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论文和设计-唐亚卓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该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包括:减速器箱体及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的输入部件、输入轴导油筋,所述输入部件设有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所述输入轴导油筋设置在所述输入部件外侧,用于把所述输入部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本实用新型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的飞溅的油的有效利用,控制了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速器飞溅润滑方式无法很好的控制搅油损失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箱体及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的输入部件、输入轴导油筋,所述输入部件设有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所述输入轴导油筋设置在所述输入部件外侧,用于把所述输入部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设计方案

1.一种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箱体及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的输入部件、输入轴导油筋,所述输入部件设有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所述输入轴导油筋设置在所述输入部件外侧,用于把所述输入部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还包括中间减速部件、减速器输出部件、输出轴导油筋,所述中间减速部件、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所述输出轴导油筋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所述中间减速部件设有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所述输入部件用于带动所述中间减速部件转动,所述中间减速部件用于带动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转动;所述输出轴导油筋设置在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的外侧,用于把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导入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的周向导油筋,所述周向导油筋设置在所述中间减速部件及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的外侧,用于把所述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落下的油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导油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且靠近所述中间减速部件的一侧的表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导油筋的内表面为弧形面,所述输出轴导油筋的第一端与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连接;其中,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通过所述输出轴导油筋的弧形面的内表面导入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导油筋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周向导油筋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连接;其中,所述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落下的油通过所述周向导油筋的弧形面的外表面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导油筋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轴导油筋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导油筋的弧形面的宽度大于所述输出轴导油筋的弧形面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包括电机端壳体,所述电机端壳体、所述输入轴导油筋、所述输出轴导油筋、所述周向导油筋一体成型。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减速器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它的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不同种类有不同的用途,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城市工况中低速(<20Km\/h)较多,且存在一定的坡度,低速、高角度的情况下,强制润滑很难起到润滑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减速器采用相对于强制润滑来说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的飞溅润滑方式;但飞溅润滑方式难以避免部分油飞溅到减速器的零件和壳体内壁上,无法很好的控制搅油损失,增加了成本。为了满足减速器对于整体效率的要求,控制减速器中的搅油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速器飞溅润滑方式无法很好的控制搅油损失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包括:减速器箱体及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的输入部件、输入轴导油筋,所述输入部件设有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所述输入轴导油筋设置在所述输入部件外侧,用于把所述输入部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还包括中间减速部件、减速器输出部件、输出轴导油筋,所述中间减速部件、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所述输出轴导油筋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所述中间减速部件设有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所述输入部件用于带动所述中间减速部件转动,所述中间减速部件用于带动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转动;所述输出轴导油筋设置在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的外侧,用于把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导入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的周向导油筋,所述周向导油筋设置在所述中间减速部件及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的外侧,用于把所述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落下的油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导油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且靠近所述中间减速部件的一侧的表面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导油筋的内表面为弧形面,所述输出轴导油筋的第一端与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连接;其中,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通过所述输出轴导油筋的弧形面的内表面导入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周向导油筋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周向导油筋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连接;其中,所述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落下的油通过所述周向导油筋的弧形面的外表面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周向导油筋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轴导油筋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周向导油筋的弧形面的宽度大于所述输出轴导油筋的弧形面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箱体包括电机端壳体,所述电机端壳体、所述输入轴导油筋、所述输出轴导油筋、所述周向导油筋一体成型。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的所述输入部件设有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所述输入轴导油筋设置在所述输入部件外侧,用于把所述输入部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通过输入轴导油筋把输入部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及时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用于润滑输入部件的轴承,从而实现了飞溅的油的有效利用,控制了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采用了上述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的飞溅的油的有效利用,控制了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速器飞溅润滑方式无法很好的控制搅油损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优选实施例的电机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包括:减速器箱体及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的输入部件14、输入轴导油筋17,所述输入部件14设有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所述输入轴导油筋17设置在所述输入部件14外侧,用于把所述输入部件14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通过输入轴导油筋17把输入部件14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及时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用于润滑输入部件14的轴承,从而实现了飞溅的油的有效利用,控制了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还包括中间减速部件12、减速器输出部件20、输出轴导油筋15,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设有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图中未示出),所述输入部件14用于带动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转动,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用于带动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转动;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设置在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的外侧,用于把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导入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通过输出轴导油筋15把减速器输出部件20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及时导入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用于润滑中间减速部件12的轴承,从而进一步实现了飞溅的油的有效利用,控制了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减速器箱体内的周向导油筋16,所述周向导油筋16设置在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及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的外侧,用于把所述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落下的油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通过周向导油筋16把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落下的油及时导入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用于润滑输入部件14的轴承,从而进一步实现了飞溅的油的有效利用,控制了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输入部件14为逆时针转动;输入部件14为逆时针转动带动中间减速部件12顺时针转动,中间减速部件12顺时针转动带动减速器输出部件20为逆时针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输入部件14为顺时针转动;输入部件14为逆时针转动带动中间减速部件12逆时针转动,中间减速部件12顺时针转动带动减速器输出部件20为顺时针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输入部件14包括驱动电机输入轴、输入齿轮,输入齿轮套设在驱动电机输入轴上,且随驱动电机输入轴的转动而转动;中间减速部件12包括中间减速轴、中间减速齿轮、中间减速齿轮副,中间减速齿轮、中间减速齿轮副间隔套设在中间减速轴;输入齿轮与中间减速齿轮啮合,带动中间减速齿轮转动,中间减速齿轮转动带动中间减速轴转动,中间减速轴转动带动中间减速齿轮副转动;减速器输出部件20包括减速器输出轴、主减速齿轮10,主减速齿轮10套设在减速器输出轴上,中间减速齿轮副转动带动主减速齿轮10转动,主减速齿轮10转动带动减速器输出轴转动。采用中间减速轴、中间减速齿轮、中间减速齿轮副配合的方式,避免输入部件14和减速器输出部件20与同一个齿轮啮合,造成该齿轮过渡磨损,从而影响零件精度,影响减速器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中间减速齿轮、中间减速齿轮副采用一个齿轮代替。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轴导油筋17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且靠近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的一侧的表面为平面。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位于中间减速部件12与输入部件1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减速器安装汽车中的状态时,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位于输入部件14上方且靠近中间减速部件12一侧,输入轴导油筋17位于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上方。可以理解的是,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位于输入部件14上方即可。

