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习得论文-安英

一语习得论文-安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一语习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词汇附带习得,一语注释,二语注释,低意象性词汇

一语习得论文文献综述

安英[1](2019)在《一语和二语注释对不同意象性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学习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组成部分,词汇学习对英语听、说、读、写的习得都有着很大影响。然而,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其英语词汇学习方法机械而低效,不能正确应用所识词汇。其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有限且阅读材料中包含过多生词,使他们难以从阅读过程中习得词汇。研究表明,学习者可以在以理解为目的的阅读活动中无意识的附带习得词汇,而对于英语能力有限的学习者,则可通过在阅读材料中为生词添加注释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实现词汇附带习得。本研究基于Paribakht and Wesche(1993)的词汇知识量表,通过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测试被试在一语(汉语)和二语(英语)注释下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对于同时包含高、低意象性词汇的目标词,在一语和二语注释下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有无差异?2.—语注释对高意象性目标词附带习得的促进效果是否优于二语注释?3.在一语和二语注释中,哪种注释方式下低意象性目标词的附带习得效果更好?研究以某高校121名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叁组:一个控制组即无注释组;两个实验组即一语注释组,二语注释组。实验根据词语意象性判断任务(Cortese&Fugett,2004)中的1-7级分类标准,选取8个不同词语意象性水平的目标词,其中高、低意象性词汇各4个。在实验中,被试需首先完成包含目标词汇的阅读任务,该练习不涉及对目标词汇的考察,随后在被试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即时词汇测试,以检验词汇附带习得效果。实验后,借助SPSS 23.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采用ANOVA检验对叁组实验对象在不同注释方式下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从实验组中选取15名实验对象进行访谈,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支持实验结果的原因。研究发现:(1)对于同时包含高、低意象性词汇的目标词,一语注释对其附带习得的促进效果优于二语注释。结合访谈结果,原因可能是:一语注释作为母语的优势,使得学习者,尤其是低水平学习者,能够对目标词建立更加清晰的形式意义连结。(2)在促进高意象性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方面,一语注释与二语注释没有显着性差异。(3)相比二语注释,一语注释对低意象性词汇附带习得的促进效果更好。结合访谈,原因可能是:低意象性词汇的具体性低,难以理解,采用二语注释不易使学习者对其形成准确的形式意义连结。(4)参与的学生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如下建议:针对目标词汇定制附带习得材料,设计多种形式的词汇附带习得活动,提供多种注释方式以供选择,根据学生水平设计阅读材料。(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陈怡然[2](2019)在《论二语习得中语感的形成与培养——以汉语为一语,英语为二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感是感悟理解语言的能力,这项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水平。在语感形成的过程中,它有直觉性和无意识性。在英语作为二语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听说读写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01期)

