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荣(塔河县塔南卫生所165207)
【摘要】目的讨论优化生态,恢复环境的分析。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人的健康依托自然。我们应当不断地致力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
【关键词】优化生态恢复环境
优化生态,恢复环境是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的主要内容之一。
1.优化居住环境
近二十多年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平方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城镇,以小区为单位的生活空间建设全面进入轨道,绿化率大幅度提高;在农村,近几年来,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加速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61.3%和53.3%。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城市化道路推进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入,我们可以预见性地认为我国居民的居住环境必然会更加优良。
然而,诸多的问题仍然摆在我们面前,城镇居民住宅设计草率,开工匆忙,设计往往不尽合理,劣质材料充斥在建筑设施中,甚至大量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目前中国的城镇住宅和社区设计中,缺乏人性化考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和周围环境十分不协调,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农村社区建设缺乏一定的规划,盲目建设,房屋安全性低,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破坏性大,生活污物处理率低,农村社区普遍处于亚污染状态。
从国外的发展来看,住宅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节能环保、生态绿化和舒适健康。各国的住宅建设理念,最先一般都是从面临的节约能源出发,随着对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关系的认识加深,转而为生态绿化,最后回归到人类生活基本条件:舒适与健康。目前,我国住宅建设在三个阶段都进行着探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论是节能环保、生态绿化还是舒适健康,都未能很好地融入于大部分普通住宅中。这是需要改进的。
对于城镇而言,随着人口增长,城镇空间有限,公寓式、中小户型的住宅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这给居住生态优化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尽管如此,城镇住宅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建筑设计的优化,实现城镇住宅小区人性化设计,并提高小区绿化率,构建真正的健康小区。
“以人为本”是当代居住环境的共同要求。人性化设计是在规划城镇居住小区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人性化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让居民获得舒适的感觉、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不仅关注其使用功能,如:实用性、安全感、舒适度、人体工程尺度、环境生态、小气候等物质需求,更希望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如:空间感、尺度认知、归属感、领域意识、认同感、审美情趣、文化内涵、移情、自尊与荣誉、价值取向等精神需求。只有同时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居住环境才是“人性化”的环境。在居住环境中,人们最基本的物质要求如上下班及外出休闲活动、上下学、日常购物、户外休息娱乐、邻里交往和社区公共活动等,都要求配置相应的环境设施。在环境设计中,应从心理学的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空间环境的特点,使空间的体验性与环境的实用功能性’相吻合,满足私密性、舒适性、归属感的基本要求。
健康社区意味着身心健康,健康住宅是指在符合住宅建设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健康要素,以人类居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需求,为居住者营造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住宅和住区。人居环境的健康属性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住区环境、居住空间、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光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此外,健康社区在室外环境中强调有充足的阳光、自然风及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植被保护,并有防灾救灾的设施,实施无障碍的原则;健康社区在室内要求强调居住空间最低面积的控制标准,尊重个性,确保居住者的私密性,注重住宅的可改性,对设备管道布局走向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清新,通风换气畅通无阻;健康社区要求住宅装饰材料无害化,室内的声、光、热环境质量和饮用水质量也均有相应的定量标准。
就农村地区而言,由于空间相对充分,生态建筑理念可以进一步加强。所谓“生态建筑”,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要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第三是和自然融为一体。生态建筑不赞同工业社会带给人们的一系列化学材料,尽量用无污染的天然材料制成,这不仅可以巧妙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和一个“居住新概念”。
农村社区应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环境的生态农区。因此,农村社区建设要杜绝农民私自占地进行住宅建设,应系统性地形成农村发展理念,再实现居住环境的构建。在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时,事先要考虑形成完整的生活污物处理系统,包括进行生物污水、生活垃圾、排泄物的处理。目前农村生活污物处理率极低,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农村建设中重视收入、忽略环境治理是另外一个原因。当前在扭转农村环境亚污染的举措中,投入财力建设生活污物处理系统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建立以村为单位的沼气池集中处理的办法,或(和)以乡镇为单位的污水处理系统;建立以村为单位的垃圾集中点,监督、规劝农村居民乱弃垃圾的行为。
由于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在农村建设中,充分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倡导自然农居,避免由于农村建设破坏自然的情况发生。这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表现。换言之,美,来自本来的色彩。
2.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时期,人类崇拜并依附于自然,臣服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尤其是到了近代之后,人类开始直观地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不是依赖自然的给予,而是依靠自己对自然的改造。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人们自大地把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看得轻而易举,并加以夸大和绝对化。随着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也不得不面对人口剧增、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危机的种种现实。
事实已经证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是公共卫生问题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一系列恶劣的事件发生;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破坏,从而引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自然生态的巨变,往往是病原微生物群落变迁的过程,特别是在发生变异、侵袭力增强的情况下,人类很可能是传染病的受害者;环境的恶化,往往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比如恶性肿瘤的流行起推波助澜作用。
正确的做法是,应当正视人与自然的种种不协调及其产生的后果,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力求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目标,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对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意义非凡。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要达到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生态环境双重保障,并从人群健康基准点出发,建立公共卫生安全的天然屏障。而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特别关注下列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晋继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国际机制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