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拉深论文_崔华丽,吴媛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拉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镁合金,工艺,铝合金,极限,数值,薄壁,载荷。

热拉深论文文献综述

崔华丽,吴媛媛[1](2018)在《基于热拉深技术的车用轻量化高强7075铝板拉深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内加热的方式,比较不同工艺条件下1 mm厚7075铝合金板料的拉深成形能力,研究高强7075铝板在热成形条件下的拉深性能。结果表明:随温度上升,高强7075铝板极限拉深的值持续增加,当温度达到450℃后,极限拉深比值开始逐渐降低,试样在300~400℃的拉深温度范围内可以获得最优的拉深极限;将热拉深速度设定在8.5 mm·s-1,成形过程可以达到1.96的最大极限拉深比值;最佳的成形温度在300~400℃之间。筒壁区域晶粒受拉应力作用被明显拉长;圆角区域只有部分晶粒出现被拉长的现象。(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刘健,申儒林,湛利华,杨有良,胡立彬[2](2018)在《2A12硬铝合金板热拉深成形极限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自主设计的热拉深成形专用模具,进行了在350~450℃范围内的2A12硬铝合金极限应变实验,并获得了其在该温度范围内的成形极限图,进而分析了在热拉深成形过程中温度对2A12硬铝合金成形极限的影响规律。基于MSC.MARC软件,分别应用最大载荷判断法、应变路径法以及二者相结合的3种失稳准则,对板材热拉深成形极限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基于二者相结合的方法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且基于不同的温度建立了2A12硬铝合金的热拉深成形极限的预测模型,为2A12硬铝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构件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李奇,吴晓英,郑旭烟,李琳[3](2017)在《镁合金筒形件热拉深变压边力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镁合金筒形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ynaform软件模拟不同变压边力加载曲线下的拉深成形过程。通过比较不同变压边力加载曲线下筒形件拉深的成形质量,得出压边力随凸模行程增加的方式能够较好改善筒形件成形质量,其中线性增加变压边力加载曲线的成形质量最好。同时以压边力加载曲线、冲压速度、摩擦系数为试验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变压边力加载曲线5、冲压速度2 500mm/s、摩擦系数0.150。(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17年06期)

翟靖,邓沛然,吴恺威,罗小敏,李崇桂[4](2017)在《7A04高强铝合金的热拉深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内加热的方式,比较不同加热温度时,在不同工艺条件下0.8 mm厚7A04板料的拉深成形能力,研究7A04高强铝合金板材在热成形条件下的拉深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成形性能得到显着提高,在350~400℃温度区间,极限拉深尺寸达到最大值,相较于常温下的极限拉深直径提高8.8%,拉深件高度提高28.57%。由于加热时间短,不同温度成形材料的相应组织和硬度无明显变化,热拉深后材料仍保持原高强铝合金强度高的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闫凯民,方刚[5](2017)在《镁合金板热拉深模具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测定镁合金的极限拉深比,根据圆筒拉深件成形的特点,设计了可实现差温变形的拉深模具。凹模与压边圈采用加热棒进行加热,最高温度可达300℃,以提高板坯的成形性能;凸模中通入冷却水,使完成弯曲变形进入到筒壁传力区的板料快速降温以提高其强度。利用该模具,分别对5083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进行了圆筒极限拉深比的测定试验,验证了该模具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轻合金加工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胡朝备[6](2017)在《水室封头热拉深成形规律及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P1000蒸汽发生器的水室封头是一个整体锻件,毛坯尺寸巨大,结构形状复杂,性能要求苛刻,是核岛组件中制造难度极高的大型锻件之一。本文针对AP1000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的整体锻造问题,提出一种液压机热拉深锻造新工艺,并对其变形过程及其成形规律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针对水室封头热拉深锻造工艺,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SA508-3钢进行了恒应变速率等温压缩实验,测试了SA508-3钢在变形温度950-1250℃、应变速率0.001-0.1s-1条件下的高温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和热成形参数,建立了SA508-3钢的热加工本构模型,确定了水室封头的锻造温度;采用模拟实验对拉深—接管嘴孔口翻边、带无孔接管嘴拉深和带有孔接管嘴与支撑台拉深等叁种热拉深锻造工艺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给出了采用带有孔接管嘴与支撑台的预制坯,在液压机上热拉深锻造成形水室封头的新工艺及其工艺流程和工装模具的设计方案。针对接管嘴数量及其分布情况,应用商用有限元软件Forge,分别对带有4个支撑台且接管嘴呈双孔双轴对称分布、叁孔双轴对称分布、双孔单轴对称中心分布和双孔单轴对称旁侧分布等四种预制坯的水室封头拉深成形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预制坯在拉深成形过程中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变化规律、锻件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及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揭示了接管嘴的变形特点,给出了封头壁厚的变化规律和拉深成形的载荷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水室封头的变形情况与接管嘴的数量和位置分布有关,并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变形特征。坯料中心部位的壁厚减薄和边缘区域的壁厚增厚现象均比较明显;在拉深成形过程中,接管嘴内孔的直母线变为曲线,封头中心部位的接管嘴孔型基本不变,其它位置的接管嘴孔型变为椭圆,且其椭圆中心发生了偏移。本文以接管嘴呈双孔单轴对称旁侧分布的核电EPR蒸发器水室封头为研究对象,以铝合金为实验材质,对其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1:5.5的物理模拟实验,并用FOCUS 3Dx330扫描仪对实验样件进行了检测,得到了相应的扫描图像和点云数据。检测结果表明,锻件主要特征点的厚度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提出热拉深锻造成形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5-01)

