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侧视前区论文_崔光富,邵玉峰,解俊樊,陈雨侬,丛超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腹外侧视前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下丘脑,睡眠,乳头,电位,免疫,周期,突触。

腹外侧视前区论文文献综述

崔光富,邵玉峰,解俊樊,陈雨侬,丛超宇[1](2019)在《腹外侧视前区甘丙肽能神经元通过其1型受体抑制结节乳头体核组胺能神经元增加慢波睡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腹外侧视前区(VLPO)在慢波睡眠(SWS)的产生和维持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VLPO中甘丙肽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是睡眠-觉醒时相调控过程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来源。另外,VLPO中大多数甘丙肽能神经元在睡眠过程中的活动性增强。结节乳头体核(TMN)作为哺乳类动物大脑中主要的组胺递质来源是产生和维持觉醒的重要核团。前期研究发现VLPO中有甘丙肽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投射到TMN,但VLPO中几乎所有的甘丙肽能神经元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共存,因此很难判定VLPO是通过甘丙肽能还是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起促眠作用。方法:通过在自由活动大鼠中枢或核团给予甘丙肽及其1型受体激动剂M617并结合EEG/EMG记录分析甘丙肽对睡眠-觉醒周期和皮层EEG能谱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甘丙肽作用后即刻早基因表达产物c-Fos在VLPO和TMN的表达变化。通过腺相关病毒AAV顺行和逆行神经系统束路追踪技术研究VLPO到TMN的甘丙肽能神经投射。结果:甘丙肽i.c.v.(0.1,0.25,0.5 nmol)可引起剂量依赖性SWS增多伴随EEG delta (0.5-4 Hz)波活动增强,并且该作用可被非选择性受体拮抗剂M40所减弱。甘丙肽能够引起VLPO神经元活动性增强,TMN神经元活动性减低。在TMN组胺能神经元上有甘丙肽1型受体(GalR1)的表达。TMN给予GalR1激动剂M617引起W减少,SWS增多和delta波活动增强。通过在VLPO注射顺行标记AAV病毒发现从VLPO发出的纤维能够投射到TMN组胺能神经元胞体所在区域,在此区域注射逆行标记AAV病毒发现逆标到VLPO中的神经元可与甘丙肽免疫共标记。组胺3型受体(H3R)是分布在组胺能神经元突触前膜上的抑制性自身受体,阻断该受体会导致组胺能神经元去抑制引起失眠。TMN给予M617能够抑制H3R拮抗剂(ciproxifan)引起的失眠动物模型的觉醒增加。结论:VLPO的甘丙肽能神经元通过表达在TMN组胺能神经元上的GalR1抑制其活性减少W,增加SWS。(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西部睡眠医学大会暨青海省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叁江源高原睡眠高峰论坛大会手册》期刊2019-05-31)

谢莉娜,谢志强,郭鑫,魏歆然,岳增辉[2](2018)在《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褪黑素含量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褪黑素(MT)含量及其受体MT1、MT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及循经选穴针刺对腧穴配伍的效应。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组、百会+叁阴交组、百会+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大鼠腹腔注射DL-4-氯苯基丙氨酸混悬液建立失眠模型,各治疗组针刺相应腧穴,每次30 min,治疗7 d。采用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1、MT2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T含量及MT1、MT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MT含量及MT1、MT2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且以百会+神门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针刺通过调节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含量及其受体MT1、MT2 mRNA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且循经选穴针刺可能是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刘斌,李廷利[3](2018)在《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内5-HT与睡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LPO)是公认的促睡眠调节中枢之一。VLPO中含有大量的GABA神经元和甘丙肽神经元。随着研究的深入,近来发现单胺类神经元对VLPO也有投射,并且VLPO也同时投射到单胺类神经元中。本实验通过脑立体定位,微透析技术联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测定VLPO内的5-HT含量变化并探讨与睡眠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SPF清洁级250g~300g。1利用大鼠脑定位图谱及脑立体定位仪准确定出VLPO的位置AP:-0.4; ML:1.1; DV:-7.1埋置探针套管。2早7点将大鼠套管中的铁针取出,换上探针。使用束缚套将大鼠脖子与自由活动装置相连,将微量进样器中放入准备好的林格氏溶液,取样处连接好低温收集器,检查管路是否通常。开始以0.8ul/min速度推进灌流液,早7点准时开始收集样品,每2个小时收集一次放入-80冰箱中保存,连续收集24小时。3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检测样品中5-HT含量。4灌流大鼠制成冰冻脑切片查看位置是否准确。结果:测得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中5-HT在夜间含量比昼间含量高,在23点左右含量最高,在13点左右含量最低。大鼠习性为昼伏夜出,符合大鼠的睡眠规律,结论:1脑内的5-HT主要来源于中缝背核。这说明VLPO也同样接受中缝核的映射。5-HT在VLPO中能抑制VLPO的神经元,从而促进觉醒。(本文来源于《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届全国学术年会汇编》期刊2018-06-29)

