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物流企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联盟,企业,策略,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虚拟物流企业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凤春,李春虎,吴宇晗,吴万斌,王立亚[1](2018)在《基于AHP-熵权法的虚拟物流企业核心能力识别与动态评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虚拟物流联盟的特点,根据指标选取原则,首先构建企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并给出指标评测方法。考虑企业的动态发展特性,从企业内部核心能力、企业外部竞争因子两个层面出发,提出时间、成本、服务质量、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物流网络服务能力七个内部能力评价维度,引入企业管理、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发展、企业文化、服务创新五个外部竞争因子,融合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对企业内部核心能力和外部竞争因子进行综合测度评价;最后加入时间因子设计了虚拟物流企业能力的动态评价方法,实验表明该模型对企业核心能力识别与评价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效率。(本文来源于《物流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齐艳,贾晋[2](2017)在《浅谈虚拟物流企业的文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灵魂,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和发展。本文针对虚拟物流企业进行分析,通过虚拟物流企业特点以及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结合分析,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从而减少虚拟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障碍。(本文来源于《办公室业务》期刊2017年08期)
张秀青[3](2016)在《中小物流企业构建虚拟物流联盟的成员选择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个物流企业凭借自身资源和实力难以有效应对瞬息万变的物流市场需求,以建构虚拟物流联盟为平台来形成集团化市场竞争力成为广大中小物流企业的可行选择。本文阐述了中小物流企业建构虚拟物流联盟及选择恰当联盟成员的意义;从可信任度指标、资源互补指标和文化兼容指标等方面深入分析影响虚拟物流联盟选择中小物流企业成员的若干基础性指标;给出以高信任度、协同能力为标杆和以绩效考评为尺度来选择虚拟物流联盟成员的若干可行策略。(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6年23期)
任汐[4](2016)在《企业构建虚拟物流联盟的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众对于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也使得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而且,物流涉及到诸多的环节,其具体业务也是比较琐碎的服务性行业。但是,就目前整体来看,我国物流企业所能够提供的服务却非常有限,这难以满足现代化的企业物流需求。要想在这一个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取优势地位,就应当实现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借助物联网技术构建虚拟物流联盟,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构建物流联盟的有效策略,以期推动企业的整体效益的提升。(本文来源于《统计与管理》期刊2016年01期)
李敏,云虹[5](2015)在《基于信任-承诺的虚拟物流企业服务体系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对虚拟物流企业服务体系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从信任和承诺视角,对虚拟物流企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进行回顾和评述,最后对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物流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李丽[6](2015)在《虚拟物流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组建虚拟物流企业的时候如何对候选的合作伙伴进行选择组合。主要从合作伙伴选择的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和研究分析。首先,讲述了虚拟物流企业的行业现状,和当前的物流发展形式,分析总结出了虚拟物流企业的发展符合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因为对于物流行业来说,资源是最重要的财富,虚拟物流企业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这就显示了它的优势所在。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的定义。用古诺模型分析了虚拟物流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虚拟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形态和组成部分,阐述了合作伙伴选择的原则和依据。指出不同的组织形态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不同。并用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模型使得虚拟企业的各项功能和任务一目了然,清晰的显现了虚拟物流企业构建的步骤,和每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根据对虚拟物流企业的理论分析和模型设计,提出了适应市场、环境动态变化的叁阶段虚拟物流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法:初步选择是设定硬性条件,将不符合要求的物流企业直接过滤掉,缩小选择范围;筛选阶段对物流的各项指标进行考察,选出指标值较高的物流企业,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为每个评价指标确定理想值和满意值,按照指标的各项要求程度分类,使得指标的设计具有现实性,接下来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得出每个候选伙伴指标值和理想值的关联度,最后计算出代表和理想合作伙伴接近程度的优度值,对优度排序,选出优度满意的候选伙伴参加优选;利用优化模型对上下游之间的伙伴进行优化组合,根据评价指标确定组合的优劣,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增加联结成本的概念,是的更接近现实情况,将其运用到优选阶段,最后的计算用最短路算求解,得到的数据科学合理,这就提高了选择结果的规范性。本文最后以A公司现有的物流市场机遇,应用本文中提出的虚拟物流企业伙伴选择流程。(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期刊2015-01-01)
梁芷铭[7](2014)在《农产品虚拟物流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梳理了农产品虚拟物流企业的相关概念,构建了农产品虚拟物流企业风险识别体系,给出了农产品虚拟物流企业风险评估与防范建议。(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4年24期)
刘淑婷[8](2014)在《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物流行业形成了一种新的局部的竞争态势,面对这种新的竞争模式和高标准的市场需求,很多实力单薄的物流企业逐渐意识到单凭自身的资源整合难以实现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然而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形成更有利于对各个物流企业间进行资源整合,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较大的物流任务,这种组织模式主要成为我国小型物流企业间进行资源整合和合作模式之一,这一点也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一种新型的物流管理与组织模式--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正在逐渐形成。对参与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伙伴来说,其根本目的就是取得一定的利益,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从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建立开始就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如何进行收益分配,从而更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由于收益分配直接影响着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稳定性和效率,如何合理设计虚拟物流企业联盟间的收益分配就成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形成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有别于其他企业组织或联盟形式的独特性,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并围绕这一独特性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逐次展开讨论。首先,描述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概念以及特征,反映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出所研究的问题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收益分配,并且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了简单的总结。其次,通过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分配要素的阐述把收益分配问题展开,并对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行分析。再次,提出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的一般方法,比较分析常用的收益分配方法模型,提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引出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的满意度函数模型,综合应用博弈论、概率论、决策理论解决收益分配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够在解决虚拟物流企业联盟运行的关键问题——收益分配上做出进一步的深化。建立有效的模型,找到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期刊2014-05-20)
段利文[9](2014)在《虚拟物流企业信息化技术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虚拟物流与虚拟物流企业的涵义,明确了虚拟物流企业的作业流程,并鉴于虚拟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重点就虚拟物流企业信息化技术体系进行研究,意在为虚拟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与支持。(本文来源于《物流技术》期刊2014年09期)
马华[10](2014)在《虚拟物流企业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仿真实训中心——虚拟企业的构建入手,着重分析虚拟企业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具体应用问题,从而论证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参与过程,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体现"上班式学习、工作即学习"的"工学结合新教法"。(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4年19期)
虚拟物流企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灵魂,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和发展。本文针对虚拟物流企业进行分析,通过虚拟物流企业特点以及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结合分析,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从而减少虚拟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障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物流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1].刘凤春,李春虎,吴宇晗,吴万斌,王立亚.基于AHP-熵权法的虚拟物流企业核心能力识别与动态评价模型[J].物流技术.2018
[2].齐艳,贾晋.浅谈虚拟物流企业的文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7
[3].张秀青.中小物流企业构建虚拟物流联盟的成员选择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6
[4].任汐.企业构建虚拟物流联盟的策略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6
[5].李敏,云虹.基于信任-承诺的虚拟物流企业服务体系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2015
[6].李丽.虚拟物流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
[7].梁芷铭.农产品虚拟物流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探讨[J].商业时代.2014
[8].刘淑婷.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方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9].段利文.虚拟物流企业信息化技术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4
[10].马华.虚拟物流企业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