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辐射源识别论文-潘一苇,彭华,李天昀,王文雅

特定辐射源识别论文-潘一苇,彭华,李天昀,王文雅

导读:本文包含了特定辐射源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特定辐射源识别,时分多址信号,射频特征,载波相位连续性

特定辐射源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潘一苇,彭华,李天昀,王文雅[1](2019)在《一种新的时分多址信号射频特征及其在特定辐射源识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时分多址(TDMA)信号特定辐射源识别(SEI)的性能主要受限于突发数据的长度。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射频特征,从载波相位上揭示了相邻时隙的用户是否相同,为相同用户的数据累积提供了依据。该文首先分析了特征的产生机理,并给出了提取方法;根据特征的统计特性,推导了自适应的判决门限,实现了相邻时隙用户身份的检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SEI处理流程,通过数据累积打破了每个时隙单独识别的传统思维。实验结果表明:该特征对噪声具备良好的鲁棒性,能够实现相邻时隙用户身份的准确检测;与传统做法相比,新的处理流程能够有效改善TDMA信号SEI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周志文,黄高明,王雪宝,满欣[2](2019)在《基于联合协作表示的特定辐射源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存在脉冲无意调制特征时的特定辐射源识别问题,在时域对个体辐射源建模,并分析了无意特征在特征空间形成的分量对个体识别的作用。首先在时频域提取了奇异值作为特征描述,接着建立了联合协作表示模型并引入Tikhonov矩阵约束增加类间区分度,提取了特有分量表示系数,最后依据最小分类残差实现有监督的特定辨识。仿真中利用具有脉内无意调制的3种辐射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识别无意幅度和相位调制特征,且在信噪比为10dB时能达到80%以上的正确识别率,具有泛化建模意义。(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潘一苇,彭华,李天昀,王文雅[3](2018)在《针对特定辐射源识别的高精度符号同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特定辐射源识别的预处理环节,现有符号同步方法存在时延估计方式不妥和插值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的符号同步方法。对于时延估计,采用2步估计的方式,先由前向算法得到粗估计值,再利用解调得到的发送符号通过局部搜索得到精确值。对于插值计算,利用窗化法对插值滤波器进行优化设计,改善了滤波器的抗混迭特性,提高了计算精度。仿真实验表明,与常规符号同步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且能在辐射源识别中取得更优的识别效果。(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任东方,张涛,韩洁,王欢欢[4](2017)在《基于ITD与纹理分析的特定辐射源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的特定辐射源识别方法在时频分析方面存在缺陷,所提特征可分性差的问题,该文基于固有时间尺度分解(ITD,intrinsic time-scale decomposition)提出一种新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的方法将信号分解,进而得到其时频能量分布;之后,将信号时频能量谱转化为灰度图像,通过直方图统计和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对不同信号进行识别。分别采用实测舰船通信信号以及仿真辐射源信号对所提算法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2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章艳[5](2016)在《基于包络相关法的特定辐射源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接收信号为常规信号条件下,基于包络相关法的特定辐射源识别算法。对分选过的属于同一型号的不同个体雷达信号,先将观测信号进行消噪滤波,以提高信噪比,然后对处理后的观测信号进行包络提取,并计算其与标准模态包络的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构造检验统计量,实现特定辐射源识别。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当被识别信号的互相关系数为0.99左右、信噪比为0 d B时,平均识别正确率达96%。(本文来源于《现代雷达》期刊2016年10期)

王翔,张喆[6](2015)在《“指纹”识别:给你一双战场“火眼金睛”》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家简介   黄知涛,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与通信工程方向学术带头人。多年从事辐射源指纹识别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发表相关SCI论文50余篇。第十四届全军学习成才标兵,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5-07-16)

