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大孔论文_王弘岩,马千里,陈潭辉,郑颖彦,曹代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枕骨大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枕骨,形态学,性别,脑膜瘤,手术,磁共振,解剖学。

枕骨大孔论文文献综述

王弘岩,马千里,陈潭辉,郑颖彦,曹代荣[1](2019)在《MRI和CTA术前评估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和CTA在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评估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并与术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枕骨大孔区肿瘤中,良性29例,其中血管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例,脑膜瘤13例,神经鞘瘤5例,脂肪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恶性3例,其中软骨瘤样脊索瘤1例,黑色素瘤1例,转移瘤1例。位于髓内9例,髓外23例(腹侧5例、腹外侧7例、背侧11例)。MRI诊断准确率为93.75%(30/32),且对肿瘤范围的评估与手术所见一致。CTA对血管评估与术中所见符合率为100%。结论 MRI和CTA能在术前准确评估枕骨大孔区肿瘤的部位及范围,明确病变与邻近组织及血管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手术入路、确定切除范围及处理重要血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婷[2](2019)在《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前后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从2010年至2017年11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开颅切除肿瘤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1例患者术后并发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1例患者恶化,3例术前存在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好转,6例术后无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变化,以保证各项监测及时、准确。加强对症护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是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8-16)

马宁,李永彬[3](2019)在《一例犬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疗与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犬病,本文以2019年1月份发生的1例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患犬作为研究观察对象。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9年08期)

薛大春,何波,蒋元明[4](2019)在《枕骨大孔区脑膜瘤个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脑膜瘤为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在临床颅内肿瘤发病患者中约占19.2%,一些无症状脑膜瘤大多于偶然间发现,大多生长在矢状窦旁,大脑凸面、镰旁、蝶骨嵴等部位也有生长,脑室内生长较为罕见,其他部位偶见。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约占脑膜瘤发生率的1.8%~3.2%,由于该部位肿瘤往往与椎动脉、脑干及后组颅神经联系密切而手术难度较大,故而临床诊断十分重要,影像科在2018年6月收治一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现将该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成像情况进行报告。(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4期)

张盛帆[5](2019)在《单中心手术治疗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病例回顾分析及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占所有颅内脑膜瘤的1.5%至3.2%,因该区域解剖结构复杂,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挑战,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治疗背侧型脑膜瘤,远外侧入路治疗腹侧型,腹外侧型入路选择介于两者之间的手术策略,但对改进手术入路、处理重要解剖结构以及改善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仍在继续。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在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治疗了20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未曾对上述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本中心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要点及总结体会,为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诊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中心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20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病例的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使用KPS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况。结果:男性4人,女性16人,年龄19~75岁,平均44.7±14.4岁。主要症状为四肢麻木(65%)以及颈部疼痛(40%),病程时间0.5~48个月,平均12.3±13.7个月。术前KPS评分为20~100,平均78.5±17.7;术后KPS评分30~90,平均74.5±14.7;术后1年KPS评分40~100,平均91.5±13.5。肿瘤最大径10~49mm,平均28.8±8.8mm,平均径9.3~36.3mm,平均23.7±6.4mm。按位置分类,腹外侧型11例,背侧型7例,腹侧型2例。其中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5例,基础远外侧入路5例,全切除率15例(75%),次全切除4例(20%),大部分切除1例(5%),无术后死亡病例。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后组颅神经损伤(35%)及四肢麻木(35%)。随访20人,随访时间12个月,17人能正常生活(KPS>80),1名患者肿瘤复发。结论:1.枕大孔区脑膜瘤发病率较低,好发于女性,在41~65岁人群高发,主要症状为四肢麻木及颈部疼痛,大多数病人病程时间长;2.术前应进行完善的影像学检查,患者均需进行MRI及CTA检查,怀疑肿瘤血供丰富并考虑栓塞时在手术前行DSA检查;3.在入路选择方面,背侧型脑膜瘤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腹侧型脑膜瘤首选远外侧入路,腹外侧型脑膜瘤可通过枕下后正中及远外侧入路进行切除;4.通过远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时,椎动脉的暴露与保护、骨窗的大小与术中视野及操作空间的需求相适应,大多数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无需切除枕骨髁,必要时可磨除少量枕骨髁内侧骨质。5.大多数病人前来就诊时脑膜瘤体积较大,术中需分块切除,分离肿瘤与脑干时避免牵拉及使用电凝,粘连严重者不强行追求全切。6.后组颅神经损伤及吸入性肺炎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大多数神经损伤可在术后1年内恢复,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注意保护后组颅神经、脑干、过路血管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术后需进行严格的气道管理。(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5-30)

