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长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郭祥龙
语文学科实施个性教育的环境条件是得天独厚的,首先语文学科的民族特点。其次,语文教科书上选有大量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品,然而这些个性特色并没有被认识和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讲作家,往往只强调政治立场和思想品德,忽略了作家的性格特点及所处的时代背景,讲作品也只讲立场、思想倾向等等。讲小说,无论哪位作家,也无论古代、现代,中国、外国,一律“环境、情节、人物”;讲散文不管鲁迅、茅盾,一概“形散神不散”。老师不得要领,学生亦是晕晕乎乎,这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讲了共性而丢了个性。试想,如果曹雪芹没有经过家庭巨变,生活又一帆风顺,那他能写出名扬中外的《红楼梦》吗?
学生的个性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就语文这门学科而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心理、能力及必备的事知识技能等方面,培养学生成为想学、会学和能学的人,以适应未来从事专业的需要。因此,应该把培养学生个性置于比分数更重要的位置。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我们得打破旧有的僵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有目的增、删教学内容,教学中尽力展现文本、作家之个性,进而培养学生的个性。
作家才有俊庸、学有所专、习有雅俗,这取决于作家自身的经历、才能、学养,但更重要的是个性。表现在作品中就各不相同,有的体察入微以剖析心理敏锐见长;有的俯仰吐纳,以气势磅礴见彩。学生也只有体察到这些个性特色,在有所感悟的同时,自己的个性才能得以丰富,这是语文教学中个性教育的第一步,笼而统之,概念化的东西,是无法进行个性教育的。
比如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游记,尽管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情,但抒发的情感与方式都因人而异。
游记不会是“浮光掠影”的记录,对外界景物,作者记下的都是自己眼中、胸中最为突出的印象,大量融进自己的主观精神色彩、初中语文课本中几篇游记中都写了水,但有的情趣盎然、有的凶险逼人、有的温暖融融,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形象,留下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让人感到大自然蕴含无限的美,有的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有的让人从大自然中汲取亦无休止的生命力,这些其实皆为作家的个性展现,教学中都应引导学生细细体察才能有所得。而在引导学生体会作家个性的同时,学生自身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再以鲁迅先生为例说说作家作品个性教学问题。鲁迅先生是最富有个性的人,他的作品更是有棱有角,如讲《孔乙已》仅依照教参,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矛头所向仅是“封建科举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抨击的社会上的种种黑暗,不是专对国民党,这里暗的根源,有远在一二千年以前的、也有在几百年前、几十年前的”。其实鲁迅先生针砭的时弊,有的已经消失,有的今日犹存。
应该说鲁迅先生和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统治者斗争的同时,他犀利的解剖刀,刺向的是整个社会更加深层的黑暗和病根。而这正是鲁迅思想和其作品最有价值的所在,是先生之作品最感人之处,这也正是先生的个性所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一流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如《曹刿论战》一文,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表现平民百性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军事上的“指挥若定”是战争取胜的关键,而对统治者却能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勇于出让指挥权,这才是战争取胜的真正原因,鲁庄公不愧是古代帝王中不可多得的英明君主,这样的独到见角,老师应给以肯定,并因势利导,开展讨论,老师可以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又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强求一致,这样就可以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个性特色的把握对学生个性形成的作用,另外还要引导他们从阅读心理方面考查个性的形成,阅读作品,只有读出了作者的切身感悟,把握了作者特殊的思维方式,才能进入作者的“个性”领域。这首先需要一种对未知世界探求的欲望,保持主动阅读的心态,然后才能平心静气,沉吟细察,并不时融进自己的生活体会和绵密的想象,透过文字符号的种种暗示,从中寻找诸如认同、理解、抚慰、刺激、滋养等等,就是说从中得到援手,于是得到超脱、升华——个性就在这样多次反复中渐渐丰富起来。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要注重人的差异性,尤其是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教学程序,方法要针对性强,要经过精心选择,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其在每个个体内部有效地形成较为稳固的,符合预期目标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
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也是因人而异的,它和个人的思想、阅历、性格、爱好有关、这些又都会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不顾个人实际亦步亦趋地模仿名家,是难以有出路的,再好的教学经验(模式)都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推广,只能借鉴、吸收,将精华融于自己的教学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地方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行“拜师”“结对子”的办法也是欠妥当的。
新世纪需要新型的人才,新型人才必须有个性,语文教学要发展进步,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个性是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