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器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多节气动升降器,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若干相互嵌套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用于带动壳体升降的气弹簧,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增大气弹簧行程的行程放大结构,所述行程放大结构包括滚轮、与滚轮相抵触的连接绳、用于限定连接索端部的连接杆,其中至少一个壳体上设有便于滚轮滑移的基准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多节气动升降器,包括若干相互嵌套的壳体(1)、位于壳体(1)内用于带动壳体(1)升降的气弹簧(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增大气弹簧(2)行程的行程放大结构(3),所述行程放大结构(3)包括滚轮(31)、与滚轮(31)相抵触的连接绳(32)、用于限定连接索端部的连接杆(33),其中至少一个壳体(1)上设有便于滚轮(31)滑移的基准槽(4)。
设计方案
1.一种多节气动升降器,包括若干相互嵌套的壳体(1)、位于壳体(1)内用于带动壳体(1)升降的气弹簧(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增大气弹簧(2)行程的行程放大结构(3),所述行程放大结构(3)包括滚轮(31)、与滚轮(31)相抵触的连接绳(32)、用于限定连接索端部的连接杆(33),其中至少一个壳体(1)上设有便于滚轮(31)滑移的基准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气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之间同轴设置,所述行程放大结构(3)所占空间小于横截面最小的壳体(1)内部容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气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3)上设有用于限位连接绳(32)端部的调整块(34),壳体(1)内壁设有用于限位连接绳(32)另一端的绳体连接件(6),所述调整块(34)与连接杆(33)之间采用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节气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1)上同轴设有转轴,所述滚轮(31)落在横截面积最小的壳体(1)内,所述转轴延伸至基准槽(4)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气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横截面积最小的壳体(1)与外界台面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气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弹簧(2)与中间位置的壳体(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气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壳体(1)之间设有用于减小摩擦阻力的轴承(5),所述轴承(5)包括轴承架(51)、嵌入轴承架(51)内且突出轴承架(51)表面的滚针(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节气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架(51)包括至少两片可拆卸的片体(511),相邻两片体(511)之间采用卡扣结构相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器,特别涉及一种多节气动升降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空间使用环境下,为了节省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通常在常规的台面上增设升降器,以便调节操作台面的平面高度。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49307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动榻榻米升降台,它包括台板、底座、套筒组,套筒组包括内筒、外筒和中轴套管,中轴套管分为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的顶端设置有弹性阀芯开关。弹性阀芯开关提供升降行程。
但上述结构中,弹性阀芯开关所能达到的行程变化即为整个升降台所能达到的行程极限,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因升降行程不够而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节气动升降器,具有能够放大气弹簧行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节气动升降器,包括若干相互嵌套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用于带动壳体升降的气弹簧,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增大气弹簧行程的行程放大结构,所述行程放大结构包括滚轮、与滚轮相抵触的连接绳、用于限定连接索端部的连接杆,其中至少一个壳体上设有便于滚轮滑移的基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程放大结构能够将原先气弹簧的行程放大,令整体结构的顶部上升距离更大。滚轮在基准槽内滑动时,除了气弹簧自身的行程,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移也能够作为增大的行程,令整体结构顶部继续上升,增大后的行程相当于在气弹簧行程上增加了一个壳体的轴向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之间同轴设置,所述行程放大结构所占空间小于横截面最小的壳体内部容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用于限位连接绳端部的调整块,壳体内壁设有用于限位连接绳另一端的绳体连接件,所述调整块与连接杆之间采用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
所述滚轮上同轴设有转轴,所述滚轮落在横截面积最小的壳体内,所述转轴延伸至基准槽之外。
进一步的,横截面积最小的壳体与外界台面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气弹簧与中间位置的壳体相连。
