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性能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功能虚拟化,网络测量架构,自动化部署,分布式控制
网络性能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奇[1](2018)在《基于NFV的网络性能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促进了电信业的发展,为互联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得到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为了深入研究NFV网络的内在规律,采用网络测量技术定量分析NFV网络及其应用,能够为发展NFV技术提供手段;结合虚拟化技术特点研究新型网络测量技术,为发展网络测量技术提供新方法。如何基于NFV技术和IP技术的特点,研究发展可灵活部署结构、可自主定制功能的NFV网络测量系统是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本学位论文以NFV网络下异常检测问题为中心,主要围绕网络测量系统的快速部署、集中控制以及异常检测叁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基于虚拟化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网络测量系统,并实现了原型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结合NFV网络的相关技术特点以及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测量系统的总体架构,并设计主要功能模块以及工作流程。(2)设计了NFV网络测量系统自动部署的功能,系统通过解释执行用户定制的XML配置文件,就能灵活部署网络测量系统的中间盒,试验验证了该功能的可行性。(3)设计了分布式控制网络测量中间盒的功能,系统通过解释执行策略文件,就能使测量中间盒协同工作,试验验证了该功能的可行性。(4)设计实现了一个定制的NFV性能异常监测系统,其中基于PCA的在线实时全网络异常检测方法能够实时分析RTT性能矩阵并检测出网络异常,提升了系统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12-01)
张郁彬[2](2018)在《WIFI无线网络传输层的性能测量和优化调度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WIFI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多网络接口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传统的通信协议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无线网络传输需求,提高无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是无线通信优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WIFI无线网络信息传输技术进行研究,将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和可靠传输协议RUDP引入无线网络中,最终实现WIFI无线网络传输层的性能测量和优化调度。目前WIFI无线传输方案中,采用TCP协议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但是TCP的可靠性保障机制实现复杂,并且严格的可靠性保障机制针对网络环境不稳定的无线传输场景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UDP协议的无线传输方案实现了面向无连接的数据传输,这种传输方案能够降低传输时延,保障传输的实时性,但是UDP协议无法解决无线传输中的拥塞和丢包情况,传输不可靠。并且随着多网络接口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传统的TCP和UDP协议无法满足目前多接入并存的异构融合网络传输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无线协议栈中引入性能优化的SCTP协议和RUDP协议来解决TCP协议和UDP协议在无线网络传输中存在的问题。RUDP协议主要通过在UDP协议上层会话层上添加可靠性保证机制,例如确认机制,超时重传机制等,来提高实时传输业务的可靠性。SCTP协议则是具备所有TCP协议的传输优势,并且其独有的多流多宿特性还可以实现并发多路径传输(Concurrent Multi-paths Transfer,CMT)以及路径故障检测和切换功能。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无线网络环境,本文在传输层之上添加调度层为上层应用提供网络传输质量监测和底层传输协议调度功能,传输质量监测模块数据主要由RTP/RTCP协议提供,调度层会根据RTCP反馈的网络状态动态选择用于当前传输的传输层协议类型。最后基于文件传输功能对新的传输协议进行相关功能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无线传输方案在WIFI网络中信息传输功能与设计完全一致,能够满足日常通信中的传输需求,并且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张建锋,江先亮,金光[3](2018)在《基于人流量的蜂窝网络传输性能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网络不同,LTE网络存在误码率高、时延较大和终端移动等特点,使TCP拥塞控制算法(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s,CCAs)的表现受到影响。实验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中测试,比较Cubic及其竞争对手New Vegas、BBR等算法的表现,了解不同CCAs在上述因素影响下,传输性能产生的变化。在分析测量结果后,得到的结论如下:人流增大时,New Vegas在时延方面表现较好,BBR在下行速率则拥有较好的表现,BBR在上行速率方面几乎不受人流量变化的影响且一直表现较好。(本文来源于《无线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向科,杨兴[4](2018)在《干扰攻击对船用无线网络性能影响的准确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无线网络性能测量方法在静态环境下对船用无线网络性能的测量较为准确,但在干扰攻击环境下对无线网络性能的测量存在准确率较低的不足,为此提出干扰攻击对船用无线网络性能影响的准确测量。构建影响分析模型,确定网络性能影响因素,引入影响分析算法,判断影响程度;根据影响分析算法,对干扰攻击下的无线网络性能进行影响量化计算测定。实现干扰攻击对船用无线网络性能影响的准确测量。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性能影响测量较常规影响测量准确率提高53.93%。(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4期)