丁正霞,薛天,鲍进,王媛,张瑾[4](2016)在《小鼠腹外侧视前区神经元的鉴定及其昼夜发放频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腹外侧视前区(VLPO)的神经元,记录神经元在昼夜的动作电位(AP)的发放频率,揭示不同VLPO神经元昼夜发放的规律。方法 4~6周龄野生型小鼠新鲜脑片,根据形态、对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的响应及电特性对VLPO的神经元进行鉴定;膜片钳方式记录VLPO区域的神经元在白天的11:00~16:00以及夜间的22:00~02:00动作电位的发放;采用t检验对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在VLPO鉴定出两类神经元,一类为多极叁角形、去甲肾上腺素抑制性神经元,其阈值有低阈值发放(LTS)特性;一类呈两极梭形、去甲肾上腺素兴奋性神经元,其阈值无LTS特性。在记录的59个VLPO区域的神经元中,LTS特性的神经元有44个,非LTS特性的有15个;t检验分析显示去甲肾上腺素抑制的、有LTS特性的神经元在白天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明显高于夜间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P<0.01);去甲肾上腺素兴奋的、非LTS特性的神经元白天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也明显高于夜晚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P<0.05)。结论 VLPO存在两类神经元,这两类神经元的白天动作电位发放频率皆高于夜间动作电位发放频率,提示两类神经元都参与了昼夜节律的调控。(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何康[5](2016)在《电刺激与电损毁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睡眠对于人的生长发育、学习记忆、新陈代谢、生存适应、免疫功能的维持、体力与精力的恢复等有着不可或缺的生理作用。然而,关于睡眠活动发生或维持等基本环节的内在机制,目前仍然不够清楚。但总体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睡眠活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也形成了各种学说,如被动学说、睡眠中枢学说、睡眠因子学说等。在所有相关研究中,对神经机制的研究始终占据着主流,其内容主要涉及神经网络及生化小分子的活动,而神经中枢的活动是关键所在。所以,睡眠活动的中枢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些年的研究发现,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LPO)在睡眠活动的启动和维持中至关重要。该区域位于与前脑基底部(BF)紧邻的下丘脑视前区(POA),其神经元主要为γ-氨基丁酸能和甘丙肽能,这些神经元中许多聚集成簇形成VLPO密集部(VLPO cluster),还有的散布于密集部背侧及内侧形成VLPO外延部(eVLPO);VLPO与上行唤醒系统(AAS)有着复杂的往返式神经联系,同时接受少量来自生物节律控制中心-视交叉上核(SCh)的投射;电刺激猫的前脑基底部(很可能涉及VLPO)可引发睡眠,大鼠睡眠时VLPO神经元活动加强、清醒时活动减弱,特异性化学损毁其神经元胞体则引起动物严重失眠,并发现老年人睡眠困难与该区大量神经元减少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Clifford B.Saper等提出“触发式开关假说(the flip-flop switch hypothesis)”,推测VLPO很可能以电气工程学中触发式开关的模式,参与了睡眠的启动和维持。然而,该假说中隐含的关于VLPO与睡眠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其真实情况仍不清楚。自然状态下,究竟是VLPO活动的加强触发了睡眠活动,还是睡眠活动激活了VLPO神经元?或一切关于睡眠时VLPO的研究数据都只是睡眠活动下的表象?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本实验拟采用慢性电极技术对大鼠VLPO分别进行电刺激、电损毁,根据脑电和行为的变化分析VLPO与睡眠活动的关系,为揭示睡眠活动的神经机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本研究以260-360g的成年SD雄性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饲养、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等均在安静、清洁、光线可控的地下室完成(明/暗周期为:08:00:00-20:00:00光照,20:00:00-08:00:00黑暗)。慢性植入电极是自制的不锈钢金属电极。用作刺激或电损毁电极的是直径为180μm的不锈钢针灸针,且针体已被清漆绝缘处理,仅暴露针尖;用作脑皮层电图(ECoG)记录电极的为平头的不锈钢眼镜螺丝。手术时,将深度麻醉(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的动物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4个眼镜螺丝被旋入颅骨至接触硬脑膜(额叶×2,顶叶×2),同侧额、顶叶的螺丝用作ecog记录电极,鼻根处旋入1螺丝接地作参考电极。根据实验分组植入刺激电极(×2),具体定位座标参见正文“表1电刺激实验动物分组”和“表2电损毁实验动物分组”。牙科水泥固定所有电极,接通电极与自制排座接头,牙科水泥固定接头。恢复性饲养3天,浅度麻醉,连接脑部接头与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于屏蔽柜内适应1天后,记录ecog,同步行为录像,12h-24h。次日,在22:00:00-23:00:00大鼠行为最活跃状态下给予电刺激(模式1:单向正电流串单刺激,强度0.02ma,波宽0.5ms,波间隔200ms,脉冲数8,主周期2s,周期次数3-6),实时记录ecog变化,同步行为录像。电刺激实验之后,在老鼠安静状态下给予电损毁刺激(模式2:单向正电流串单刺激,强度0.2ma,波宽1000ms,波间隔0.1ms,脉冲数10,无重复),实时记录ecog,同步行为录像,12h-24h。数据采集完成之后,麻醉、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断头取脑、冰冻切片、尼氏染色、光镜下检查电极位置及电损毁区域。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内置程序对记录的ecog进行数据处理,结合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6.0对δ、θ、α、β脑电波相关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如下:1.电刺激实验结果:(1)当双侧刺激电极位于或紧挨vlpo,给予电刺激后,活动大鼠即刻停止活动(如饮水),并出现类似“伸懒腰”的肢体动作,随即静卧不动,持续至少3min;同时ecog在15-25s内由清醒态的低幅快波转变为睡眠态的高幅慢波。(2)当双侧刺激电极在vlpo之外,给予电刺激前后,动物始终处于活动状态,未见明显的行为变化;同时ecog也未见明显变化,始终呈清醒态的低幅快波。2.电损毁实验结果:(1)当左侧vlpo被电损毁之后,12h-24h内,代表深度睡眠的δ波极显著减少,代表皮质兴奋的β波极显著增多。(2)当脑内无电损毁区,48h内(后24h与前24h比较),δ、θ、α、β波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3)当远离vlpo的一些区域被电损毁之后,24h内,δ波极显著增多,θ波无显著性变化,α波、β波极显著减少。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VLPO的活动加强很可能是触发睡眠活动的一个直接原因,也即VLPO的活动加强是因,睡眠是果。2.VLPO不但直接参与了大鼠睡眠活动的发生,而且对其深度睡眠的维持具有关键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睡眠活动的神经机制提供了部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3-23)

