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市镇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市镇,空间,地区,时期,江南,贵州,唐宋。
市镇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白如镜[1](2019)在《明清民国时期晋东南市镇分布初探——以方志、碑刻与民国调查资料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民国时期的晋东南地区,是山西省域内市镇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通过对所属各县市镇数量的分段统计可知,市镇经历了从明中后期的初步繁荣,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再到清后期的相对稳定,终至民国时期普遍衰落之变动过程。从空间分布来看,晋东南地区的市镇密集分布于上党、高平、泽州叁大盆地,浊漳河、丹河、沁河及其较大支流沿岸,沟通内外的重要道路沿线,均属于市镇的集中分布区。就研究时段内晋东南市镇整体的空间布局而言,呈现出集聚与不平衡两大特点。(本文来源于《叁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亚[2](2017)在《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市镇的发展与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地方社会变革,区域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区域开发进程加快,诸多因素促使酉水流域市镇兴起,由乾隆初发展,至同治年间走向繁荣。区域内市场广为分布,从市场位置的选择到总体分布等均呈现出地域性特点,同时,相似的地理环境使区域内各县的市场位置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市镇的发展为民众提供了多重生计选择,市场活动激发社会各群体的互动与交融,社会各阶层在商品贸易中分工与合作加强,促进酉水流域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方卓君[3](2017)在《叁生空间视角下低丘地区乡村居住空间分布研究——以长阳县磨市镇叁口堰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居住空间又可理解为乡村居民点,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以农民为活动主体的聚居区,是乡村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叁口堰村地处低丘地区,在叁生空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居住空间分布呈现出特有的"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本文运用GIS技术,从叁生空间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了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叁口堰村居住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生产要求决定了居住空间的分布特征,反映在空间上是居住空间主要分布于耕作用地的周边。在低丘地区,耕作用地是稀缺资源,可耕土地分布的分散性和有限性决定了其居住空间分布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居住空间选择占用非良好的山地,相互之间通过交通系统联系起来,形成"组团环山—主路相连"的特征。研究预测了叁口堰村居住空间的发展趋势和演变方向,建议在叁生空间协调统一的前提下,采用自然腾挪和局部更新的方式,引导叁口堰村居住空间的有序集中。(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7-11-18)
杨辉[4](2016)在《清代泽潞地区市镇分布与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泽潞商人的崛起,泽潞地区的市镇开始勃兴。以乾隆六十年(1795)为界将清代分为前期与后期,通过对清代前期与后期泽潞地区市镇的分布区域、市镇数量以及市镇密度的比较,发现泽潞地区市镇在数量和密度上不断增加,分布上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格局。而这一格局的出现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郭栋[5](2015)在《宋明时期山东市镇的分布与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市镇的出现是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发展以及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由于发展条件的不同,山东地区的市镇在宋明间的分布出现了变化,表现出不同发展的特点。学术界对山东市镇的分布变化研究相对薄弱,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呈现山东市镇在宋明间的分布状况与变化轨迹,有助于了解市镇的整体发展面貌,并对今天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本文主要主要研究内容有,宋明间山东市镇的分布及特点。首先本文借鉴已有宋、金市镇研究成果,并通过搜集大量明末清初的山东地方志及明清地理志、正史,尽可能完善明代市镇的州县分布状况,以制作宋、金、明叁代山东市镇分布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宋明间市镇的分布变化,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受战争、经济发展等影响,市镇数量在金朝下降后于明朝上升;二是市镇分布密集区的转移,除济南地区市镇分布一直较多以外,其他地区市镇分布越来越平均;叁是市镇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市镇开始向山东边缘地区扩散,如掖县、滕县、峄县等地。其发展呈现的特点主要是交通要道沿线市镇分布密集,市镇发展随交通的兴废而变化;市镇分布密集区域与政治中心不重合,府治、州治所在地区分布市镇较少;济南地区由于良好的区位条件、稳定的经济,在宋明间成为山东地区市镇分布最密集区域之一;由于各地发展条件不同,山东市镇分布呈现不平衡性,鲁北、鲁西北市镇密度最高,鲁西、鲁东居中,鲁中南分布最少。山东内部各区域的市镇发展状况。按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状况、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因素,将山东分为鲁北、鲁西北、鲁西南、鲁中南、鲁东五个区域,并通过表格分析各区域的市镇发展状况。最后分析影响市镇分布的因素。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是市镇成长的土壤;便利的交通条件刺激市镇的成长,特别是小清河、大清河,不仅带动了沿线市镇的生长,而且对沿海盐场向市镇的转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人口与市镇分布也密不可分,人口繁盛成为市镇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即市镇密集区的人口比较繁盛,但人口密集地区的市镇密度不一定高,市镇的发展是由商贸活动、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促进了市镇的发展,余粮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使农民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市场型市镇大量出现。(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5-10)
