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引言
目前,如何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各个建筑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分析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发挥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实效性。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其管理控制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1.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其管理控制重要性
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讲,在满足发包方设计使用要求和现行国家或者行业规范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时,将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使收益最大化。在施工单位进行项目建设时,工程造价的意义就是以较为全面、精准的预算数额来促使施工单位运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为建设工程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持续高效地进行,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使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整合资源配置,稳步提高盈利能力,维护公司稳定大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影响因素
1.2.1决策过程
国家在开展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开展工程审批工作,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综合考虑社会、人文等各个因素。在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预估时,必须分析相关国家政策,把握当下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尽可能使工程项目符合市场需求。在对项目工程进行审阅时,需要选择可信度较高的承包商,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1.2.2设计过程
建筑工程设计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且建筑工程设计会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对工程造价费用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人力资源成本、机械设备成本、建筑材料成本等。部分设计人员专业能力较强,设计水平较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科学合理,节省了较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部分设计人员专业能力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漏洞百出,会增多建筑工程的投入成本,加大造价控制管理的难度。
1.2.3施工过程
具体而言,需要注重以下几个要素的影响:1)施工管理的影响。施工管理越高效,项目工程投入成本的使用效率越高。2)设备利用的影响。设备利用效率越高,项目工程花费的成本越少。3)材料的影响。材料物美价廉,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可以发挥实效。
1.2.4结算过程
工程施工基本完毕后,仍然需要进行造价管理,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控制。工程结算同样是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造价师忽视了结算过程,导致成本浪费问题出现,使企业出现了资金缺口。在这一过程中,造价师的个人素质、对工程建设阶段价款的计算精度,如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等,都会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材料市场发展变化
建筑材料价格变化与市场经济变化同步,造价管理控制人员需要避免材料价格上升对工程造价产生波动性影响。部分管理人员没有将取消的造价项目及时上报,使工程造价迅速提升。建筑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要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预算。部分企业仅仅按照材料质量档次等进行简单分类,当材料更换场地后,价格发生变化,会使工程造价产生变化。
2.2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管理人员对项目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直接控制,其个人素质会对造价管理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在具体的工程造价管理时,管理人员面临较多问题,必须灵活使用管理方法,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参差不齐,一些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造价管理能力,获得了相关证书,并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一些管理人员不仅没有取得相关证书,而且缺乏实际管理经验。由于管理人员个人能力偏低,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水平很难获得有效提升。
2.3建筑施工管理不足
对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管理最为关键,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将着眼点放在建筑施工中。一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对建筑图纸进行分析,要求施工人员按照建筑图纸开展各项工作。另一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发挥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优化施工组织。很多管理人员没有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预算控制,形成系统的项目管理方案,导致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分配不足,成本浪费问题严重。
2.4造价管理模式单一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管理精度,不断调整造价管理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在实时变化之中,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时,需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紧跟市场经济的形势,并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企业在开展造价管理时仍然采用静态管理模式,对静态建筑工程进行造价分析,导致造价管理控制实效较差。一些造价管理者将着眼点放在工程建设后期,忽视了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也对造价管理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提升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控制效果的对策
3.1建筑工程决策过程的管理
在决策过程中,即应该开展造价控制管理工作,获取与工程项目造价相关的各类信息,并对关键数据进行采集,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和科学性[1]。企业需要对建筑市场进行分析,了解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如设备因素、物料因素等等,同时制定相应的造价管理控制方案,并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对造价管理控制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企业需要对财务工作进行有效评价,对造价控制管理的经济评价报告进行考察,发挥其重要功能。
3.2建筑工程设计过程的管理
在设计阶段,应该对项目工程方案设计流程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项目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并对工程造价进行具体管控[2]。企业应该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如果存在失误之处,需要对方案进行检修改进。同时,要对项目工程的投资额进行计算,实现经济控制目标。
3.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
施工过程是开展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制定科学的造价控制管理方案,确定造价控制管理的具体办法。企业需要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确保建筑施工实际与设计方案相符合[3]。在施工过程中,企业要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使用进行预算,并追踪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流向。同时,企业应该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尽可能提高施工效率,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3.4建筑工程结算过程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结算阶段,企业应该按照招标文件精神开展审计工作,对建设工程预算外的费用进行严格控制,对违约费用进行核减[4]。一方面,企业需要对相关的竣工结算资料进行检查,如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竣工图纸等。另一方面,企业要查看建设工程是否验收合格,是否满足了工期要求等,并对工程量进行审核。
结语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建筑项目工程不断增多。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优化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姚苑红.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及优化策略研究[J].居舍,2018(22):185.
[2]吕淑萍.企业项目管理要点分析及优化策略探讨[J].中国商论,2017(36):73-74.
[3]王欢.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造价管理要点及控制策略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6):58-59.
[4]侯海英.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及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6(21):24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