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杂交论文_王蕊,于倩倩,田红丽,许理文,晏朋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反杂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正反,杂交种,东乡,远缘,叶绿体,玉米,花青素。

正反杂交论文文献综述

王蕊,于倩倩,田红丽,许理文,晏朋涛[1](2018)在《基于叶绿体InDel标记对玉米杂交种正反交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的正反交杂交种在有些表型性状上存在差异,在有些品种中甚至直接影响总体产量。为了避免之前的鉴定正反交方法在取样类型和时间上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玉米叶绿体基因组Insertion/Deletion(In Del)标记为基础开发引物,使用玉米叶片材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PMIDP01和CPMIDP03两个位点可分别鉴定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京科968的正反交组合,并可组合成效果稳定的二重PCR,从而得到一种对玉米正反交种的快速鉴定方法。此方法可应用于中国主要玉米品种正反交鉴定中,作为核基因组检测的补充,进一步完善品种真实性及品系溯源信息。(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17期)

冯汉宇,江颖,张立全,张晓东[2](2018)在《利用花青素基因标记研究正反交对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转花青素合成转录因子Bi和Cl基因玉米的稳定表达株系与自交系B73-329(CK)进行杂交,研究花青素基因在玉米杂种F_1植株组织、器官中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用转基因株系作为母本的杂交种F_1植株部分存在表型分离,用自交系B73-329作为母本的杂交种F_1植株不存在表型分离。转基因杂交种F_1植株,颖紫色,苞叶、茎鞘紫色,气生根紫色,与CK差异显着;转基因杂交种F_1植株叶片为绿色,转基因株系自交分离群体株系的叶片为紫色;转基因杂交种F_1植株绝大部分花丝为黄色,个别花丝红色,子粒绝大部分为黄色。抽丝、散粉期,转基因杂交种株高、穗位高等农艺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显着,但是大部分产量显着低于对照,推测其主要原因在于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引入导致植株能量代谢损耗所致。研究表明,转基因玉米杂交制种应用应以转基因株系作为父本。(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曹栋正,陈四清,严俊丽,刘长琳,王志军[3](2016)在《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和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左眼型比例分别为66.9%和57.3%,介于星突江鲽(84.7%)和石鲽(0%)之间;正反杂交种体表未见似石鲽的长骨板样结构,在此大致位置处仅分布有星突江鲽体表相似的鳞片;杂交种的背鳍、臀鳍及尾鳍上均有比星突江鲽偏小、颜色偏淡的条纹,但侧线均与母本相似,正交种在胸鳍末端处弯曲,而反交种近似直线形;两杂交种可数性状的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0.73和20.76,可量性状的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16和26.47。卡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杂交种的性状总体上偏向于母本;利用判别分析构建了4种鱼的判别公式,综合判别准确率达到97.50%;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的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累积贡献率为82.562%,主成分1对主成分3的散点图显示两杂交种在形态差异上独立于星突江鲽和石鲽。研究表明:星突江鲽与石鲽的正反杂交种在眼睛位置、鳞片和鳍的形态特征上更倾向于星突江鲽,而侧线、可数、可量性状则更多地遗传了母本的形态特征。本研究旨为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判别和亲缘关系鉴定以及杂交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曹栋正,张小忠,陈四清,秦搏,常青[4](2016)在《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体重为338.32–445.98 g的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差异不显着(P>0.05);正交种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44%,显着高于其他3种鱼(P<0.05);反交种粗脂肪含量最低,为0.43%,与星突江鲽差异显着(P<0.05),与石鲽差异不显着(P>0.05)。正交种的水分含量显着低于反交种(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反交种的水分含量最高。4种鱼的灰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正交种的液体、水分、脂质流失率均显着低于星突江鲽和石鲽(P<0.05),其熟肉率显着高于反交种(P<0.05)。正交种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鱼,且支/芳值接近人体正常水平。4种鱼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FAO/WHO标准,尤其是正交种,还高于鸡蛋蛋白质标准。正交种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也均为最高,而反交种均为最低。研究表明,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营养价值较高,其肌肉品质更优于星突江鲽和石鲽,在营养物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这为星突江鲽和石鲽杂交育种性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6年03期)

