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液相发酵论文_李卫旗,吴学谦,冯依力,程俊文,贺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液相发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液相,系数,载体,多糖,灵芝,模型,论文。

双液相发酵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旗,吴学谦,冯依力,程俊文,贺亮[1](2010)在《灵芝胞外多糖双液相发酵体系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豆油作为氧载体加入发酵液中形成双液相发酵体系,以改善灵芝胞外多糖的发酵状况.实验表明:常见的氧载体材料在双液相发酵过程中不为灵芝菌体所利用,仅起到促进溶氧的效果;在灵芝胞外多糖的双液相发酵体系中,KLa值明显提高,溶氧水平(DO)有显着改善,发酵液的运动黏度μ有所降低,有助于降低搅拌能耗;氧载体改善了质量传递,提高了细胞的代谢水平,使胞外多糖的产量提高了44%,发酵周期缩短了约17%.说明双液相发酵体系对灵芝胞外多糖发酵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陆旋,何捷,周兵,王启军,何国庆[2](2010)在《双液相发酵与氧传递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发酵体系中的溶氧水平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累积,通过合理的强化传氧的手段,是改善供氧、提高发酵效率的有效途径。双液相发酵系统被公认为是有效改善和控制培养液溶氧的新技术。本文综述了双液相发酵体系中的氧传递模式和机理,并着重介绍了不同类别氧载体在双液相发酵中的作用特点及其典型应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0年06期)

贾士儒,赵树欣[3](1996)在《双液相发酵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液相发酵的进展贾士儒,赵树欣(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天津,300222)发酵工业中,除单液相发酵(如氨基酸发酵、酶制剂发酵、有机酸发酵等)占有极重要位置外;双液相发酵系统(two-liquidphasefermentation)如在以石油为底物...(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1996年05期)

李小明,包志泉[4](1995)在《双液相发酵系统中氧传递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种液态烷烃为油相,将其引入青霉素发酵过程以提高氧的传递。通过摇瓶和罐发酵对该双液相系统的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油相分数为2%时,发酵体系中的传氧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并最终导致了青霉素产量的提高。通过对体积传氧系数及油相与水相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对油相引入后,发酵能力提高的现象作了初步的解释,并提出了双液相系统中氧从气泡传递到微生物细胞的宏规模型。(本文来源于《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李元广,曹竹安,袁乃驹[5](1994)在《双液相发酵体系氧传递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液相发酵体系应用较广,但人们对该体系中氧传递机理的认识较为肤浅。本文综述了二十多年来前人对于双液相体系内氧传递问题的研究结果。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双液相发酵体系内氧传递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提出了双液相体系中氧传递过程的物理模型。(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进展》期刊1994年04期)

双液相发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发酵体系中的溶氧水平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累积,通过合理的强化传氧的手段,是改善供氧、提高发酵效率的有效途径。双液相发酵系统被公认为是有效改善和控制培养液溶氧的新技术。本文综述了双液相发酵体系中的氧传递模式和机理,并着重介绍了不同类别氧载体在双液相发酵中的作用特点及其典型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液相发酵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卫旗,吴学谦,冯依力,程俊文,贺亮.灵芝胞外多糖双液相发酵体系的特性[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

[2].陆旋,何捷,周兵,王启军,何国庆.双液相发酵与氧传递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0

[3].贾士儒,赵树欣.双液相发酵的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

[4].李小明,包志泉.双液相发酵系统中氧传递机理的研究[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

[5].李元广,曹竹安,袁乃驹.双液相发酵体系氧传递过程分析[J].生物工程进展.1994

论文知识图

灵芝胞外多糖双液相发酵体系动...3种氧载体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不同油相体积分数下的体积溶氧系数变...灵芝菌丝体胞外多糖发酵罐发酵的溶氧...灵芝胞外多糖发酵过程液体的黏度变化灵芝胞外多糖单液相发酵体系动力学曲...

标签:;  ;  ;  ;  ;  ;  ;  

双液相发酵论文_李卫旗,吴学谦,冯依力,程俊文,贺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