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虫性论文_刘友梅,薛敏峰,史文琦,黄薇,袁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虫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病性,棉花,品种,松嫩平原,杂交种,白粉病,品系。

抗病虫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友梅,薛敏峰,史文琦,黄薇,袁斌[1](2017)在《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在改良作物抗病虫性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原理,在生物体内表达双链RNA(ds RNA)可以高效沉默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在寄主中形成病原真菌和昆虫特异基因的小RNA会进入其体内从而产生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病虫害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利用HIGS技术为提高农作物抗病虫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综述了HIGS技术在提高农作物抗病虫性中的应用,总结了沉默信号在寄主与病虫间的可能的传递方式以及提出该技术存在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3期)

白国华[2](2017)在《阜新地区主要杨树品种抗寒抗病虫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阜新地区保存面积较大的6个杨树品种的抗寒和抗病虫性(病害主要调查溃疡病和冠瘿病,虫害主要是杨干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抗寒能力,6个杨树品种只有冻害轻微,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材质,且品种间差异不显着;(2)抗病虫能力,中荷64和中绥12抗病虫性最强,溃疡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小钻杨>群众杨>黑林1号>哲林4号;小钻杨和群众杨的冠瘿病很严重,其他品种未发现;黑林1号杨干象危害非常严重,达到了毁林的程度,小钻杨、群众杨、哲林4号发现杨干象虫株,但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材质。(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袁娟[3](2015)在《复合微生物菌液对黄瓜生长和抗病虫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复合微生物菌液处理黄瓜,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液在黄瓜生长前中期可较好地抑制灰霉病,对黄瓜白粉病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菌液处理黄瓜易遭受斑潜蝇侵害。复合微生物菌液处理有利于黄瓜苗快速生长,对黄瓜植株和瓜条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蔬菜》期刊2015年02期)

杨柳恋[4](2014)在《广西甘蔗新品系在河池市的生长特性及抗病虫性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广西近年来新育成的甘蔗新品系在河池蔗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虫性,筛选出适合在河池推广种植的甘蔗新品系,以解决河池甘蔗品系单一、种性退化和病虫害猖獗等问题。2012—-2013年在河池市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的区域化试验,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3个参试的甘蔗新品系(系)的适应性、抗病虫性、丰产性及综合表现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系2新1宿平均产量和含糖量同时超过CK的品系有10个,均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其中桂糖05-1141、柳糖07-95、桂糖03-591、桂糖04-1045、桂糖06-533和桂糖04-1545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29.14 t/ha、125.36 t/ha、125.9 t/ha、115.05 t/ha、119.43 t/ha和113.34 t/ha,比CK分别增产30.87%、27.04%、27.58%、16.59%、21.03%和14.86%,其平均含糖量分别为18.27 t/ha、18.39 t/ha、16.9 t/ha、16.18 t/ha、15.67 t/ha和16.05 t/ha,分别比CK增糖32.76%、33.65%、22.84%、17.53%、13.91%和16.67%;桂糖04-2603、桂糖04-155、台引5号和桂糖05-818均比CK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糖;结合抗病虫性和生长特性看,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系是桂糖05-1141,较好的是:柳糖07-95、桂糖03-591、桂糖04-1545和桂糖06-533,因此这5个品系在河池蔗区有较大的推广潜力。(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4-11-01)

赵玉恒,于小鹏,隋鹏超,李晶,王福森[5](2014)在《杨树新品种(品系)抗病虫性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松嫩平原地区多点区域化试验及示范林杨树新品种(品系)病虫害调查发现,造成严重干部危害的为破腹病和杨干象。对错海林场和富裕林场各参试品种(品系)抗破腹病及抗杨干象能力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抗病虫能力较强的品种(品系)有银中杨、龙丰1号、龙丰2号、小黑杨、黑青杨、N46、98-62-75、A5和欧黑×青7#,杨干象危害轻微(注意防治即可)的有A5-10、1015和2111,小黑杨和青山杨应避免在地势低洼地块造林。(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4年07期)

林馥茗[6](2013)在《茶树抗病虫性种质筛选及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综述了茶树抗病虫性种质资源的筛选以及抗性茶树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分子技术在抗性育种方面的应用。同时也提出了目前茶树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来源于《蚕桑茶叶通讯》期刊2013年05期)