输入轴导油筋17靠近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的一侧所在平面与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所在水平面以预设面角相交,该预设面角为α,0°<α<180°。α可以为20°、45°、90°、120°、135°、16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α=135°时,有利于把所述输入部件14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通过输入轴导油筋17靠近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的一侧的表面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轴导油筋17靠近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的一侧的表面为光滑油面,减少油粘附在该表面上,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是,输入轴导油筋17靠近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的一侧的表面也可以为常规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轴导油筋17靠近所述中间减速部件12的一侧的表面的宽度以能尽可能阻挡输入部件14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并导入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为佳,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的内表面为弧形面,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的第一端与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连接;其中,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通过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的弧形面的内表面导入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位于减速器输出部件20与输出轴导油筋15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的内表面为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减速器安装汽车中的状态时,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位于中间减速部件12上方且靠近减速器输出部件20一侧,输出轴导油筋15位于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上方。可以理解的是,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位于中间减速部件12上方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轴导油筋15的内表面为弧形面时,输出轴导油筋15的内表面与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的主减速齿轮10为同心圆且平行间隔安装。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输出轴导油筋15的内表面为弧形面,与主减速齿轮10间隔安装。有利于尽可能多的阻挡主减速齿轮10甩出的油,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输出轴导油筋15的内表面为平面时,输出轴导油筋15靠近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的一侧所在平面与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所在水平面以预设面角相交,该预设面角为β,0°<β<90°。β可以为20°、45°、60°、9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β=60°时,有利于把减速器输出部件20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通过输出轴导油筋15靠近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的一侧的内表面导入所述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轴导油筋15靠近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的一侧的内表面为光滑油面,减少油粘附在该表面上,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是,输出轴导油筋15靠近所述减速器输出部件20的一侧的内表面也可以为常规面。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周向导油筋16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连接;其中,所述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落下的油通过所述周向导油筋16的弧形面的外表面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位于输入轴导油筋17与输出轴导油筋15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为平面;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向导油筋的外表面为多折面。

