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性论文_高修库,赵浏

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还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性,氧化碳,石墨,纳米,电势,紫杉醇,可燃性。

氧化还原性论文文献综述

高修库,赵浏[1](2019)在《概念辨析——非金属性和氧化性、金属性和还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学化学学习中,"非金属性和金属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是经常用到的两组概念.如果我们仔细查阅人教版教材,会发现教材并没有针对这两组概念给出严格的定义,充其量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这两组概念.笔者发现学生经常误认为"非金属性就是氧化性""金属性就是还原性",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严格区别的.1 关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理解及其定量比较对于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教材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学生感受到非金属元素(本文来源于《高中数理化》期刊2019年Z2期)

潘国荣,白显圣,黄诚[2](2019)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实验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与自制仪器改进有关的一氧化碳可燃性、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学生对一氧化碳性质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19年12期)

赵静[3](2019)在《紫杉醇氧化还原性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外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紫杉醇是从世界公认的珍贵抗癌植物红豆杉中分离提取出来的天然的抗肿瘤药物,针对发病率高的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等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一经问世就备受瞩目,成为一线抗肿瘤药物。但是紫杉醇水溶性差,毒副作用大等缺点极大地阻碍了紫杉醇临床上的应用与发展,因此提高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毒副作用一直都是紫杉醇研究的热点。本课题将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聚乙二醇-去氧胆酸(mPEG-DCA)通过二硫键与紫杉醇(PTX)链接,以此为稳定剂,再次将紫杉醇作为模型药物制备了紫杉醇纳米混悬剂(MDSP),以此来提高药物溶解性,增加载药量。本研究通过单因素筛选法对紫杉醇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和稳定剂与药物比例进行筛察,以粒径和稳定性为参考指标,最终确定稳定剂与药物比例为2:1,制备方法为微沉淀法。同时按照最优工艺制备了稳定剂中不含二硫键的纳米混悬剂(MDCP)作为对比制剂,然后对两种不同的紫杉醇纳米混悬剂进行了制剂学的表征。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得两种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均为200nm左右,分散性良好,储存稳定性良好。血浆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在含有10%FBS介质中的两种混悬剂的粒径均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同时蛋白吸附实验也显示两种纳米混悬剂都不发生蛋白吸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紫杉醇纳米混悬剂在体内环境中都可以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表明两种纳米混悬剂中的紫杉醇是以无定型的形式存在。随后的溶血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纳米混悬剂均没有出现溶血的情况,适合作为注射剂静脉给药。氧化还原敏感性实验中MDSP组在加入40mM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后,粒径发生明显增加,归因于MDSP在GSH作用下,发生了二硫键的断键反应,导致纳米混悬剂的结构遭到破坏,从而粒径变大;而MDCP组在有GSH存在的条件下,粒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在体外释放的实验中也证实了MDSP具有氧化还原敏感性,而MDCP没有氧化还原敏感性,从体外释放结果可以看出,MDSP在含有20mM二硫苏糖醇(DTT)的溶出介质中,紫杉醇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显着高于MDCP组。采用MTT法考察了两种纳米混悬剂对非耐药肿瘤细胞MCF-7和耐药肿瘤细胞A549/PTX作用24h和48h后的细胞毒性。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两种不同的细胞中各组制剂均呈现出较好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MDSP组对两种细胞的杀伤作用均高于MDCP组,归因于MCSP二硫键的断键作用,含有二硫键的MDSP在细胞中GSH作用下,二硫键断裂,释放出更多的PTX,具有更大的杀伤效果。为验证GSH的作用,实验中分别在MDCP组和MDSP组加入等量的GSH,结果再次证实二硫键的断键作用,显示出了制剂的优越性。而游离紫杉醇进入细胞后可能被迅速清除,与制剂相比表现出的细胞毒性较弱。(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潘会严,陈小伟,Oihane,Sanz,Miguel,A.,Cauqui,Jose,M.,Rodríguez-Izquierdo[4](2019)在《一步水热法有效调变锰钾矿中钾含量及其对锰钾矿催化剂氧化还原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锰钾矿是一种同时具有1×1和2×2孔道的八面体分子筛结构的氧化锰材料.