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候学,暴雨,气候,多普勒,波导,冻害,日照。
气候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斌,张利军,王红光[1](2019)在《南海海区低空大气波导气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4—2016年发布的全球电信系统(global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GTS)数据,对南海海域附近8个探空站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南海海区低空大气波导参数统计特征以及概率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年度统计来看,南海海区表面波导发生概率在20%左右,大部分表面波导高度位于100 m以下,强度小于10 M,悬空波导发生概率在50%左右,悬空波导顶高、层底高、底高参数一般位于1 000~2 500 m,强度位于4 M~15 M,空间分布基本呈现中部高、南北低(与热带辐合带相关)的特点;月份统计来看,南海北部以及中部具有明显的月份变化(与南海季风密切相关),而南海南部(靠近赤道)月份变化则不明显.统计分析结果可为南海海区雷达、通信系统的运行保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梁宁[2](2018)在《西北低涡的天气气候学分析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成于我国青海或柴达木附近的西北低涡,对当地以及下游地区的天气、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论文使用1979~2016年一日四次的CFSR再分析资料,在定义了西北低涡的统计范围的基础上,使用常规的统计方法、合成分析法以及天气学诊断等方法,首先对1979~2016年夏季(6月~8月)西北低涡的出现次数、区域位置、移动情况、维持时间长短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其次从天气、气候学角度,对比分析停滞性西北低涡以及移出型西北低涡之间相关的大气环流形势、结构特征以及水汽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得到如下结论:(1)从气候学上讲,夏季西北低涡中心位置主要位于两个区域,一个位于37.5°~38.5°N,97.5°~99°E,占总数的22.4%;另一个则位于35°N,97.5°~100.5°E,占总数的15.5%。(2)近38年来,夏季共出现1306例西北低涡,平均每年34.4个,西北低涡有着显着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其长期变化有减少趋势。在夏季叁个月中,6月西北低涡的出现次数最多,7月次之,8月最少,而且西北低涡白天出现的几率大于夜间。(3)在所有西北低涡中,有41.2%的低涡属于移出型。西北低涡的维持时间较短,叁分之二以上的西北低涡维持在一天以内,维持时间超过两天的低涡多在7月份出现,且91%属于移出型低涡。(4)38年来,夏季西北低涡维持时间超过1天以上的移出型低涡主要向东南方向、正东方向、偏南方向、东北方向移动,其中东南移向的低涡个数最多,东北移向和正东移向中主要由维持时间在1天以上的西北低涡所构成。(5)从气候学上讲,停滞性西北低涡是位于700 hPa高度上的浅薄性涡旋,同时在700 hPa低涡中心的下游存在一个反气旋环流中心,对低涡的移动起到阻挡作用;在对流层中层500 hPa高度上,对应一个弱的波动,在对流层高层200 hPa,则缺乏高空急流以及高值系统的配合。停滞性西北低涡在垂直空间上表现为对流层低层为气旋性涡度场,高层为反气旋性涡度场。散度场的垂直分布呈现为低层辐合、中层辐散。低涡为暖中心结构,但气旋性环流向低涡中心带来冷空气,抑制暖中心结构的维持和发展。停滞性西北低涡周围环境湿度低,水汽通量大值区主要位于甘肃南部,但偏南地区没有水汽来源,水汽无法输送至低涡中心。(6)从气候学上讲,移出型西北低涡仍为一个浅薄的系统,但它的结构特征比停滞性西北低涡更加明显突出,具体表现为在对流层低层主要为一个强大的气旋性涡旋,且周围湿度接近饱和,在对流层中层对应一个深厚的高空槽,在对流层高层,低涡附近有南亚高压控制,同时维持的高空急流,使得西北低涡高层有明显的辐散场,有利于低层低涡的发展。形势场上下层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低涡移动的重要因素。移动型西北低涡在垂直空间上仍表现为对流层低层为气旋性涡度场,对流层高层为反气旋性涡度场。散度场的垂直分布为低层辐合,但低涡上空的辐散区不明显。低涡仍为暖中心结构,且低涡中心由暖平流控制,暖平流形成的减压作用对低涡的发展东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移出型西北低涡中南来的水汽充沛,低涡位于水汽通量大值区的中心边缘,气旋性环流向低涡中心源源不断的供应水汽。