曾华兰,叶鹏盛,何炼,刘朝辉,韦树谷[7](2013)在《四川棉花核雄性不育杂交种抗病虫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上,利用核不育系配制杂交种以其工序简单、制种效率高和用工少的优点而倍受棉花制种企业和育种单位的关注与运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经过50多年的创新研究,在国内建立了棉花核雄性不育遗传及杂种优势利用、抗病育种等领域的科研优势地位,创制了GA18、抗A3、GA5、MAr等抗病虫优质核不育材料,以及52-128、57-681等高抗枯萎病和川737、川2802等抗黄萎病种质材料,这些核不育材料及抗病材料已在国内得到广泛运用,选育出了一系列抗虫及抗病品种,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将抗虫性和抗病性有机地结合,筛选出既抗虫又抗病的多抗品种一直是育种家的育种目标。为了更好地为育种单位选育抗病虫品种服务,作者对2008年以来四川省选育的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进行了统一标准的抗病性评价,以期为选育多抗品种提供科学依据。2008-2012年,对育种者提供的92个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进行了抗病虫性评价,抗病性评价在人工接菌的病圃中进行,抗虫性评价在人工接虫的网室内进行。其中,高抗枯萎病的有8个,病指介于2.63~4.79,占总参试品种的8.70%,抗枯萎病的有84个,占91.30%,无耐枯萎病和感枯萎病的材料;抗黄萎病的有7个,病指介于14.95~18.90,占总参试品种的7.61%,耐黄萎病的有83个,占90.22%,感黄萎病的有2个,无高抗黄萎病和高感黄萎病的品种;高抗棉铃虫的有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8.70%,抗棉铃虫的有82个,占89.13%,中抗棉铃虫的有2个,无感棉铃虫和高感棉铃虫的品种;高抗棉红铃虫的有81个,占88.04%,抗棉红铃虫的有12个,占11.96%,无中抗棉红铃虫和感棉红铃虫的品种。在参试的92个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中,达到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高抗棉红铃虫的有79个,占85.87%。其中,达到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棉铃虫、高抗棉红铃虫的多抗品种有7个,占7.61%。抗病虫性突出、产量高、品质优的KH5、KH7、SCH43、DR-4和DR-5等5个已经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抗病虫性鉴定结果表明,四川选育出的核不育组合由于采用的是抗病虫的优质核不育亲本材料,对棉铃虫、棉红铃虫的抗性比较好,但抗病性特别是抗黄萎病性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品种选育中,应在保证品质和产量的前提下,合理选用广谱、高抗黄萎病的种质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和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同时,结合室内开展黄萎病毒素鉴定,在田间进行人工接菌,加大选择压,开展病圃抗病筛选,从而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虫性强的品种。(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8-08)

何炼,曾华兰,叶鹏盛,刘朝辉,韦树谷[8](2012)在《四川省区试棉花品种的抗病虫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和种植棉花抗病虫品种是防治棉花病虫最有效的方法。棉花品种的抗病虫性鉴定评价是抗病虫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通过抗病虫鉴定评价可为育种部门筛选抗病虫品种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2011年四川省区试参试的16个棉花品种进行了枯萎病、黄萎病抗性评价。抗病性鉴定(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8-07)

王桂跃,俞琦英,谭禾平,韩海亮,苏婷[9](2012)在《甜糯玉米新品种抗病虫性的鉴定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2010年对250个甜、糯玉米新品种进行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亚洲玉米螟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的平均病害级别差异显着,玉米螟的食叶级别无显着差异。所有鉴定品种中,对大斑病表现中抗以上的占80.0%,对小斑病表现中抗以上的占76.4%,对茎腐病表现中抗以上的占77.2%,对玉米螟表现中抗及以上的仅占5.8%。根据玉米类型分析,甜玉米的综合抗性高于糯玉米,甜玉米品种"蜜脆678"、"华珍"和"绿色超人"等12个品种以及糯玉米"浙糯玉4号"和"京甜紫花糯"等10个品种的综合抗性较佳,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虫性。(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曾华兰,叶鹏盛,何炼,刘朝辉,韦树谷[10](2011)在《“十一五”四川棉花品种抗病虫性评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2010年分别用人工接菌方法和网室接虫方法,对四川选育的部分棉花品种、品系和组合进行了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和棉红铃虫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309个供试品种、品系和组合中,达到抗或高抗枯萎病、耐或抗黄萎病的有249个,占参试品种总数的80.58%;在166个供试品种、品系和组合中,达到抗或高抗棉铃虫、抗或高抗红铃虫的有152个,占参试品种总数的91.57%。这些供试品种均具有较好的抗虫性,但还需继续加强抗病性筛选。(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1-08-07)

抗病虫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阜新地区保存面积较大的6个杨树品种的抗寒和抗病虫性(病害主要调查溃疡病和冠瘿病,虫害主要是杨干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抗寒能力,6个杨树品种只有冻害轻微,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材质,且品种间差异不显着;(2)抗病虫能力,中荷64和中绥12抗病虫性最强,溃疡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小钻杨>群众杨>黑林1号>哲林4号;小钻杨和群众杨的冠瘿病很严重,其他品种未发现;黑林1号杨干象危害非常严重,达到了毁林的程度,小钻杨、群众杨、哲林4号发现杨干象虫株,但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材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虫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友梅,薛敏峰,史文琦,黄薇,袁斌.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在改良作物抗病虫性方面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7

[2].白国华.阜新地区主要杨树品种抗寒抗病虫性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7

[3].袁娟.复合微生物菌液对黄瓜生长和抗病虫性效应研究[J].上海蔬菜.2015

[4].杨柳恋.广西甘蔗新品系在河池市的生长特性及抗病虫性表现[D].广西大学.2014

[5].赵玉恒,于小鹏,隋鹏超,李晶,王福森.杨树新品种(品系)抗病虫性调查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4

[6].林馥茗.茶树抗病虫性种质筛选及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J].蚕桑茶叶通讯.2013

[7].曾华兰,叶鹏盛,何炼,刘朝辉,韦树谷.四川棉花核雄性不育杂交种抗病虫性评价研究[C].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2013

[8].何炼,曾华兰,叶鹏盛,刘朝辉,韦树谷.四川省区试棉花品种的抗病虫性鉴定[C].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2012

[9].王桂跃,俞琦英,谭禾平,韩海亮,苏婷.甜糯玉米新品种抗病虫性的鉴定与评价[J].玉米科学.2012

[10].曾华兰,叶鹏盛,何炼,刘朝辉,韦树谷.“十一五”四川棉花品种抗病虫性评价分析[C].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2011

论文知识图

检索结果间作和单作玉米光合速率比较果实、叶片、枝条室内拍照系统主界面4-2种质资源数据仓库示意图间作和单作玉米光合速率比较

标签:;  ;  ;  ;  ;  ;  ;  

抗病虫性论文_刘友梅,薛敏峰,史文琦,黄薇,袁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