通常情况下, 1×1孔道是空的, 2×2孔道可以被水或者不同的阳离子占据,当占据2×2孔道的阳离子为K~+时即为锰钾矿.据文献报道,锰钾矿被广泛用于不同的催化氧化反应如一氧化碳氧化、亚甲基蓝分解、有机污染物氧化消除和小分子烷烃氧化,并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这通常被认为是其表面存在的活性氧物种使这类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性.但是,关于这些活性氧的来源并没有很好的解释,而这对优化锰钾矿的氧化还原性及催化活性非常重要.如上所述,由于孔道中K~+的存在,部分四价锰被还原为叁价锰以保持电荷平衡,这意味着锰钾矿中叁价锰的含量或者锰的平均价态会随着孔道中K~+含量不同而变化.因此,锰钾矿中钾含量可能对其氧化还原性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最近发表的几篇文献中关于K~+含量对锰钾矿表面活性氧或氧空位影响的结果相互矛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K~+含量对锰钾矿材料氧化还原性及催化活性的影响.本文以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和锰的前驱体,乙醇为还原剂,通过改变水热反应温度(80–120 oC)和乙醇浓度(50–1550mmol/L),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不同钾含量的锰钾矿和软锰矿纳米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物理吸附、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脱附(TPD)和程序升温还原(CO-TPR)等表征技术研究了K~+含量对锰钾矿材料结构稳定性和氧化还原性的影响及进一步对一氧化碳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XRD结果表明,在较低合成温度(80和100 oC)时主要得到锰钾矿,在120 oC并且乙醇浓度较高(960和1550 mmol/L)时主要得到软锰矿.这些不同合成条件下得到的锰钾矿具有不同的结晶度、比表面积及钾含量等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将制备的众多样品分为叁组进行讨论.A组是具有高结晶度、中等比表面积(100–135 m~2/g)和高钾含量(~16%)的锰钾矿样品;B组锰钾矿样品结晶度较低,但比表面积高(160–200 m~2/g),钾含量中等(~11%);C组主要是软锰矿结构的氧化锰材料,结晶度高,但比表面积低(13–50 m~2/g),钾含量也低(<5%).SEM和TEM结果表明,这叁组样品均为大小不同的纳米棒状形貌, DDP分析结果与XRD结果一致, A组和B组中大直径与小直径的纳米棒样品都具有完好的锰钾矿结构.与XRF结果相同, XPS分析也发现A组样品比B组样品具有更高的钾含量,即B组样品的四价锰含量更高.对Mn 3s结合能区域分析,根据文献中报道的锰的平均氧化态公式AOS=8.956–1.126×?E_(3s)计算得到A,B和C组样品的AOS分别为3.73,3.81和3.96.TPD和CO-TPR表明, B组锰钾矿样品比A组更容易释放氧,也更容易被还原.这些结果都表明A组锰钾矿比B组锰钾矿更稳定.而A组样品具有更高的K含量,说明K含量高有利于锰钾矿的稳定性.CO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叁组样品的催化活性顺序为B>A>C.由于叁组样品的比表面积差别较大,我们比较了所有样品在75 oC时单位面积上的反应速率.75 oC时, A组锰钾矿几乎没有活性,反应速率为0.与之相反, B组样品的反应速率高于传统回流法制备的锰钾矿参考样品.这些结果表明锰钾矿的高比表面积和更好的氧化还原性是其在CO氧化反应中具有高活性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研究锰钾矿在低温下释放的氧物种对CO催化氧化的影响,将B组代表样品在500 oC焙烧6 h.与原样品相比, TPD中低温释放的氧消失,另外两个氧气的峰也向高温方向移动了20°C以上.在CO催化氧化实验中, 500 oC焙烧后的样品直到100 oC尚没有催化活性,而原样品在此温度则有38%的转化率.这一结果证明锰钾矿在TPD实验中300 oC左右释放的第一个活性氧物种导致了低温下CO催化氧化的活性.另外,将B组代表样品在含有20%氧气的原料气氛下进行了两个循环的CO氧化反应测试,发现B组样品在高氧气浓度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综上所述,锰钾矿中的钾含量可以通过改变水热合成温度和乙醇浓度成功地来调控.钾含量较低的锰钾矿样品具有更好的氧化还原性和催化CO氧化活性.而钾含量较高时,锰钾矿结构更稳定,不利于活性氧的释放,因而催化氧化活性较差.(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慧敏,李筱薇,李会芳[5](2019)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与妊娠期氧化应激强度的相关性以及还原性谷胱氨肽的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强度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系及检验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意义,为有效评估妊娠期妇女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30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血清SOD、MDA、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随后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还原性谷胱氨肽注射液联合基础治疗1个月,对照组使用安慰剂联合基础治疗1个月,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DA、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MDA、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高于健康组,血清SOD的水平低于健康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氧化应激反应强度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存在正相关关系,治疗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上升;在妊娠期监控患者的氧化应激强度能有效提示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08期)