武少锋[6](2014)在《清代陇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初探——从市镇的分布状况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是市镇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受交通因素的制约,陇东地区市镇分布密度小;通过对清代前后期陇东市镇数量的比较,尤其是对正宁县的具体分析,还有对清代个别镇的发展情况的比较说明,陇东地区市镇的发展经历了由衰到兴再到衰败的过程,最后得出陇东地区的市镇发展水平不高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曹端波[7](2013)在《国家、通道与市镇:历史时期贵州的对外交通与市镇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西南腹地的"贵州"是历代王朝经营西南时不可忽视的区域。秦汉时期,巴蜀为中国经济核心区之一,由此,国家在民间商道的基础上,构筑了由巴蜀经贵州到岭南的"通道"。唐宋时期,国家对西南的经营更多地采取经济手段,宋代"广西买马路"即是以广西为基地,通过贵州与大理、吐蕃买马所形成的国家主导下的商道。明代,为建立国家整体防御体系,在湖南经贵州到云南的"一线路"沿线,建立了卫所,并在贵州设置最高行政区——省,以此来维护此"通道"。清代贵州在"一线路"沿线形成了市镇带,并向贵州非汉族群渗透,以上这些对外交通与市场网络将贵州纳入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体系之中。(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胡勇军,徐茂明[8](2012)在《“施坚雅模式”与近代江南市镇的空间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历史学家施坚雅提出了着名的"施坚雅模式",这是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对中国集市和区域体系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模式。江南市镇的分布最初多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但随着市镇经济的不断繁荣,市场因素对市镇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近代吴县地区的市镇经过由点到面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市镇网络体系,其分布在某些方面与施坚雅模式存在一定的吻合。(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江成志[9](2012)在《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市镇分布与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市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促使当时本区市镇分布与变迁也有新变化。研究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市镇分布与变迁,不仅有助于了解当时本区的市镇分布与变迁状况,也有助于加深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认识,而且对今天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和为今天乡村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唐代共有94个市镇,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的成都府、邛、嘉、汉州等4府州;唐后期四川盆地市镇,扩展到地处于嘉陵江流域的利、阆、果、渝、遂、合等6州;盆东平行岭谷也开始有镇的出现;两宋时期四川盆地共有市镇895个,其中增幅最大者是盆东平行岭谷,其次是盆中丘陵,再次是川西平原,最后是盆地边缘地带;本区市镇多布局于岷江、嘉陵江、渠江流域等江河沿岸和交通要道,并分散于盆地内与盆地边缘,具有大集中和小分散相结合的分布格局,呈现出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分布中心增多的特点。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市镇变迁总体表现为:数量上,唐宋之间市镇数量增长速度快,两宋间市镇数量增长速度相对放缓。密度上,唐至北宋再到南宋,无论是州级市镇还是县级市镇的密度均呈增加趋势,然唐至北宋市镇密度的增加幅度总体大于北宋至南宋市镇密度的增加幅度。四川盆地各区域市镇变迁趋势为:唐至北宋,市镇数量增幅最大者是盆中丘陵区,其次是川西平原区,再次是盆东平行岭谷区,最后是盆地边缘地带;市镇密度增幅最大者是盆中丘陵区,其次是盆东平行岭谷区,再次是盆地边缘地带,最后是川西平原区。北宋至南宋,市镇数量增幅最大者是盆中丘陵区,其次是盆东平行岭谷区,再次是川西平原区,最后是盆地边缘地带;市镇密度增幅最大者是盆东平行岭谷区,其次是盆中丘陵区,再次是川西平原区,最后是盆地边缘地带。总体而言,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内部之川西平原、盆中丘陵、盆东平行岭谷、盆地边缘地带4区,无论是市镇数量,还是市镇密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市镇的分布变迁主要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对不同类型市镇的产生影响颇大,致使川西平原和盆中丘陵区成为生产型(粮食生产)市镇和资源型市镇的密集分布区;而水陆交通条件的影响,则导致本区市镇形成沿江河沿岸和在交通要道密集分布之格局。地区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的兴盛和宗教活动的频繁等,均对当时本区市镇的分布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4-01)
刘莎,王彬[10](2012)在《闽台古市镇的时空分布及形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落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时空分布与演变蕴含着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信息.通过提取福建和台湾宋代至清代古市镇的空间数据,利用GIS及其空间分析功能,探讨闽台古市镇的时空分布和空间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闽台古市镇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并在明清时期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在空间分布上经历了由内陆向沿海、山区向盆地谷地,再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山区的扩散过程;从闽台古市镇规模和集中时间看,台湾古市镇出现多晚于福建,二者皆在清代达到顶峰,应该是福建人口清代大规模迁移台湾所致,同时也折射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市镇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地方社会变革,区域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区域开发进程加快,诸多因素促使酉水流域市镇兴起,由乾隆初发展,至同治年间走向繁荣。区域内市场广为分布,从市场位置的选择到总体分布等均呈现出地域性特点,同时,相似的地理环境使区域内各县的市场位置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市镇的发展为民众提供了多重生计选择,市场活动激发社会各群体的互动与交融,社会各阶层在商品贸易中分工与合作加强,促进酉水流域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市镇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白如镜.明清民国时期晋东南市镇分布初探——以方志、碑刻与民国调查资料为中心[J].叁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李亚.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市镇的发展与分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3].方卓君.叁生空间视角下低丘地区乡村居住空间分布研究——以长阳县磨市镇叁口堰村为例[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2017
[4].杨辉.清代泽潞地区市镇分布与变迁[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
[5].郭栋.宋明时期山东市镇的分布与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
[6].武少锋.清代陇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初探——从市镇的分布状况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
[7].曹端波.国家、通道与市镇:历史时期贵州的对外交通与市镇分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
[8].胡勇军,徐茂明.“施坚雅模式”与近代江南市镇的空间分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江成志.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市镇分布与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2
[10].刘莎,王彬.闽台古市镇的时空分布及形成机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