张志,李鹏亮,孙宾,李均红[7](2017)在《TC1钛合金端盖零件热拉深成形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TC1钛合金端盖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零件的成形难点,对热拉深工艺的模具材料、温度、压边间隙、拉深速度等对零件成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可实现薄壁、大拉深比的TC1钛合金零件的精确成形,采用空气脱模的方式可获得平面度满足设计要求的零件,为类似零件的取件提供了工艺参考。(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7年08期)

刘晓晶,王欣,刘翠红,王哲,张淼[8](2016)在《高强度钢板热拉深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强度钢板热拉深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使用有限元软件ETA/DYNAFORM对筒形件进行了热成形工艺模拟。研究了各个工艺参数对热成形工艺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最终得到了22Mn B5钢的热拉深性能。(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6年17期)

朱新峰[9](2016)在《Steel/CFRP复层材料混合热拉深成形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不断攀升,世界范围内的能耗、安全、环保问题日益严峻,而汽车轻量化在应对以上问题方面优势明显。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具有质轻、比强度高、比模量大、可设计性强、碰撞吸能性好、结构尺寸稳定性强以及利于一体化成型等特点,在汽车轻量化方面潜力巨大。面对CFRP价格居高不下的现状,采用钢板和CFRP构成Steel/CFRP复层材料来制造汽车构件,一方面能在满足强度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大量减轻整车重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汽车构件的综合成本,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此外,Steel/CFRP复层材料制成的汽车构件能克服单一材料性能不足的缺点,具有更优越的疲劳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本文提出适合Steel/CFRP复层材料构件批量生产的混合热拉深成形工艺,通过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的混合热拉深成形工艺实验,对其成形特点、成形缺陷、厚度分布及结合界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Steel/CFRP复层材料混合热拉深成形工艺的原理和特点,自主设计开发了一套可加热温控的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混合热拉深成形实验装置,借助该装置成功完成了Steel/CFRP复层材料、纯钢板和纯CFRP盒形件的混合热拉深成形工艺实验,验证了此工艺用于制造轻量化Steel/CFRP复层材料车身构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通过分析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钢板表面网格变形情况,对比纯钢板盒形件,研究了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钢板材料的成形特点及CFRP对钢板材料变形的影响;通过分析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CFRP表面纤维剪切角大小分布规律,对比纯CFRP盒形件,研究了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CFRP的成形特点及钢板材料对CFRP变形的影响。以上研究为复杂形状Steel/CFRP复层材料车身覆盖件及骨架件的成形工艺方案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3)通过宏观分析,探讨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混合热拉深出现的成形缺陷,揭示其产生机理、提出相应抑制措施,研究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不同成形区域的厚度分布情况。以上研究有助于提高Steel/CFRP复层材料构件的成形质量和改善其力学性能;(4)通过扫描电镜对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不同成形区域的结合界面进行微观分析,研究了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不同成形区域的界面结合状态,揭示了变形规律对Steel/CFRP复层材料盒形件结合界面的影响,为通过界面结合状态调控来提高Steel/CFRP复层材料构件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6-01)

