教育政策的现实分析 |
一、 中国留学政策及其成效 |
二、 美国“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 |
三、 中美留学教育政策分析及发展建议 |
第二节 中美合作办学的政策实施-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例 |
一、 上海纽约大学的成立背景 |
二、 上海纽约大学的管理体制 |
三、 上海纽约大学的师资选聘 |
四、 上海纽约大学的课程设置 |
五、 上海纽约大学的招生录取 |
六、 上海纽约大学带来的政策反思 |
第三节 孔子学院在美国——以华东师大在美孔子学院为例 |
一、 华东师大在美孔子学院概况 |
二、 孔子学院及海外办学过程中的发展战略思考 |
第四节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的互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 |
一、 机制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
二、 机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
三、 机制的重要影响与展望 |
第五章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的未来趋向 |
第一节 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选择 |
一、 借国际教育扞卫美国的国家利益 |
二、 以优质标准培养公民的全球素养 |
三、 凭积极的教育外交加强国际合作 |
四、 以整体协调的方式推进国际教育 |
第二节 中国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一、 国际教育战略地位上升,走向更深层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
二、 国际教育政策的价值目标由单一指引走向多元融合 |
三、 国际教育政策的应对重心由单向引进转向双向流通 |
第三节 中美国际教育政策发展趋势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发展我国国际教育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国际教育政策的探讨 |
一、 革新教育观念,提升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地位 |
二、 明确政策目标,建构国际教育政策的目标体系 |
三、 关照教育类别,出台差异化的国际教育政策 |
四、 完善产业机制,加强教育服务贸易的政策应对 |
五、 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国际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 |
第二节 我国推进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建议 |
一、 加强中美互动,实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多元化 |
二、 改进留学政策,支持理性留学和扩大来华留学 |
三、 整合教育资源,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 |
四、 优化政策环境,促进中美教育交流的健康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族群社会工作:新概念的提出与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相关概念使用 |
(二) 国外相关概念使用 |
三、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 研究的实践价值 |
四、 论文结构安排 |
五、 研究方法 |
(一) 多学科理论相结合 |
(二)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三)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
六、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难点 |
(二)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族群议题背景 |
一、 中国族群现状与发展 |
(一) 族群构成多样且增长迅速 |
(二) 族群分布广泛 |
(三) 各族群之间差异明显 |
(四) 族群流动人口问题日益突出 |
二、 理论研究与实务实践的发展 |
(一) 社会工作的族群议题 |
(二) 中国民族工作机制创新 第二章 族群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一、 核心概念辨析 |
(一) 族群 |
(二) 民族 |
(三) 社会工作 |
(四) 民族、族群与社会工作 |
二、 相关概念辨析 |
(一) 国内相关概念的辨析 |
(二) 国外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三章 民族社会工作的提出、应用与局限 |
一、 民族社会工作概念的提出与应用 |
(一) 政治语境中的概念 |
(二) 专业术语概念 |
二、 民族社会工作概念的局限 |
(一) 未能体现和把握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 |
(二) 未能体现社会工作社会性 |
(三) 与社会工作个别化原则不匹配 |
(四) “民族”概念在中西语言中无法有效对接 第四章 族群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 族群理论 |
二、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三、 多元文化理论 |
四、 生活世界与公民社会理论 |
五、 治理理论 |
六、 社会工作建制化与二律悖反命题 |
七、 社会工作个别化原则 第五章 族群社会工作的提出与阐释 |
一、 族群社会工作概念的正当性 |
(一) 体现和把握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 |
(二) 体现了社会工作的社会性特点 |
(三) 体现社会工作的个别化原则 |
(四) 便于国际学术讨论和交流 |
二、 族群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 |
三、 族群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
四、 族群社会工作关注的议题 |
五、 族群社会工作的主要分类 |
(一) 按照所服务族群的分布特点分类 |
(二) 按照涉及族群的多寡分类 |
(三) 按照族群所在地的性质分类 |
(四) 按照族群的是否迁移的特点分类 |
(五) 按照社会工作基本工作方法分类 |
(六) 按照不同的服务议题分类 |
六、 族群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
(一) 族群敏感原则 |
(二) 政治敏感原则 |
(三) 反思性原则 |
(四) 承继与发展原则 |
(五) 差异性与统一性原则 结论与讨论 |
一、 主要结论 |