张凤洁[5](2018)在《基于SDN的SFC验证和网络性能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时,会根据用户的业务逻辑要求,按顺序经过不同的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s,NFs),例如防火墙、负载均衡等,来保证网络满足用户需求,这也被称为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SFC)。在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网络中是否正确部署服务功能链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服务性能,在部署时尽早排除故障并进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功能的存在不仅加大了故障定位的难度,而且还会影响相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如时延和丢包等。测量这些重要的网络性能参数,可以为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监控、管理与维护的参考数据。由于网络功能大多都是对状态敏感的,在验证以及测量过程中,如果发送的探测包进入到网络功能内部,则会破坏网络功能的内部状态和逻辑,影响对正常用户数据的处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透明的SFC验证方案和测量方案,能够保证不破坏网络功能的内部状态和逻辑。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针对现有的SFC验证问题,提出了SFC透明验证工具Track。Track是一种在具有网络功能的SDN网络中查询路径的有效工具。Track主要包含了两部分功能,通过运行Correlation模块来收集数据包并推断网络功能的行为,然后Tracing模块根据Correlation的反馈结果以正确的顺序连接所有的网络功能路径。Track不会向网络功能发送探测分组,保证了对网络功能的透明。同时Track也不会修改正常数据包的转发规则,以免影响网络性能。(2)利用SDN网络管理的特性,根据网络功能自身的特性,对SFC中涉及的时延、丢包和带宽等参数设计了透明测量工具TMon。根据网络的状态特征,分析了造成时延和丢包的原因,确定了测量位置以及测量对象,并针对不同的性能参数提供了不同的测量方案。为了在测量过程中保证对网络功能的透明性,主要采用的是被动测量的方式,通过获取网络状态信息测量相关性能参数。同时还设置了非透明的对比测量方案。本文为验证任务和测量任务设计了实现方案,并在Mininet仿真平台和Ryu控制器中进行了部署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案在对网络功能保持透明的情况下对SFC的验证能够达到95%的准确率。同时,在不同的网络环境配置中,针对不同参数进行测量,能够在保证对网络功能透明的前提下,准确获得相应的SFC网络性能参数的测量数值。(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29)
李哲[6](2018)在《基于V2X的无线通信网络性能测量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V2X通信能够有效解决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问题,因此世界各国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广泛开展了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和验证工作。但是大部分实验都是基于仿真和场地测试,并且仅仅给出测试数据,缺少对网络性能的分析与评价。为此,论文中分别搭建了基于V2X的LTE和DSRC网络性能测量平台,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车联网V2X安全应用环境下的网络性能评价方法,重点研究了在真实交通环境下LTE和DSRC的实际性能表现。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车联网应用环境,以树莓派为核心搭建了能够满足时延测量精度要求的LTE网络性能测试平台,平台包括通信网络性能测试部分和驾驶信息采集部分。通过搭载该平台进行实际路测,得到的测量结果显示LTE网络覆盖率表现较好,丢包率低。同时还显示LTE网络的传送时延和时延抖动偏大,不足以支持对时延要求严格的一些应用,仅能承载对时延要求较低的交通信息发布和非实时业务。2.利用DSRC模块搭建了DSRC网络性能测试平台,通过自编写的测试程序,在双车跟驰场景下测试了V2V的性能,并与WiFi网络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显示:DSRC在V2V应用环境下时延表现较好,丢包率较低,可以承载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而WiFi网络的时延抖动和丢包率则均明显高于DSRC承载网络。3.依据V2X安全服务要求,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设计了一种用于评价各类网络在V2X安全应用环境下性能表现的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基于实测数据的评价结果表明:在V2X交通安全应用环境下,LTE、DSRC和WiFi这叁种无线承载网络中DSRC的性能明显好于LTE和WiFi,并且基本满足V2X实时通信的业务要求;而LTE和WiFi则不能完全满足。最后,论文讨论了DSRC在我国的产业政策现状,而以5G技术为基础的LTE-V作为未来车联网通信载体的必然趋势和优势。(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8-03-23)
陈蕾衣,张新有[7](2018)在《SDN网络性能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结构,软件定义网络(SDN)将数据转发平面与控制平面解耦合,实现了网络业务的可编程。而对网络性能参数的测量,是掌握一个网络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充分利用SDN网络特点的基础上,借鉴传统网络中对性能参数的定义及测量方法,结合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方法,对SDN网络中带宽、时延、丢包率、链路利用率等网络性能参数进行测量。仿真结果显示,文中实现的网络性能测量系统测量的数据与预期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小艳,陈兴蜀,王毅桐,葛龙[8](2018)在《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网络性能测量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网络服务是云计算的一个核心服务,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虚拟网络服务的实现方法和技术越来越多,搭建网络高可用云计算平台是云服务提供商关注的热点问题。使用重放流量的方式生成背景流量,基于Open Stack云平台对云计算虚拟网络中虚拟路由服务、虚拟交换机及租户虚拟网络模式的不同实现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测量。详细对比了各种实现方法和技术并给出了适用场景,为云服务提供商搭建网络服务高可用云平台提供了参考和指南。(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孟云灵[9](2017)在《基于SDN的集散式网络性能测量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负载急剧增加,给网络的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简称SDN)顺势产生。准确的测量网络的性能是保证网络高性能运行的前提。在上述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SDN的拓展模型—集散式(centralized-distributed,简称CD)网络性能测量模型。对集散式模型的结构进行设计,实现了集中式的控制模式和分布式测量的过程。升级结构中的测量实体,对组件之间通信协议中的关键字进行制定,实现了模型中组件之间的通信和各结构组件的有限状态机中状态的转换。并且将CD模型应用到网络流量异常检测中,对全网络数据进行分布式在线收集,并且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数据进行提取。针对提取到的数据,利用熵值进行异常判断。最后,针对提出的CD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验证该模型改善了网络流量的承载能力,提高了对数据的处理效率。可以准确的检测出网络中存在的异常行为。(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7-06-01)