钱瑞[6](2019)在《基于还原性氧化石墨烯的锌/碘储能电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两年,锌/碘储能器件腾空出世,成为了广大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针对锌/碘储能电极的研究已经大面积展开。石墨烯作为近十年最火热的材料,在储能、太阳能电池、场发射以及传感器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储能领域,石墨烯已经成为了热门研究材料。本文采用低成本、耐腐蚀、导电性较好的叁维多孔结构材料石墨毡(GF)作为锌/碘储能电极材料。这种材料因为具备较大的空隙结构,内部碳纤维错综复杂,能够提供很大的比表面积,是储能电极材料的有力候选之一。石墨烯与石墨毡的有效结合,在储能领域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发展前景。首先,石墨毡本身的亲水性和电化学活性不是很好,本文分别使用酸处理和热处理两种方法对原始石墨毡的表面进行了预处理。酸处理使用RCA(工业标准清洗工艺)对石墨毡进行酸处理,刻蚀石墨毡表面,使其表面具备一些沟壑,从而使其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大。在10mV/s的扫速下,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增加了11%。热处理采用快速热退火炉,在真空氛围下分别在800℃、900℃、1000℃加热30s、1min、2min,使得石墨毡表面变得凹凸不平,从而增大其表面积。在800℃,2min的热处理下,石墨毡能够获得最大的比电容2F/cm~2,在5mA/cm~2的电流密度下,相比原始石墨毡,充放电时间明显增加。其次,本文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并且利用乙醇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并将其生长在石墨毡的表面,形成电极材料还原性氧化石墨烯-石墨毡(RGO-GF)。探究了不同的氧化石墨烯与乙醇的浓度比,对电极材料RGO-GF在碘化锌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结果显示,生长有还原性氧化石墨烯的石墨毡相比于原始石墨毡具备更优异比容量,充放电时间以及导电性。根据形貌与结构的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在氧化石墨烯(GO)与乙醇的浓度比达到5.3%的时候,电极材料RGO-GF上生长有质量最优的RGO。在10mV/s的扫速下,比电容达到了2.1F/cm~2,在5mA/cm~2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时间增长1倍,交流阻抗最小。因此,RGO-GF电极材料在锌/碘储能领域有着很好地发展和应用前景。此外,现在大量的研究者把关注点放在锌/碘储能电极的研究领域,提升锌/碘储能性能也是可以通过抑制锌枝晶的生长以及减少ZnI_3?5H_2O沉淀。本文采用乙醇作为醇类的代表,研究醇类电解质添加剂对于锌/碘储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长时间伏安曲线循环后,乙醇作为电解质添加剂能够有效的降低锌枝晶的生长,并且乙醇产生的有机阳离子能够与锌离子相结合,减少沉淀的产生。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交流阻抗谱(EIS)以及计时电位法(GCD)进行电化学分析。最终证明,在乙醇与0.1M碘化锌溶液浓度比为10%时,乙醇与锌离子的络合反应发生最为彻底,具备最大的比容量1.99F/cm~2,最小的溶液电阻7.20Ω,最长的充放电时间。(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6)