丁睿,王媛,丁正霞,吴芳,许奇[6](2015)在《兴奋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对结节乳头体核c-Fos表达的影响及其受体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兴奋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LPO)对结节乳头体核(TMN)c-Fos表达的影响及其受体途径。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LPO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 GluR5)和TMNγ-氨基丁酸A受体β1亚型(GABAARβ1)的表达;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观察微量注射谷氨酸(L-Glu)兴奋VLPO后对TMN c-Fos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 m GluR5于VLPO存在阳性表达,同时GABAARβ1于TMN存在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VLPO内微量注射L-Glu后,大鼠的TMN区域c-Fos表达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存在于VLPO和TMN的m GluR及GABAAR介导VLPO-TMN的通路调节,VLPO可通过GABAAR抑制TMN神经元活动。(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刘宇炜,文若剑,陈晓青,易卉玲,黄丹[7](2015)在《腹外侧视前区微量注射组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组胺作用于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通过脑立体定位、腹外侧视前区微量注射组胺,脑电图仪记录及分析睡眠、觉醒时相。结果 微量注射50μmol/L组胺无明显影响,而100μmol/L组胺显着减少大鼠睡眠,增加觉醒。结论 组胺在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促觉醒作用。(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丁正霞[8](2015)在《自感光神经节细胞对腹外侧视前区的突触传递及腹外侧视前区的微环路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腹外侧视前区(ventrolaterol preoptic nucleus, VLPO)神经元的类型,揭示不同类型VLPO神经元昼夜发放的规律;研究自感光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ipRGCs)对VLPO投射的突触传递方式;研究VLPO区域内不同类型神经元间的微环路功能连接。方法1.VLPO区域神经元的鉴定及其昼夜发放4-6周龄野生型小鼠新鲜脑片,根据形态、对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的响应及电特性对VLPO脑区的神经元进行鉴定;膜片钳方式记录VLPO区域的神经元在白天的11:00~16:00以及夜间的22:00~02:00动作电位的发放;采用t检验对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2.ipRGCs对VLPO的突触传递研究1.2月龄opn4-cre;Rosa-lsl-ChR2-eYFP(Ai32)小鼠新鲜脑片,用470 nm蓝光激发iPRGCs在VLPO区域的突触末梢,电压钳或电流钳模式下记录SCN及VLPO区域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或电压;3.VLPO区域内的微环路连接研究4-6周龄Galanin-cre;Rosa-TDT小鼠新鲜脑片,同时分别钳制1个不同类型VLPO区域神经元,即中间神经元与促睡眠神经元,电流钳模式下刺激促睡眠神经元使其产生动作电位,电压钳模式下观察中间神经元的响应。结果1.在VLPO鉴定出两类神经元,一类形态为多极叁角形,其阈值有LTS(low-threshold spike)特性的去甲肾上腺素抑制性神经元;一类形态呈两极梭形,其阈值无LTS特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兴奋性神经元。在记录的59个VLPO神经元中,有LTS特性的神经元有44个,无LTS特性的有15个;t检验分析发现具有LTS特性的去甲肾上腺素抑制神经元白天AP的发放频率明显高与夜间AP的发放频率(P<0.01);无LTS特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兴奋神经元白天AP的发放频率也明显高于夜晚AP的发放频率(P<0.05);2.在记录的30个VLPO神经元中,对470 nm蓝光刺激有直接响应的神经元数量为2个,根据神经元的电特性及对药物的响应,发现这两个神经元都是促睡眠神经元,并且蓝光激发的iPRGCs突触末梢递质的释放对促睡眠神经元的作用是兴奋性的;3.应用双电极膜片钳方式观察的25对VLPO神经元中,未检测到相互之间有功能连接的神经元。结论1. VLPO脑区存在两类神经元,这两类神经元的白天AP发放频率皆高于夜间AP发放频率,提示两类神经元都参与了昼夜节律的调控;2. ipRGCs与VLPO之间有直接的功能连接,蓝光可能通过直接兴奋VLPO区域的促睡眠神经元参与睡眠与觉醒的调控,为临床光治疗睡眠障碍提供了功能学证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丁睿[9](2015)在《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结节乳头体核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作用及其受体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VLPO)和结节乳头体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TMN)分别是公认的促睡眠中枢和促觉醒中枢,两者以“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模式进行睡眠觉醒周期的调控。