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陆棚,地下水,环境,神农架,佳木斯,地质,水化。
环境演化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诗情,陈方明[1](2019)在《神农架地质构造环境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神农架地区地处扬子淮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经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形成了神农架独特的构造类型并且完整地记录了华中区域的地质构造和演变发展历史,在全球地质构造上具有特殊的大地构造意义。参照区域的勘察研究成果,对神农架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演变历史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古气候、古地理环境面貌,对其地质构造背景提出了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王琳怡,朱丽东,张晓,熊文婷[2](2019)在《XYC孔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的宁绍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XYC孔(30°02′49.4″N,120°53′14.1″E,34.34m)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星一村附近,地形单元属宁绍平原。宁绍平原位于钱塘江南岸,受海陆交错影响显着。全新世以来在此地区沉积的沉积物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记录了环境变迁的有效信息。前人根据该钻孔的粒度组成,按其岩性划分为10层,自下而上分别为:(1)灰黄色粉砂质砂层(32.10-34.34m)—(2)青灰色粉砂层(27.74-32.08m)—(3)灰色砂质粉砂层(25.32-27.72m)—(4)灰色砂质粉砂层(23.10-25.30m)—(5)青灰色砂质粉砂层(22.62-23.08m)—(6)灰黑色粘土质粉砂层(19.06-(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5)
管清花,李福林,王爱芹,冯平,田婵娟[3](2019)在《济南市岩溶泉域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泉域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环境,揭示各化学指标的区域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以及相互转化关系,总结出济南地区地下水环境现状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济南市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自东南向西北沿流场方向为:HCO_3·SO_4-Ca→HCO_3·SO_4-Ca·Mg→HCO_3~-Ca→HCO_3~-Ca·Mg;地下水NO_3~--N浓度总体呈增高趋势,总硬度和TDS浓度较高,农业种植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是引起济南市岩溶地下水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9年05期)
马雄德,范立民[4](2019)在《榆神矿区地下水与生态环境演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矿活动一般都会造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异,进而影响地下水流场及生态环境。为研究榆神矿区近15年采煤活动对地下水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比2000年和2016年榆神矿区地下水流场形态,指出了煤炭资源开采后榆神矿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采用同时段2期ETM+遥感影像解译了煤炭资源开采后土地荒漠化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开发建设中矿井涌水量占萨拉乌苏组水资源总量的3.22%,造成968 km2矿区地下潜水位下降幅度超过1 m,占矿区面积的18.4%,其中下降幅度大于8 m的区域集中在麻黄梁镇; 2000—2016年间榆神矿区土地荒漠化呈逆转趋势,重度荒漠化和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锐减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剧增是其主要特征;矿区地下水位下降较大的地区土地荒漠化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二者之间没有统计相关性;干旱半干旱区煤炭资源开发受地下水的制约,水位上限必须小于最大毛细高度,水位下限以植被根系长度与地下水最大毛细上升高度之和来确定。据此,榆神矿区水位埋深上限为0.5 m,下限为4.0 m。榆神矿区地下水位下降明显的区域并未引起土地荒漠化发展,是由于这些地区植被对地下水依赖性较弱,尽管如此,干旱半干旱区矿区开发建设仍要重视地下水位阈限的约束,推行保水采煤技术。(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苗巧银,张平,潘明宝,冯文立,高丙飞[5](2019)在《江苏省新近纪沉积环境演化特征与长江古河道变迁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江苏省内最新钻孔、剖面等岩性及微古等测试资料,对研究区进行沉积相的识别和判定,据此绘制本省区新近纪古地理图,直观展示了全省新近纪沉积环境分布和相变规律。通过研究长江古河道变迁,得出其形成时间为新近纪末期,新近纪-更新世早中期苏北盆地向准平原化发展,使长江在苏北盆地内南北向来回游荡,演化为现今地貌格局的时限为中更新世晚期。(本文来源于《上海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3期)
程涌,胡煜昭,李丕优,卢萍[6](2019)在《滇东会泽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黑色岩系在全球分布广泛,层位稳定,对于探讨地球浅部的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与机制,重塑地球演化的历史和过程、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及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滇东会泽县大海乡老林村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岩系剖面的系统采样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①微量元素Pb、Zn强烈富集,B、Cu、V、U相对富集,Sr强烈亏损;w(Th)/w(U)值明显低于大陆地壳平均值,说明该样品总体受到的风化程度低,可以用来反映古环境及其演化信息。②w(B)/w(Ga)值反映古水体盐度变化为咸水→半咸水→淡水→半咸水,经历了一个先降低再升高的过程。③亲氧元素Sr强烈亏损,指示筇竹寺组沉积时期还原环境占主导地位;w(V)/w(V+Ni)值表明该沉积时期古水介质总体为水体分层不强的厌氧环境,下部沉积泥质灰岩和粉砂质白云岩时经历了短暂的氧化环境,中上部沉积碳质页岩时经历了短暂的硫化环境。④w(Sr)/w(Cu)值指示该沉积时期古气候总体为温暖潮湿,下部沉积时期经历了短暂的炎热干旱气候,这与下部具高盐度咸水和氧化的古水介质相对应。此研究对于该区黑色岩系矿床形成背景的探讨、矿产资源勘查及页岩气选区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19年03期)
