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求助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方式,辅导员,家庭教育,学业,藏族,青少年,高校。
求助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莹,张东军,王丽娜,蒲明慧,罗艳艳[1](2017)在《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9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的心理求助总分及预期、接纳因子得分高于男生(P<0.05),男生和女生的需要和信任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求助态度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工专业学生的求助态度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文史专业学生(P<0.05);其他变量求助态度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求助与心理求助态度存在正相关(P<0.05),生活事件各因子和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与心理求助态度均存在负相关(P<0.05)。受惩罚、解决问题、自责及求助等是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因素,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具有正性预测作用(P<0.05),受惩罚、自责具有负性预测作用(P<0.05)。不成熟型及混合型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存在差异。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具有影响,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心理求助态度间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孟蕾[2](2017)在《校园霸凌中外处理方式大不同 掌握正确的求助方法很重要》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霸凌,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也不会因大众的关注而自此消失。面对校园霸凌,中外学校的重视程度及应对措施是完全不同的,在外国求学的学生倘若遭遇霸凌,如何求助,便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随着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的曝光跟进,更多的校园霸凌事件被披露出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也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天堂,但至少,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本文来源于《留学》期刊2017年01期)
胡芸[3](2016)在《试物:儿童数学学业求助的有效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的行为称为学业求助。试物教学即借助实物或以实物化的形式进行操作、体验、感受,积累有助于儿童学习的感知体验和活动经验,辅助儿童的思维从形象走向抽象。作为儿童数学学业求助的有效方式,关注试物教学即关注儿童"学"的起点,"问题"的根源,帮助儿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效实现学业求助。本文从激趣、感知、积累、建模、合作等方面为儿童的数学学业求助创设"好"的学习情境、"活"的数学知识、"生"的数学思维、"长"的数学思想、"多"的学习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6年20期)
孙丽丽,李平伟[4](2016)在《济南建立分流联动机制 “非警务”警情一键转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孙丽丽、通讯员李平伟报道:下水道堵了打110、钥匙找不到打110、车胎爆了打110……大量“非警务”报警占用了本就不足的基层警力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立“非警务”警情分流联动工作机制(本文来源于《人民公安报》期刊2016-08-25)
陈美芳[5](2016)在《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求助、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研究本科护生的心理求助、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叁者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布差异,探讨叁者潜在相关性,分析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为本科护生的心理求助现状提供可信的解释依据,进而为提高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作用,提升本科护生应对方式,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的776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基本情况调查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量表、大学生心理求助问卷、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选取天津医科大学12名本科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了解本科护生的心理求助认知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包软件进行问卷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χ2检验、单因素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问卷得分在各分类变量中的差异,使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各变量(心理求助、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应用NVivo8.0软件管理和辅助分析半结构式访谈资料,探讨分析本科护生的心理求助现状。结果(1)本研究共发出812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76份,有效率为95.57%。女生723名,占93.18%,男生53名,占6.82%;曾寻求过专业心理帮助的学生有46名,占5.93%。(2)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总分为(141.64±51.46)分,量表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状)中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t=3.525,P<0.01;t=9.014,P<0.01;t=3.327,P<0.01;t=7.438,P<0.01;t=2.517,P<0.05;t=4.016,P<0.01;t=4.408,P<0.01;t=4.072,P<0.01);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除躯体化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t=-6.373,p<0.01;t=-8.456,p<0.01;t=-6.907,p<0.01;t=-2.411,p<0.01;t=-3.029,p<0.01;t=-4.832,p<0.01;t=-8.212,p<0.01;t=-2.947,p<0.01)。