(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孙康远,郑媛媛,慕瑞琪,夏文梅,谢志清[3](2017)在《南京及周边地区雷达气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南京及周边地区暖季(6—9月)对流风暴的活动分布规律,利用2009—2013年6—9月长时间序列的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识别对流回波并格点化,统计并分析了南京及周边地区对流风暴的气候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暖季,南京及周边地区对流风暴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其中7与8月为对流风暴活动高峰期,对流风暴频数分布大值中心位于南京东部沿江地区;(2)不同尺度和伸展高度对流风暴的分布特征各不相同,较大较深对流的分布大值中心更加明显;(3)对流风暴的垂直结构因月份不同而有所差异,7与8月对流风暴强度最大;(4)不同尺度和伸展高度对流风暴频数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多峰分布,主峰值区位于午后,同样,各月份对流风暴频数的日变化特征也非常明显,呈单峰或者多峰分布。(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李志刚,杨保存,杨晓松[4](2016)在《基于气候学分析的寒区混凝土衬砌渠道冻害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分析寒区渠道衬砌冻害机理,从气候学角度,基于能量平衡原理,采用原型观测试验,研究了渠坡日平均日照时长和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渠基冻结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渠坡横断面各部位冻结期日平均日照时长、总辐射和净辐射呈不对称不均匀分布;渠道从渠底靠近阴坡坡脚3/4处至整个阴坡,日平均太阳净辐射为负值,渠基能量处于亏损状态;阴坡平均冻深为阳坡的1.5倍,阴坡平均冻胀量为阳坡的1.7倍。渠基能量收支的横向差异产生的横向不对称不均匀分布的温度场是渠道冻害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扬[5](2016)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区空气质量年代际变化特征与成因的天气气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污染问题是全球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大气人为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气候变化是空气污染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针对中国叁大重点城市群(京津冀、长叁角和珠叁角)的空气质量问题,基于多套地基空气质量观测数据,以客观天气分型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小波分析、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等多种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气候遥相关指数,分析了我国沿海城市群区空气质量在逐日尺度到年代际尺度时间变化特征的天气气候学背景,并讨论了天气气候学背景下特定局地天气类型频率的变化对我国京津冀和长叁角地区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的影响。本文首先结合小波分析和EEMD方法,将叁大城市群能见度资料反算的消光系数(bext)分解为3个不同周期的组分。在短周期(周期小于1年)的组分中,3个研究区域秋季与冬季的的消光系数均存在显着的反相关。其中京津冀秋冬季的反相关最为显着,相关系数R达到-0.7。东亚冬季风盛行时间的年际变化和差异是这一地区消光系数在秋冬季反相关的主要原因。在年代际尺度上,京津冀地区消光系数先升后降,而华东华南消光系数则是逐年显着上升。基于客观天气分型和Comrie方法,论文进一步发展根据有限年份空气质量观测和长期气象再分析数据重建历史“气象污染指数”(即仅反映气象条件变化所导致的空气污染指数)的方法。首先利用香港地区2001-2011年的臭氧观测数据,采用半客观天气分型的方法将该地区逐日天气条件划分为7种典型天气类型,并结合特定天气型的平均臭氧浓度以及天气型的强弱等级,由此重建了该地区仅受气象条件影响的臭氧时间序列。结果显示天气类型出现频率和环流系统强度的年际变化对香港O3长期变化趋势的贡献率为36%,而对香港03年际振荡幅度的贡献率超过50%,说明了气象条件的年际变化对香港03浓度的重要贡献。