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朱玉斌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朱玉斌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太镇中心小学校,621100)

球员打球有球感,歌手唱歌有乐感,学生学数学也要有数感。所谓数感:狭义地讲指学生对数的感觉,对数的敏感性。它是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理解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现状调查表明,我国学生学习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性,普遍注重“纯粹”技能技巧的训练和题型教学,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即使一些数学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面对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也常常感到困难。事实上,数学发展到今天,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应用性越来越强,以至于一些数学家称之为数学史上的第四高峰。所以应该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应用意识,能够形成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数学的眼光看社会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

一、联系生活实践培养数感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想象。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主动地探索,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数学教学要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知识的实际意义,并让学生联系此知识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这样的教学,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又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案例:《一亿元是什么概念》

引入情景:丈夫:你每天化一万元,可以化三十年。

妻子:你每天提供一万元,提供三十年。

唤起经验:你怎样认识一亿元呢?(讨论:假如你要数一亿个一元硬币,每秒数一个,日夜不停地数,一天可以数多少个?一个月呢?一年呢?大约要多少年才能数完?你从出生哪一秒开始数,数到现在,数了多少?)

形成体验:数感的培养首先不是为了获得某个结果,而是要获得对数的大小的某种体验。

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它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同一数学情境中,有些学生反应敏捷,思维简洁,有些学生冥思苦想,挠头抓耳。这些表现都直接指向于人的数学气质,前者学生总是自发地倾向于通过直接的数学“棱镜”去认知数学知识,进而成为数学气质中的精髓-数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共同启发,共同进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可多安排些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0”的认识

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见过“0”吗?(合作讨论)

生1: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

生2:在温度表上见过。

生3:在电话上见过。

生4:我的直尺上有“0”。

生5:在日历上见过。

生6:在车牌上见过……

数感培养既要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因为交流比单纯的看可能更易唤起数感体验。

三、练习应用拓展培养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所以形成数感需要足够的时间,在适宜的重复性训练后才能形成数感。同时教师若能善于引导,适当启发,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大有益处。练习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同时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发挥。当然除了在课堂讨论交流所得外,还可以把触角延伸拓展到课外,向身边熟悉的人了解知识、方法。

案例:1、在具体的操作中认识距离、重量。

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过程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到食堂去看看、掂掂、称称各种蔬菜的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

2、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你能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你的妈妈今年多少岁吗?同时用一句数学语言概括一下?(交流)

猜一猜老师的年龄,(渗透比较的意识)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我们希望学生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看到事物有把它量化的意识。看到数有将它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的意识。思考问题时自动地运用数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在交流中主动地运用数使表达准确、严谨。

当然,数感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半载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而又持久的过程,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数感应该是教学中永恒的目标。

标签:;  ;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朱玉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