在本实施例中,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时,周向导油筋16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于周向导油筋16的最高点。有利于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落下的油通过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周向导油筋16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于输出轴导油筋15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正上方。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为多折面时,周向导油筋16靠近周向导油筋16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与地平面距离大于周向导油筋16靠近周向导油筋16第一端的外表面与地平面距离高,从而有利于及时有效的把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的油导入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实施例中,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为平面时,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所在平面与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所在水平面以预设面角相交,该预设面角为γ,0°<γ<90°。γ可以为20°、45°、60°、8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γ=45°时,有利于把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落下的油通过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导入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为光滑油面,减少油粘附在该表面上,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周向导油筋16的外表面也可以为常规面。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周向导油筋16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有效的避免了飞溅的油落入周向导油筋16与输出轴导油筋15之间,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周向导油筋16的弧形面的宽度大于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的弧形面的宽度。有效的避免了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落下的油落入周向导油筋16以外,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速器箱体包括电机端壳体,所述电机端壳体、所述输入轴导油筋17、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所述周向导油筋16一体成型,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也避免了所述电机端壳体与所述输入轴导油筋17、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所述周向导油筋16分开制造后组装留下缝隙而造成搅油损失,从而更好的控制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端壳体、所述输入轴导油筋17、所述输出轴导油筋15、所述周向导油筋16分开制造后再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速器箱体还包括减速器端壳体,减速器端壳体与电机端壳体组装后,完成对减速器内部的零件的封装,避免外部环境污染减速器内部的零件而缩短减速器实用寿命,也避免减速器内部的油进入工作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在低速(车速≤20Km,输入转速≤1500rpm)时,主减速齿轮10因为速比大、转速低,润滑油的粘附力大于离心力,大部分的油附着在主减速齿轮10上,此时粘附在主减速齿轮10上的油经过转动,会附着在所有与主减速齿轮10啮合的齿轮副上;(2)驱动电机输入轴的转速较高,且输入齿轮上粘附的油量较少,所以润滑油会沿着离心力的方向被甩出,输入轴导油筋17会挡住驱动电机输入轴及输入齿轮甩出的油,然后成滴状落下或流入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用于润滑输入部件14的轴承;(3)主减速齿轮10上有部分油通过离心力被甩出,输出轴导油筋15会挡住主减速齿轮10甩出的油,并将油导入中间轴轴承座润滑油口,用于润滑中间减速部件12的轴承;(4)在高转速(输入转速≥1500rpm)的时候,因主减速齿轮10离心力的增大,大部分的油开始被甩离主减速齿轮10,甩向减速器箱体的上壳体内壁上,上壳体内壁滴落下来通过周向导油筋16导入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用于润滑输入部件14的轴承。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实施例1任一项所述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该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通过输入轴导油筋17把输入部件14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及时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用于润滑输入部件14的轴承,从而实现了飞溅的油的有效利用,控制了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的飞溅的油的有效利用,控制了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速器飞溅润滑方式无法很好的控制搅油损失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的所述输入部件14设有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所述输入轴导油筋17设置在所述输入部件14外侧,用于把所述输入部件14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通过输入轴导油筋17把输入部件14通过离心力甩出的油及时导入所述输入轴轴承座润滑油口18,用于润滑输入部件14的轴承,从而实现了飞溅的油的有效利用,控制了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采用了上述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的飞溅的油的有效利用,控制了搅油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速器飞溅润滑方式无法很好的控制搅油损失的问题。

以上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设计图

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5147.3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54574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F16H 57/04

专利分类号:F16H57/04

范畴分类:27D;32B;

申请人:江苏御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御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山路8号半导体产业园

发明人:唐亚卓

第一发明人:唐亚卓

当前权利人:江苏御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隆毅

代理机构:44426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带润滑通道的减速器及汽车论文和设计-唐亚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