论文进一步基于京津冀地区叁个重点污染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2001-2011年共11年环境监测部门公布的逐日空气污染指数(API),利用天气分型方法建立该地区特定天气型条件与区域平均空气污染指数的关系、考虑典型天气型的持续天数对API的影响等因素,根据天气型频率重建了 1980-2013年该地区的“气象API”时间序列,并据此讨论该地区以及长叁角等地区空气污染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天气气候学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和长叁角地区空气污染指数(API)与天气类型有密切的联系。弱高压控制时,两地区API明显偏高。稳定气象条件控制及南风输送持续影响时,京津冀地区API平均以8.5/天的速率逐日增长;长叁角地区API在持续弱低压控制下也为逐日升高的特征,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12/天。而强高压影响下,两地区均受到频繁的冷空气活动的影响,API随强高压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为先降后升。根据天气类型出现频率的年际变化以及天气类型持续时间重建“气象API”,通过对比分析,京津冀地区“气象API”日值在春季、秋季和冬季与真实API日值显着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8、0.39和0.44;而长叁角地区“气象API”日值与真实API日值则在夏秋两季显着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和0.38。说明天气类型的演变对API逐日变化特征有显着的控制作用。在年际尺度上,京津冀地区“气象API”能部分重现冬季API的年际变化;长叁角地区“气象API”在秋季与真实API显着相关,相关系数R达到0.68。说明在特定季节,气象条件的年际变化对空气质量年际变化有着显着影响。在年代际尺度,京津冀地区“气象API”与消光系数相关系数R为0.52,说明天气类型出现频率的年代际变化是华北空气质量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大气遥相关指数,京津冀冬季和春季重建API与北太平洋涛动/西太平洋型(NPO/WP)指数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58和0.38。而长叁角地区重建API在秋季和冬季与北方涛动(NO)指数显着反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57和-0.58。两种基于NO指数和NPO/WP指数建立的遥相关模态与两地区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存在紧密的联系,当NO指数和NPO/WP指数均处于正位相时,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减弱以及赤道西太平洋/印度洋附近的低压异常,使得长叁角更多受到清洁海洋性偏东气流的影响,而京津冀地区则受到弱高压带来的稳定气象条件控制,伴随着南风输送的影响,空气质量距平在两个地区呈现“南低北高”的形态;当NO指数和NPO/WP指数均处于负位相时,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增强以及赤道西太平洋/印度洋附近的高压异常,使得长叁角地区更多受到西南风输送以及偏北风输送的影响,而京津冀地区则受到强高压下频繁冷空气活动的影响,潜在的空气质量距平呈现“南高北低”的形态。(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11-27)
宋美洋,顾建峰,刘海文,石鹏翔,段伯隆[6](2016)在《重庆夏季低涡无暴雨的气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对流层中低层中尺度低涡未给重庆夏季带来暴雨的原因,使用1979~2011年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重庆市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合成分析等方法,从天气、气候学角度,对重庆上空有低涡无暴雨日的天气形势和大尺度降水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余年来,虽然54例低涡未给重庆带来暴雨,但是从气候上讲,大约有1/3的低涡能给重庆带来小于暴雨等级的降水;未给重庆带来暴雨的低涡主要由来自于新疆、过河西走廊及川北地区较干的西北气流和西风带过青藏高原较干的绕流、在重庆上空形成;该低涡在垂直结构上虽然也具有在对流层中低层为气旋性辐合,中高层为反气旋性辐散的特征,但是由于重庆大部分地区并不位于高空急流右侧的辐散区,使高空急流对低层大气的抽吸作用受到限制,加之在低涡日,来自孟加拉湾、南海的水汽主要在广西、湖南以及江西一带形成的水汽大值区,重庆远离该大值区,这些都使重庆难以发生暴雨。