蒋璐[3](2018)在《一语边注与二语边注对高中英语阅读中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学习是二语学习的基础,对于二语教学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如何大量有效地获取词汇已变成一个重要问题。多年的探索中研究者发现,阅读中的附带词汇习得是扩大二语学习者词汇量的有效方式。研究者也得出使用注释对增加词汇习得率有益的一致结论。尽管许多实证研究已证实一语边注和二语边注对英语阅读中附带词汇习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比较一语边注和二语边注条件下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以及测试后的知识保留方面的研究实施甚少。因此,本研究基于深加工理论、投入量假说和知识保留理论,旨在验证高中英语阅读中,一语边注和二语边注在附带词汇习得的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的不同影响。具体来说,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英语阅读中的词义和用法习得方面,使用边注是否比无注释更有效?2.在英语阅读中的词义和用法习得方面,一语边注与二语边注哪一种注释更有效?3.在英语阅读中的词义和用法习得的保留方面,一语边注与二语边注哪一种注释更有效?为了回答以上问题,该实验选取了四个二语水平相同的高一班级为研究对象。一个作为前测小组,另外叁个为实验平行班。在实验中,相同的阅读材料以及材料中用非注释、一语边注和二语边注标注的目标词分别发给叁个平行班。阅读文本后,叁个平行班按要求在相同时间内回答相同的立即后测和延迟后测问题。在每个测试过后都有一个非正式的访谈作为测试的补充性工具。该数据收集后由统计软件SPSS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与无注释相比,边注对英语阅读中的词义和用法习得方面更有效,并且两种注释间存在显着性差异。2.一语边注与二语边注在英语阅读中词义和用法习得方面并无显着性差异。3.一语边注与二语边注在英语阅读中词义和用法习得的保留方面并无显着性差异。通过给出数据及其分析,总结出本论文的结论、教学启示、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晶晶[4](2018)在《从一语习得角度研究汉语名词可数—不可数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中是否区分可数-不可数名词一直是很多学者所探讨的主题。汉语是否有可数-不可数名词的区分也一直很有争议(Chao,1968;Hansen,1983;Tai,1994;Kuo,2003;Tang,2005)。总的说来,关于汉语是否区分可数-不可数的观点主要可以分为两种:语义学观点和句法学观点。语义学观点主要又包括叁个论点:第一,可数-不可数的区分是由名词的搭配限制来决定的(Chao,1968),即可数名词和可数量词搭配,不可数名词和不可数量词搭配;第二,名词在词汇层面是否存在计数单位决定了名词的可数-不可数身份(Doetjes,1997);第叁,可数-不可数的区分由名词所指物的本体特征决定(Cheng&Sybesma,1998,1999,2005;Liu,2014),可数名词指的是离散的有自然形体的物体,而不可数名词指的是无形的物质或者液体。第二种观点是句法学观点,光杆名词(光杆名词指的是没有量词的名词,比如“苹果”,“牛奶”)在可数-不可数解读上是不定的。然而,一旦光杆名词和量词一起出现,量词直接决定名词的可数性(Borer,2005;Huang,2009;Huang&Lee,2009;Duan,2011;Zhang,2013;Liu,2014;Huang&Ursini,ms.),和量词一起出现的名词只能被赋予个体解读,即可数性解读。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汉语名词是否具有可数性。研究意义在于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汉语名词可数-不可数性解读,判定语义学观点和句法学观点哪个更可行,从而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我们设计了四个实验,探究语境信息及有无量词这两个因素是否影响汉语名词的可数-不可数解读。研究问题如下:1.汉语名词的可数-不可数解读是否受到非语言因素变化的影响,即物质语境和个体语境的变化影响?2.汉语名词的可数-不可数解读是否受到语言因素的变化影响,即有无量词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调查了两类名词,集合名词(比如“家具”、“餐具”)及物质名词(“番茄酱”、“牙膏”),分别对应Barner&Snedeker(2005)研究中的“object-mass”和“substance-mass”名词。实验采用了真值判断法的实验方法。我们发现,在实验1和实验3中,大多数孩子都可以给光杆集合名词和光杆物质名词赋予可数解读及不可数解读;一半成人可以赋予光杆集合名词可数解读及不可数解读,另一半的成人只给光杆物质名词赋予了不可数解读。在实验2和实验4当中,所有的孩子和成人都只给带有量词的名词赋予了可数解读。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语集合名词及物质名词的可数性解读受到语境信息的变化影响,同时量词的存在对集合名词及物质名词的可数性解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为句法学观点(Borer,2005;Huang,2009;Huang&Lee,2009;Duan,2011;Zhang,2013;Liu,2014;Huang&Ursini,ms.)提供了实证支持。鉴于本论文并未研究弹性名词(绳子、石头)和可数名词(鞋、桌子),这两类名词有待未来加以探索,以支持论证句法学观点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马俊周,陈晓湘[5](2018)在《一语语义特征和二语水平对习得英语与格转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与格转换狭域规则,并探讨一语语义特征和二语水平对习得过程的影响。3个水平组的90名受试参加了真词和生造词狭域与格动词语法判断实验。结果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狭域规则不敏感,难以习得该规则;2)一语语义特征和二语水平对习得过程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学习者的敏感度与二语水平呈正相关。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难以像本族语者那样习得狭域规则。(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聂鹂莹[6](2017)在《浅谈大脑偏侧化对一语二语习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语习得中最有趣的领域之一就是人脑对语言习得过程的处理以及功能的研究。神经(大脑)发育究竟是如何影响到二语习得的呢?脑的发育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读二语习得产生了一定的负影响呢?(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7年16期)