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是脑内参与睡眠觉醒调节的重要神经递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和阐述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结节乳头体核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机制,本实验通过多导睡眠描记技术、脑立体定位微量注射技术、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探讨VLPO-TMN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及其调节的受体通路。方法1.动物分组:根据实验总体设计,大鼠用于叁个部分:1.1多导睡眠描记与分析: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VLPO和TMN内均微量注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即VLPO+ACSF&TMN+ACSF组]和实验组Ⅰ(VLPO微量注射L-Glu同时TMN微量注射ACSF,即VLPO+L-Glu&TMN+ACSF组)、实验组Ⅱ(VLPO微量注射L-Glu同时TMN微量注射Bic,即VLPO+L-Glu&TMN+Bic组)。1.2检测VLPO区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以及TMN核团GABAA受体表达。1.3观察兴奋VLPO神经元后TMN区域c-Fos表达量的变化: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VLPO微量注射ACSF,即VLPO+ACSF组)和实验组(VLPO微量注射L-Glu,即VLPO+L-Glu组)。术前准备好所需试剂以及仪器设备。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将其头部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暴露颅骨,根据大鼠脑定位图谱把两根不锈钢中空引导管插入VLPO(AP:-0.36 mm;R:1.30 mm;H:-7.00 mm)及TMN(AP:-3.96 mm;R:1.50mm;H:-7.70mm)用于核团内给药,用牙科粘固粉将中空引导管和记录电极固定于大鼠颅骨表面,再把引导脑电与肌电的电极用细铜线和微型插座相连接(上述操作步骤用于建立多导睡眠描记模型,观察大鼠c-Fos表达变化的大鼠模型建立只需向VLPO内插入一根不锈钢中空引导管用于微量给药,同时省去上述电极与微型插座的操作),然后给予大鼠一定剂量抗生素(青霉素),缝合创口,最后放入隔音室中饲养,保证饮水和食物充足,并随时观察大鼠恢复状况。2.动物模型建立选取健康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80-300 g。手3.微量注射给药用Hamilton微量注射器通过中空引导管向目的核团VLPO/TMN注射药物或ACSF,注射速度为1ml/min,给药完成将注射器停留1min防止药液渗出。给药时间为22:00-22:20(睡眠描记)和20:00-20:20(c-Fos表达量变化观察)。4.多导睡眠描记分析数据记录从给药前2小时(20:00)开始,记录时间为24小时。10秒为一个分段周期,将大鼠的睡眠觉醒周期分成:(1)觉醒期(wakefulness,W);(2)快动眼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REM);(3)非快动眼睡眠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REM睡眠和NREM睡眠总和定为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5.取材大鼠经腹腔麻醉后,剪开胸腔并暴露心脏,持灌流针从心尖插入心脏经左心室至主动脉,迅速剪开右心耳,快速注入生理盐水约250ml,看到肝脏发白,再缓慢注入4%多聚甲醛约600ml,随后断头并用止血钳小心拨开颅骨取出脑组织。用刀片切成0.5cm左右厚度,最后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6h。6.免疫组化检测将包含目的核团的蜡块切成厚度为4um的切片,烤片后用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水化,使用免疫组化试剂盒进行受体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情况。7.半定量分析TMN区域的c-Fos染色用累计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值反映蛋白表达水平。8.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误(`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及t检验。