进一步的,相邻两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减小摩擦阻力的轴承,所述轴承包括轴承架、嵌入轴承架内且突出轴承架表面的滚针。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架包括至少两片可拆卸的片体,相邻两片体之间采用卡扣结构相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能够减小相邻壳体之间的摩擦阻力,且两壳体抵触在轴承上越紧,实际运动起来越顺滑。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行程放大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用于体现壳体和轴承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爆炸图;
图3是用于体现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连接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体现轴承的片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体现三个壳体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用于体现绳体连接件与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气弹簧;3、行程放大结构;31、滚轮;32、连接绳;33、连接杆;34、调整块;4、基准槽;5、轴承;51、轴承架;511、片体;52、滚针;6、绳体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多节气动升降器,包括若干相互嵌套的壳体1、位于壳体1内用于带动壳体1升降的气弹簧2,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壳体1,每个壳体1的横截面都是圆角正方形,且三个壳体1的横截面边长为一组等差数列,例如300mm、280mm、260mm。横截面积最小的壳体1与外界台面相连。为便于指代,令横截面最大的壳体1为第一壳体1,横截面最小的壳体1为第三壳体1,中间位置的壳体1为第二壳体1。
三个壳体1同轴嵌套设置,第二壳体1内设有气弹簧2,气弹簧2是整个升降动作的动力来源。气弹簧2与第二壳体1相连,气弹簧2的底部与第二壳体1底部的金属板之间采用螺钉拧紧连接。在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增大气弹簧2行程的行程放大结构3,行程放大结构3包括滚轮31,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滚轮31,两个滚轮31分别位于第二壳体1的上下两端。滚轮31上张紧有连接绳32,本实施例中,连接绳32采用两根,连接绳32被连接杆33限位,形成一个闭环,两个滚轮31均与连接绳32抵触,并将连接绳32张紧。在第一壳体1上设有便于滚轮31滑移的基准槽4,基准槽4平行于壳体1的中心轴线,且位于该壳体1的侧面的中间位置。
行程放大结构3所占空间小于横截面最小的壳体1内部容积,当三个壳体1缩至同一竖直高度时,行程放大结构3不易抵触到壳体1端部或内壁。
连接杆33包括一根平行于任一壳体1中心轴线的杆件,在杆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座板和调整块34,座板设置为带有螺孔的金属板,杆件两端均设有螺纹,靠近金属板的一端穿入螺孔中与螺孔螺纹配合,其余螺孔用螺钉贯穿,用于将杆件固定在预期位置,例如其中一处壳体1上。
杆件另一端设有用于限位连接绳32端部的调整块34,调整块34与连接杆33之间采用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调整块34上也设有螺孔,杆件另一端的螺纹部分与调整块34螺孔螺纹相连。
调整块34设有两个,每个调整块34限位一根连接绳3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在每个调整块34上设有锥形通孔或台阶式通孔,连接绳32的端部设有与通孔匹配的锥形块或台阶轴,嵌入通孔中并被张紧后,不易从调整块34上的通孔中脱出。在第一壳体1的底部还设有绳体连接件6,绳体连接件6上有两个台阶孔,两根连接绳32背离调整块34的一端嵌入绳体连接件6的台阶孔内;为了便于嵌入,在台阶孔的侧边开设有正好能够容连接绳32经过的槽。
在滚轮31上同轴设有转轴,竖直高度较高的滚轮31落在横截面积最小的壳体1内,其转轴延伸至基准槽4之外。当滚轮31转动时,转轴在基准槽4内上下运动。且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1、第三壳体1在运动时,为联动结构,即第二壳体1伸出第三壳体1的部分,与第一壳体1伸出第二壳体1的部分轴向长度相等。
气弹簧2的顶部在实际使用时,与第一壳体1的顶部相连,气弹簧2将第一壳体1带动上升时,第一壳体1被拉出第二壳体1,由于连接绳32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此时第二壳体1上的滚轮31转动,连接杆33底部由于与第三壳体1的底部齐平,运动到升起的极限高度后,连接杆33落在第三壳体1内,气弹簧2落在第二壳体1内,气弹簧2的活塞杆完全伸出,落在第一壳体1内。因此整个高度相较于气弹簧2能提供的最大高度来说更高。
相邻两壳体1之间还设有用于减小摩擦阻力的轴承5,轴承5包括轴承5架、嵌入轴承5架内且突出轴承5架表面的滚针52。
轴承5架包括至少两片可拆卸的片体511,本实施例中,每个轴承5架采用两片尼龙片体511,每个尼龙片体511均能够弯折,两片尼龙片体511即能够组成一个矩形的环,套设在尺寸相配的壳体1外表面。相邻两片体511之间采用卡扣结构相接。
为了减小轴承5从壳体1之间脱落的可能性,在壳体1顶部设有指向壳体1中心轴线的螺钉,但螺钉端部不抵触相邻壳体1的外壁。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升降器应用领域广泛,能够适用于包括家居装饰、办公区域等带有平面操作台的环境中,只要将升降器置于需要调节高度的台面下,将第一壳体1与台面相连,升降器升降时就能带动台面升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8254.8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322392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B66F 3/24
专利分类号:B66F3/24;B66F3/25;F16F9/02;F16F9/32
范畴分类:32F;27J;
申请人:马春洪
第一申请人:马春洪
申请人地址: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上城路5号
发明人:马春洪
第一发明人:马春洪
当前权利人:马春洪
代理人:陆晓鹰
代理机构:32331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