高越[7](2017)在《外语教学中的一语与二语使用之辩——评《二语习得与双语教学中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语习得和双语教育研究,在不同的国别和语言教育环境下,学者们往往以各异的视角作为突破口。文集《二语习得与双语教学中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一书由加拿大罗瑞尔大学语言学专业副教授Schwieter,John W.于2013年编辑出版。该书以论文集的形式,收录了多国学者在二语习得和双语教学领域理论性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作者在封面总序中也提到,该书出刊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将二语习得的实证性研究成果应用到外语教学的课堂中,全书讨论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多方面理论及应用,包括第二语言的神经认知和语言使用的关系、输入加工对二语教学的启示、学习的准备状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等。文章话题和内容大都深入浅出,适合广大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阅读,且章节构成层次清晰,主题鲜明。(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7年03期)

刘培云[8](2016)在《二语对一语的影响:来自英语附加疑问句习得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二语对一语的影响意指二语学习者因受到二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概念等方面的影响而在母语中表现出趋近于二语的变化。目前,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大多侧重一语对二语的影响,较少触及二语对一语的影响,国内的相关研究更是极为匮乏。在已开展的研究中,综合起来,仍存如下不足:(1)研究的目标语言多囿限于拼音文字之间,极少涉及非拼音文字;(2)研究的语境多在二语主导语言语境中展开,较少探讨一语为主导的语境;(3)句法层面的研究多针对书面句法,少有口语句法的研究;语义层面多基于词汇语义研究,少有基于句子的语义研究;(4)国内的实证研究以描述性分析为主,缺少定量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在多元语言能力理论框架下,从汉英附加问句在极性配对差异切入,探讨国内熟练二语学习者英语(二语)句法和语义知识习得对相应汉语(一语)句子理解的影响。具体考察以下研究问题:(1)英语附加疑问句习得是否影响习得者汉语附加疑问句的句法判断?如果有,有何具体表现?(2)英语附加疑问句习得是否影响习得者汉语附加疑问句的语义判断?如果有,有何具体表现?本研究将211名大学生受试分为两组:51名来自英语专业,160名来自非英语专业。句法接受度判断任务和语义信疑度判断任务分别用于测试二语对一语句法和语义层面上的影响。句法接受度判断任务的测试句根据语气分为陈述、祈使和控制陈述叁类,每一类又根据附加疑问句的陈述部分和疑问部分的否定与肯定搭配细分为四种极性(肯定与肯定、否定与否定、肯定与否定和否定与肯定);语义信疑度判断任务只涉及陈述与控制陈述两种语气的句子。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经过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1)英语附加疑问句习得影响了二语习得者汉语附加疑问句的句法判断,表现为:附加疑问句中的陈述部分和疑问部分均为否定时,陈述、祈使和控制陈述语气中的句法判断均受到影响;(2)英语附加疑问句习得也影响了二语习得者汉语附加疑问句的语义判断,表现为:附加疑问句中的陈述部分为否定而疑问部分为肯定时,陈述和控制陈述语气中的语义判断均受到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3-18)

孔媛[9](2014)在《谈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之差异及其对外语教师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的问题:旨在说明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差异,并就研究结果之于外语教师的启示做了一些讨论。过程与方法:运用相关理论对比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并应用于课堂。结果:相关差异理论不仅是语言教师了解语言学习的辅助手段,而且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4年19期)

侯文[10](2014)在《浅析儿童的一语习得》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阐述了普遍语法和语言习得装置理论,从语言学的音系学和句法学两方面,结合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对儿童的一语习得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4年20期)

一语习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感是感悟理解语言的能力,这项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水平。在语感形成的过程中,它有直觉性和无意识性。在英语作为二语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听说读写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语习得论文参考文献

[1].安英.一语和二语注释对不同意象性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2].陈怡然.论二语习得中语感的形成与培养——以汉语为一语,英语为二语为例[J].校园英语.2019

[3].蒋璐.一语边注与二语边注对高中英语阅读中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D].渤海大学.2018

[4].李晶晶.从一语习得角度研究汉语名词可数—不可数问题[D].苏州大学.2018

[5].马俊周,陈晓湘.一语语义特征和二语水平对习得英语与格转换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

[6].聂鹂莹.浅谈大脑偏侧化对一语二语习得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7

[7].高越.外语教学中的一语与二语使用之辩——评《二语习得与双语教学中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戏剧之家.2017

[8].刘培云.二语对一语的影响:来自英语附加疑问句习得的证据[D].南京师范大学.2016

[9].孔媛.谈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之差异及其对外语教师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4

[10].侯文.浅析儿童的一语习得[J].文教资料.2014

标签:;  ;  ;  ;  

一语习得论文-安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