(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杨波,帕梅拉·布莱克默,克里斯·宾德,刘京一,周珏琳[7](2015)在《住宅景观绩效评价:基于现场数据的视觉与生物气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至2012年间,美国风景园林基金会(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undation,简称LAF)的景观绩效系列(Landscape Performance Series)发表了70余个案例研究。住宅景观的项目虽然在专业实践中相当常见,但LAF的文集中却没有涉及。为了填补这一空缺,文章介绍了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皮特金县(Pitkin County)的3个住宅景观的评估。文章重点关注了其中2个不同项目基于一手现场数据的视觉和生物气候学分析,突出了景观设计实现社会效益的可能性。视觉分析表明,景观设计可以为将近98%的不佳视线提供缓;中。而生物气候学分析表明,归为人体舒适区的户外空间与居民自我感知的区域相一致。除了证实景观设计的有效性,本研究还能为衡量社会层面的景观绩效提供有效的方法,从而有助于改善未来的住宅景观设计。(本文来源于《风景园林》期刊2015年01期)
卢淑贤,秦春英,刘海文,乔金海,李延晖[8](2014)在《山西暴雨的天气气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7—2009年NCEP常规气象资料,从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等角度,结合天气动力学、统计学等方法,对山西暴雨进行天气气候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气候学上讲,中条山东部是山西暴雨的极值中心,降水极值中心强度到达94 mm。发生暴雨频次最多的地方主要位于太行山南麓延伸至中条山东部的晋东南和晋南地区。另一个出现暴雨次数比较多的地区位于五台山附近,显示出山西特殊地形对山西暴雨的增幅作用。(2)50多年来,山西暴雨次数有着显着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7—1982年,山西暴雨处于发生次数较多阶段,1983—2002年,山西暴雨处于次数较少阶段;2003年以后,山西又处于暴雨明显增加阶段。(3)形成山西暴雨的暖湿气团可能是南亚季风向北伸进的结果,暴雨发生日,320 K等墒面上,在山西附近形成一个高位涡中心,其和来自低纬度的暖湿空气,在山西附近相交绥,导致山西暴雨的产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4年35期)
刘海文,丁一汇[9](2008)在《华北汛期的起讫及其气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汛期的理解和认识,利用Samel等人设计的半客观统计分析方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滑动t检验等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1957—2006年华北台站的日降水资料,确定了华北汛期起讫的日期。结果表明:华北汛期始于6月30日,止于8月18日,持续期为50d。华北汛期的起讫日期、持续天数以及空汛发生的频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冀北山地汛期开始最早,结束较迟,持续天数较长,空汛发生频次最少;黄土高原汛期开始较迟,其北部汛期结束最迟,持续期也最长,发生空汛的频次也比较多;黄河下游地区汛期开始比较早,结束最早,汛期最短,发生无大汛的频次较大;河北平原地区,汛期开始最迟,结束较迟,汛期较长,发生无大汛的频次最多。与华北汛期开始和结束日相对应的东亚大气环流特征是:当西太平洋西部上空500hPa存在正的位势高度距平,华北上空存在负的位势高度距平,同时地面为"东高西低"的异常海平面气压场配置时,异常偏南风到达30°N,华北汛期开始;当华北上空500hPa为较小的位势高度正距平,日本海为位势高度正距平,而地面上,我国大陆和西太平洋之间为"西高东低"的异常海平面气压场配置时,异常偏北风控制我国东部地区,华北汛期结束。(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徐永和,李炜[10](2008)在《武汉市某疗养院老年病人发病情况的气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武汉市东湖医院某年当年住院的200多例老年及老年前期病人,经筛选后保留老年期病例58例、老年前期43例、总计85例。对上述病例发病情况作统计分析,发现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老年常见病在武汉地区特殊气候条件下,表现为4~5月份为发病高峰,并用气候学观点对其进行了解释。旨在为武汉地区老年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期刊2008-11-01)
