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向推进器论文_常欣,邹经湘,郭春雨,黄胜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方向推进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推进器,方向,螺距,舰船,叶片,周期,机构。

全方向推进器论文文献综述

常欣,邹经湘,郭春雨,黄胜[1](2010)在《螺距角和纵倾角对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选择全方向推进器的设计参数,运用CFD软件预报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方法,根据全方向推进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仿真计算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给出了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周期螺距角和纵倾角决定了全方向推进器所能产生的横向力的大小,而整体螺距角则对全方向推进器的轴向水动力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本文来源于《船海工程》期刊2010年02期)

李辉[2](2009)在《基于CFD方法的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方向推进器可以产生任意方向的力,从而替代传统的槽道推进器,使潜器轻量化、小型化,同时改善操纵性能。按照螺距角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定常和非定常两种工况,前者螺距角被锁定,后者可以周期性变化。本文运用CFD软件计算了螺旋桨的定常水动力性能,给出了不同位置处的压力和速度矢量图。对不同进速系数下螺旋桨的推力系数KT,扭矩系数KQ,效率η0,进行分析。说明螺距角不变是一种特殊的非定常情况。本文利用RNGK-s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和SIMPLE算法对非定常工况进行计算。通过轴向,侧向的推力系数变化,结合每对桨叶的静压、动压图,说明了螺距角周期性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尾涡分布图进行对照,验证了尾涡的无规律性。基于对周围流场稳定性的假设和瞬时流场的发展性原理。采用滑动网格模型和多参考系(MRF)模型对非定常工况进行计算。结果显示,MRF方法计算结果较稳定,滑动网格更接近真实值,但波动较大。分析了整体螺距角、周期螺距角、纵倾角对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的纵倾角可以获得更大的侧向力,周期螺距角的值对全方向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起决定性作用。以全方向推进器计算为例,对FLUENT中网格划分,截断误差积累,加速收敛,求解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单独讨论。结合桨叶的旋转,对多坐标系中的各分坐标系的相对运动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9-01-01)

常欣,李辉,黄胜[3](2008)在《基于Fluent的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的研究全方向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该文研究了Fluent预报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的方法。在Gambit中建立仿真计算模型,采用四面体、六面体混合型非结构化网格进行网格划分,并对全方向推进器及尾流场附近网格进行了局部加密:编写了UDF程序控制叶片按照给定的的规律运动,采用滑移网格技术进行计算。给出了仿真计算结果,并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该文提供的Fluent计算全方向推进器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方法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08-01)

常欣,邹经湘,黄胜,郭春雨[4](2008)在《非均匀来流中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行安装全方向推进器的潜器运动仿真,研究了非均匀来流中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面元预报方法,预报了不同轴向非均匀来流情况下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基于螺旋桨面元法理论建立了非均匀来流中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计算的数学模型,对非均匀来流中全方向推进器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报.采用了关于扰动速度势的基本积分微分方程;并且采用双曲面元以消除面元间的缝隙,在桨叶随边满足压力库塔条件.在计算面元的影响系数时,应用了Morino导出的解析公式.为避免数值求导中的奇异性,用Yanagizawa方法求得物体表面上的速度分布.预报了非均匀来流中全方向推进器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并与均匀来流中全方向推进器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作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某些轴向非均匀来流情况下,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要好于轴向均匀来流时的水动力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贺伟[5](2008)在《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试验平台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潜器是海洋开发与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的发展要求本身更加轻量化、小型化,同时还要满足其操作性能的要求,全方向推进器便是基于上述要求应运而生的。全方向推进器由一组从船体伸向水中并绕垂直船体的轴线作圆周运动的叶片组成,该组叶片在绕圆周轨迹公转的同时,还绕自身的固定轴自转。使用这种装置可以减少推进器的数目,这将对改善潜器内部的布置和减轻潜器本身重量有利。本论文研究的全方向推进器主要是为了研究水动力实验而设计的。该全方向推进器由主动圆盘、主动圆盘驱动装置、叶片、叶片驱动装置和支架等部分组成。主要设计了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试验平台的控制系统,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试验平台的控制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法实现。叶片控制系统以ATMega128L和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控制核心,主要由ATMegal128L高性能单片机、功率放大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FPGA模块等组成。3-5个叶片采用直流电机驱动,设计了以功率放大器件IRFP450为核心的功率放大模块来实现叶片的驱动。根据全方向推进器叶片的摆线规律,推算叶片运动与主动圆盘位置的关系,并将叶片的运动规律存储在Flash中,实时提取应用。开发了基于u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软件,实现了3-5个叶片的位置伺服控制。基于伺服控制理论研究,利用dSPACE/Simulink实时仿真平台进行了叶片伺服驱动系统的半物理实时仿真。将叶片传动系统引入控制回路,将实现叶片位置伺服控制算法模型转化为Simulink与RTI联系的仿真模型,从而构成了半物理仿真系统,应用ControlDesk实时测试显示工具对叶片伺服控制参数进行了实时调节。此后,将全方向推进器应用于船舶水池实验室的现场实验中,获取全方向推进器运动的实际运动数据,对比理论的运动数据,验证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8-01-01)

杨勇,贺伟[6](2007)在《全方向推进器叶片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方向推进器是由一组从船体中向水中的叶片组成,该组叶片绕垂直船体的轴线作公转运动的同时,还绕自身的固定轴自转.在此提供了全方向推进器叶片运动控制的一种实现方法.它主要以ATM ega128和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控制核心,完成了叶片自身旋转的位置伺服控制,成功实现了全方向推进器叶片的摆线轨迹运动.(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07年12期)

