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光导材料论文_李云梦,王世荣,李祥高,肖殷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光导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材料,导体,偶氮,单层,颜料,分散,偶氮染料。

有机光导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梦,王世荣,李祥高,肖殷[1](2016)在《超稳定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的构建及高光敏单层光导器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载流子产生与传输功能集成到一层的高性能正电性薄膜器件是新型激光有机光导体的发展趋势。由于成膜树脂、传输材料分子和载流子产生材料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成膜之前的分散体系极易团聚而产生沉降现象,导致光导器件的性能劣化。本文以聚苯乙烯-丙烯酰胺(PSAM)、聚苯乙烯(P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硬酯酸酰胺(SR)分别在二氯乙烷中对Y-酞菁氧钛(Y-TiOPc)粒子进行表面处理,获得稳定的分散体系,然后再与溶解空穴及电子传输材料的聚碳酸酯二氯乙烷溶液混合得到有机光导材料分散液。通过测试Y-TiOPc的粒径、ξ电位、光透过率和反射率,以及原子力显微成像分析等表征分散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获得长期稳定的PSAM@Y-TiOPc/TPD-m-TPD/DMDBQ/PC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制备的单层正电性有机光导器件具有优异的光导性能,V0=656.72V,E1/2=0.16μJ/cm2,Rd=29.10V/s,Vr=71.47V。(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6年01期)

李云梦[2](2015)在《超稳定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的构建及其单层光导器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半导体光电器件以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效益正日渐引起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唯一已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的是有机光导体(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目前对功能分离型有机光导器件的研究已趋近成熟,而将载流子产生与传输功能集成为一层的高性能正电性薄膜器件逐渐成为有机光导体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构建稳定分散的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制备单层光导器件,以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性能。以十八烷基胺(ODA)、硬酯酰胺(SR)、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PSAM)等五种改性剂对Y-酞菁氧钛(Y-TiOPc)粒子进行表面修饰,考察改性剂对粒子的粒度分布、表面电位、表面形貌等的影响。将改性后的Y-TiOPc粒子与电子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及高分子成膜树脂分散于有机介质中制备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通过测试分散体系的光透过率和反射率、不稳定动力学指数及原子力显微成像分析等表征分散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Y-TiOPc经PSAM改性后,平均粒径减小为199 nm,ζ电位为79 mV;分散体系的光透过率和反射率在60天内几乎不变,体系的稳定性优异。对Y-酞菁氧钛/3,3’-二甲基-5,5’-二叔丁基联苯醌/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CGM/ETM/HTM)叁组分单层有机光导器件的制备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单层器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1,2-二氯乙烷为分散介质,聚碳酸酯为成膜剂,0.10 g/ml的浓度,CGM/HTM/ETM的复配比例为0.07:0.7:1,干燥温度为100~110°C,干燥时间为90~100 min。将基于PSAM/Y-TiOPc的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应用于制备单层正电性光导器件,各项性能为V0=656.72 V,E1/2=0.16μJ/cm2,Rd=29.10 V/s,Vr=71.47 V;将该分散体系存放90天后制备单层光导器件,各项性能为V0=614.35 V,E1/2=0.19μJ/cm2,Rd=21.58 V/s,Vr=74.06 V,表明该分散体系的性能及稳定性优异,制备的单层光导器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05-01)

余银霞,邵磊,降立川,卞曙光,陈建峰[3](2005)在《有机光导材料Y-TiOPc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采用溶剂调节法制备了有机光导材料YTiOPc。采用邻二氯苯、氯苯、1,2二氯乙烷以及二氯甲烷四种晶型调节剂对TiOPc粗品进行转型。产物经XRD和光导性能分析,证明经过上述四种晶型调节剂处理均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YTiOPc。其中以邻二氯苯转型后的产物光导性能最佳,其饱和电位为538V,暗衰速度为56V/s,残余电位为48V,半衰曝光量为0.4524lx·s,具有良好的静电照相性能。XPS测试结果表明,以邻二氯苯为晶型调节剂所得YTiOPc中N1s和O1s结合能增大,而Ti2p结合能减小。说明在晶型转化过程中发生电荷转移,从而有利于其光导性能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邹春燕[4](2005)在《叁芳胺叁偶氮类有机光导材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不同取代基的萘酚类叁芳胺叁偶氮有机光导材料。另外,考虑到1,8-萘酰亚胺具有推拉电子结构,有着优良的光化学稳定的特性,又设计合成了3-羟基-1,8-萘酰亚胺的作为偶合组分的叁偶氮类有机光导材料。此六种产物经红外光谱、MALDI-TOF质谱、元素分析对结构进行了确证,并利用溶液紫外光谱、固体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光谱性质和晶体状态进行了表征。 以对氟硝基苯为原料,无水碳酸钾作为缚酸剂,合成了4,4’,4”-叁硝基叁苯胺,经Pd/C催化加氢制得4,4’,4”-叁氨基叁苯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后加入氟硼酸形成氟硼酸重氮盐备用。萘酚类偶合组分的制备主要经历2,3-酸的成盐脱水、羧酸钠盐与胺缩和、中和反应,产率>80%。萘酰亚胺类偶合组分的合成以1,8-萘酰亚胺为原料,经过磺化、碱熔、亚胺化反应得到3-羟基-1,8-萘酰亚胺。 溶液紫外光谱表明六种叁偶氮颜料的吸收范围在500~720nm之间,最大吸收波长在610nm左右,摩尔吸光系数ε>10~4,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都有较强的吸收。固体粉末紫外光谱吸收范围在350~700nm之间,最大吸收波长在510nm左右。溶液紫外和固体紫外光谱吸收的差别可以从偶氮颜料的偶氮-醌腙互变异构的角度加以解释。此外,萘酰亚胺偶合组分颜料较萘酚偶合组分颜料有更好的溶解性,将更有利于CGL(光生载流子层)制备中颜料的涂布。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六种化合物均是低结晶性的固体,可望确保光敏性的提高。化合物的DSC热分析和TGA分析表明其分解温度均在300℃以上,热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5-06-01)