孙姝,于闯,刘丽琼[6](2019)在《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全,常见于小型犬和观赏犬。枕骨发育不良为枕骨畸形,枕骨大孔背侧增大,形状异常,表现为所谓的"钥匙孔"征象。临床表现各异,一些表现正常,一些病例可能表现为共济失调或癫痫,大约75%的枕骨大孔病例发生共济失调。小脑及脑干,由枕骨大孔向外疝出,不及时诊断治疗可导致死亡。(本文来源于《吉林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3期)

邓爽,程芸芸,米丛波[7](2018)在《应用枕骨大孔面积判定性别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别是个体识别的主要生物学指标之一,是法医学鉴定不明骨骼残骸的重要初始步骤。枕骨大孔因其解剖学位置的隐匿性、形态学的稳定性、性别与种族的差异性成为法医学性别判定的研究热点,其中枕骨大孔面积是枕骨大孔区域中进行性别判定准确率较高的指标之一。本文以枕骨大孔面积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国外学者通过干颅骨样本、CT影像、CBCT影像测量枕骨大孔面积判定性别的方法进行总结,对国内应用枕骨大孔面积进行性别判定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李京,秦燕霞,刘盼盼,姚懿轩,徐旭东[8](2018)在《枕骨大孔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进一步观测枕骨大孔的形态及变异等特征,为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具有完整枕骨大孔的颅骨标本73例,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枕骨大孔的长度、宽度,并计算其表面积。结果 (1)枕骨大孔的长度、宽度及周长分别为(34.45±2.95)、(29.18±2.15)和(11.56±9.88)mm;枕骨大孔的表面积为(791.85±110.44)mm~2;(2)枕骨大孔具有5种形态:圆形35例(47.9%)、椭圆形33例(45.2%)、菱形2例(2.7%)、不对称形2例(2.7%)及五边形1例(1.5%)。结论枕骨大孔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为枕骨大孔提供的重要解剖学参数,有助于提高对于颅颈交界区解剖及相关病变的认识,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朱祥清,聂胜洁,李蓝江,朱桐,吴坚[9](2017)在《利用枕骨大孔形态学特征进行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医人类学主要任务就是个体识别,而性别鉴定是个体识别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针对性别鉴定已经有很多方法,如骨盆、颅骨等.但是在一些案件中,这些骨骼很难得到完好保存.枕骨大孔由于其独特的生理位置,而在破坏性案件现场能够很好保存.枕骨大孔的性别特征性已经得到诸多法医人类学家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就枕骨大孔性别鉴定的成果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朱祥清[10](2017)在《利用枕骨大孔和乳突进行性别判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202个颅底的6个指标(枕骨大孔的横状面直径、纵状面直径、两种不同面积公式所得的枕骨大孔的面积、双侧乳突间距、乳突与枕骨大孔后远点距离和颅底特定叁角形的面积)进行性别判别的研究。并通过这6个量化指标的研究,得出性别判别函数,提高法医实践中性别鉴定工作的准确率和效率。同时,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以及充实体质人类学数据库。[方法]选择的样本均为具有完整颅底的成年颅骨样本。这些样本部分是已知性别,部分是经过专家鉴定,取得一致性别判别结果。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项指标。枕骨大孔的面积采用Radinsky的面积计算公式和Teixeria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特定叁角形面积是根据双侧乳突间距和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的距离计算所得。测量采取一个人测量两次,并比较均值和测量值。如果差异大于0.5mm时,进行第叁次测量,再取叁次平均值。数据统计方法上采用二项逻辑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经研究得出,(1)男女枕骨大孔的矢状面直径都是大于横状面直径,这与枕骨大孔的类似椭圆的形状相一致。(2)男性的枕骨大孔的横状面直径及其矢状面直径的均值都比女性的值大。(3)男性双侧乳突间距和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的距离的均值均大于女性的值。(4)男性枕骨大孔的面积和双侧乳突与枕骨大孔后缘点围成叁角形的面积的均值均大于女性的值。统计分析上,(5)每个指标都服从正态分布。通过t检验发现,枕骨大孔的横状面直径、枕骨大孔的两个面积、双侧乳突间距、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的距离均存在性别差异的显着性,而枕骨大孔的矢状面直径和上述叁角形的面积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利用存在显着性别差异的指标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为:P=e-0.117X1-0.318X3+0.139X4-0.001X5a+27.295/1+e-0.117X1-0.318X3+0.39X4-0.001X5a+27.295P值范围在0到1之间,如果P值大于0.5,则判定为男性;P值小于0.5,则判定为女性。(6)如果使用单个指标,枕骨大孔横状面直径(X1)的准确率为68.8%,矢状面直径(X2)的准确率为69.8%,双侧乳突间距(X3)的准确率为76.7%,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距离(X4)的准确率为70.8%,枕骨大孔面积(X5a,X5b)的准确率都为69.8%,叁角形面积(X6)的准确率为69.8%。综合所有指标,使用判别函数,性别鉴定的准确率为77.2%。[结论]通过上述研究、讨论和分析,本研究的与之前相关研究的区别与创新点为:1.枕骨大孔的矢状面直径不能作为性别判别的要素。2.乳突间距可以作为性别判别的要素。在研究中,其作为单项指标判别率最高,判别率为76.7%。3.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的距离可作为性别判别要素,单项指标判别率为70.8%。4.通过对具有性别差异的五个指标{枕骨大孔横状面直径(X1)、乳突间距(X3)、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的距离(X4)、枕骨大孔的2个面积(X5a,X5b)}的统计分析得到性别判别函数为:(e=2.7182818...)P=e-0.117X1-0.318X3+0.139X4-0.001X5a+27.295/1+e-0.117X1-0.18X3+0.139X4-0.001X5a+27.295如果P值大于0.5,则判定为男性;反之,则判定为女性;如果P值等于0.5,则无法判别。(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枕骨大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从2010年至2017年11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开颅切除肿瘤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1例患者术后并发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1例患者恶化,3例术前存在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好转,6例术后无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变化,以保证各项监测及时、准确。加强对症护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是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枕骨大孔论文参考文献