常欣,邹经湘,郭春雨,黄胜[7](2007)在《全方向推进器叶片调距机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摆线推进器的叶片螺距控制机构原理以及日本川崎重工圆盘连杆调距机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全方向推进器的叶片调距机构,并分别给出了工作原理和装配图,介绍了叶片调距机构的实现方法。通过进行两种调距机构的性能、造价等因素的比较,选择了圆型连杆机构作为试验模型的调距机构。(本文来源于《船海工程》期刊2007年03期)

常欣,黄胜,贡毅敏[8](2007)在《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面元预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面元预报方法,基于螺旋桨面元法建立了全方向推进器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计算的数学模型,对全方向推进器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报。采用了关于扰动速度势的基本积分微分方程,并采用双曲面元以消除面元间的缝隙。用Newton-Raphson迭代过程在桨叶随边满足压力Kutta条件。在计算面元的影响系数时,应用Morino导出的解析计算公式加快了数值计算的速度。为避免数值求导中的奇异性,用Yanagizawa方法求得物体表面上的速度分布。本文计算结果与日本水池模型试验结果、升力线方法计算结果及升力面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来源于《中国造船》期刊2007年01期)

衣大勇[9](2007)在《基于摆线运动规律的全方向水下推进器机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方向推进器是通过叶片螺距角在桨叶旋转的过程中周期性的改变,可产生前后、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推力,能够实现全方位运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必将在海洋工程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推进器调距机构设计是本课题的一个重点内容,根据对偏心盘调距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确定使用基于摆线运动规律的偏心圆盘连杆调距机构来对推进器桨叶实现控制,实现桨叶螺距角周期变化,桨叶按摆线规律运动设计出整套推进器机构,给出了与之相应的全方向推进器的试验模型,并进行了桨叶位置角度状态分析,对步进电机输出转角与桨叶周期螺距角之间的运动关系和在模拟工作阻力情况下各部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确定机构零件合理的位置尺寸关系。在Pro/ENGINEER环境下对初步设计的推进器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及运动学仿真。将模型通过Mechanism/Pro接口程序导入ADAMS中进行优化设计,并在ADAMS中得到了螺距角与电机驱动的运动关系曲线,将分析结果与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利用Pro/E和ADAMS结合分析的方法可以为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条有效路径。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和试验基础上,设计并仿真分析一种新型调距机构全方向推进器,得到了基本合理的推进器机构模型,为进一步研制全方向推进器提供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7-01-01)

贡毅敏,常欣,黄胜[10](2006)在《潜器全方向推进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全方向推进器工作的基本原理以及研究开发全方向推进器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针对全方向推进器的研究的现状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全方向推进器的研究方面所作的工作;给出了哈工大的定常和非定常状态下的理论计算结果,以及与日本叁菱重工的试验值所作的比较;提出了两种新型全方向推进器调距机构的试验模型.(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06年06期)

全方向推进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方向推进器可以产生任意方向的力,从而替代传统的槽道推进器,使潜器轻量化、小型化,同时改善操纵性能。按照螺距角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定常和非定常两种工况,前者螺距角被锁定,后者可以周期性变化。本文运用CFD软件计算了螺旋桨的定常水动力性能,给出了不同位置处的压力和速度矢量图。对不同进速系数下螺旋桨的推力系数KT,扭矩系数KQ,效率η0,进行分析。说明螺距角不变是一种特殊的非定常情况。本文利用RNGK-s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和SIMPLE算法对非定常工况进行计算。通过轴向,侧向的推力系数变化,结合每对桨叶的静压、动压图,说明了螺距角周期性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尾涡分布图进行对照,验证了尾涡的无规律性。基于对周围流场稳定性的假设和瞬时流场的发展性原理。采用滑动网格模型和多参考系(MRF)模型对非定常工况进行计算。结果显示,MRF方法计算结果较稳定,滑动网格更接近真实值,但波动较大。分析了整体螺距角、周期螺距角、纵倾角对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的纵倾角可以获得更大的侧向力,周期螺距角的值对全方向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起决定性作用。以全方向推进器计算为例,对FLUENT中网格划分,截断误差积累,加速收敛,求解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单独讨论。结合桨叶的旋转,对多坐标系中的各分坐标系的相对运动进行了说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方向推进器论文参考文献

[1].常欣,邹经湘,郭春雨,黄胜.螺距角和纵倾角对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J].船海工程.2010

[2].李辉.基于CFD方法的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3].常欣,李辉,黄胜.基于Fluent的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研究[C].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4].常欣,邹经湘,黄胜,郭春雨.非均匀来流中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

[5].贺伟.全方向推进器水动力试验平台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6].杨勇,贺伟.全方向推进器叶片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J].应用科技.2007

[7].常欣,邹经湘,郭春雨,黄胜.全方向推进器叶片调距机构设计[J].船海工程.2007

[8].常欣,黄胜,贡毅敏.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面元预报方法[J].中国造船.2007

[9].衣大勇.基于摆线运动规律的全方向水下推进器机构设计与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10].贡毅敏,常欣,黄胜.潜器全方向推进器的研究[J].船舶工程.2006

论文知识图

全方向推进器全方向推进器的工作原理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全方向推进器计算模型全方向推进器控制域全方向推进器网格划分

标签:;  ;  ;  ;  ;  ;  ;  

全方向推进器论文_常欣,邹经湘,郭春雨,黄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