赵兴华,裴新辉,杨佳明,赵梦姝[5](2016)在《LA和O型百合正反交试验及胚培养的杂交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皮兰德龙和索邦为亲本进行百合杂交育种,探讨亲本的花粉活力,并进行正反交试验,比较正反交的结实率,通过胚培养技术在克服受精后障碍的应用,同时比较不同培养基对杂交胚生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百合品种常规杂交,无论正反交授粉都不能得到杂交种子;采用切割柱头授粉方式,其杂交的子房膨大率均值达51%;离体胚培养最佳培养基含5%蔗糖、0.2 mg/L 6-BA、0.01 mg/L NAA。(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张海泉,杨虹,郎杰[6](2016)在《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正反杂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后的成胚率、成苗率及F1代的田间表现,为提高小麦的杂交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矮败不育系(RH/CS)、中国春、辽春10号3个春性小麦及济南17和济麦20 2个冬性小麦为供试小麦材料,Y122、Y212、Y215为3个粗山羊草材料,先以小麦为母本,粗山羊草为父本构建正交组合,并在去雄后1~5d连续授粉,分析授粉次数对授粉率的影响,再以粗山羊草为母本,普通小麦为父本构建反交组合,分析各组合下胚、胚乳的形成情况;对正交组合进行幼胚拯救后,统计各组合的成胚率和成苗率;并将幼苗移至大田中,观察F1代的田间表现。【结果】小麦反交组合的授粉率(70.32%)远高于正交组合(8.51%),但正交和反交组合均未能形成种子,需要幼胚拯救才能获得后代;重复授粉可以提高授粉率;正交时春麦或者冬麦做母本对胚的形成和成苗率没有影响;胚培养最佳时间为13~18d;组培苗移入大田后成活率极低,仅为5.20%;杂交F1代成活单株有效分蘖数平均为263个。【结论】普通小麦×粗山羊草杂交后授粉2~3次,并于13~18d进行胚培养,可以提高杂交成功率。(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陈启康,陈博,陆惠兰,周慧,梅治平[7](2015)在《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正反远缘杂交创新方法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发掘海涂互花米草耐盐、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新互花米草与水稻正反远缘杂交适用方法。[方法]正交:水稻♀温汤杀雄剪颖授粉法、热气杀雄吸花授粉法;反交:互花米草♀剪颖去雄授粉法、连续去雄授粉法、温汤杀雄连续去雄授粉法。[结果]水稻♀热气去雄吸花授粉法比温汤杀雄剪颖授粉法结籽组合数提高34.09%,穗均结籽提高121.21%,出苗率提高60.07%,提高工效6-7倍;互花米草♀连续去雄授粉法比剪颖去雄授粉法结籽组合数增加3.14倍,穗均结籽增加4.21倍,出苗率提高68.47%,提高工效7-8倍。[结论]水稻♀热气去雄吸花授粉杂交法适用于水稻♀×互花米草♂;互花米草♀连续去雄授粉杂交法适用于互花米草♀×水稻♂。(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5年12期)

张朝辉[8](2015)在《温度对西伯利亚鲟与史氏鲟及其正反杂交仔鱼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鲟鱼消化酶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对鲟鱼消化酶的活性分布、幼鱼时期消化酶在各组织器官的表现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但是,有关温度对鲟鱼及正反交仔鱼活性酶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研究了在(12±0.5)℃、(15±0.5)℃、(18±0.5)℃、(21±0.5)℃、(24±0.5)℃、(27±0.5)℃条件下,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及正反杂交种仔鱼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能够实现在不同的温度控制过程中,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及正反杂交种仔鱼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表现高的最佳温度。来为后期的成活,生长,繁殖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蛋白酶活力在21℃最高,西伯利亚鲟与史氏鲟的杂交鲟(西伯利亚鲟(♀)×史氏鲟(♂))在12℃和27℃温度时蛋白酶活力最高,史氏鲟蛋白酶活力在24℃时最高,史氏鲟与西伯利亚鲟的杂交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仔鱼在12℃蛋白酶活力最高;西伯利亚鲟淀粉酶活性在27℃时表现得最高,在24℃表现得最低,西伯利亚鲟与史氏鲟的杂交鲟(西伯利亚鲟(♀)×史氏鲟(♂))仔鱼在12℃时淀粉酶活力表现最高,24℃表现得最低,说明西伯利亚鲟和(西伯利亚鲟与史氏鲟的杂交鲟)仔鱼淀粉酶活性都在24℃时消化碳水化合物能力低。史氏鲟在21℃时淀粉酶活性表现最好,史氏鲟与西伯利亚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的杂交鲟仔鱼在18℃淀粉酶活性最高,21℃时表现最低。(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章学东,王欢欢,张成先,楼立峰,李艳[9](2014)在《文昌鸡和东乡黑鸡的正反杂交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择文昌鸡(W)和东乡黑鸡(D)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子代各200余只,统一饲养,在初生、6w、8w、13w和17w时称测体重,并于17w进行体貌统计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子代公鸡的麻羽比例较高(87%~92%),乌肤乌冠率低(<7%)。子代母鸡的黑羽比例较高(68%~71%);乌肤乌冠率正交(W♂×D♀)为30%,反交(D♂×W♀)为80%。正交组合的公鸡体重略高于反交、母鸡体重略低于反交,差异不显着。公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显着高于母鸡(P﹤0.05);母鸡的胸肌率、腹脂率显着高于公鸡(P﹤0.05)。研究认为,文昌鸡和东乡黑鸡正反杂交后,子代的羽色、肤色等体貌发生分离重组,体重、屠宰性能等指标缺乏杂交优势,但可用于测交东乡群体的绿壳性状。(本文来源于《杭州农业与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王欢欢,章学东,李庆海,陈贤惠,楼立峰[10](2014)在《广西麻鸡和东乡黑鸡的正反杂交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用广西麻鸡(G)和东乡黑鸡(D)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出雏数为正交(G♂×D♀)207只、反交(D♂×G♀)141只,统一饲养,分别抽测初生、6w、8w、13w和17w体重,17周龄时进行体貌、体尺、屠宰和肉质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正反杂交子代羽色以黑羽和麻羽为主;肤色有黄白、乌色2种,乌肤率高于54%;黑胫率较高(93%~96%)。反交子代的公、母鸡体重大于正交的同性别鸡,但差异不显着(P>0.05);17周龄时反交公鸡的平均体重达1512 g;母鸡平均体重达1239g。正反杂交子代母鸡的肌内脂肪、黑色素含量显着高于公鸡(P<0.05);且反交的肌内脂肪、黑色素含量大于正交的同性别鸡。研究表明,广西麻鸡和东乡黑鸡正反杂交的体貌差异不大,体重、肉质等指标具备杂交优势,且以东乡黑鸡为父本的反交组合略优。(本文来源于《第四届(2014)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期刊2014-09-27)

