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检查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

内镜检查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

舒科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重庆405800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检查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5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内镜检查,且结合诊断的结果展开临床治疗活动。结果:5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内镜下表现A级为21例,B级为16例,C级为8例,D级为6例。患者在接受完成对症治疗后,显效30例,好转17例,无效4例,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2.16%。结论:内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高,患者临床诊治符合率相对较高,且在联合应用促胃动力药物、抑酸剂以及胃粘膜保护剂后,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显著改善,临床诊断与治疗价值较高。

【关键词】内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诊断;临床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为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也是多发性疾病,指的是胃部、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所诱发的炎症反应,患者多会出现嗳气、上腹部不适以及泛酸等临床表现。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技术逐渐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诊治期间得以应用。文章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5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内镜检查,结合诊断的结果展开临床治疗活动,明确内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诊断与治疗期间应用的价值,现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5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泛酸、嗳气以及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咽痛、咳嗽等症状。所有患者均了解调查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男性30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在22岁到74岁之间,年龄均数为(53.87±3.55)岁。病程时间在2个月到6年之间,病程时间均值为(2.37±0.73)年。

1.2方法

1.2.1内镜检查方法

应用OLYMUSGIF-Q260J与OLYMPUSGIF-H260电子胃镜为患者进行检查,检查期间指导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双腿屈曲,操作者持内镜置入食管,慢慢旋转内镜,细致观察患者的食管中情况。为患者实施食管中pH值的检测,基于临床症状进行判断,排除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类型。

1.2.2临床治疗方法

(1)基础治疗:指导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1]。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为主,低糖、低脂饮食,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过于饱腹。

(2)药物治疗: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增强患者的胃动力,0.1g/次,3次/d。康复新液作为黏膜修复性药物,10ml/次,3次/d。雷贝拉唑20mg/次,1次/d。为所有患者连续治疗8周。

1.3评价标准

1.3.1内镜检查评价标准

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A级即为患者食管下端黏膜有点状,黏膜皮损未见破损情况;B级即为食管中下段黏膜有条状糜烂现象,黏膜破损不存在融合;C级即为黏膜破损累食管周围<75%,黏膜破损融合;D级即为食管大面积泛红、糜烂,且黏膜破损累及食管周围>75%,且内镜下能够看到不同程度的狭窄症状[2]。

1.3.2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即为患者泛酸、嗳气等症状消失,内镜观察下黏膜破损消失;好转即为患者症状改善,内镜检查下黏膜破损降低≥2个等级;无效即为患者症状未见改变或者症状加重(症状改善率=显效率+好转率)[3]。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实施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应用卡方予以检验,差异性比较应用p值予以评价,p<0.05则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内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诊断中应用结果

2.2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结果

患者在接受完成对症治疗后,显效30例,好转17例,无效4例,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2.16%。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饮食结构的调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疾病发生率显著提升,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胃部、十二指肠内容反流,对食管产生一定的攻击效果[4]。患者自身胃部防御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则会促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通常情况下,60岁以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多合并具有胸痛、支气管炎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对症分析[5]。

食管中pH值被认为是当前反流性食管炎的黄金诊断标准,但是考虑到一些患者无反流性食管炎,故而将内镜检查的方式作为临床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方式[6]。内镜检验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诊断期间的应用,能够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具有操作方式简单、便捷的特征,及时展现出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了解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病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进一步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在内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后,需要为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当前临床治疗中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各类并发症的产生与发展。基于内镜检查的结果实施临床分级,其中轻度、中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以应用促胃动力药物以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药物应用的剂量,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症状恢复情况合理调整用药剂量。

基于数据调查的结果来看,5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内镜下表现A级为21例,B级为16例,C级为8例,D级为6例。内镜检查下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疾病分型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且患者在接受完成对症治疗后,显效30例,好转17例,无效4例,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2.16%。临床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患者症状的进一步发展。

综合上述内容,内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高,患者临床诊治符合率相对较高,且在联合应用促胃动力药物、抑酸剂以及胃粘膜保护剂后,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显著改善,临床诊断与治疗价值较高,建议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期间推广应用,发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娟.内镜检查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0):47.

[2]林昱,黄志豪,邱喜文,等.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下段胃底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7,28(24):4063-4065.

[3]王文平.30例Barrett食管内镜下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31):49-51.

[4]王忠霞,杨小松,陈长江.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1):162.

[5]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吾布力卡斯木·吾拉木.腹部放射学协会(SAR)注重疾病小组共识声明:食管钡餐造影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7,4(01):1-6.

[6]胡志伟,汪忠镐,张玉,等.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严重胃食管反流病两例[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10):766-768.

标签:;  ;  ;  

内镜检查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