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审慎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审慎,商业银行,风险,门限,原则,行政处罚法,金融。
审慎性论文文献综述
边艳秋[1](2019)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职业审慎性提高的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审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审计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时刻保持谨慎。以时代现状为分析基点,探讨现代审计人员的职业审慎性要求及相关提高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24期)
张发林[2](2019)在《共识与争论——宏观审慎性全球金融治理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国家和国际金融监管主体就宏观审慎性监管理念和实践达成了基本共识。理念共识表现在对宏观审慎性概念的起源、政策目标和内在逻辑的认知方面,实践共识则主要表现在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的国际制度建设方面,具体涉及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测量,以及应对时间维度和跨行业维度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工具。虽然达成基本的观念和实践共识,但宏观审慎性全球金融治理依然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论,包括政策工具分类多样化、机构设置差异化和挑战、政策执行的差异性、有效性整体评估的不足和困难、政策边界模糊及外溢性、大国政策波动及共识弱化。维系共识和解决分歧是保持制度变迁动力和趋势,进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持续完善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太平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周宁[3](2018)在《微观经济学案例选择的审慎性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强,前提假设条件严苛。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济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实践中,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存在选择不当的问题。本文以"讲价"案例的价格歧视类别归属为例,分析了通常教材中将"讲价"案例归属于一级价格歧视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归属叁级价格歧视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微观经济学案例选择的审慎性原则。(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张发林[4](2018)在《中国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问题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针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发展成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内容,并逐渐成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理念。危机十年后,宏观审慎性监管在中国金融监管的宏观战略和微观实践中发展起来,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具体包括系统性风险识别的不足与困难、政策工具的银行导向与行业割裂、机构设置协调乏力、执行效果全面评估的困难等。通过详述这些问题,本文为推动中国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提供如下政策着力点:积极响应G20信息缺口动议,加快金融统计的综合化、标准化和法治化进程;加强对非银行非保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监管;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性风险综合评估体系;增强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和合作,解决金融监管行业割裂、形式合作和协调乏力的问题;推进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政策执行和效果的整体性评估。(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期刊2018年05期)
李群华[5](2018)在《商业银行经营机构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与审慎性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内审的组成部分,必须遵循各项原则,尤其是审慎性原则更需认真对待。本文首先阐述了审慎性原则的概念,分析了它的运作特点,指出审慎性原则必须贯穿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过程。(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期刊2018年03期)
程羚[6](2017)在《审慎性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08年爆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都带来恶劣了影响,折射出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冲击性。对银行业实行强有力的监管成为了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其风险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和传染性,使得各国均对商业银行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举措。我国监管当局将巴塞尔协议Ⅲ和我国实际国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关于银行资本监管的一系列法律条文,目的在于强化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维护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水平。从某种角度来说,资本监管可以抵御银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另一角度,资本监管强制性地规定了银行的最低资本储备,限制银行的风险行为,这就使得银行该部分资金处于闲置状态,会不可避免地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两者之间关系,学界一直处于研究之中。本文选取我国17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首先使用DEA模型测算出样本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之间有着些许差别: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普遍高于国有银行。测算效率后,本文将银行TFP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资本充足率CAR、杠杆率LR、流动性比例IDX和拨备覆盖率PC为解释变量,作为四方面宏观审慎监管指标的代表。运用面板门限模型作回归,得出以下结论: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即更加严格的监管指标会促进银行效率的改善,但这种正相关作用会逐渐减弱;流动性比例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并且这种负向作用会逐渐增强;拨备覆盖率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是非单调性的,存在波动变化。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并从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两个角度尝试着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就监管部门来说:监管指标对银行效率的非线性影响表明监管指标不是越严越好,而是存在一个临界的节点。审慎性监管会迫使银行保留更多资产,从而提高了配置成本,当成本超过抑制风险的潜在收益,继续提高监管指标就不再利于银行效率提高,甚至会损害效率。所以,仅仅依靠提高审慎性标准的监管是不科学的,就监管部门来说,应顺应经济形势,动态灵活且有区分地制定监管指标,以平衡银行经营的审慎性与高效性。就商业银行自身来说,应该在满足监管要求的条件下将各项指标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不盲目追求高指标,合理进行资本配置,创新资本补充方式,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来源于《安徽财经大学》期刊2017-12-01)
李玉敏[7](2017)在《建议确认小贷公司金融企业地位 采用非审慎性监管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额贷款公司兴起于2008年,并在随后五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0-2014年间,小贷公司的数量增长了近5倍,贷款余额增长了近3倍。但2014年之后,小贷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到2016年末甚至出现“双降”局面:2016年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8673家,较2(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7-03-16)
赵一蕙[8](2016)在《筹划近3月重组告吹 津劝业停牌审慎性遭追问》一文中研究指出停牌近3个月后,津劝业于12日晚间宣布终止筹划重组。由于停牌前数日津劝业遭到举牌,而此次所购资产与公司同属天津国资委旗下,因此公司以“交易对价及方案细节未能最终达成一致”为由叫停筹划数月的重组,其合理性遭到了监管关注。在公司宣布终止复牌的同一天,上交所向(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期刊2016-10-13)
张迪秋[9](2016)在《税务处罚 如何适用行政处罚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税务稽查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对于情节轻微的违规行为,应如何合法、合理、合适地适用行政处罚法?本文给出了两大原则和五种情形的具体处理方式。行政处罚作为国家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税务稽查中行政处罚定性难、执(本文来源于《中国税务报》期刊2016-08-30)
连太平[10](2016)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国际研究与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叁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5年我国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性管理制度建设,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明确监管职责和风险防范处置责任,构建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相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2008年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了完善宏观审慎性监管框架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我国也从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目标管理、监管协调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美国、欧盟、英国等主要经济体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实际,从监管协调、共享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西部金融》期刊2016年07期)
审慎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国家和国际金融监管主体就宏观审慎性监管理念和实践达成了基本共识。理念共识表现在对宏观审慎性概念的起源、政策目标和内在逻辑的认知方面,实践共识则主要表现在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的国际制度建设方面,具体涉及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测量,以及应对时间维度和跨行业维度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工具。虽然达成基本的观念和实践共识,但宏观审慎性全球金融治理依然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论,包括政策工具分类多样化、机构设置差异化和挑战、政策执行的差异性、有效性整体评估的不足和困难、政策边界模糊及外溢性、大国政策波动及共识弱化。维系共识和解决分歧是保持制度变迁动力和趋势,进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持续完善的关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慎性论文参考文献
[1].边艳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职业审慎性提高的建议[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张发林.共识与争论——宏观审慎性全球金融治理评析[J].太平洋学报.2019
[3].周宁.微观经济学案例选择的审慎性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
[4].张发林.中国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问题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
[5].李群华.商业银行经营机构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与审慎性原则[J].上海金融.2018
[6].程羚.审慎性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7
[7].李玉敏.建议确认小贷公司金融企业地位采用非审慎性监管原则[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
[8].赵一蕙.筹划近3月重组告吹津劝业停牌审慎性遭追问[N].上海证券报.2016
[9].张迪秋.税务处罚如何适用行政处罚法?[N].中国税务报.2016
[10].连太平.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国际研究与借鉴[J].西部金融.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