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
摘要:目的分析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检验科收取的实施血凝试验检测的患者156 例进行临床观察,针对156 例血凝试验检测患者实施2 次试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结果 原检测结果与重新检测结果之间对比的APTT、PT、FIB 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分析后表明影响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为操作、环境影响、试验材料及患者自身因素等方面。结论在实施血凝试验检测过程中应针对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后采用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优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最准确的参考。
关键词:血凝试验检测质量;影响因素;质量改善
0 引言
血凝试验检测属于临床检验科较为常见的检验手段之一,能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因此,提高血凝试验检测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施血凝试验检测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血凝试验检测质量受到影响,检测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不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1]。为了分析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的改善对策,我院检验科针对实施血凝试验检测的患者156 例进行了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检验科收取的实施血凝试验检测的患者156 例进行临床观察,患者接受检测的时间为2019 年1 月至2019年4 月,156 例接受血凝试验检测的患者中男性83 例,女性73 例,最大年龄79 岁,最小25 岁,平均为(45.10±3.67)岁,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9 例,肝病患者75 例,其他疾病患者12 例。本次观察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通过。
1.2 方法
针对156 例血凝试验检测患者实施2 次试验检测,采用Sysmex cs2000i 的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的试剂进行血凝试验检测,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实施相应的检测处理,检测过程中确保采集血液标本的量符合检测需求,若标本量过多或过少则需重新采集一次标本,实施相应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检测,并分析影响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优化血凝试验检测结果的质量,减少误差现象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对比原检测结果与重新检测结果之间对比的APTT、PT、FIB 等指标的差异,分析影响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较大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速度高达11.7~73 km·s-1,其携带的巨大动能在短时间内急剧释放,直接撞击地球表面形成陨石坑,还可能引发海啸、地震等次生灾害,甚至引发全球生物灭亡,是小概率、高风险事件。发生在6 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13 km的天体撞击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撞击事件被认为是引起恐龙灭绝的原因[35],并造成了50%~60%地球生物灭绝。1908年6月30日,一颗直径近100 m的小行星在俄罗斯通古斯地区上空6 km处发生爆炸,毁灭了近2 000 km2的森林[36-37]。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APTT、PT、FIB 等指标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原检测结果与重新检测结果的差异
在对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究过程中发现,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1)人为操作:在对患者血液采集之前未告知患者采集血液当天应保证空腹状态,多数患者采集血液当天吃过的东西,使得血液内的乳糜微粒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加上采血过程中未能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止血带绑扎的过松或过紧、穿刺技术不到位等导致血液质量受到影响,或血液采集量不符合试验检测的需求[2]。(2)环境影响:在采集血液完成后未能对采集的血液在固定时间内实施离心处理,血液放置的时间过长,导致血液质量受到影响,进一步的影响了检测结果的质量。或由于在实施离心操作过程中未能符合相关要求控制室温,导致检测结果受到影响[3]。(3)试验材料:在实施血液标本的检验及处理之前,未能按照检测流程及要求对仪器设备等的稳定性进行检查,未能实施仪器的预热处理,导致检测质量受到影响的现象出现。还可能由于试验检测过程中收集血液的真空采集管密闭程度不过关,采集血液过程中产生了气泡现象、未能结合血液标准的实际剂量合理选择适量的抗凝剂用量及比例等导致检测结果质量受到影响的现象出现[4]。(4)患者自身因素:由于接受检测的近期或当天服用过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肝素及双香豆素等药物的治疗,导致患者血凝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性受到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受到阻碍等现象,影响了最终的血凝试验检测结果的质量[5]。
经临床分析后表明:影响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为操作、环境影响、试验材料及患者自身因素等。
表1 原检测结果与重新检测结果之间对比的APTT、PT、FIB
?
2.2 影响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
1.2.2 形成正式测试量表 在正式调研前进行127名的预测试,所有条目池护士均能够正确理解其内容,且问卷填写负担较轻。进行项目分析,根据统计分析和临床实际确定最终删除的条目,形成正式测量的量表。本量表采用Likert五级评分,分为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
3 讨论
原检测结果与重新检测结果之间对比的APTT、PT、FIB等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所示。
而且,就在2013年,原国家卫计委要求公立医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工作,优化特殊检查预约流程,缩短检查等待时间。国内医院管理者一直都在努力,除了人力和设备的投入,医院管理者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优化预约和服务流程,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因此,在实施血凝试验检测过程中应提出及实施相应的质量改善对策,最大程度上提高血凝试验检测结果的质量,减少误差现象的出现。具体的质量改善对策如下:(1)合理控制采血者的操作技术:在血液标本采集之前,告知患者采血前的注意事项,采血前6 h 禁食,在采集血液过程中应结合血凝试验检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主管感受调整止血带的松紧程度,强化护理人员的采血训练及实践,尽量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在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应立即送检[6]。(2)将采集完的血液标本在2 h 内完成离心操作及检测操作,在离心操作中应严格控制室内温度,控制好离心的速度与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3)规范使用试验材料:合理选择抗凝剂,针对抗凝剂的使用剂量进行控制,在实施离心机离心操作之前应对仪器设备的光源、电源开关等的稳定性进行检查,规范的使用血凝仪相关配套试剂、真空采集管等仪器设备[7]。(4)减少患者自身影响:在采集血液之前全面了解患者疾病史、用药史等,排除患者自身因素对于试验结果质量的影响,提高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针对血凝试验检测过程中实施相应的质量改善管理能最大程度上减少质量问题及偏差问题的出现,为患者疾病的治疗、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与依据[8]。
综上所述,血凝试验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为操作、环境影响、试验材料及患者自身因素等,检验过程中应实施相应的质量改善对策,最大程度上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旺枝.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改善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8):13401.
[2] 刘冰. 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6,24(3):204-205.
[3] 于风岭.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9):33-34.
[4] 刘秋月.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6):641-643.
[5] 李金凤.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5):28.
[6] 明丽君.血液标本质量对血凝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4):138.
[7] 马玉娜.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8):975-976.
[8] 张艳华.探究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26(3):116-117.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7.110
本文引用格式:王春霞.分析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76,179.
标签:质量论文; 血凝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血液论文; 医药论文; 卫生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诊断学论文; 实验室诊断论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87期论文; 青海省海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