余银霞,卞曙光,邵磊,陈建峰,李祥高[5](2004)在《有机光导材料酞菁氧钛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有机光导材料酞菁氧钛 (TiOPc)的两种主要制备方法 ,以及各种晶型之间的转化方法 ,论述了TiOPc作为有机光导材料应用于光导体中的研究进展 ,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04年08期)

那强,李亚明,张华,万相见,赵文娟[6](2003)在《用于有机光导材料的叁偶氮颜料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4′,4″ 叁氨基叁苯胺为母体,以含有4种不同取代基的萘酚AS为偶合组分合成了一系列叁芳胺叁偶氮类有机光导颜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对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含硫杂环叁偶氮类有机光导颜料在520—730nm之间都有较强吸收.(本文来源于《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03年04期)

张晔[7](2003)在《利用Heck反应合成有机光导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导体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功能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静电复印,全息照相,计算机终端仪器的激光打印,轻印刷制版等。自1938年美国人calson发明了利用感光导电现象的复写方式-电子照相以来,用于光导体的材料的开发研究工作发展迅速。近年来,有机光导体(OPC)的实用化研究工作非常活跃。 目前国内外实用的有机光导体一般采用双层结构,即光生载流子发生层(CGL)和光生载流子输送层(CTL)。此种结构避免了势流子的复合,大大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量子效率。作为空穴载流子产生材料主要有酞青颜料,多偶氮颜料,苝颜料等。空穴载流子传输材料主要有咔唑类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吡嗪类化合物,腙化合物,多芳基胺化合物和多偶氮化合物等。 本学位论文就是在认真分析和总结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金属有机化学中的Heck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咔唑类衍生物,并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试。合成具有原料易得,方法简单等优点。结果表明:合成的咔唑类衍生物比原料具有更良好的光学性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03-06-01)

叶坚[8](2003)在《有机复合光导材料及其单层有机光导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半导体光电器件由于其诱人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其中唯一已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的有机半导体光电器件是有机光导鼓(OPC)。目前双层OPC鼓的研究技术和制备工艺已经成熟,各大公司为利益所驱去,纷纷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低成本的单层OPC鼓上。本论文旨在开发新一类高性能的有机单层光电导体,探索其凝聚态结构与光电导性能之间的关系,丰富有机半导体理论体系。 论文第一章首先评述了电子照相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有机光电导材料的种类和光电导体的结构,提出可通过复合、纳米化和研制新型的电子传输材料叁种手段来制备高性能有机单层光电导体。综述了酞菁类纳米光电导材料的制备方法,发现纳米光电导材料优异的光电性能来源于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本章还重点综述了有机电子传输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和比较了有机材料载流子迁移率的测试方法,并提出了设计高性能有机电子传输材料的若干原则。 在论文的第二章,我们研究了氯化酞菁铟/酞菁氧钛(InClPc/TiOPc)载流子发生材料的复合体系的光电导性能。结果表明,共混复合后,其光电导性能表现出负效应,并发现酞菁中心金属与其相连的氮原子之间的部分电荷转移是引起复合体系光电导性能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复合体系中的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是影响光电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InClPc/TiOPc复合体系光电导性能的研究支持了“电荷逐步转移”的理论模型。 在论文的第叁章,我们研究了有机电子传输材料2,4,7-叁硝基芴酮(TNF)对有机单层光电导体(TiOPc/BAH/PC体系)光敏性能的影响,发现少量的TNF(TNF/BAH≤0.005)可使得单层有机光电导体的光敏性能大幅度增强,并探索了其影响因素和微观机理。通过对DSC、紫外可见光谱和循环伏安特性的综合研究,发现随着TNF浓度的增加,TNF和BAH之间形成了电荷转移络合物,从而导致光电导体光敏性能的下降。本章从电荷传输材料复合的角度研究了这种光敏性增强效应和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为设计和开发新型的有机光电导体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在论文的第四章,我们采用新型的络合物溶解法进行InCIPC有机半导体纳米微粒的制备,用聚合物聚乙烯咋哇(PVK)将其包裹,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络合物溶解法的机理是电子给体受体络合物的形成;紫外吸收光谱表明纳米微粒的两个吸收峰较之本体材料发生了显着的蓝移;PVK包覆的纳米微粒固体粉木的衍射峰明显变宽;对纳米微粒光电导性能的研究发现比本体微晶的光敏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论文的最后一章中,我们合成了具有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的化合物*’一二苯基四竣酸花酚亚胺(DDP);研究了其溶解性、热稳定性、晶体结构、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蒸镀薄膜的属性,并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模拟其单分子的空间构型;载流子迁移率测试的结果约为IX10“、m’/V”’·s“’。本章的研究旨在对有机电子传输材料进行初步的探索,为今后新型的高迁移率有机电子传输材料的合成和表征,以及应用等方面积累经验。 综上所述,我们分别从载流子光生材料的复合化和纳米化、电荷传输材料的复合化和新型化等四个角度出发研制高性能的有机单层光电导体,初步揭示了有机光电材料的凝聚态结构、激发态结构以及光电性能之间的关联,为有机半导体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单层光导鼓的产业化提供了数据积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1-01)

