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530011
摘要:在生态观念日益推广的今天,建筑设计贯彻生态理念和策略是其顺应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于建筑设计,就生态策略在其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可以不断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运用对策
建筑作为人类居住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资源能耗、环境污染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劣质的建筑材料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满足建筑、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均衡发展,确保建筑可以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就必须要切实将生态设计理念和策略贯彻到建筑设计中来。
1树立生态设计理念
为了确保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切实将生态理念和策略贯彻到他们实际建筑设计工作中来,必须要注意更新他们的设计理念,使他们充分意识到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自觉树立和应用生态设计理念,切不可简单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归结于环保问题,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在充分贯彻生态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要注意将各种生态理念和策略应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中来,尽可能在确保建筑满足人们居住和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所设计建筑物对周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实际上,生态建筑本身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工程项目,除了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将生态理念和策略应用于设计中,同样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等具备生态观念等可持续发展意识,以便通过多元参与来共同营造适合人类生活的居住环境,确保建筑、自然与人类实现协同发展。比如,建筑设计人员除了设计新型建筑之外,同样要注意对旧有建筑的更新改造。对于那些年久失修,且不存在历史保存价值的建筑要进行有选的拆除、加固或者重建,力求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和能源消耗,这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具体体现。
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基础自然条件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力求可以确保所设计建筑可以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真正实现自然和人类发展的和谐与统一,这实际上就是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具体体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本身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性,具体表现为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来确定建筑的形式、体型、朝向以及建筑围护结构构造和材料等。在设计人员确定建筑地点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情况、植被覆盖情况以及建筑材料赋存情况等来综合确定,尽量确保所设计建筑的布局与朝向可以满足当地的自然条件;在设计建筑方案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综合上述自然条件来对建筑室内空间的进深尺寸、照明和采光方式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还要注意对建筑室内空间格局进行合理划分与布置;要尽量采用自然照明、自然通风等来对建筑室内空间温湿度和空气流通等进行调节控制,这是提升建筑居住舒适性的重要保障。比如,可以充分利用蓄热墙、太阳能电池板复合屋顶等设计形式来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另外,在建筑设计中,除了尽可能地使用自然能源之外,还要注意做好节能设计,具体就是通过合理选择节水型设备或照明灯具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或者通过对建筑屋面、墙体以及建筑造型控制体系数等进行有效控制来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3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在选择建筑设计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选择那些容易降解的可再生无污染建材,一般主要以就地取材为宜,这样有助于降低建筑的整体成本。从整体上来看,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材料选择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选择环保建筑材料和技术上来,这是提升建筑生态价值的重要基础。虽然当前我国支撑建筑生态设计的建筑材料与技术还非常短缺,但是可以加快对现行的建筑材料或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适当地在其中引入环保技术以及其他适用技术来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和产品,确保我国建筑业可以逐步向环保、可持续、生态之路发展。另外,要注意对各种材料和物质进行循环使用。比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非饮用水进行重复使用,如可以将中水应用于冲洗汽车、道路保洁、景观园林灌溉等,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尽量考虑对各种可以循环利用的设备、构配件或材料进行重复使用,同时新材料的选择也要以那些可以反复利用的为主要选择。
4增强建筑设计弹性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空间变动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尤其是新时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用电设备和智能上网设备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室内的空间格局变化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家庭人口结构的持续性改变,使得社会大众对建筑功能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中,不可仅仅停留在当下的设计条件,而应该兼顾考虑未来建筑改造的一些可能需求,增强建筑可变动的弹性来确保其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比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适当地预留楼体接层,具体需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变化的情况、楼地板对整体称重变化的变动需求以及基础预留量大小变化等等;针对建筑管道预留空间,要综合考虑通信、电力、水管以及供暖等需求的变化来进行适当设计,力求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建筑未来一段时间段内的使用需求,这实际上也是新时期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重要体现。
5完善设计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建筑设计人员各项设计工作需要遵从的根本依据,其直接决定和影响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和行为,所以为了增强建筑设计人员设计的生态价值,可以从法律法规角度入手,不断完善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从生态建设法律法规来看,当前我国主要包括《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其在推进我国建筑现代化,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节约建筑能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的生态建设,我国政府部门要从立法角度来考虑如何选择建筑材料,从法律法规角度明确建筑各平米的标准能耗,对可再生能源开发以及生态技术研究等建筑设计内容和要点进行直接规定,尤其是要限制那些对人类健康或者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建筑设计行为,真正使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将生态设计理念贯彻于建筑设计实践工作中来,从而全面推动我国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稳步发展。另外,在完善生态建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设计法律法规的适宜性,我国相关方面的立法部门需要协同我国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员,结合我国现阶段的设计法律法规来进行综合考虑,力求不会阻碍建筑设计人员原有设计思路。
总之,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建筑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重要体现,其真正体现了建筑、自然和人类之间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为了确保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质量,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在树立生态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均考虑结合生态设计理念,同时还要充分引入生态建筑设计法律法规,从而全面增强建筑设计的生态价值,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博.建筑设计中生态化模式及策略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2):125-126.
[2]刁艳.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意义[J].城市建筑,2013,(12):42-43.
[3]陈漪.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于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