张静文,王方刚,钟章队[7](2015)在《采用Hilbert谱相关性的特定辐射源识别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点对点场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Hilbert谱的特定辐射源识别(SEI)算法.该算法采用Hilbert谱相关性作为识别特征对辐射源进行分类.进而研究中继场景中的识别问题,在此场景下,源辐射源的指纹特征将迭加中继的指纹特征,所提算法有效地推广至该场景并论证.此外,还验证了算法在非高斯噪声、衰落等非理想信道条件下的识别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点对点和中继场景下均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在非理想的信道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健壮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韩韬,周一宇[8](2013)在《雷达特定辐射源识别的直观系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Yoyos系统与随机微分几何,对特定辐射源识别问题进行系统建模及数学分析,建立了一种有意义的几何学描述。通过上述模型及分析,指出辐射源个体所辐射信号的瞬时参数中包含具有内蕴性质的指纹特征信息,且由产生信号的辐射源个体的系统低维状态流形决定。提出了一种雷达辐射源指纹特征信息的有效性判据和信号内蕴指纹特征参数。最后通过外场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及特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3年04期)

韩韬,周一宇[9](2013)在《雷达信号的扩散特征及其在特定辐射源识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Yoyos直观系统模型与随机微分几何,分析特定辐射源识别问题,为该问题建立了一种有意义的几何学描述.通过上述模型及分析,指出辐射源个体所辐射信号的瞬时参数中包含具有内蕴性质的指纹特征信息,且由产生信号的系统低维状态流形决定.扩散映射是一种新兴的流形学习算法,已有研究与实践证明该算法可以在提取高维数据蕴含的低维流形的同时较完整地保持采样点之间的几何性质.本文利用扩散映射的这一良好特性,结合所建立的直观模型,提取信号瞬时参数的扩散特征,用于特定辐射源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通过外场实验,验证了上述模型与特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黄渊凌,郑辉,万坚[10](2012)在《特定辐射源识别的信息论描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特定辐射源识别技术进行数学理论描述,引入了信息论对特定辐射源识别过程进行建模,设计了互信息计算算法以评估特定辐射源识别的理论极限性能,并采用信息论对特定辐射源识别的系统设计进行指导,提出依据互信息度量提取非参数特征实现特定辐射源识别.在实验和仿真中根据互信息描述对接收机畸变的影响和特征提取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表明了特定辐射源识别信息论描述的有效性和非参数特征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特定辐射源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存在脉冲无意调制特征时的特定辐射源识别问题,在时域对个体辐射源建模,并分析了无意特征在特征空间形成的分量对个体识别的作用。首先在时频域提取了奇异值作为特征描述,接着建立了联合协作表示模型并引入Tikhonov矩阵约束增加类间区分度,提取了特有分量表示系数,最后依据最小分类残差实现有监督的特定辨识。仿真中利用具有脉内无意调制的3种辐射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识别无意幅度和相位调制特征,且在信噪比为10dB时能达到80%以上的正确识别率,具有泛化建模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定辐射源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潘一苇,彭华,李天昀,王文雅.一种新的时分多址信号射频特征及其在特定辐射源识别中的应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

[2].周志文,黄高明,王雪宝,满欣.基于联合协作表示的特定辐射源识别[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9

[3].潘一苇,彭华,李天昀,王文雅.针对特定辐射源识别的高精度符号同步方法[J].通信学报.2018

[4].任东方,张涛,韩洁,王欢欢.基于ITD与纹理分析的特定辐射源识别方法[J].通信学报.2017

[5].章艳.基于包络相关法的特定辐射源识别[J].现代雷达.2016

[6].王翔,张喆.“指纹”识别:给你一双战场“火眼金睛”[N].解放军报.2015

[7].张静文,王方刚,钟章队.采用Hilbert谱相关性的特定辐射源识别技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5

[8].韩韬,周一宇.雷达特定辐射源识别的直观系统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3

[9].韩韬,周一宇.雷达信号的扩散特征及其在特定辐射源识别中的应用[J].电子学报.2013

[10].黄渊凌,郑辉,万坚.特定辐射源识别的信息论描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

标签:;  ;  ;  ;  

特定辐射源识别论文-潘一苇,彭华,李天昀,王文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