汪志[10](2017)在《面向无线网络低负载下端到端的网络性能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多媒体业务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无线网络正日益成为因特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网络性能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有效的获取低速无线网络的网络性能参数,本文研究了无线网络性能测量方法,Ad-hoc网络作为无线网络的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在军事和民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论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首先,由于目前无线Ad-hoc网络研究多数基于一些仿真工具进行,为了在真实环境下进行相关研究,调研当前无线Ad-hoc网络的实现平台,分析基于ARM开发板和基于USRP两套实现方案,并综合考量选择ARM开发板作为论文的实验平台。实现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系统无线Ad-hoc网络(ALAN)平台,同时基于ALAN平台研究实现AODV路由协议,并进行了网络通信测试,实验结果表明,AODV路由协议运行正常,网络连通性状况良好。其次,分析研究无线Ad-hoc网络中TCP协议的性能测量方法,提出基于分组对模型的四分组模型瓶颈带宽测量算法,并在ALAN平台上进行实现,同时研究实现了 TCP协议的时延、丢包率测量方法。相对来说,本文采用的测量算法负载都比较低,测量过程对网络负载的影响很小。最后,在ALAN平台进行时延、带宽、丢包率实验,同时分析测量分组大小对时延的影响以及传输过程中障碍物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了 ALAN平台性能参数。(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5-27)
网络性能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WIFI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多网络接口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传统的通信协议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无线网络传输需求,提高无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是无线通信优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WIFI无线网络信息传输技术进行研究,将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和可靠传输协议RUDP引入无线网络中,最终实现WIFI无线网络传输层的性能测量和优化调度。目前WIFI无线传输方案中,采用TCP协议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但是TCP的可靠性保障机制实现复杂,并且严格的可靠性保障机制针对网络环境不稳定的无线传输场景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UDP协议的无线传输方案实现了面向无连接的数据传输,这种传输方案能够降低传输时延,保障传输的实时性,但是UDP协议无法解决无线传输中的拥塞和丢包情况,传输不可靠。并且随着多网络接口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传统的TCP和UDP协议无法满足目前多接入并存的异构融合网络传输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无线协议栈中引入性能优化的SCTP协议和RUDP协议来解决TCP协议和UDP协议在无线网络传输中存在的问题。RUDP协议主要通过在UDP协议上层会话层上添加可靠性保证机制,例如确认机制,超时重传机制等,来提高实时传输业务的可靠性。SCTP协议则是具备所有TCP协议的传输优势,并且其独有的多流多宿特性还可以实现并发多路径传输(Concurrent Multi-paths Transfer,CMT)以及路径故障检测和切换功能。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无线网络环境,本文在传输层之上添加调度层为上层应用提供网络传输质量监测和底层传输协议调度功能,传输质量监测模块数据主要由RTP/RTCP协议提供,调度层会根据RTCP反馈的网络状态动态选择用于当前传输的传输层协议类型。最后基于文件传输功能对新的传输协议进行相关功能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无线传输方案在WIFI网络中信息传输功能与设计完全一致,能够满足日常通信中的传输需求,并且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性能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张天奇.基于NFV的网络性能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2].张郁彬.WIFI无线网络传输层的性能测量和优化调度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8
[3].张建锋,江先亮,金光.基于人流量的蜂窝网络传输性能测量[J].无线通信技术.2018
[4].向科,杨兴.干扰攻击对船用无线网络性能影响的准确测量[J].舰船科学技术.2018
[5].张凤洁.基于SDN的SFC验证和网络性能测量[D].暨南大学.2018
[6].李哲.基于V2X的无线通信网络性能测量与评价[D].重庆邮电大学.2018
[7].陈蕾衣,张新有.SDN网络性能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8
[8].王小艳,陈兴蜀,王毅桐,葛龙.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网络性能测量与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
[9].孟云灵.基于SDN的集散式网络性能测量模型研究[D].河北大学.2017
[10].汪志.面向无线网络低负载下端到端的网络性能测量研究[D].东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