本科护生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26.16%,在检出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只有14.41%的学生寻求过专业心理帮助。(3)本科护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总分为(94.25±9.21)分,处于中上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对耻辱的忍受性(3.42±0.51)分、人际开放性(3.35±0.49)分、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任度(3.24±041)分、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3.08±0.42)分。其中在耻辱的忍受性和态度总分上,普通护理学的学生均高于涉外护理方向的学生(f=6.774,p<0.01;f=3.383,p<0.01)。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本科护生在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上好于未求助组(t=2.470,p<0.05)。(4)本科护生非专业心理求助总分为(66.54±10.84),处于中等水平。知道学校有心理咨询中心的本科护生非专业心理求助水平高于不知道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本科护生的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解决问题(0.85±0.14)分、求助(0.67±0.18)分、幻想(0.62±0.29)分、合理化(0.61±0.29)分、退避(0.59±0.20)分、自责(0.53±0.16)分。(6)相关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总分与scl-90总分及除强迫症状因子之外的所有因子呈负相关(p<0.01);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任度与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呈负相关(p<0.01);非专业心理求助各维度与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呈正相关(p<0.01);求助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呈正相关(p<0.01)。(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曾经是否寻求过专业心理帮助、是否知道学校有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应对方式、工具性求助、消极求助行为及回避性求助对本科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8)半结构式访谈结果:遇到心理问题时,本科护生表现出先求助于己,后求他人的倾向,同时相对于专业心理求助,他们更偏向于非专业心理求助。求助对象排序依次为:密友、家人和老师。本科护生对专业心理求助的认知是积极的、肯定的,但是自我的专业心理求助行为却不积极性,表现出知与行的不一致。结论(1)本研究显示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正常人常模,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本科护生的应对方式较成熟,本科护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处于中上水平,而寻求非专业心理求助处于中等水平。本科护生遇到心理困扰时,应对方式会先求助于己、再求助他人,而对外求助时他们更倾向于非专业心理求助,专业心理求助行为不积极。求助对象排序依次为:密友、家人、老师。(2)心理求助、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多个维度均存在显着相关。其中家庭月收入、曾经是否寻求过专业心理帮助、是否知道学校有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应对方式、工具性求助、消极求助行为及回避性求助可以预测本科心理健康水平。综上所述,高校应加强宣传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通过参与性高、有吸引力、多途径的方式宣传学校心理卫生服务内容,提升学生对学校心理卫生服务的认可度和利用率,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应用和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压力,提高其求助认识,鼓励其在遇到心理困扰时采取成熟的应对方式求助他人,从而提高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主动性,促进提高本科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张威[6](2015)在《家庭教育咨询中求助者与助人者的行为特征和互动方式分析与思考——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咨询性社会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现代教育学的视角看,家长的"影响力"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教育关系纽带"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从社会教育学视角来看,家庭教育咨询是一种补充和辅助家庭教育的服务领域,其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咨询员的"影响力"以及咨询员与家长之间的"咨询关系"、"互动方式和互动过程"。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笔者对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家庭教育咨询案例进行了质性分析和研究,在对家长在家庭教育咨询中行为特点和咨询需求的分析后发现:家长的求助行为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性"、"普遍性"、"实用性"、"具体性"、"表象性"、"双重性"、"选择性"、"间接性"。这就要求咨询员既要适当应对这些呈现于外表的特性,又要引导服务对象进入核心领域和真正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应对策略和互动方式。对咨询新手在家庭教育咨询中常见行为和常见错误的分析进一步表明:咨询的核心是求助者与助人者的动态互动过程,它决定了咨询的方向和效果。(本文来源于《社会工作》期刊2015年06期)
周鹏生[7](2015)在《藏族青少年应对方式发展特征及其对学业求助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藏族青少年应对方式发展特点及其对学业求助的影响,为有效影响其学业求助态度和行为提供依据。方法从甘肃和西藏某藏族聚居区采用方便抽样,共选取4所藏族中学和1所民族院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057名藏族大中学生(男生1 071名,女生986名),采用应对方式量表(CSS)、学业求助量表(AHSS)评估藏族青少年面临压力时的认知和行为以及所采取的求助态度和求助行为。结果藏族青少年应对方式与学业求助得分分别为(3.13±0.23)和(2.67±0.44)分;藏族女生问题解决因子总分高于男生(t=2.902,P<0.01);初中生、高中生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大学生(F=5.723,P<0.05);应对方式与学业求助之间呈负相关(r=-0.362,P<0.01),典型相关系数为0.675(P<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应对方式各因子共同解释学业求助的30.6%的变异。结论藏族青少年具有较高程度的应对水平,应对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藏族青少年学业求助态度和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5年10期)