王艳乔,丁瑞松,蒋克健,周金渭,隋强[9](2000)在《高性能静电复印有机光导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多种双偶氮染料和单晶腺的衍生物 ,制作了叁种有机光导器件 ,实验研究表明在可见区含邻氯的双偶氮染料的光导器件灵敏性优于对氯和无氯的双偶氮染料的光导器件 ,其灵敏度达 0 .71lx·s ,是一种很好的静电复印技术用有机光导材料(本文来源于《高技术通讯》期刊2000年07期)

邱瑾,邵爽[10](1999)在《有机光导材料的光敏性与结构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半经验MNDO方法对方酸类15种有机光导材料(OPC)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到了它们分子的最优构型、偶极距μ、生成焓△H、基态分子轨道HOMO能量等结构信息;讨论了它们的光敏性与 HOMO能级、分子平面性和旋转势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6期)

有机光导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机半导体光电器件以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效益正日渐引起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唯一已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的是有机光导体(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目前对功能分离型有机光导器件的研究已趋近成熟,而将载流子产生与传输功能集成为一层的高性能正电性薄膜器件逐渐成为有机光导体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构建稳定分散的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制备单层光导器件,以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性能。以十八烷基胺(ODA)、硬酯酰胺(SR)、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PSAM)等五种改性剂对Y-酞菁氧钛(Y-TiOPc)粒子进行表面修饰,考察改性剂对粒子的粒度分布、表面电位、表面形貌等的影响。将改性后的Y-TiOPc粒子与电子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及高分子成膜树脂分散于有机介质中制备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通过测试分散体系的光透过率和反射率、不稳定动力学指数及原子力显微成像分析等表征分散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Y-TiOPc经PSAM改性后,平均粒径减小为199 nm,ζ电位为79 mV;分散体系的光透过率和反射率在60天内几乎不变,体系的稳定性优异。对Y-酞菁氧钛/3,3’-二甲基-5,5’-二叔丁基联苯醌/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CGM/ETM/HTM)叁组分单层有机光导器件的制备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单层器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1,2-二氯乙烷为分散介质,聚碳酸酯为成膜剂,0.10 g/ml的浓度,CGM/HTM/ETM的复配比例为0.07:0.7:1,干燥温度为100~110°C,干燥时间为90~100 min。将基于PSAM/Y-TiOPc的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应用于制备单层正电性光导器件,各项性能为V0=656.72 V,E1/2=0.16μJ/cm2,Rd=29.10 V/s,Vr=71.47 V;将该分散体系存放90天后制备单层光导器件,各项性能为V0=614.35 V,E1/2=0.19μJ/cm2,Rd=21.58 V/s,Vr=74.06 V,表明该分散体系的性能及稳定性优异,制备的单层光导器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光导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云梦,王世荣,李祥高,肖殷.超稳定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的构建及高光敏单层光导器件[J].功能材料.2016

[2].李云梦.超稳定有机光导材料分散体系的构建及其单层光导器件[D].天津大学.2015

[3].余银霞,邵磊,降立川,卞曙光,陈建峰.有机光导材料Y-TiOPc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4].邹春燕.叁芳胺叁偶氮类有机光导材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5].余银霞,卞曙光,邵磊,陈建峰,李祥高.有机光导材料酞菁氧钛制备及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4

[6].那强,李亚明,张华,万相见,赵文娟.用于有机光导材料的叁偶氮颜料的合成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3

[7].张晔.利用Heck反应合成有机光导材料[D].山西大学.2003

[8].叶坚.有机复合光导材料及其单层有机光导体[D].浙江大学.2003

[9].王艳乔,丁瑞松,蒋克健,周金渭,隋强.高性能静电复印有机光导材料的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0

[10].邱瑾,邵爽.有机光导材料的光敏性与结构关系的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

论文知识图

一、静电成像-图35-33 沃尔克普法原理图(a)单层光受体和(b)双层光受体结构示...光导体的充放电示意图VOTTP含量对VOTTP/TiOPc复合材料光敏...第一篇 企业政策1—29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标签:;  ;  ;  ;  ;  ;  ;  

有机光导材料论文_李云梦,王世荣,李祥高,肖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