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无助模型论文_Guo,付苏

导读:本文包含了获得性无助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获得性,巴戟天,无助,吲哚,羟色胺,石菖蒲,模型。

获得性无助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Guo,付苏[1](2017)在《小鼠叁叉神经痛模型和获得性无助模型中海马蛋白质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上,疼痛和精神疾病经常共同存在。疼痛病人易于产生抑郁及焦虑。最近二十年,关于慢性痛和情绪障碍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慢性痛与抑郁症的共病。已有研究表明,大约50%的慢性痛病人患有严重抑郁,但是这种共病的潜在机制还不清楚。叁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被称为天下第一痛,轻微触碰可以引起病人强烈的痛苦。1.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观察小鼠叁叉神经痛模型是否存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赵楠,安磊,张有志,王真真,李云峰[2](2013)在《小鼠获得性无助抑郁模型的优化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ICR小鼠改进获得性无助抑郁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电脑程序控制的穿梭箱条件反射系统,每天360次、连续4 d给予ICR小鼠不可逃避性足底电击(IS)诱导训练,每次电击持续2 s,平均间歇8 s,电流强度0.3 mA。经过穿梭箱回避程序筛选,将电击诱导组小鼠分为模型组(IS组,灌胃给予溶剂,连续5 d,1次/d)和氟西汀治疗组(FLU组,灌胃剂量10 mg/kg,连续5 d,1次/d)。诱导训练后,连续4 d采用延迟的逃避行为测试程序测定小鼠的逃避失败次数和逃避潜伏期。结果诱导训练后第2、4、8天,与非电击(NIS)组比较,IS组逃避失败次数均显着增加。在诱导训练后第2~5天,与IS组比较,FLU组逃避失败次数显着减少,逃避潜伏期显着缩短。结论通过改进措施,利用ICR小鼠可建立稳定的获得性无助抑郁动物模型,为抗抑郁药物药效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行为学方法。(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期刊2013年06期)

李腾飞,孙秀萍,高江晖,刘新民,刘华钢[3](2012)在《石菖蒲水提物对获得性无助模型的抗抑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石菖蒲水提物(WERAT)在获得性无助模型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获得性无助实验中,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咪嗪(100 mg.kg-1)组、WERAT(100,200 mg.kg-1)组,连续ig给药5 d。利用大鼠穿梭计算机图像实时检测分析系统给予大鼠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建立获得性无助模型,进行条件性回避反应训练,测定大鼠的逃避失败次数;在小鼠5-羟色胺酸(5-HTP)增强实验中,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氟西汀(30 mg.kg-1)组和WERAT(50,100,200 mg.kg-1)组测定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次数。结果:在获得性无助实验中,模型组动物在第3~5天的逃避失败次数比正常组动物显着增加(分别为P<0.05,P<0.01,P<0.01),WERAT 100 mg.kg-1.d-1在第3~5天能够使逃避失败次数显着减少(分别为P<0.05,P<0.01,P<0.05),WERAT 200 mg.kg-1.d-1在第4天和第5天更加明显的减少逃避失败次数(P<0.01)。在小鼠5-HTP增强实验中,WERAT 200 mg.kg-1显着增加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次数(P<0.01)。结论:WERAT在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活性可能与增强5-羟色胺(5-HT)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2年02期)

张有志,于能江,袁莉,安磊,赵毅民[4](2008)在《小补心汤总黄酮对强迫游泳和获得性无助模型动物的抗抑郁作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小补心汤(XBXT)由代赭石、旋覆花、竹叶和淡豆豉4味中药组成,文献记载其有缓解抑郁情绪的作用。本实验研究其总黄酮提取物(XBXT-2)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大、小鼠强迫游泳模型和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观察XBXT-2的抗抑郁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获得性无助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并观察XBXT-2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结果单次灌胃给予XBXT-2 50和100mg.kg-1可以显着缩短小鼠和大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连续4 d灌胃给予XBXT-2 25和50 mg.kg-1可以显着减少获得性无助模型大鼠的逃避失败次数,并显着降低其血清皮质酮水平。XBXT-2 50 ~200 mg.kg-1对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XBXT-2在抑郁动物模型上具有抗抑郁样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08年01期)

张有志,李云峰,于能江,袁莉,赵毅民[5](2007)在《复方小补心汤总黄酮提取物在大小鼠强迫游泳与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的抗抑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进一步研究小补心汤的总黄酮提取物(BX-2)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大、小强迫游泳试验和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考察 BX-2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并对获得性无助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单次口服给予 BX-250和100 mg·kg~(-1)可以显着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大鼠强迫游泳试验动物的不动时间;亚慢性口服给予 BX-225mg·kg~(-1)在获得性无助后第3天和第4天可以显着减少动物的逃避失败次数,BX-250mg·kg~(-1)在获得性无助后第2~4天可以显着减少动物的逃避失败次数,BX-225和50mg·kg~(-1)可以显着降低获得性无助大鼠的血清皮质酮水平;另外,BX-2在 50~200 mg·kg~(-1)对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性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BX-2具有抗抑郁样作用,并且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其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亢进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11-01)