李琳[10](2016)在《ZK60镁合金筒形件热拉深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资源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并且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在汽车、航空航天、3C产品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其密排六方的晶体结构,镁合金在室温下普遍存在塑性低、成形性能差的问题,而随着成形温度的升高,镁合金塑性升高,所以,本文从热成形的角度来研究工艺参数对ZK60镁合金筒形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ZK60镁合金在不同温度以及应变速率下流变应力变化规律,并观察热拉伸后的试样的显微组织,获得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ZK60镁合金热拉伸件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2)基于加入软化因子的Fields-Backofen数学模型建立了能准确描述ZK60镁合金流变力学行为的本构方程,具体的本构方程为:σ=2637.37ε0374ε0.0262exp(-0.0099T-2.498ε)。3)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研究凸模圆角半径对筒形件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最终确定为7mm:研究了温度对ZK60镁合金筒形件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分别是150℃、200℃、250℃、300℃、350℃,结果表明,250℃C时筒形件拉深深度最大,为34.9mm;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250℃C时,恒压边力和变压边力对ZK60镁板筒形件的影响规律,其中变压边力又分别进行了6种不同的加载模式,得出了先增后减型变压边力曲线获得筒形件深度最大的结论,并且筒形件最大减薄率小于恒压边力加载时的。4)设计并加工出筒形件热拉深模具,以进行有限元模拟的实验验证,具体实验为:150℃、200℃、250℃、300℃、350℃这5个温度以及板料尺寸、压边力对筒形件拉深成形的影响,从实验结果来看,模拟和实验的结果较为接近,说明数值模拟的有效性,250℃C时,筒形件深度最大,为33.6mm,而采用变压边力加载时,成形质量又得到了提升。5)为获得成形后的筒形件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变化规律,观察筒底、凸模圆角、直壁、凹模圆角以及凸缘处的金相组织,发现筒形件不同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动态再结晶晶粒出现,当厚向应变量大时,动态再结晶的程度增加。(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热拉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自主设计的热拉深成形专用模具,进行了在350~450℃范围内的2A12硬铝合金极限应变实验,并获得了其在该温度范围内的成形极限图,进而分析了在热拉深成形过程中温度对2A12硬铝合金成形极限的影响规律。基于MSC.MARC软件,分别应用最大载荷判断法、应变路径法以及二者相结合的3种失稳准则,对板材热拉深成形极限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基于二者相结合的方法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且基于不同的温度建立了2A12硬铝合金的热拉深成形极限的预测模型,为2A12硬铝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构件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拉深论文参考文献

[1].崔华丽,吴媛媛.基于热拉深技术的车用轻量化高强7075铝板拉深性能研究[J].锻压技术.2018

[2].刘健,申儒林,湛利华,杨有良,胡立彬.2A12硬铝合金板热拉深成形极限图研究[J].锻压技术.2018

[3].李奇,吴晓英,郑旭烟,李琳.镁合金筒形件热拉深变压边力工艺研究[J].金属功能材料.2017

[4].翟靖,邓沛然,吴恺威,罗小敏,李崇桂.7A04高强铝合金的热拉深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7

[5].闫凯民,方刚.镁合金板热拉深模具设计及应用[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7

[6].胡朝备.水室封头热拉深成形规律及工艺研究[D].燕山大学.2017

[7].张志,李鹏亮,孙宾,李均红.TC1钛合金端盖零件热拉深成形工艺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7

[8].刘晓晶,王欣,刘翠红,王哲,张淼.高强度钢板热拉深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6

[9].朱新峰.Steel/CFRP复层材料混合热拉深成形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

[10].李琳.ZK60镁合金筒形件热拉深工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镀层质量损失与剪切强度关系雅拉河热水塘高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反...镁合金软模热拉深筒形件成...镁合金板料热拉深实验装置简图热拉深-气胀复合工艺成型件大型封头热拉深有限元模型

标签:;  ;  ;  ;  ;  ;  ;  

热拉深论文_崔华丽,吴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