气候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成于我国青海或柴达木附近的西北低涡,对当地以及下游地区的天气、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论文使用1979~2016年一日四次的CFSR再分析资料,在定义了西北低涡的统计范围的基础上,使用常规的统计方法、合成分析法以及天气学诊断等方法,首先对1979~2016年夏季(6月~8月)西北低涡的出现次数、区域位置、移动情况、维持时间长短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其次从天气、气候学角度,对比分析停滞性西北低涡以及移出型西北低涡之间相关的大气环流形势、结构特征以及水汽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得到如下结论:(1)从气候学上讲,夏季西北低涡中心位置主要位于两个区域,一个位于37.5°~38.5°N,97.5°~99°E,占总数的22.4%;另一个则位于35°N,97.5°~100.5°E,占总数的15.5%。(2)近38年来,夏季共出现1306例西北低涡,平均每年34.4个,西北低涡有着显着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其长期变化有减少趋势。在夏季叁个月中,6月西北低涡的出现次数最多,7月次之,8月最少,而且西北低涡白天出现的几率大于夜间。(3)在所有西北低涡中,有41.2%的低涡属于移出型。西北低涡的维持时间较短,叁分之二以上的西北低涡维持在一天以内,维持时间超过两天的低涡多在7月份出现,且91%属于移出型低涡。(4)38年来,夏季西北低涡维持时间超过1天以上的移出型低涡主要向东南方向、正东方向、偏南方向、东北方向移动,其中东南移向的低涡个数最多,东北移向和正东移向中主要由维持时间在1天以上的西北低涡所构成。(5)从气候学上讲,停滞性西北低涡是位于700 hPa高度上的浅薄性涡旋,同时在700 hPa低涡中心的下游存在一个反气旋环流中心,对低涡的移动起到阻挡作用;在对流层中层500 hPa高度上,对应一个弱的波动,在对流层高层200 hPa,则缺乏高空急流以及高值系统的配合。停滞性西北低涡在垂直空间上表现为对流层低层为气旋性涡度场,高层为反气旋性涡度场。散度场的垂直分布呈现为低层辐合、中层辐散。低涡为暖中心结构,但气旋性环流向低涡中心带来冷空气,抑制暖中心结构的维持和发展。停滞性西北低涡周围环境湿度低,水汽通量大值区主要位于甘肃南部,但偏南地区没有水汽来源,水汽无法输送至低涡中心。(6)从气候学上讲,移出型西北低涡仍为一个浅薄的系统,但它的结构特征比停滞性西北低涡更加明显突出,具体表现为在对流层低层主要为一个强大的气旋性涡旋,且周围湿度接近饱和,在对流层中层对应一个深厚的高空槽,在对流层高层,低涡附近有南亚高压控制,同时维持的高空急流,使得西北低涡高层有明显的辐散场,有利于低层低涡的发展。形势场上下层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低涡移动的重要因素。移动型西北低涡在垂直空间上仍表现为对流层低层为气旋性涡度场,对流层高层为反气旋性涡度场。散度场的垂直分布为低层辐合,但低涡上空的辐散区不明显。低涡仍为暖中心结构,且低涡中心由暖平流控制,暖平流形成的减压作用对低涡的发展东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移出型西北低涡中南来的水汽充沛,低涡位于水汽通量大值区的中心边缘,气旋性环流向低涡中心源源不断的供应水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斌,张利军,王红光.南海海区低空大气波导气候学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19
[2].梁宁.西北低涡的天气气候学分析和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
[3].孙康远,郑媛媛,慕瑞琪,夏文梅,谢志清.南京及周边地区雷达气候学分析[J].气象学报.2017
[4].李志刚,杨保存,杨晓松.基于气候学分析的寒区混凝土衬砌渠道冻害机理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6
[5].张扬.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区空气质量年代际变化特征与成因的天气气候学分析[D].南京大学.2016
[6].宋美洋,顾建峰,刘海文,石鹏翔,段伯隆.重庆夏季低涡无暴雨的气候学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6
[7].杨波,帕梅拉·布莱克默,克里斯·宾德,刘京一,周珏琳.住宅景观绩效评价:基于现场数据的视觉与生物气候学分析[J].风景园林.2015
[8].卢淑贤,秦春英,刘海文,乔金海,李延晖.山西暴雨的天气气候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
[9].刘海文,丁一汇.华北汛期的起讫及其气候学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8
[10].徐永和,李炜.武汉市某疗养院老年病人发病情况的气候学分析[C].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