张有志,李云峰,刘刚,袁莉,黄世杰[6](2005)在《巴戟天寡糖对获得性无助抑郁模型大鼠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口服给药途径评价药物抗抑郁作用的方法,并观察口服巴戟天寡糖在该模型上的抗抑郁效应。方法采用微机程序控制的大鼠穿梭箱反应仪,给予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建立获得性无助模型,进行条件性回避反应训练,测定大鼠的逃避失败次数。结果模型对照组动物的逃避失败次数比正常组动物显着增加(P<0. 01),丙咪嗪90mg/kg在获得性无助后第2天~第4天均显着减少动物逃避失败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 01或P<0. 05),表明模型复制成功。在获得性无助后第3天和第4天,巴戟天寡糖100mg/kg可以显着减少动物逃避失败次数(第3天: 6. 4±2. 6vs18. 3±3. 2;第4天: 7. 0±3. 1vs20. 1±3. 1,P<0. 05),巴戟天寡糖50mg/kg在第4天显着减少逃避失败次数(8. 1±2. 8vs20. 1±3. 1,P<0. 05)。结论在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可采用口服给药途径评价药物的抗抑郁作用,并且巴戟天寡糖在此模型上口服给药时具有抗抑郁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期刊2005年04期)

王翠娣,许贤豪,陈海波[7](2004)在《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与“获得性无助”(抑郁症的动物模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获得性无助”是紧张性压力诱导的行为障碍,与人类临床抑郁症极相似,是公认的抑郁症的动物模型。5-羟色胺机制在发展、维持、预防和逆转“获得性无助”方面起重要作用,5-羟色胺转运蛋白通过在突触间隙快速高亲和性再摄取5-羟色胺来调节正常的神经递质功能,故5-羟色胺转运蛋白在维持大脑正常功能方面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4-04-01)

王翠娣[8](2003)在《1. 用含有Cre重组酶的腺苷病毒载体来敲除成熟小鼠脑中腺苷Al受体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局部基因来研究腺苷在觉醒/睡眠转化中的作用 2. 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与“获得性无助”(抑郁症的动物模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含有Cre重组酶的腺苷病毒载体来敲除成熟小鼠脑中腺苷A1受体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的局部基因来研究腺苷在觉醒/睡眠转化中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失眠非常常见,失眠可导致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日常工作,此外,已开始重视慢性睡眠剥夺而致的压力。研究从觉醒到睡眠的正常生理转化机制是研究失眠的基础。 腺苷在正常的生理功能中起到多种多样作用,包括促进和维持睡眠。在胆碱能觉醒中枢中,细胞外腺苷的增加会促进由觉醒向睡眠转化。腺苷是通过激活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腺苷A1受体而起抑制性作用,所以腺苷A1受体在促进睡眠中起重要作用。维持生理性觉醒,需要大脑脚被盖背侧核的神经元为脑干及间脑提供胆碱能递质。应用腺苷至大脑脚被盖背侧核,在活体中可增加睡眠,在实验室中可通过激活突触后膜腺苷A1受体抑制大脑脚被盖背侧核的神经元的活性。 此外,离子性谷氨酸受体的激活可导致皮层神经元释放腺苷,谷氨酸或NMDA可使NMDA受体低水平激活而导致足够量的腺苷释放,可在海马起到暂时性腺苷依赖性的突触抑制作用。已观察到通过腺苷突触前的抑制作用可抑制大脑脚被盖背侧核NMDA受体依赖的反应以及谷氨酸突触活性,所以有必要明确是否NMDA受体的激活能够起到类似腺苷在大脑脚被盖背侧核介导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睡眠/觉醒状态,也就是说需要弄清楚NMDA受体的激活导致谷氨酸介导的电传入是否可影响睡眠/觉醒状态。 为了研究失眠,有必要来研究在海马及大脑脚被盖背侧核腺苷A1受体及NMDA受体的局部基因与睡眠/觉醒转化状态的关系。 靶基因干扰技术是揭示基因功能性作用的有力工具。传统性的基因敲出技术只能使动物所有细胞都缺乏该基因,这妨碍了认识基因在特殊细胞中的作用。另外,在早期发育阶段若缺乏某些基因,则可产生严重的行为异常,代偿机制的启动而掩盖该基因的正常功能。为了克服这些障碍,研究人员又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即产生条件性基因去除,也就是说基因敲除可发生在特定时期及特殊细胞中,这种“第二代”基因敲除技术是依靠Cre重组酶能够切除任何位于loxP点之间的DNA顺序,Cre/loxP系统是噬菌体P1来源点特异的重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Cre重组酶催化位于34个碱基loxP点之间的可知序列的重组。在不影响正常基因功能情况下,通过靶基因工程将loxP点放在主要外显子的两侧,这样就可通过Cre重组酶在选择性组织区域的表达来切除位于loxP点之间的DNA序列,这种切除导致了主要外显子的丧失从而可使那种组织获得或者丧失基因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2003-06-30)