二、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族群社会工作重要着述引介 后记 |
(5)和谐社会视野下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研究 ——以藏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公民教育 |
2.1.1 公民内涵与理论 |
2.1.2 公民教育内涵 |
2.2 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
2.2.1 民族和认同 |
2.2.2 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的理论依据 |
2.2.3 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的现实基础 |
第3章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实证研究 |
3.1 研究设想与方案 |
3.1.1 研究设想 |
3.1.2 调查步骤 |
3.1.3 问卷设计 |
3.1.4 样本选择 |
3.1.5 访谈提纲的拟定 |
3.2 问卷发放及数据统计 |
3.2.1 预调查分析 |
3.2.2 问卷发放与统计 |
3.3 认同实证情况 |
3.3.1 本民族认同情况 |
3.3.2 国家认同情况 |
第4章 实证研究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 |
4.1 统计结果与分析 |
4.1.1 实证结果 |
4.1.2 分析 |
4.1.3 结果的实用性 |
4.2 影响公民文化和国家认同因素分析 |
4.2.1 学校教育 |
4.2.2 现实环境与社会思潮 |
4.2.3 语言 |
4.2.4 宗教 |
4.2.5 民族交往交流 |
第5章 民族院校公民教育问题探讨 |
5.1 国家认同话语下的民族院校 |
5.1.1 民族院校的发展历程 |
5.1.2 民族院校的地位和作用 |
5.1.3 国外大学培养公民范例 |
5.2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双重性及教育原则 |
5.2.1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双重性 |
5.2.2 民族院校大大学生公民教育原则 |
5.3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 |
5.3.1 公民教育的基础性内容 |
5.3.2 公民教育的时代性内容 |
5.3.3 公民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
5.4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教育途径与方法 |
5.4.1 方法 |
5.4.2 路径选择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中美军民关系比较研究:近30年视距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军民关系的概念 |
1.3 中美军民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对军民关系的研究 |
1.3.2 国内对军民关系的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学术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中美早期领导人对军民关系的构想 |
2.1 反对君主军队和军事独裁的民主意识 |
2.1.1 美国的“人民主权”与“文人领军” |
2.1.2 “人民的兵权”与我军为人民服务 |
2.2 人民在建军和治军中的不同角色 |
2.2.1 美国的人民建军与资产阶级领军 |
2.2.2 人民是建设和领导我军的根本力量 |
2.3 对军民关系边界的思考 |
2.3.1 美国权利义务观与有限边界 |
2.3.2 我国的阶级观念与模糊边界 |
2.4 关于军队与人民权益的相关性 |
2.4.1 美国的军民相斥与抑军思想 |
2.4.2 我国的军民一致与强军思想 |
第三章 中美军民关系的主体结构 |
3.1 地理分布框架下的主体结构 |
3.1.1 美军与国内外民众的关系 |
3.1.2 我军与国内外民众的关系 |
3.2 民族种族框架下的主体结构 |
3.2.1 美军与各种族的关系 |
3.2.2 我军与各民族的关系 |
3.3 阶级阶层框架下的主体结构 |
3.3.1 美军与三大阶层的关系 |
3.3.2 我军与工农和新生阶层 |
3.4 教育进步框架下的主体结构 |
3.4.1 军队与知识青年结合 |
3.4.2 影响结合的若干因素 |
3.5 结论 |
3.5.1 美国军民主体结构的功能性和外向性 |
3.5.2 我国军民主体结构的政治性和内敛性 |
3.5.3 技术推动、教育进步与主体结构趋同 |
第四章 中美军民关系的内容形态:分立与聚合 |
4.1 政治维度的分离与共商 |
4.1.1 美军与国会民意代表的互动 |
4.1.2 我国全国人大中的军地代表 |
4.2 军事维度的对接与衔接 |
4.2.1 “总体力量”思想中的军民对接 |
4.2.2 “人民战争”思想下的军民衔接 |
4.3 经济维度的分割与耦合 |
4.3.1 美军“资本化”与“去民生”意识 |
4.3.2 我军与民众经济利益的全方位对接 |
4.4 文化维度的隔阂与融和 |
4.4.1 美国军民的文化分隔与离心 |
4.4.2 我国军民的文化交融与共振 |
4.5 小结:两种模式及其变化 |
4.5.1 分立模式与聚合模式 |
4.5.2 引发模式趋同的因素 |
第五章 中美军民关系中的矛盾冲突 |
5.1 军民之间的公平压力 |
5.1.1 军队效能目标与理性压力 |
5.1.2 非理性因素挑战连接公平 |
5.2 军民之间的经济矛盾 |
5.2.1 军民之间的经济权益侵犯 |
5.2.2 国防与民生预算间的竞争 |
5.3 军民思想观念的冲突 |
5.3.1 军民价值观念的冲突 |
5.3.2 军民安全观念的分歧 |
5.4 小结 |
5.4.1 美国连接与反映的问题 |
5.4.2 我国军民连接中的问题 |
第六章 中美军民关系的管理机制 |
6.1 组织分工 |
6.1.1 美国政府和民间组织的互补角色 |
6.1.2 我国政党、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角色 |
6.2 法律调节 |
6.2.1 美国法律体系的完备与“预防第一” |
6.2.2 我国法律体系的进步与“合作优先” |
6.3 媒体干预 |
6.3.1 美军的自主宣传和与地方媒体的合作 |
6.3.2 我军的宣传和与地方媒体关系的变化 |
6.4 小结 |
6.4.1 管理机制中的现代化因素 |
6.4.2 军队在建立法制中的角色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7.1 中美军民关系的结构与特征 |
7.1.1 美国军民关系的结构和特征 |
7.1.2 我国军民间的新型鱼水关系 |
7.2 促进我国军民关系未来发展的建议 |
7.2.1 平衡目标导向中的政治需要和功能要求 |
7.2.2 全面且有侧重,加强军队与各阶层关系 |
7.2.3 坚持军队效率目标,抵御民间各种干扰 |
7.2.4 强化政府职能,允许地方媒体有限参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来源与研究动机 |
二、论题的选择 |