周清斌[7](2019)在《掺杂对TiO_2吸附还原性和氧化性气体小分子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由于废气的乱排乱放,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怎样快速而有效的监控、治理环境中受污染气体,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TiO_2是一种稳定的金属氧化物,同时,也是一种拥有许多优点和缺点的半导体,它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无毒无污染,并且,TiO_2耐高温并且不易受化学反应的影响。光学气敏传感效应是通过在吸附气体后改变材料的光学性质来反映环境气体成分。TiO_2是一种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的光学气敏传感材料。通过掺杂非金属元素或者金属元素来改变锐钛矿TiO_2表面的氧化还原性能,从而研究对气体分子的吸附特性来提高光学传感特性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它可用于检测和监测环境污染。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氧空位吸附气体的本质就是电子的得失,吸附还原性气体,就要增强氧空位的氧化性,相反吸附氧化性气体就要增强氧空位的还原性,而要想增强或者减弱氧空位氧化还原性的措施就是通过掺入杂质原子;因此,本文通过在不同的非金属掺杂锐钛矿TiO_2表面吸附还原性气体来分析表面的氧化性能,以及通过强氧化性气体在不同金属掺杂锐钛矿TiO_2表面的吸附结构优化后,分析其表面的还原性能,从而研究材料表面的光学气敏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和过程如下:1.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的方法,模拟计算了含氧空位锐钛矿TiO_2(101)表面单掺杂非金属C元素、N元素、F元素以及双掺杂C-N元素、C-F元素、N-F元素后吸附NH_3分子的微观机理。分析发现:C掺杂提升了材料对低能可见光的响应;而C-N双掺杂体系,使材料对400nm~570nm范围内的可见光吸收系数大大提高。所以,单掺杂C元素以及双掺杂C-N元素都能明显的提高材料的光学气敏传感特性。2.计算研究了Cu、Cr元素掺杂锐钛矿型TiO_2表面以及清洁表面含氧空位吸附SO_2分子的结合能、吸附能、吸附距离、电荷布居、态密度、电荷转移、光学性质等。研究发现:掺杂表面能稳定的吸附SO_2分子,吸附后材料的光学性质发生显着变化,叁种表面吸附SO_2分子后,表面都失去电子,得出表面的还原性的强弱为:Cr>Cu>无掺杂;通过对比吸收光谱和反射光谱发现Cr掺杂基底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净吸收最大。因此,对于吸附氧化性气体,Cr掺杂的TiO_2是一种更好的光学气敏传感材料。3.计算了Cu、Cr元素掺杂锐钛矿TiO_2表面以及清洁表面含氧空位吸附O_3后的物理量,分析发现:氧化物表面氧化性强弱关系为:Cr掺杂表面>Cr掺杂表面>无掺杂表面;分析光学性质发现:Cr掺杂体系对光的利用率最高;Cr元素掺入基底,使光学气敏材料TiO_2表面的光学气敏传感特性有显着提高。通过以上研究,发现TiO_2表面杂质具有如下特性:对于非金属掺杂,由于C-N掺杂的协同作用,使基底得到电子的能力增强,因此提高了表面的氧化性,改善了表面对还原性气体的光催化性能;对于过渡金属掺杂,由于Cu和Cr元素最外层都是4S电子,而4S层电子很容易失去电子,故降低了表面的氧化性,因此对于吸附氧化性气体而言,Cu-Cr共掺杂TiO_2可有效提高TiO_2的光学气敏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聂大忠[8](2018)在《Fe、FeCl_2、FeCl_3氧化性、还原性实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元素处于何种价态与该元素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紧密相关。(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8年10期)

杨逸轩,杨霞[9](2018)在《关于反应介质酸碱性对金属离子氧化还原性影响规律的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反应体系的介质酸碱性有重大的关系。本论文从介质对反应源及其周围环境电场两方面的影响考虑,解释了酸碱性对金属离子反应物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影响。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及对其有效控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8年25期)

常婷婷,封刚,王志苗,周立超,李芳[10](2018)在《高还原性CeO_2纳米棒催化CO氧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CeO_2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非贵金属CO低温氧化催化剂[1,2],其形貌、尺寸、表面氧还原性能等对其催化性能具有显着的影响。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棒状形貌的纳米CeO_2-R,长度300 nm~1μm,直径<40 nm。H_2-TPR表征发现,其表面氧在217°C即被还原,远低于用于对比的CeO_2纳米管(CeO_2-T)和CeO_2纳米立方体(CeO_2-C)的表面氧还原温度。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叁种不同形貌CeO_2催化CO氧化反应性能进行了(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7-20)

氧化还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与自制仪器改进有关的一氧化碳可燃性、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学生对一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还原性论文参考文献

[1].高修库,赵浏.概念辨析——非金属性和氧化性、金属性和还原性[J].高中数理化.2019

[2].潘国荣,白显圣,黄诚.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实验改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

[3].赵静.紫杉醇氧化还原性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外活性评价[D].河南大学.2019

[4].潘会严,陈小伟,Oihane,Sanz,Miguel,A.,Cauqui,Jose,M.,Rodríguez-Izquierdo.一步水热法有效调变锰钾矿中钾含量及其对锰钾矿催化剂氧化还原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英文)[J].催化学报.2019

[5].刘慧敏,李筱薇,李会芳.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与妊娠期氧化应激强度的相关性以及还原性谷胱氨肽的治疗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9

[6].钱瑞.基于还原性氧化石墨烯的锌/碘储能电极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7].周清斌.掺杂对TiO_2吸附还原性和氧化性气体小分子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的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9

[8].聂大忠.Fe、FeCl_2、FeCl_3氧化性、还原性实验设计[J].报刊荟萃.2018

[9].杨逸轩,杨霞.关于反应介质酸碱性对金属离子氧化还原性影响规律的理解[J].高考.2018

[10].常婷婷,封刚,王志苗,周立超,李芳.高还原性CeO_2纳米棒催化CO氧化反应[C].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论文知识图

高中叁个年级在表征转换题目上的平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漆酶催化氧化反应机理Fig.1-6Catalys...本论文的技术路线氧化还原响应性的蛋白纳米囊的形成和...短路电流下(a)无(b)有PFN界面层的太...

标签:;  ;  ;  ;  ;  ;  ;  

氧化还原性论文_高修库,赵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