张中启,黄世杰,袁莉,赵楠,徐玉坤[9](2001)在《巴戟天寡糖对鼠强迫性游泳和获得性无助抑郁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和全面地评价巴戟天寡糖 (MOs)的抗抑郁作用 ,本研究观察了不同批次的MOs对大鼠 ,小鼠强迫性游泳和大鼠获得性无助抑郁模型的影响 .结果显示 ,3批MOs在 2 0~ 5 0mg·kg- 1(ip或po)剂量范围内显着缩短大鼠和小鼠强迫性游泳期间的不动时间 ,其剂量效应均显示行为药理学所特有的U型曲线 .不同批次的MOs有效剂量均非常接近 .在大鼠获得性无助抑郁模型 ,MOs 6 0~ 10 0mg·kg- 1(ip ,每天 2次 ,连续 8次 )显着减少大鼠的逃避失败次数 ,6 0mg·kg- 1还明显减少逃避失败动物数 .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MOs具有抗抑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01年04期)

获得性无助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ICR小鼠改进获得性无助抑郁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电脑程序控制的穿梭箱条件反射系统,每天360次、连续4 d给予ICR小鼠不可逃避性足底电击(IS)诱导训练,每次电击持续2 s,平均间歇8 s,电流强度0.3 mA。经过穿梭箱回避程序筛选,将电击诱导组小鼠分为模型组(IS组,灌胃给予溶剂,连续5 d,1次/d)和氟西汀治疗组(FLU组,灌胃剂量10 mg/kg,连续5 d,1次/d)。诱导训练后,连续4 d采用延迟的逃避行为测试程序测定小鼠的逃避失败次数和逃避潜伏期。结果诱导训练后第2、4、8天,与非电击(NIS)组比较,IS组逃避失败次数均显着增加。在诱导训练后第2~5天,与IS组比较,FLU组逃避失败次数显着减少,逃避潜伏期显着缩短。结论通过改进措施,利用ICR小鼠可建立稳定的获得性无助抑郁动物模型,为抗抑郁药物药效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行为学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获得性无助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Guo,付苏.小鼠叁叉神经痛模型和获得性无助模型中海马蛋白质组学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

[2].赵楠,安磊,张有志,王真真,李云峰.小鼠获得性无助抑郁模型的优化与评价[J].军事医学.2013

[3].李腾飞,孙秀萍,高江晖,刘新民,刘华钢.石菖蒲水提物对获得性无助模型的抗抑郁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

[4].张有志,于能江,袁莉,安磊,赵毅民.小补心汤总黄酮对强迫游泳和获得性无助模型动物的抗抑郁作用(英文)[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8

[5].张有志,李云峰,于能江,袁莉,赵毅民.复方小补心汤总黄酮提取物在大小鼠强迫游泳与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的抗抑郁作用[C].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6].张有志,李云峰,刘刚,袁莉,黄世杰.巴戟天寡糖对获得性无助抑郁模型大鼠行为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

[7].王翠娣,许贤豪,陈海波.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与“获得性无助”(抑郁症的动物模型)的关系[C].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

[8].王翠娣.1.用含有Cre重组酶的腺苷病毒载体来敲除成熟小鼠脑中腺苷Al受体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局部基因来研究腺苷在觉醒/睡眠转化中的作用2.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与“获得性无助”(抑郁症的动物模型)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9].张中启,黄世杰,袁莉,赵楠,徐玉坤.巴戟天寡糖对鼠强迫性游泳和获得性无助抑郁模型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1

论文知识图

对获得性无助模型检测3天中...-3-11海马神经胶质细胞电镜小鼠获得性无助实验流程图3 社会失败应激对小鼠糖水偏爱的影响胍丁胺对获得性无助小鼠逃避行为的影响育亨宾对小鼠悬尾实验(a)和强迫游泳实...

标签:;  ;  ;  ;  ;  ;  ;  

获得性无助模型论文_Guo,付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