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红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初级中学,江苏宿迁市223800)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方面下功夫。教师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设计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2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经常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查。我发现热爱数学的学生较少,有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这些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认为学习数学是他们的负担。究其原因,这部分学生大多是认为数学整天就是与计算打交道,学习非常单调、枯燥无味。我认为学生出现这种现象,不是数学学科本身的错,而是我们数学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我认为数学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还需要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上多下功夫。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我们如何让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需要做哪些工作呢?我思考、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所学的知识才能得以深入理解和有效地吸收。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数学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还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引入教学的前十分钟非常重要。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好奇探索的愿望,没有学习兴趣,数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相反,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学生就会产生内在学习动机,愿意探索发现新知识,他们就会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这需要老师上课的教学语言要鲜明活泼、形象生动,需要教师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引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趣味性和感染力。如果教师把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用充满好奇有趣语言叙述出来,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新知识活动中。精彩的教学语言需要老师不断锤炼。我们数学教师平时要多阅读有关数学专业方面的书籍,多积累些数学文化。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插入一些颇具趣味的数学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成语、格言等,使得课堂内容富有情趣,课堂充满幽默感和笑声;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建构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一个又一个氛围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观需求,主动地学习又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了探究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和积极向上的乐趣。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求知欲
数学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突出了数学的现实性,数学教学应该源于现实,用于现实。因此,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就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把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起来,让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和课本中的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数学氛围中探索数学、发现数学,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同时在学习中发展思维,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产生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注重让学生体会数学美,感受图形的对称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植物花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工艺品等物体图片。学生欣赏图片中感受数学图形之美。在教学“圆”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史——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让学生感受我国数学历史的悠久。在教学“黄金分割”时,向学生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的应用,介绍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行业经常应用黄金分割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方法手段变化多样
数学老师教学方法是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哪些教学手段?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成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选择适当教学方法,自制教具,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的形象创设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从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圆的有关性质时,教师提问: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模拟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的状态,并分别配上各种颠跛时或沉重或轻快的声音。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直观地感受“圆”所特有的性质决定圆形轮子的汽车能够平稳地行驶前进。通过圆的性质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古代的劳动人民就把圆的有关性质到运输工具上,制造了圆形轮子。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还原于实际生活的道理。
四、结合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之美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展示数学之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些美丽图案,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些奇妙的图案画法,并观察到图案的各种变化:六角雪花图案绕中心旋转,速度由慢到快时,产生了各种各样奇特的图案;风车图案的每个叶片可以收缩成一条线段,当叶片伸展或收缩时可以旋转成其它美丽图案;紫荆花图案由鼠标拖动旋转控制点,演示开花和结果的形态过程等。在图案演示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几何图形的变化无穷,妙不可言;学生充分体会到几何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从而对几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总之,教师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吸引学生;用幽默、风趣语言教育启发学生。只要我们能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那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并在这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学会主动求知、乐于求知。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确2001年7月第1版.
[2]《指导——自主学习》王永、余文森、张文质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3]《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张天宝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4]《教学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局组织编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