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VLPO微量注射ACSF/L-Glu与TMN微量注射ACSF/Bic对大鼠脑电活动的影响1.1与对照组VLPO+ACSF&TMN+ACSF组(n=8)相比,VLPO+L-Glu&TMN+ACSF组(n=7)大鼠VLPO内微量注射L-Glu后从第二个小时起的两个小时内,其觉醒减少42.2%(38.13±3.17,P<0.01),非快动眼睡眠(NREM)与总睡眠时间(TST)分别增加了89.5%(52.90±2.98,P<0.01)、80.5%(69.33±3.63,P<0.01),快动眼睡眠(REM)无显着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与VLPO+L-Glu&TMN+ACSF组(n=7)相比,VLPO+L-Glu&TMN+Bic组(n=8)中GABA受体阻断剂Bic和L-Glu分别相继微量注射于TMN和VLPO,给药后的第二、叁个小时内大鼠的觉醒量增加了81.1%(66.12±3.26,P<0.01),REM睡眠和NREM睡眠以及TST分别减少了58.9%(4.94±1.02,P<0.05)、50.2%(39.62±2.93,P<0.01)、56.1%(47.11±4.14,P<0.01)。1.3与VLPO+ACSF&TMN+ACSF组比较,VLPO+L-Glu&TMN+Bic组的大鼠睡眠觉醒状况未发生显着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免疫组化结果2.1 m Glu R5在VLPO区域的表达与用PBS代替一抗的空白对照相比,m Glu R5在VLPO区域阳性表达明显,呈现棕黄色的强染色,定位于胞质膜,核呈蓝色,细胞容易辨认,结构清晰,阳性对照表达良好。2.2 GABAARβ1在TMN区域的表达与用PBS代替一抗的空白对照相比,TMN区域的GABAARβ1为棕色或棕黄色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膜,核呈蓝色,细胞容易辨认,结构清晰,阳性对照表达良好。3.激动VLPO后TMN区域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53.98±2.02)相比,在VLPO脑区微量注射L-Glu后,检测到大鼠的TMN区域c-Fos表达量(21.82±1.22)明显减少,I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软件分析t=11.10(P<0.01)。结论存在于VLPO和TMN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及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VLPO-TMN的通路调节,VLPO可通过GABAAR抑制TMN神经元活动。(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丁丁,丁睿,吴芳,张瑾,许奇[10](2014)在《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和结节乳头体核的直接神经纤维投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促睡眠调节中枢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LPO)与促觉醒调节中枢结节乳头体核(TMN)之间是否具有双向调节的直接通路。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CSF组)与实验组(TMN+ACSF&VLPO+DiO组,TMN+DiO&VLPO+ACSF组),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核团内微量注射、冰冻切片等方法观察和记录大鼠VLPO和TMN分别注射细胞膜荧光探针Fast DiO后的TMN和VLPO的荧光信号。结果 TMN+ACSF&VLPO+DiO组大鼠注射Fast DiO术后72 h,TMN脑区神经细胞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TMN+DiO&VLPO+ACSF组大鼠注射Fast DiO术后72 h,VLPO脑区神经细胞也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结论 VLPO与TMN间有双向直接神经纤维投射。(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腹外侧视前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褪黑素(MT)含量及其受体MT1、MT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及循经选穴针刺对腧穴配伍的效应。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组、百会+叁阴交组、百会+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大鼠腹腔注射DL-4-氯苯基丙氨酸混悬液建立失眠模型,各治疗组针刺相应腧穴,每次30 min,治疗7 d。采用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1、MT2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T含量及MT1、MT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MT含量及MT1、MT2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且以百会+神门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针刺通过调节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含量及其受体MT1、MT2 mRNA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且循经选穴针刺可能是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因素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腹外侧视前区论文参考文献