正反杂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转花青素合成转录因子Bi和Cl基因玉米的稳定表达株系与自交系B73-329(CK)进行杂交,研究花青素基因在玉米杂种F_1植株组织、器官中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用转基因株系作为母本的杂交种F_1植株部分存在表型分离,用自交系B73-329作为母本的杂交种F_1植株不存在表型分离。转基因杂交种F_1植株,颖紫色,苞叶、茎鞘紫色,气生根紫色,与CK差异显着;转基因杂交种F_1植株叶片为绿色,转基因株系自交分离群体株系的叶片为紫色;转基因杂交种F_1植株绝大部分花丝为黄色,个别花丝红色,子粒绝大部分为黄色。抽丝、散粉期,转基因杂交种株高、穗位高等农艺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显着,但是大部分产量显着低于对照,推测其主要原因在于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引入导致植株能量代谢损耗所致。研究表明,转基因玉米杂交制种应用应以转基因株系作为父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反杂交论文参考文献

[1].王蕊,于倩倩,田红丽,许理文,晏朋涛.基于叶绿体InDel标记对玉米杂交种正反交的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18

[2].冯汉宇,江颖,张立全,张晓东.利用花青素基因标记研究正反交对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8

[3].曹栋正,陈四清,严俊丽,刘长琳,王志军.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变异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16

[4].曹栋正,张小忠,陈四清,秦搏,常青.星突江鲽(Platichthysstellatus)、石鲽(Kareius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渔业科学进展.2016

[5].赵兴华,裴新辉,杨佳明,赵梦姝.LA和O型百合正反交试验及胚培养的杂交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6

[6].张海泉,杨虹,郎杰.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正反杂交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陈启康,陈博,陆惠兰,周慧,梅治平.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正反远缘杂交创新方法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5

[8].张朝辉.温度对西伯利亚鲟与史氏鲟及其正反杂交仔鱼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9].章学东,王欢欢,张成先,楼立峰,李艳.文昌鸡和东乡黑鸡的正反杂交试验[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4

[10].王欢欢,章学东,李庆海,陈贤惠,楼立峰.广西麻鸡和东乡黑鸡的正反杂交试验研究[C].第四届(2014)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2014

论文知识图

以消减、未消减cDNA为模板的第二次抑...正反向消减文库阳性克隆的随机检测电...反交组UPGMA聚类图正交组UPGMA聚类图正、反向消减文库阳性克隆的随机检测电...亲本及正反杂交种的RAPD电泳图谱

标签:;  ;  ;  ;  ;  ;  ;  

正反杂交论文_王蕊,于倩倩,田红丽,许理文,晏朋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