杨磊,丁枫,李颖,徐琨智,谢显刚[7](2019)在《西藏南部羊卓雍措地区晚侏罗世维美组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沉积岩石学、岩相学、粒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维美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及演化提出新的认识和探讨。晚侏罗世维美组主要为一套陆源碎屑物质沉积,沉积期共经历4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的岩石组合大致为含砾石英砂岩-中、粗粒石英砂岩-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由底到顶粒度变细,层厚减薄。识别出6种岩相类别: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薄层页岩-泥岩互层;发现平行层理、水平层理、粒序层理和重荷模等沉积构造;识别出陆棚、滨岸和陆棚下切河道3类沉积相,其中陆棚相包括内陆棚和外陆棚亚相,滨岸相包括近滨上部和近滨下部亚相;陆棚下切河道充填结构大致为:下部河道砂砾岩层,中部不等粒长石砂岩、杂砂岩层,上部细粒石英砂岩、泥岩层。综合来看,维美组沉积环境为位于克拉通边缘上浅海环境,沉积物质及沉积序列受海平面升降变化影响显着,主要形成于全球海平面下降之后上升的阶段。(本文来源于《新疆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何泽,张敏,宁卓,向小平,刘俊建[8](2019)在《区域地下水环境演化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太行山前平原浅层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太行山前平原大沙河流域的典型区域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沿岸布点采集样本94组,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以硝酸盐、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为环境因子,分析指示环境因子演化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功能性指示菌属.结果显示:采用累积概率分布法将样品分为背景(B)、硝酸盐污染(N)、有机污染(O)、有机硝酸盐复合污染(O_N)4组,该分类与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Ⅰ类、Ⅱ类水分类相近;污染使种群结构趋于一致,且有机污染可使微生物群落丰富度降低;不同污染类型导致环境演化的功能性指示菌属分别为:Micromonospora和unclassified_f_Micromonosporaceae指示有机污染,Chryseobacterium和Streptomyces指示硝酸盐污染,Pseudomonas和Microvirgula指示硝酸盐和有机复合污染.以上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为区域环境调查及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丁大林,张训华,于俊杰,王丽艳,王丰[9](2019)在《长江叁角洲北翼后缘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粒度特征及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长江叁角洲北翼CSJA3孔的粒度数据及粒度参数、频率分布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等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岩性、沉积构造、孢粉和有孔虫组合等数据,探讨了研究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及海侵记录。分析表明,粒度数据可以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的变化,间冰期黏土含量降低,砂含量增加,平均粒径较大;冰期正好相反。根据岩性、测年、孢粉、有孔虫等建立的年代框架确定CSJA3孔底部为MIS6期。CSJA3孔自下而上可分为6个沉积单元:U6(泛滥平原—河漫滩)、U5(河口—潮坪)、U4(河漫滩)、U3(潮坪—滨浅海)、U2(河漫滩)、U1(澙湖—潮坪)。CSJA3孔共记录叁次海侵,U5、U3和U1地层分别对应MIS5期太湖海侵、MIS3期滆湖海侵和MIS1期镇江海侵。其中,MIS3期海侵强度比MIS5期更大,与全球海平面变化不符。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构造作用控制的古地势变化造成的。(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程泽恩,程日辉,周洋,孔锦涛,周建波[10](2019)在《黑龙江叁江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刻理解叁江地区前白垩纪地层序列、岩相古地理面貌以及原型盆地构造运动与沉积演化的关联问题,笔者将研究区分为佳木斯地块与那丹哈达地体两部分,建立了佳木斯地块的地层序列。利用岩性、粒度和沉积构造等特征识别出中泥盆统黑台组、上石炭统珍子山组和下二迭统二龙山组的浅海相、叁角洲相--湖泊相和火山相等主要沉积类型,恢复对应的岩相古地理面貌。佳木斯地块晚古生代经历了被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发育弧后盆地;那丹哈达地体曾有浅海--深海盆地,现为增生或杂岩体,那丹哈达地体与佳木斯地块的相对运动控制了晚古生代沉积环境和盆地演化。(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环境演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XYC孔(30°02′49.4″N,120°53′14.1″E,34.34m)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星一村附近,地形单元属宁绍平原。宁绍平原位于钱塘江南岸,受海陆交错影响显着。全新世以来在此地区沉积的沉积物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记录了环境变迁的有效信息。前人根据该钻孔的粒度组成,按其岩性划分为10层,自下而上分别为:(1)灰黄色粉砂质砂层(32.10-34.34m)—(2)青灰色粉砂层(27.74-32.08m)—(3)灰色砂质粉砂层(25.32-27.72m)—(4)灰色砂质粉砂层(23.10-25.30m)—(5)青灰色砂质粉砂层(22.62-23.08m)—(6)灰黑色粘土质粉砂层(19.0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诗情,陈方明.神农架地质构造环境演化分析[J].绿色科技.2019
[2].王琳怡,朱丽东,张晓,熊文婷.XYC孔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的宁绍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化[C].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3].管清花,李福林,王爱芹,冯平,田婵娟.济南市岩溶泉域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环境演化[J].中国岩溶.2019
[4].马雄德,范立民.榆神矿区地下水与生态环境演化特征[J].煤炭科学技术.2019
[5].苗巧银,张平,潘明宝,冯文立,高丙飞.江苏省新近纪沉积环境演化特征与长江古河道变迁探讨[J].上海国土资源.2019
[6].程涌,胡煜昭,李丕优,卢萍.滇东会泽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演化[J].地质找矿论丛.2019
[7].杨磊,丁枫,李颖,徐琨智,谢显刚.西藏南部羊卓雍措地区晚侏罗世维美组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J].新疆地质.2019
[8].何泽,张敏,宁卓,向小平,刘俊建.区域地下水环境演化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太行山前平原浅层水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9
[9].丁大林,张训华,于俊杰,王丽艳,王丰.长江叁角洲北翼后缘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粒度特征及环境演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10].程泽恩,程日辉,周洋,孔锦涛,周建波.黑龙江叁江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环境演化[J].世界地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