[1].王弘岩,马千里,陈潭辉,郑颖彦,曹代荣.MRI和CTA术前评估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2].王婷.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前后的护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19

[3].马宁,李永彬.一例犬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疗与体会[J].中国畜禽种业.2019

[4].薛大春,何波,蒋元明.枕骨大孔区脑膜瘤个例报道[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5].张盛帆.单中心手术治疗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病例回顾分析及体会[D].南方医科大学.2019

[6].孙姝,于闯,刘丽琼.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J].吉林畜牧兽医.2019

[7].邓爽,程芸芸,米丛波.应用枕骨大孔面积判定性别的研究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8

[8].李京,秦燕霞,刘盼盼,姚懿轩,徐旭东.枕骨大孔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

[9].朱祥清,聂胜洁,李蓝江,朱桐,吴坚.利用枕骨大孔形态学特征进行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

[10].朱祥清.利用枕骨大孔和乳突进行性别判别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枕骨大孔缘(即后颅窝的下界)...枕骨大孔缘(即后颅窝的下界)...枕骨大孔区脑膜瘤MRI1A术前1B术后...9图9A脑下沉测量示意图,以枕骨大基于混合现实建立颅底凹陷症叁维测量指...4各标志点亦意图A冠状位左右观面孔...

标签:;  ;  ;  ;  ;  ;  ;  

枕骨大孔论文_王弘岩,马千里,陈潭辉,郑颖彦,曹代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