三、问题设计与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研究介绍 |
六、理论假设与基本观点 |
七、研究的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主体性概念界定 |
第一节 关于民族教育的定义 |
一、民族教育概念的现有定义 |
二、本研究的界定 |
三、我国民族教育的类型 |
第二节 关于文化的定义 |
一、西方人类学的文化定义 |
二、我国对文化的界定 |
第三节 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定义 |
一、关于“教育评价” |
二、关于“教育质量评价” |
第二章 必要性分析: 为何从评价环节谈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 |
第一节 我国民族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量的发展到质的提升 |
一、民族教育发展的分析 |
二、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 |
第二节 民族教育从量的发展到质的提升所必需: 革新评价模式 |
一、国际视野: 关注质量完善评价是当代教育发展最重要趋势 |
二、重视教育评价日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
三、进一步理论分析: 教育评价何以促进教育质量 |
四、我国民族教育评价模式的必要性 |
第三章 重视文化多样性: 民族教育质量的显着特点 |
第一节 文化多样性与发展: 新的发展理念 |
一、为何坚持文化多样性视角 |
二、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观 |
第二节 基于文化多样性的民族教育质量观: 社会和谐发展需求视角 |
一、坚持文化多样性: 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均衡化发展的需要 |
二、坚持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民族教育质量的特殊要求 |
三、保护和弘扬多样性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对民族教育质量的要求 |
第三节 坚持文化多样性的民族教育质量观: 学生个体发展角度 |
一、生态文化多样性与个体发展: 基本原理 |
二、文化与个体心理发展: 具体分析 |
第四章 从文化视角看当前我国民族教育评价的缺陷: 理论模式和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评价模式及缺陷 |
一、民族教育发展规划评估 |
二、民族教育项目、规划评审 |
三、民族教育质量审核 |
四、民族教育专业认证 |
五、民族学校评估 |
第二节 个案分析 |
一、材料分析 |
二、访谈 |
三、问卷调查 |
四、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建构民族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 民族文化适切观 |
第一节 西方经典教育评价范式的局限: 忽视多样性 |
一、西方经典教育评价范式概述 |
二、西方经典教育评价范式局限的反思 |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教育观能解决多样性问题吗? |
一、多元文化思潮兴起的背景 |
二、多元文化主义的含义 |
三、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主张 |
四、对多元文化教育观反思: 它能解决中国民族教育文化多样性问题吗 |
第三节 民族教育评价基本理念建构: 尊重多样性的文化适切观 |
一、若干基础性依据 |
二、建构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的主题词: 民族文化适切性 |
第六章 文化适切性民族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两种比较权威性评价模快 |
一、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模块 |
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模块 |
三、文化适切观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二节 评价体系框架建构原则 |
第三节 民族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标准及内容 |
一、民族教育质量标准的设定 |
二、民族教育质量标准设计的思路 |
三、民族教育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及内容框架 |
四、民族教育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功能和目标 |
五、建立民族教育质量评价为主的信息控制系统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一、关于民族教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 |
二、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提升 |
三、民族教育质量发展的评价导入 |
四、建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适切的民族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
五、几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新西兰WWW.GOVT.NZ多种族、多民族统一的电子政府(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 贺新宇. 西南大学, 2016(04)
- [2]政府公文流转系统优化研究[D]. 罗琳. 湘潭大学, 2016(03)
- [3]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比较视角的理论与实例分析[D]. 马毅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4]族群社会工作:新概念的提出与探析[D]. 许成林. 云南民族大学, 2013(06)
- [5]和谐社会视野下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研究 ——以藏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为例[D]. 耿亚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6]中美军民关系比较研究:近30年视距的考察[D]. 王永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8)
- [7]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 张布和.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