周鹏生[8](2015)在《藏族青少年学业求助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教养方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学业求助是一种认知策略,同时是一种适应性行为。前人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汉族青少年学业求助,而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探讨得不多。了解少数民族青少年学业求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探讨藏族青少年学业求助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在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两所藏族中学选取藏族学生650人,有效被试621人,其中男生291人,女生330人;初中生239人,高中生241人,大学生141人。采用学业求助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教养方式量表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藏族青少年学业求助平均得分为(2.596±0.443),低于理论中值(3分);(2)藏族青少年学业求助得分不存在显着性别差异,但存在显着年级差异(F=21.451,P<0.01),学业求助态度和行为均存在显着年级差异(F=23.251,P<0.01;F=12.690,P<0.01),具体来说,藏族初中学生、大学生的学业求助得分均显着高于高中学生(均P<0.01),性别和年级二因素在求助收益因子、工具性求助因子上的交互效应显着(F=3.234,P<0.01;F=3.110,P<0.01);(3)藏族青少年学业求助与应对方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P<0.01),而与教养方式呈显着正相关(P<0.01);(4)藏族青少年应对方式和教养方式共同解释学业求助17.5%的变异,其中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能够解释学业求助12.2%的变异。因此,本研究认为:藏族青少年学业求助居中等偏下水平,男生和女生学业求助具有相似的特点,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学业求助表现出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变化的趋势。藏族青少年学业求助更多地受到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应对方式和教养方式能够共同预测藏族青少年的学业求助变化。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积极应对方式来提升藏族青少年学业求助水平,同时也要考虑其他心理因素。(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期刊2015-10-16)
叶海燕[9](2015)在《高校辅导员心理求助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重庆地区12名高校辅导员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主要有四种,即自我帮助、他人帮助、专业帮助和帮助他人;影响辅导员心理求助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叁个,即自我效能、求助资源和求助观念。结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有其普遍性和独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5-05-28)
叶海燕[10](2014)在《高校辅导员心理求助方式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选取重庆地区12名高校辅导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主要有4种,即自我帮助、他人帮助、专业帮助和帮助他人;影响辅导员心理求助方式选择的因素有3个,即自我效能、求助资源和求助观念.研究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有其普遍性和独特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12期)
求助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校园霸凌,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也不会因大众的关注而自此消失。面对校园霸凌,中外学校的重视程度及应对措施是完全不同的,在外国求学的学生倘若遭遇霸凌,如何求助,便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随着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的曝光跟进,更多的校园霸凌事件被披露出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也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天堂,但至少,在法治社会的今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求助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张莹莹,张东军,王丽娜,蒲明慧,罗艳艳.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
[2].孟蕾.校园霸凌中外处理方式大不同掌握正确的求助方法很重要[J].留学.2017
[3].胡芸.试物:儿童数学学业求助的有效方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
[4].孙丽丽,李平伟.济南建立分流联动机制“非警务”警情一键转接[N].人民公安报.2016
[5].陈美芳.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求助、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
[6].张威.家庭教育咨询中求助者与助人者的行为特征和互动方式分析与思考——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咨询性社会工作[J].社会工作.2015
[7].周鹏生.藏族青少年应对方式发展特征及其对学业求助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5
[8].周鹏生.藏族青少年学业求助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教养方式的关系[C].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2015
[9].叶海燕.高校辅导员心理求助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C].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10].叶海燕.高校辅导员心理求助方式的质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