[1].崔光富,邵玉峰,解俊樊,陈雨侬,丛超宇.腹外侧视前区甘丙肽能神经元通过其1型受体抑制结节乳头体核组胺能神经元增加慢波睡眠[C].第六届中国西部睡眠医学大会暨青海省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叁江源高原睡眠高峰论坛大会手册.2019

[2].谢莉娜,谢志强,郭鑫,魏歆然,岳增辉.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褪黑素含量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

[3].刘斌,李廷利.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内5-HT与睡眠的研究[C].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届全国学术年会汇编.2018

[4].丁正霞,薛天,鲍进,王媛,张瑾.小鼠腹外侧视前区神经元的鉴定及其昼夜发放频率[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

[5].何康.电刺激与电损毁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活动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6

[6].丁睿,王媛,丁正霞,吴芳,许奇.兴奋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对结节乳头体核c-Fos表达的影响及其受体途径[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

[7].刘宇炜,文若剑,陈晓青,易卉玲,黄丹.腹外侧视前区微量注射组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丁正霞.自感光神经节细胞对腹外侧视前区的突触传递及腹外侧视前区的微环路功能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

[9].丁睿.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结节乳头体核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作用及其受体途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

[10].丁丁,丁睿,吴芳,张瑾,许奇.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和结节乳头体核的直接神经纤维投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腹外侧视前区(VLPO)药物注射损毁...腹外侧视前区核团的睡眠促进神经...促NREM睡眠的神经通路注:腹外侧视前腹外侧视前区注射thotenicacid损...睡眠和昼夜节律生理调节机制(SCN:视交...SRC-1在端脑和中脑的表达

标签:;  ;  ;  ;  ;  ;  ;  

腹外侧视前区论文_崔光富,邵玉峰,解俊樊,陈雨侬,丛超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